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佛教四部宗義.見解明釋集》 倉忠仁波切
轉自:https://tsadong.tian.yam.com/posts
是否佛教徒之差別-2
* 補特伽羅、有情、眾生、異生、輪迴、輪迴者
1.「補特伽羅」的性相:依於自身五蘊隨一而假立的士夫。(註1)
其性相中「依於」二字就是「依靠」的意義,藏文上就是以此明示「能、所」的相關
性,能依是「假立的士夫」,所依是「自身五蘊」。
其性相中安立有「五蘊隨一」等字,因為必須含遍無色界的補特伽羅,無色界眾生是
補特伽羅,但是沒有色蘊。「假立」就是分別假立,或說名言安立。
如何理解「依於五蘊隨一而假立」的內涵?我們生活中能經驗到,當下看到某人是先
看到他的色蘊,下一剎那才知道這個人是誰。由此可知,先緣到某人的蘊體,然後分別知
安立彼是某人。
又如,父母先見到新生嬰兒的身體,然後取一個名字「昂旺」,當下分別知取名的同
時,「昂旺」就存在,也就是說,先緣到蘊體,後再由分別知假立。
或有將「補特伽羅」的性相安立為:具有感受者、具有覺知者。補特伽羅、士夫是同
義。是「補特伽羅」周遍是「具有覺知者」,非「具有覺知者」周遍非「補特伽羅」。是
補特伽羅,必定是具有覺知者;不是具有覺知者,必定不是補特伽羅。
2.「有情」的定義:未成佛之具有覺知者。
3.「眾生」的定義:由業及煩惱之力所自主而趨行來世的補特伽羅。
4.「異生」的意義:異於出世間者的眾生。也就是,不是出世間者的眾生。簡言之就
是世間者、凡夫。
所謂「有情」就是未斷所知障之具有覺知者。
所謂「眾生」,藏文是「」,其譯音是「濁、哇」,直接以其字義來說,「」是「行
走」的意義,「」是「者」的意義,意謂趨行六道的輪迴者。因此,由業及煩惱之力推動
而趨行輪迴六道的補特伽羅,就是眾生。又,是由眾多因緣聚合而趨行六道輪迴,並不是
由單一因緣所生,其中主要是由業及煩惱之力的推動。
總相來說,有情與眾生是同義,以此而言,十地菩薩以下的補特伽羅是有情、眾生。
若再詳細區分,是「有情」不周遍是「眾生」,有情的範疇比較廣大,因為,未成佛
之具有意識的補特伽羅,但有不由業及煩惱之力而趨行來世,也就是說,有情不一定是輪
迴流轉的眾生。例如,一類聲聞獨覺修行者,最後一生將證獲阿羅漢果不再輪迴受生,彼
是有情,但不是眾生。又如,大乘見道以上聖者是有情,但不是眾生。
有說:迷悟的補特伽羅是眾生,覺悟的補特伽羅不是眾生,也就是,未現證空性的補
特伽羅是眾生。
那麼能否決定:已現證無我的聲聞獨覺聖者不是眾生,例如一來果、不還果聖者?能
否決定:十地菩薩不是眾生?不能決定,從眾生的定義可知。
又,釋迦牟尼佛是補特伽羅,但不是眾生,也不是有情。例如,我們發願「一切眾生
離苦得樂」、「一切有情離苦得樂」,包含釋迦牟尼佛也需要離苦得樂?並非如此。
5.「輪迴」的定義:由業及煩惱之力所生補特伽羅相續的有漏蘊體。
此中以三條件而成立:(1)由業及煩惱之力所生、(2)補特伽羅相續中有的、(3
)有漏的蘊體。
輪迴的體性是有漏,從因的角度而言則是業及煩惱。此中「有漏」的意義是,由業及
煩惱之力的推動而有。輪迴存在於哪裡?輪迴是於補特伽羅相續中有的,以此排除外在的
法。
「輪迴」是外在的?或是內在的?誰在輪迴?房、瓶是不是輪迴?不是。器世間是外
在的苦諦,因為,器世間是由業及煩惱之力所引生的;但是,器世間不是輪迴,因為,是
「輪迴」周遍是「補特伽羅相續所攝的法」。
例如我是輪迴者,因為,我的五蘊是由業及煩惱之力所引生的(五取蘊),由過去世的
業及煩惱之力引生今世的五蘊,無論今世死亡以後投生任何處所,仍然是由業及煩惱之力
引生下一世的五蘊。由此說明,由業及煩惱之力所引生的有漏五蘊,並且是補特伽羅相續
中有的,就是輪迴。
6.「輪迴者」的定義:來世再有由業及煩惱之力所生蘊體的補特伽羅。
由業及煩惱之力再輪迴受生的補特伽羅,就是輪迴者。此中主要是「來世再有」,因
為,具有由業及煩惱之力所引生蘊體的補特伽羅,不一定是輪迴者,例如,入金剛喻定之
將斷除煩惱障的聲聞獨覺聖者,不是輪迴者。彼聖者入金剛喻定之第一剎那是正對治最細
分煩惱,此時並未斷除該所斷品,因此不是阿羅漢,雖然其相續中仍有由業及煩惱之力所
生的有漏蘊體,但不是輪迴者,因為於第二剎那時斷盡煩惱障即證獲阿羅漢果位,不再輪
迴。
* 內道、外道;內道者、外道者
此處僅是解釋名稱,若是以定義而言,必須以見、行二方面而判別。(註2)
從修行的角度區分外道、內道。
內道是:佛所說修行內在心類的方法。所謂內道,主要是將內在心類調整為正確的方
法。反之,除此以外的修行方法,就是外道。雖然外道也有修行內在的心類,例如修禪定
、止觀雙運等,但主要是調整身、語的行為,並不是以調整內在心類為主。
又,內道是依於釋迦牟尼佛所制的「別解脫戒」而修行身語意,於此更上,大乘佛法
是以調整內在心類為主,例如《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中所說的各種修行,主要是調整
內在的心類。
再者,佛所說修行內在心類的方法就是內道,因此,「內道者」就是:承許佛所說修
行內在心類方法的補特伽羅。或說為:希獲解脫而精勤對治煩惱的補特伽羅。反之,就是
「外道者」。
* 皈依境是佛法僧三寶;皈依三寶的二種因
「皈依」的意義是:希求自己的身語意成為如同皈依對象的功德。有說:皈依是依止
、依靠。這樣的話,我們有沒有皈依錢?錢是不是皈依的對象?所以,我們必須先了解皈
依、皈依的對象。
譬如,遭遇自己無能解決的困難,或是內心懼怕某一種危難,因為某人有能力解決而
對他產生信心以及希求幫助,這是以譬喻來說皈依。但是,佛教的皈依、皈依對象並非只
是如此。
希求解脫成佛者為了成辦所欲求的果位,其所皈依的對象必須具足四種功德:(1)
自己已離所有的怖畏與障礙。(2)具有善巧方便能救怙他有情遠離怖畏與障礙。(3)具
有大悲,無親疏愛憎的差別,平等性的救怙有情。(4)注重修行供養(法供養),不以財
物供養為重。
佛教徒的皈依對象是:佛、法、僧三寶。
「佛寶」是具有斷證究竟圓滿的功德,佛聖者是佛教徒的導師。「僧寶」是見道以上
的聖者,彼是佛教徒的榜樣及修行助伴;「法寶」是見道以上聖者心續中的斷德(滅諦)
、證德(道諦)隨一,彼等是佛教徒所應證獲的功德。
從另一角度來說,真正的皈依處是法寶;宣說法寶者是佛寶;如實修行證獲法寶的功
德者是僧寶,因此,三寶是佛教徒的皈依處。
任一補特伽羅為了成辦解脫輪迴或無上佛果,一定有其欲求的目的,所欲求的目的就
是法寶,或是說,證獲具足法身與色身的佛果位。
也就是說,修行者所欲求的是斷德(滅諦)與證德(道諦),所以必須透由修道諦而
證滅諦,因此,正皈依是法寶。佛寶是已經證獲法寶及宣說法寶,因此,佛聖者是修行上
的導師。僧寶是心續中具有道諦與滅諦功德的聖者補特伽羅,彼等為了達成欲求目的而精
勤修行,所以是我們修行上的榜樣及助伴。以譬喻來說,佛寶如同大醫王,法寶如同藥,
僧寶如同護士,輪迴的眾生是病者。
法寶是斷、證二種功德,斷德的部分是滅諦,證德的部分是道諦。
以證獲的次第而言,先證道諦,後證滅諦。證獲道諦之第一剎那時就是進入修行之五
道的「見道」,第一剎那的見道是「見道無間道」,彼是正對治「見道所斷」的道;第二
剎那的見道是「見道解脫道」,彼是斷離「見道所斷」的道,斷離所斷品的同時就證獲滅
諦。要言之,證獲法寶之道諦、滅諦有其前後的次第。
滅諦的「滅」,意謂透由修行的方法而滅除煩惱與障礙,並非不依因緣自然消滅。滅
諦的「諦」,意謂聖者所現證的是真實不欺誑。
總的來說,透過修行方便(修道諦之力)而滅除煩惱與障礙,這一分功德就是滅諦;
但是,雖是修道諦而證獲滅諦,但滅諦是常、無為,因此,滅諦不是真正的果,然而,因
為是透過修道諦之力而證獲滅諦,因此將滅諦取名為「離繫果」。真正的因果則是有為,
因是有為,果是有為。
「具相皈依三寶」是依二因而有的。皈依三寶的因,有二:(1)懼怕心——怖畏痛
苦。(2)淨信心——堅信唯有三寶能救怙。懼怕三惡道的痛苦,或是懼怕輪迴的痛苦,
或是懼怕煩惱障與所知障,並且堅信唯有三寶能救怙,以這兩種動機皈依三寶是具力且堅
固的皈依,就是具相的皈依三寶。此中,如何產生懼怕心?如何能堅信唯有三寶能救怙?
必須先由認識三惡道苦、輪迴苦而引生懼怕心,其後,因為希求遠離彼等痛苦,所以欲求
證獲佛法所說的功德,再由此而引生堅固之淨信心。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徒,是否皈依三寶?其心續中有皈依的二因?
一般說:「我是佛教徒,因為我皈依三寶,皈依三寶的補特伽羅就是佛教徒。」那麼
,釋迦牟尼佛是不是佛教徒?有沒有皈依三寶?
釋迦牟尼佛心續中有沒有皈依三寶的二因——懼怕心、淨信心?如果釋迦牟尼佛心續
中有懼怕心,那麼就是還有障礙?但是,釋迦牟尼佛是斷證究竟圓滿功德者,其心續中沒
有懼怕心。那麼,釋迦牟尼佛沒有皈依的因、沒有皈依三寶,因此不是佛教徒?事實上,
釋迦牟尼佛是斷證功德究竟圓滿的佛教徒。
所以,必須清楚,「佛教徒」的定義是:自內深心承認三寶是真正皈依處的補特伽羅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徒,因為彼世尊是承認佛法僧三寶是真正皈依處的補特伽羅。(佛是
示導大師,示法性諦令解脫;法寶是道諦、滅諦;僧寶是修行道諦、滅諦的修行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