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2)不聞退轉
請看《大經科註》,第一O六五頁從第五行看起,科題,「不聞退轉」。這一句話說
得很重,如果不聞,沒有機會在一生當中,聽到《無量壽經》,沒有緣分聽到念佛法門,
縱然學大小乘經論,很容易退轉。這個退轉就是放棄了,為什麼?他沒信心,他就不學了
,改學其他法門。這很多,有生天的法門,有幫助人消災滅罪的法門,但是那些都不究竟
。真正能夠保證我們一生成就,圓滿成就,只有這一部經,只有這一句佛號,這是不能不
知道的。請看經文:
【阿逸多。如是等類大威德者。能生佛法廣大異門。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
。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音譯,翻成中國的意思無上正等正覺。我們看念老的
註解,「世尊復舉諸大威德菩薩」,「大威德者,乃能生佛法廣大異門之大士」。『異門
』對下句中的『此法』,「此法者,淨土法門」。所以這個地方的異門,「淨土以外其餘
種種法門」,叫異門。
佛當年在世,一生講經四十九年,說法三百餘會。會就像我們現在講的開班,佛一生
為大家講經教學,開多少班?三百多個班,時間四十九年。大乘小乘,宗門教下,傳到中
國來一共有十個宗派。這十個宗派有兩個是小乘,現在沒了,不傳了,俱舍宗、成實宗,
連名字都聽不到了。南洋小乘還挺興盛。大乘傳到中國一共八個宗派,現在只剩下一個淨
土。末法時期,印光大師、夏蓮居大師極力的弘揚這個法門,我們有緣聽到了,接觸到了
。沒有接觸到印光法師本人,我們接觸到李炳南老居士,印祖的傳人。沒有見到夏蓮居居
士,見到他的弟子黃念祖老居士。證實這個法門是真有,不是假的,如佛在經上所說的一
樣,遇到了要珍惜,把它當作我們這一生,唯一的一樁大事來辦。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
個正是今天科學家、哲學家,一些宗教都沒有找到,佛法大乘八萬四千法門,三藏十二部
經教,唯此一門,能保證我們一生圓滿成就。除這一門之外,說實在話,就跟生病吃藥一
樣,那個藥要對症才有效,不對症沒效。
釋迦牟尼佛的八萬四千法門,有沒有效?遇到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親自給你診斷
,給你開藥方,有效。釋迦牟尼佛不在了,留下來這麼多的典籍,那只有這個經典裡面告
訴我們,這個法門有效,信願持名,不是假的。從東晉傳到今天將近兩千年,這兩千年當
中,依照這個法門修學,得三昧的,開悟的,往生瑞相稀有的,多!你看看《淨土聖賢錄
》,你看看《往生傳》就知道了,絕不是假的,絕不是騙人的。以前往生的這些人,是來
給我們做證明的,證明這樁事情真實不虛。如果沒有聽到這個法門,對這個法門縱然遇到
了,退轉,學別的法門去了,非常可惜,這個法門帶保證書的,他不要,他自己去闖。
這一樁事實,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牢牢的抓緊,一生成就。一定要曉得這個
世間全是假的,如果放不下,我勸你多讀《金剛經》,《金剛經》講諸法實相,「一切法
從心想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一樣值得留戀的。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你才
能徹底放下。信願持名,一句佛號念到底,一定念到阿彌陀佛來接引往生。兩土世尊,釋
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苦口婆心勸導我們,這個經文是叫著『阿逸多』,「阿逸多」是彌
勒菩薩。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世尊復舉諸大威德菩薩,「因未聞此法」,多了,不少,「而退
轉菩提」,退失菩提心。「彌顯流通此經之要」,特別顯現出流通這部經的重要性,它真
能幫助人一生成就,脫離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在這個地方我們深深體會到,世尊、
彌陀慈悲心達到究竟圓滿。因為沒有聽到這個法門,沒有接觸到這法門,退轉、退心了,
到處去找法門去了,找到,如果不對機不能成就,一生白修了,這多可惜。所以彌顯流通
此經之要,特別在顯示流通這部經的重要性。印經是好事情,印什麼經?印這部經。讀經
是好事情,讀什麼經?讀這部經。法供養是好事情,選什麼法來供養?選《無量壽經》來
供養,選《阿彌陀經》來供養,好!
念老底下告訴我們,『如是等類大威德者』,指的三賢菩薩,乃能生佛法廣大異門之
大士,才能稱為大威德者。可是這些大菩薩,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們,上面就是菩薩,
還有許許多多沒聽到這個法門,真的退轉了,不是假的。改學別的法門就是退轉了,退轉
是這個意思,多!
我們自己也遭了這個難,早年初進佛門,李炳南老居士、懺雲法師,把這個法門介紹
給我,我不相信。我去學《楞嚴》,我去學《法華》、學《華嚴經》,這就是退轉。為什
麼?到以後明白了,浪費了很長的時間,好多年的時間才回頭。怎麼回頭的?講《華嚴經
》,講到善財五十三參,看到經上寫的文殊普賢,這是我們學經教,年輕人最敬仰的兩位
菩薩,佩服得五體投地。經上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是怎麼成就的?他是念佛往生
成就的,才恍然大悟。我們把阿彌陀佛放下了,去跟文殊普賢去,好是好,文殊普賢不保
證你成就,阿彌陀佛保證你成就,你要選擇哪個?
我告訴過同修,我八十五歲才轉彎,才回頭。八十五歲以前,還都在是大乘經,最嚮
往的《華嚴》、《法華》、《楞嚴》、《圓覺》,也講了不少年,總算是回頭了,很幸運
。現在萬緣放下,講經講這部,讀經讀這部,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離開這部,為什
麼?年歲大了,來日無多,再不抓緊,這一生空過了,那就太可惜了。所以我也是苦口婆
心,勸導大家抓緊,不要再換題目了,一句彌陀念到底,決定往生,親近彌陀,圓成佛道
。
異門,就是淨土法門以外的一切經教法門,就是這個意思,所謂其餘種種法門。「經
云:涅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是諸菩薩,雖能於佛法中,開顯淨宗以外之種種方便法門
。但以未聞此法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我們一定要注意到的。
下面說,「何以故」,就是為什麼?「以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故。若不聽聞修習,難於究
竟自覺故。」究竟自覺是禪宗,禪宗是好,是快,也是有保證,比起信願持名難多了,禪
宗要真正徹底放下。放下什麼?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分別執著,你能不能做到?眼見色,
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般若智慧,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沒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
著,這是佛陀、法身大士。法身大士是等覺菩薩,像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他們是等覺菩
薩,他能做到,我們做不到。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總不外七情
五欲,那就造業了。造業,業有善惡;善業,三善道,惡業,三惡道,總不能超越六道輪
迴。所以一定要記住,那些都是輪迴一邊的事情,沾都不要沾。誰來提醒我們?《無量壽
經》提醒我們,每一天讀經是提醒,高度警覺。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真修行,念佛人,眼
見色,耳聞聲,都是一句阿彌陀佛,不起其他的念頭,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阿
彌陀佛念到底,就對了,這就是究竟自覺。不用這個法門,難!太難太難。
我們再往下看,「再者,念佛法門是普被三根徑中之徑,若不聞知此法,則難於普度
有情,速脫生死,以圓滿利他之行故。於自身則跋涉於艱險之途」,除這一個法門之外,
八萬四千法門對我們來說,都是艱難危險的道路。「於眾生則導引於坑坎之路。未契如來
方便,難入一乘願海」。這裡面字字句句,都給我們最高的警覺,如果我們依然看到這些
句子,聽到這些音聲,還不能夠回頭的話,那就難了,真的是難入一乘願海。
「是故將有一億菩薩,因未聞此法而退轉於無上菩提。」這是菩薩,菩薩也退轉嗎?
有。為什麼?對其他的法門有分別、有執著、有偏好。一般人很難看出來,這是通宗通教
,怎麼會退轉?這個退轉,是說他修行證果的時間拉長了。本來這一生他能夠證得法身,
不用這個法門,他這一生的成就不錯,三賢菩薩,三賢菩薩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往上
去,十地菩薩,他走冤枉路了。他捨棄了直通車,坐上普通車,要耽誤很多時間才能到達
,這叫退轉。都是因為這一億菩薩未聞此法,而退轉於無上菩提。我們比他們幸運,我們
遇到了。遇到了不能夠緊緊抓住,對於其他法門還會起心動念,還會想聽聽,想學學,想
研究研究,想多講幾遍。多講幾遍度眾生可以,但是真正度眾生,一定要回歸淨土,不回
歸淨土,難了。
==
真正度眾生,一定要回歸淨土,不回歸淨土,難了。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