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學] 慧學:如何深入般若經--學習攝類學的利益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7-22 14:04:30
: 對於「基、道、果」初步有了整體的認識後,若能學習四部宗義(有部、經部、唯識
: 、中觀)的內涵,能夠正確掌握佛法智慧發展的階梯,而攝類學、心類學等又是學習四部
: 宗義的基礎,配合現觀八事七十義、地道建立,對於佛陀教法的解行,能夠有整體完整的
: 認識,進而總攝佛陀聖教三藏十二部,依之聞思修,於佛法世佈的不同所化機自利利他。
: 參考網址:台北市藏傳佛典協會(Tibetan Text Society)
: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
───────────────────────────────────────
■ 補充——四部宗義的宗義建立
摘自:《宗義寶鬘》(5)-2
2005/04/16 教授師雪歌仁波切 釋法炬法師翻譯 釋見諦法師編輯
轉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2.4.2.1.4.2.1 道之所緣
此宗主張:道的所緣就是四諦的差別法— 非常(苦、空、無我)等十六行相。
前面「基」的部分,還可分為輪迴的及出輪迴涅槃的「基」,只是我們不知要怎麼去
觀待它。整個輪迴的情形可攝於苦諦和集諦中,輪迴的集諦是因,我們只能甘願受;輪迴
的苦諦是果,這個果我們不知道它是苦而執為樂,視輪迴的苦果為樂果。所以我們會顛倒
輪迴執著它是常、樂、我、淨。因此在十六行相中屬輪迴的部分有八個行相,出輪迴涅槃
的也有八個,都是我們要去緣念作觀的。
我們必須怎麼觀輪迴之法呢?用屬於輪迴的八個行相去觀。果的部分就是苦諦的部分
,須觀無常、苦、空、無我。屬因的部分是集諦,去觀因、集、生、緣,這就是在「道」
上我們所要去觀、去緣念的。
其中的細品無我和細品補特伽羅無我同義。此宗並認為:「補特伽羅能獨立(造業受
報)之實體空」就是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
觀苦諦時,也要觀空和無我,但其中的無我是什麼呢?毗婆沙宗認為補特伽羅無我和
無我,二者同義,已是最細品,沒有比它更細的了,這裡的細品無我是指補特伽羅無我。
就應成派的觀點,無我是指無諦實存在,毗婆沙宗卻不這麼解說。毗婆沙宗並不承許
法無我,但卻承許「補特伽羅能立之實體空」就是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
這裡補特伽羅空掉什麼呢?空掉能獨立的實體所呈現出來的實有,將其空掉就是細品
的補特伽羅無我。「實有」是指自心的顯現不需要觀待其他法的顯現;若自心的顯現需要
觀待其他法的顯現就是「假有」。
以林會長作比喻,林會長要在我們心中顯現,首先會想起他的五蘊和他具有的學術功
德等,之後,心中才會現起林會長,這即是「假有」,因為在憶起這是林會長之前,會先
想到他的表情、個性、特色等,之後才會生起這是林會長。
這類無我不能光由嘴巴講耳朵聽就可以理解,還要透過修行,靠打坐等一步步了解。
經典或字面上以粗淺的方式,或由嘴巴講出來的無我、空性的解釋,都無法講得很細、很
清楚。這些細的或現前無法看到的東西,在解釋上會有困難是正常的。
比方說吃糖果,不管我們說它怎麼甜,別人還是無法了解,只能猜想大概是什麼意思
。表面上以很粗淺的方式解釋,透過解釋自己心中再作揣測,心中會出現一個了解。這個
了解還要令它增長,就會慢慢明白無我。所以粗淺的解釋還是有必要。
比如一個補特伽羅扎西在心中現起,我們要去觀察這個補特伽羅是什麼?怎麼來的?
如何由心中現起來?現起之後要擺在哪?都是我們要去觀察的。
觀察它的自性是實有?還是假有?若是假有,那就表示它僅是分別心安立的。若是由
分別心安立的話,就指不出來這個補特伽羅在哪裡?這個假有的補特伽羅在心中現起時,
要怎麼安立它?有時我們會由他的色蘊、識、受、思想見解去安立他,會由這些角度去安
立,然後才會現起補特伽羅的名字如札西,這就是我們的心安立的過程。
我們也會覺得有一個我,這是由哪裡現起的?我們在哪裡安立它?要放在哪裡?如此
想的話,是先由五蘊之一想起,再安立一個我,這個我的安立並不是在五蘊上,也不是安
立在五蘊聚合之上,因為它們有前後關係。念頭的產生也有前後,「我」的安立並非在前
面而是在後面,所以不是在五蘊上安立我。這樣「我」好像只靠實有的五蘊才會現出來,
但「我」無法安立在任何一個實有上。這很奇怪也很神奇,所以「我」不是實有,是假有。
對於實有和假有的定義,要細分清楚。由經典來看,定義就是這樣。真正去思惟定義
、如何安立等,才會有一點味道、感覺出來。若不細想,對於「須觀待其他因緣是假有,
不須觀待其他因緣是實有。」無法深刻了解,若只從名相看,不細想的話,就不會知道它
的意義。
補特伽羅並非是實有的,若僅僅只是這樣透過「聲」去理解補特伽羅是非實有的,還
不够。要真正生起了悟,必須由心中深處真正了解補特伽羅是無我的,若真正生起了悟,
就是具量的,可以很肯定補特伽羅並非實有,補特伽羅是無實有的。補特伽羅僅是由心安
立的,而對境本身並非是實有的。
應成派不會說五蘊是實有的,但對補特伽羅來說五蘊的力量還是很强,而且會執五蘊
是實有的。
毗婆沙宗要靠五蘊才能安立補特伽羅,但應成派看來,這還是實有。剛才所說的補特
伽羅是毗婆沙宗所安立的細品補特伽羅。若說補特伽羅是唯心所安立的,補特伽羅是非實
有、是空、無實有,這就是毗婆沙宗所安立的細品補特伽羅。
他們如何安立粗品的無我呢?於對境的補特伽羅上是依於蘊?或不依於蘊?若對境的
補特伽羅,是空掉不依於蘊、亦不依於因緣、不依於支分的「常、一、自在」之我,就是
粗品補特伽羅的無我。
了解毗婆沙宗所說的粗品補特伽羅無我時,要從不觀待因緣的常、不觀待支分的一,
不觀待五蘊自在的我,把這些都空掉的話,就是毗婆沙宗所說的粗品補特伽羅無我。
但粗細之分還是完全看在什麼上面來作評斷。剛才所說空掉常、一、自在之我,這完
全是在對境上來做評斷的,由此衡量出來的無我就是粗品補特伽羅無我;若於有境上衡量
非獨立存在、非實有的話,就是細品補特伽羅無我。
在十八部派中,一切所貴五部不主張「能獨立之實體空」是細品補特伽羅無我,因為
一切所貴五部主張有「能獨立之實體我」。
(又,)此宗不讚同粗、細品法無我的建立,因為他們主張: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
法我」。
不是所有的毗婆沙宗都承許細品補特伽羅無我,另外,不論唯識宗的法無我或中觀自
續、應成派對於法無我的建立,毗婆沙宗一概不接受。
因為一切所貴五部並不主張「能獨立之實體空」是細品補特伽羅無我,再加上主張有
「能獨立之實體我」的原故,有些人認為他們不是佛教徒,因為若是佛教徒都要承許佛所
說的四法印「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註1)。
四法印藏文即見解,手印的意思就是印章,要蓋到心裡面,從內心接受的話才算有佛
教的見解,若不接受就不算有佛教的見解,這是藏傳佛法所用的名詞。四法印真正的意思
就是四聖諦,前面二法印代表苦諦內涵,第三法印是道諦和集諦,第四法印是滅諦。
我們知道輪迴的根本是無明,凡是佛教徒都要追求脫離、斷除輪迴與無明,但一切所
貴部主張的「能獨立之實體有」好像說輪迴的根本無明很好,所以有人不承許他們是佛教
徒。
各宗派均共許在無明中是會將補特伽羅想成是實有的,我執就是這樣來的。一切所貴
部的想法、見解是不對的,它好像認為無明無法斷除,所以有人認為他們的見解好像不是
佛教徒。不過一切所貴部也有皈依,所以也可稱為佛教徒。有人認為有皈依就可算是佛教
徒,只是他們認定的無明是粗品的,只要證得粗品的無我就解脫了。大家可以想想這樣的
說法正不正確。
生:剛才講到接受四法印才是佛教徒,又講到皈依才是佛教徒,到底哪一種才是正確
的?
師:我覺得佛教徒要從有無皈依來作判斷,不管有沒有學很高的見解,心裡有皈依就
算是佛教徒。另一種分法是從見解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佛教徒。雖然見解不像佛教徒,但
是只要他心裡有皈依就算佛教徒。
生:觀待他人於心境中顯現的,這一分是假有嗎?
師:對。
生:假有是指無我,按您的意思,這是正確的?還是應斷的?
師:要了解補特伽羅是假有的,所以,認為補特伽羅實有就是無明,就是應斷的。補
特伽羅假有是正確的。
生:毗婆沙宗不承許法無我,可是一解釋細品無我時又說是法無我?
師:此宗只講無我都是補特伽羅無我,完全沒有說法無我。此宗最細的無我就是補特
伽羅無我,完全不認同有法無我。
生:能表詮的意思是必須表達得很清楚,為何能表詮不是語善業,一定要語表聲才是
善業?語表聲和能表詮有何不同?
師:真正說,我也不認同這個說法。能表詮並不一定是語表聲。比如錄音帶是能表詮
,但卻不是語表聲。語表聲一定是能表詮我就認同。
生:語表聲和能表詮既然是同義的話,那能表詮應該也能成為語善業?
師:對這個部分不用太深究,只要認識能表詮的內涵是意思能清楚表達。語表聲的意
思是話講出來了,可以知道後面他在想什麼。譬如有人說「我要喝茶」,後面意思就是他
口渴了,這就是語表聲。就是心理想什麼,嘴巴就講什麼出來。
有人想騙人,騙人的話也是他想講的,這也是語表聲,只是他嘴上所說和心理所想不
一樣,人們同樣可以了解他講的話。
生:剛才說到,要在對境的「聲」上滅除煩惱,「聲」引人生煩惱。「聲」這個對境
要滅嗎?不是要滅於心中對於「聲」所生起的執實與煩惱嗎?
師:對。
生:《入行論》說:要思惟別人的惡語不會傷到我的身體,但我若覺得他的惡語傷了
我的心靈,他這樣的惡語算不算造惡口業?
師:這是一種看法,我們的心可從很多角度去改變它,從另一個角度去看聲音,對於
那些批評的聲音,只是一個聲音而已,不會打在我們的身上,用此思考可幫助我們調心。
不是說聲音不會刺到我的心,聲音是最有力的,佛陀的事業裡最有力的也是聲音,但這又
是從另一個角度思惟了。因此心可由很多角度來看,其中之一就是從聲音是不會真的打到
我們身上的方面去思惟。
輪迴中的讚嘆或不屑都是沒有意義的,特別是這只是這一世所得,並不會傷到我的來
世。比如說雪歌仁波切也只是一個短期的生命,不論好名聲或壞名聲都只是輪迴上的短期
過程而已,這樣想幫助就比較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