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心類學顯要》倉忠仁波切 教授
https://tsadong.tian.yam.com/posts
(二)意現前
定義:由自之「不共增上緣──意根」所產生,已離分別且不錯亂的明了。就是意現
前的定義。
分類有二:「此處所說之意現前」及「不是此處所說之意現前」。
一般而言,由前五根知趨入對境之後才會產生觀察對境的認知,也就是說,於前五根
知之後引生意知的部分,例如觀察對境是否美妙,因此,於前本文闡述根現前之後繼續闡
述意現前。
意現前的定義:由(意現前)自之「不共增上緣──意根」所產生已離分別且不錯亂
的明了。
其定義中所謂「不共增上緣」,如前闡釋根現前的定義已說;「已離分別、不錯亂」
的內涵,如前闡釋現前的定義已說。
又,根現前的不共增上緣是「具色根」;但以意知來說,意現前的不共增上緣則是「
意根」。意根的「意」,意謂認知,所以,其不共增上緣是心類,並不是具色根。如是,
意現前是依於「意根」所產生的,又,因為彼是「現前」,故是「已離分別之不錯亂的明
了」。
例如,以「最後剎那之執瓶眼知」作為「不共增上緣意根」,依此不共增上緣而產生
「取瓶之意現前」。
由上說可知,必須從每一種心類的定義去理解——這一種認知本身是什麼?趨入對境
的方式是如何?它本身的性質、特殊作用是什麼?從觀察其定義而認識這一種認知,如果
只是從名稱的字面上去理解,雖然能記住它的名稱,也能說出它的名稱,但是卻無能真正
認識這個法、了解這一種認知,所以,必須清楚定義中所說的內涵,甚至將其熟背。
如下說明:現前、分別知,各自趨入對境的方式並不相同,以及安立是否錯亂的道理
也是不同。由此更能了解,現前的定義中所謂的「已離分別、不錯亂」。
* 現前、分別知,各自趨入對境的方式不相同——
分別知趨入對境的方式:
依於「義共相」而趨入對境,並不能直接緣到對境上的實際情形。也就是說,透由覺
知中顯現對境的義共相而趨入對境,並不是對境方面直接顯現於覺知中。以譬喻來說,分
別知如同瞎子一般,瞎子想要抓一匹馬,但是無能直接抓到馬,必須依靠綁馬的繩子,沿
著這個繩子就能抓到馬。此中,以綁馬的繩子譬喻「對境的義共相」,以馬譬喻「對境」。
現前、現量趨入對境的方式:
對境方面直接顯現於認知中,並非透由其他法而顯現,且認知直接趨入對境。所以,
現前是已離分別的原因就是:覺知中無顯現義共相。也就是說,並非透由顯現義共相而趨
入對境,而是對境本身從自己方面直接顯現於覺知中,覺知直接趨入對境。由此可知,彼
認知若是現前,則必定無顯現義共相。
* 現前、分別知,各自是否錯亂的道理並不相同——
現前的「顯現境」與「執取境」是相同;分別知的「顯現境」與「執取境」則是不同
。現前是無錯亂之認知,意謂對於自己的顯現境無錯亂。
又,無分別知的顯現境與執取境是相同,所以,以現前而言,顯現境與執取境是同義
,因此,彼現前若是錯亂於顯現境,則必定是錯亂於執取境。
例如,以執瓶之根現前來說,其顯現境是瓶,其執取境也是瓶,所以,若是錯亂於顯
現境,則必定是錯亂於執取境。
分別知是錯亂知,意謂分別知對於自己的顯現境「義共相」有錯亂。
以分別知而言,其顯現境是「對境的義共相」,執取境則是「對境」,分別知是依於
顯現「對境的義共相」而執取「對境」。所以,分別知雖是錯亂於顯現境,但不一定錯亂
於執取境。
例如,以執瓶之分別知來說,彼是錯亂於顯現境(瓶的義共相),但是不錯亂於執取
境(瓶)。
由此可知,分別知雖是錯亂知,但是不一定沒有通達對境。
* 以事例而說明已離分別、已離義共相——
簡單來說,例如回憶曾經吃過的火龍果,當回想起來的時候,在第六意知中會顯現出
「火龍果的內涵」,分別知中所顯現的「火龍果的內涵」就是義共相,並且,分別知也有
顯現火龍果。
也就是說,於憶念火龍果之分別知中,是以「火龍果的義共相」、「火龍果」堪為混
合而顯現,如此趨入火龍果、通達火龍果。
又比如,長大之後忘記小時學習過的內容,這就是因為覺知中沒有顯現它的義共相,
所以無能回想起來;若是能夠回想起來,就是分別知有顯現它的義共相。
如上所舉的事例,分別知就是依於覺知中有顯現「對境的義共相」而趨入對境,如果
沒有顯現義共相的話,分別知必定無能趨入對境,也就無能通達什麼,也無能回想什麼。
那麼,離開這種趨入對境的情形,就是已離分別、已離義共相。
* 意現前的分類,有二:(一)此處所說之意現前、(二)不是此處所說之意現前(非
此處所說之意現前)。
所謂「此處所說」....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