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太上感應篇第五十集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7-10-20 15:05:17
太上感應篇  (第五十集)  1999/7/8  香港  檔名:19-012-0050
  諸位同學,大家好。這幾天我們早晨所談到的是「忠孝」兩個字,這兩個字怎樣落實
?落實的樣子又怎樣?在世間法裡面,孔老夫子落實了,孟夫子也落實了,他們一生的心
行就是落實的樣子。在佛法裡面,諸佛如來落實了,諸大菩薩也落實了,聲聞、緣覺也落
實了,他們的形象也就是真正落實的樣子。我們學佛,諸位知道,佛教是教育,是什麼教
育?是聖賢的教育。學佛的目的就是學作聖人、學作賢人,用佛法的術語來講,學作佛、
學作菩薩。佛菩薩是至善之人,儒家講「止於至善」,這四個字諸佛如來才真正做到究竟
圓滿,至善是性德圓滿的流露;換句話說,我們應該要做一個至善之人,我們應該要作佛
、要作菩薩。作佛菩薩,對一切眾生來說是天經地義。
  我們現在是凡夫,迷失了自性。尤其是生在現代這個時代,苦難太多了。這些苦難對
於人的折磨,固然是可畏懼的,但是也能夠令凡夫覺醒,這一棒把我們打醒了;醒過來之
後,這才肯回頭。真的回頭,徹底回頭,恢復自己的本性,這就是佛,就是菩薩,就是儒
家所講的大聖大賢。所以我們起心動念,生活行為,處事待人接物,要常常想,哪些是該
做的,哪些不該做的?你能夠把該與不該搞清楚、搞明白,你就不迷惑顛倒,你智慧就開
了,你修學、做人,功夫自然就得力了。這就是佛法教誨當中常講的,「辨別真妄」,真
是我們應該做的,虛妄是不應該的;「邪正」,正是我們應該要做,邪就不應該做;「是
非」,是應該做,非就不應該做;「善惡」,善是應該做,惡是不應該做;「利害」,利
是應該做,害是不應該做。
  這個利害不是對自己。世間許許多多人學佛,把利害都看作是我個人的利害,錯了!
這個利害是說,對社會有利還是有害,對國家有利還是有害,對一切眾生是有利還是有害
,不是對自己。諸位要懂得,如果這個利害是對自己來講的,錯了,那不是佛法,那是輪
迴法。利害如是,前面所講的四對亦復如是,真妄不是對自己說的,邪正也不是對自己說
的,是非、善惡都不是對自己說的。諸位從這個地方把念頭轉過來,你就可以學佛了。如
果把這些邪正、是非、善惡、利害統統都以自己做標準,你還是個凡夫,怎麼學也脫離不
了六道輪迴。不能脫離六道輪迴,我們大家都明白,佛說得很清楚,決定墮三惡道。
  六道眾生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我常說,佛經典裡頭也是這個比喻
,到三善道來,就好比是度假觀光旅遊;墮三惡道,你又回老家去了,六道眾生的老家是
三惡道。佛在經上雖然常常提示、常常說,幾個人把佛所說的當作一回事?如果把佛的教
誨認真當作一回事來看,他就會認真努力,想方設法擺脫輪迴。然而他沒有把佛的教誨當
作一回事情,耳邊風,聽了就忘掉,依舊是為非作歹,依舊搞六道輪迴。佛菩薩實在慈悲
到極處,我們是如是的悖逆、頑固,佛沒有捨棄我們,生生世世還是在我們旁邊提醒我們
,啟示我們,無數次的重複教導我們。佛的恩德不是父母能比,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是一生
的,佛菩薩對我們恩德是生生世世,無量劫來永遠不捨。
  我們要怎樣落實佛菩薩慈悲的教誨?我講到「忠孝」兩個字,我把這兩個字的內涵範
圍涵蓋了全部的佛法,就是佛家所講的大總持法門。用中國話來說,佛菩薩教我們,沒有
別的,教忠教孝而已矣!千經萬論不離這兩個字。忠是中道第一義諦,孝是宇宙人生的真
相,諸法實相。實相是什麼?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體,這是實相。從心性理體流露出來
的慈悲,流露出來的博愛。博愛兩個字,諸位《無量壽經》念多了,你曉得,這兩個字是
出在《無量壽經》上。清淨平等的愛心,純一的愛心,佛是教我們這樁事情。教我們以純
善的心、清淨平等的愛心,愛人,愛一切人;愛物,愛一切物。
  儒家的教學只教導我們三樁事情,第一,教我們明白人與人的關係,這就是倫理的教
育;第二,教導我們明白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第三,教導我們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佛法
的教學也是這三樁事情,比儒家的範圍大。佛家教學的範圍是虛空法界,無始無終,過去
無始,未來無終,真正名符其實,博大精深。這是稱性的教學,真實的教誨,歸結在忠孝
兩個字。儒家教我們用中,中庸之道,中和;佛法教給我們用中,菩薩用中道第一義諦。
我們到北京去觀光旅遊,看看故宮,故宮裡面有三個主要的建築物,第一個建築物是「太
和殿」,第二個建築物在當中,是「中和殿」,第三個建築物是「保和殿」。如果你能夠
做到太和、中和、保和,太和是什麼?孝,你們想想對不對?中和跟保和是什麼?忠。中
和是教你用中,保和教你不能失掉用中。這三個大殿放在那裡,匾額掛在那個地方,不就
是教忠教孝嗎?古時候帝王以什麼來教化眾生?以什麼來治國?忠孝而已矣。我們要能體
會得到,要能明瞭。太和是自性,真心本性;中和、保和是性德,真性的德用。
  我們迷久了,迷得太久了,聖賢人教導我們恢復自性,他有方法,這個方法在佛家裡
面講善巧方便。教我們禮讓,小學教育,教學要從小教起,諺語裡常講,「少成若天性,
習慣成自然」,年幼的時候教導他,慢慢叫他養成一個習慣,就跟天性一樣。所以儒家的
教學,從什麼時候開始?胎教,母親懷孕的時候就開始教導。所以母親心地柔軟、慈悲、
真誠,影響胎兒,一舉一動都如理如法,為的是什麼?為的是希望小孩在母胎裡面吸收這
個氣氛,胎教開始。現在的人哪裡懂得這個道理?跟他說,他說我們迷信,說我們的笑話
。這裡頭有大道理在。今天人不相信這些道理,相信科學,科學是小道,小道不能解決問
題,小道只有把問題搞複雜了,把問題搞糟了。現代科技發達,帶來的社會這些現象,諸
位親眼看見,親身體會到。唯有大道才能解決問題。
  從小學禮讓,禮是學規矩。踏進社會,你這一生無論在生活上、在工作上,處事待人
接物,你要懂得忍讓。到你德行有成就,事業有成就了,你在社會上居於領導的地位,聖
賢人教我們要謙讓,謙虛。讓是不為自己,一切讓別人。這是人生三個階段,三個階段都
讓別人。所以你要能夠知道讓是我們的性德,是美好的德行,你要能夠實踐落實,這是行
讓。一生讓別人,給社會做個好樣子。現在社會競爭,打得頭破血流,人跟人爭,團體跟
團體爭,國與國爭,這個世界哪裡有祥和?哪裡有太平?我們常講,這佛法裡頭作師作範
,做社會一個好榜樣,從哪裡做起?讓。好事都讓給別人,我們努力去做,希望別人看到
之後會覺悟、會回頭。我們做,做了他還是不覺悟,還是不回頭,沒有效果,不做了,算
了!這是我們錯了,迷惑了。我們做,他沒有覺悟,不肯回頭,是我們做得還不夠,我們
做得不徹底,沒有能感化他們。
  舜為什麼能感化他的父母,感化他的兄弟,感化他的鄰里鄉黨,感化一個國家?你們
想想看,他一生是不是從小學禮讓、忍讓、謙讓?忠孝要落實,你不懂得讓,這兩個字你
就做不到。過去我記得我曾經用一個專題講「君、親、師」三個字,我說得很多,這是儒
家講的「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君是領導他,親是愛護他、培育他,師是教導他。
我們在社會上,每一個人無論過的什麼生活,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都具足君、親、師這三
個身分。這三個字落實,也都在行讓、知讓。尤其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是一切眾生
所貪愛的、所爭取的,我們要對症下藥,從這個地方學忍讓、學謙讓。我今天跟大家說的
忠孝落實,著重在讓,禮讓、忍讓、謙讓。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10-20 17:00: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