Re: [請益] 明心見性是否如同得知螢幕本體?

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16-12-11 21:18:11
※ 引述《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之銘言:
: 各位前輩您好!
: 古代沒有螢幕這種東西,
: 常常用明鏡來比喻…
: 今日科技發展出螢幕這樣的物品,
: 螢幕啟用可以現全彩,
: 各種複雜影像隨時演變,
: 呈現各種生命故事;
: 也可現全黑(虛空相)、全白(光明相),
: 從諸相得知有個螢幕體能生萬相。
: 那明心見性是不是很像認知有個螢幕存在呢?
: 認知這個後能幹嘛?
: 懇請解惑!
雜阿含經(四〇四)
爾時,世尊與諸大眾到申恕林,坐樹下。
爾時,世尊手把樹葉,告諸比丘:「此手中葉為多耶?大林樹葉為多?」
比丘白佛:「世尊!手中樹葉甚少,彼大林中樹葉無量,百千億萬倍,乃至算
數譬類不可為比。」
「如是,諸比丘!我成等正覺,自所見法,為人定說者,如手中樹葉。所以者
何?彼法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明、慧、正覺、向於涅槃。如大林樹葉,如我成等
正覺,自知正法,所不說者,亦復如是。所以者何?彼法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
益、明、慧、正覺、正向涅槃故。是故,諸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
上欲,學無間等。」
佛只說對滅苦、走向涅槃有幫助的話,佛不說對滅苦、走向涅槃沒幫助的話。
雜阿含經(一一二五) 
如是我聞: 一時,
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種須陀洹道分,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
法次法向。」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佛弟子來說要想了解佛教正法必須親近善知識、聽正法,
如果沒親近善知識、聽正法只是靠自己看佛經自修或是用其他方式自修,
這是錯誤的修行方法。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五
(一○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優樓頻螺聚落,
泥連河側菩提樹下,成佛未久。佛於樹下,
獨坐思惟,而作是念:「唯有一道,能淨眾生,
使離苦惱,亦能除滅不善惡業,獲正法利,
所言法者,即四念處。云何名為四念處耶?觀身念處、
觀受念處、觀心念處、觀法念處。
若人不修四念處者,為遠離賢聖之法,遠離聖道。
若離聖道,即遠離甘露。若遠離甘露,
則不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人,
我說終不能得離於一切諸苦。若修四念處,即親近賢聖法者,
若親近賢聖法,即親近賢聖道。若親近賢聖道,
即親近甘露法。若親近甘露法,
即能得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若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如是等人,即說離苦。」
佛經說過只有修四念處才能夠滅苦、走向涅槃,
不修四念處就沒有滅苦、走向涅槃的機會。
因此對佛弟子來說要想滅苦、走向涅槃必須親近善知識、聽正法,
依照善知識親口教導的正法修四念處。
修四念處之後智慧會逐漸增加、煩惱逐漸減少,
如此就能逐漸了解明心見性是什麼意思。
作者: watanmila (watanmila)   2016-12-11 21:47:00
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6-12-12 01:13:00
感謝答覆,不過在下覺得有些答不對題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6-12-12 02:46:00
樓上的朋友 明心見性要 參話頭起疑情 或是 打坐修止觀若是沒有老師帶領著修禪宗 在言語上的思辨都是無用若是沒有遇到禪宗的老師 此篇建議從阿含起修是為正解版友贈言多當珍惜...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6-12-12 05:37:00
謝謝樓上金言
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16-12-13 21:22:00
明就是智慧,智慧增加就會破除無明。修四念處如實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如此才能明白自己的身心。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6-12-16 14:53:00
謝謝h大!是說禪宗祖師沒這樣著手也一樣成就,表示四念處不是唯一解?
作者: lk011382 (冰符酒釀)   2016-12-20 11:19:00
大般經和圓覺經裡面都有四念處(住)的相關內容。禪宗祖師譬如慧能是累劫修行,一聞金剛經的四句便能通達實相,修學大乘者不可有此妄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