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掀開講義第十七面,第二行看起。看第二十九:
【略說入一法句故。】
「上國土莊嚴十七句,如來莊嚴八句,菩薩莊嚴四句,為廣」,這個廣就是詳細的說
,這是在前面我們都曾經讀過了。「入一法句」,這是略說。「何故示現廣略相入」,這
底下菩薩假設一個問答,為什麼有廣說,又有略說?「諸佛菩薩有二種法身。一者法性法
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二法身,異而不
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廣略相入,統以法名。菩薩若不知廣略相入,則不能自利利他。
」這是先說明為什麼有廣、有略,這個廣略的用意何在。
在這個地方我們首先要明瞭的就是兩種法身,這第一種法身是本體,就是「法性法身
」;第二種法身是用,所以有體、有用,那就是「方便法身」。我們常說的佛有三身,有
法身、有報身、有應化身,這是常講的佛有三身。這三身裡面,法身就是講的法性身,法
性身沒有形相,無有形相;這報身、應化身就有形相了,所以講的方便法身。體能現相,
所以「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這是體能現相。從所現的這個相我們才真正明瞭有體,
從現相當中我們明白了本體,這就是從「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如果沒有相,我們說實
實在在的話,也沒有辦法體會到有一個本體存在。這兩種身,就是一個是體、一個是用,
或者說一個是性、一個是相,它的關係非常密切。
大經上常講「不一不異」,雖然這兩種不相同,但是這兩種也分不開,決定不能分開
,就是「異而不可分」,體相不一樣,但是不能分。就如同金與器一樣,金跟器是兩個,
但是它不能夠分割。「一而不可同」,性是一個,一個是現的體,一個是現的相。這個意
思比較上深,古德所舉的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跟器不一不異,就是此地所
說的,異,但是它不能分,金跟器不能分;說同,「一」就是相同,它是一樁事情,金跟
器是一樁,一樁事情它確確實實又不一樣,這個體跟相又不一樣。於是佛為要把這一樁事
情說清楚、說明白,那就要從「廣略相入」了。略就是講的體,廣是講的相、是講的作用
,像前面所講依報十七句,正報佛跟菩薩合起來有十二句,這是從相上說的,從作用上說
的。
底下這一段要給我們從體上說,就是法性法身,要從這上說,這上說那就是一了。必
須把這些事實真相徹底搞清楚,諸佛菩薩才能夠自利利他。自利,就是《無量壽經》上講
的「住真實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是自利;利他,令一切眾生得真實利益,這是利
他。所以自利利他,為這個緣故,所以佛說法有廣、有略。那略說,底下為我們說出了:
【一法句者。】
這『一法句』,這就略了。
【謂清淨句。】
什麼叫『清淨句』?
【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這是一句,這一句展開來就是一部《無量壽經》,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現在我
們常講的一部大藏經,展開來無量無邊。無量無邊歸納成一句,『清淨句』。什麼是『真
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底下有解釋,「真實智慧者,實相智慧也」,實相就是事實的真相
,你通達事實真相,明瞭事實真相,那這個智慧就是真實的智慧。「實相無相」,真相沒
有相,真相是無相。「故真智無知也」,這《般若經》上所說的,「般若無知」。《般若
心經》上告訴我們,「無智亦無得」,無智無得是真實智慧,真實智慧就是此地講的「清
淨句」,也就是《無量壽經》經題上所講的清淨平等覺。這個話說出來很簡單,聽起來似
乎也不難,而實際上契入這個境界真正不容易。因為我們的心都不清淨。為什麼不清淨?
這事實的真相我們沒有明瞭、沒有通達,所以這個清淨心不能現前,真實智慧沒有辦法證
得。
這底下講「無為法身」,這無為法身是「法性身也」,法性身沒有相,所以這個身是
本體的意思,我們現代哲學裡面所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在佛法裡面就叫做法性身,這個
法性身就是宇宙萬有的本體。宇宙之間所有一切的現象、所有一切的事物,都是這一個本
體變現出來的。就像前面所講的國土十七句莊嚴,人物,佛說了八種,菩薩說了四種,那
這是我們合起來講依正莊嚴,依報、正報全是從法性身變現出來的。「法性寂滅,故法身
無相也」,法身沒有相。「無相故能無不相」,無不相就是有相,因為它無相,所以它能
夠現無量無邊的相。如果有相,那就壞了,有相就不能現第二個相。因為它無相,所以能
現無量無邊的相。「是故相好莊嚴,即法身也」,所以一切相好莊嚴就是法身。
這是什麼法身?前面講的方便法身。這個意思很難體會,我們還是用比喻來說明。大
概一般的凡夫都會作夢,都有作夢的經驗。我們同修當中,哪一個人從來沒作過夢的舉手
給我看看?一個都沒有,換句話說,你們都曾經作過夢的。能作夢,那個夢從哪兒來的?
一定有一個能作夢的東西,那個能作夢的東西決定是沒有相的,如果要有相,那你要作夢
,天天作一樣的夢,不可能作第二樣的夢。為什麼?它有相!正因為能作夢的那個東西沒
有相,所以每天晚上都作不一樣的夢,甚至於一個晚上作好多夢,沒有一個是相同的。我
們把能作夢的比喻作法性法身,把夢中那個境界相比喻作方便法身,你從這個比喻當中就
能體會這個意思了。雖不能夠很明瞭、很親切的了解,可以比喻一個彷彿,有這麼一點印
象了。
佛就告訴我們,法性法身就是真心,就是真如,就是本性,佛在經典裡面說了幾十種
的名詞,都是說這一樁事情。這個東西能現,真心能現,因為它無相,所以它能夠現十法
界依正莊嚴。那所有這些現象都是這個真心本性變現的。我們要問,那個真心本性像什麼
樣子?在哪裡?它不現相的時候不知道,也不曉得它在哪裡;它現了相的時候,我們就知
道了,為什麼?那個現的相就是!離了相哪有性?這個相是性變現的。所以相就是性,性
就是相,性相不二,體用一如。所以真正大徹大悟的人,真心在哪裡?本性在哪裡?這隨
拈一法,無法不是。
所以當我們作夢的時候,我們在夢中境界,忽然覺悟到了,佛常在經上講,我們的真
心是什麼樣子?這個夢境就是真心的樣子。夢境是妄,全妄就是真,整個的夢境就是真心
,這個真心變成整個的夢境了。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真妄一如,真妄不二,這個是佛法
裡頭最難懂的地方。因為我們一般常識裡面,真決定不是妄,妄決定不真,都把它分成兩
邊,它不能合在一起,不是一樁事情。可是在佛法裡面給我們講,所有一切法一樁事情,
「入一法句」。所以歐陽竟無先生說,「佛法不是哲學」,就從這個地方說的。因為哲學
裡面一定分體、分用,體相用,體相用不是一個,體是體,相是相,用是用,它不是一個
。而佛法,無論說多少,它是一個,這個世間一切哲學的定義裡面沒有。所以佛法就是佛
法,我們從這個地方去認識佛法、去體會佛法。
底下這解釋無知,「無知故能無不知」,這世間人為什麼於一切法都茫然不知?是因
為他有知。你們每一個人天天在求知識,壞了,有知就有所不知,你不知道的事情太多!
所以佛法的教學跟世間法教學不一樣,世間法教學是教你有知,佛法的教學是教你無知。
真正到無知的時候,世出世間一切法你無所不知。為什麼?因為無知才入一法句,有知就
不能入一法句,有知跟無知,二,二怎麼能入得進一?佛法教你修禪定,定是什麼?定就
是一,定裡面沒有妄念,有一個妄念那就不是禪定。所以定能開智慧,這個定就是無知,
開智慧就是無所不知,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真實的智慧是自性的開悟,開悟之後為什麼
無所不知?因為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是自性變現的,你明心見性了,那哪有不知道的?
那當然知道,都是從心性變現的。你把心性的根源找到,從心性流出一切萬事萬法你統統
都明瞭,不要學,都知道!這是佛法求甚深廣大智慧的方法,跟世間人不一樣。
世間人求知是什麼?要用頭腦去研究、去思惟,這在佛法講第六意識,用第六意識去
求決定求不到。第六意識的範圍很有限,範圍不大,而且會有許許多多錯覺在裡面,你把
事情想錯了、看錯了、會錯了意思了,不是真智慧。這個真智慧是從定中去求。所以佛法
講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個很有道理。那個因戒,那個戒不是指戒律,如果諸位是指戒
律,那個範圍就太小了、太窄小了,那個戒是如來的教誡,那個範圍就廣大了,所有一切
經律論都是如來的教誡。你要依照佛給你講的原理、原則、方法,遵守這個,這叫持戒。
從戒裡面就能得定。
像我們念佛,佛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就是戒。我們遵守這一個教誡
,我們用淨念相繼的方法來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就得定了。一心不亂的層次有很多,通常
講工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到理一心不亂了,智慧就開了,就無所不知。
「是故一切種智,即真實智慧也」,這一切種智就是無所不知,這個是如來果地上的
智慧。「智慧非作非非作,法身非色非非色」。這個智慧不是你作意的,也不是不作意,
就是我們今天講,這個作意是什麼?有意思,有意,非作就是沒有意思。法身非色就是沒
有色,非非色是有色,有相有色。體上講,這個非作是無知,非色是無色,無相無色;非
非作,起作用了,起用的時候無所不知,非非色是法身起作用能現一切萬相。這叫「清淨
句」。由此可知,這個清淨句境界非常之高,確確實實是如來與大菩薩的境界。像《楞嚴
經》上講的法身大士,他們入了這個境界了。法身菩薩他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他有沒有身
?他沒有身。正因為他沒有身,所以他能夠以無量無邊的應化身到十方諸佛剎土去供佛聞
法、去度眾生,他能化身。正因為他無知,所以他無所不知,無量的智慧。
我們今天犯了很大的病,我們有身,執著這個身是我,堅固的執著,所以就不能變第
二個身,你看多可憐。假如我們不執著這個身是我,就能夠化無量無邊身,就能分身了。
你今天為什麼不能分身?因為執著這個身是我,除這個身之外都不是我,堅固的執著。佛
在《華嚴經》上說過,這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的智慧,無知
無所不知;如來的德相,非相非非相,他統統都有。「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因為
有妄想,我們的智慧沒有了,被妄想蓋住了;因為有執著,我們的清淨身沒有了,我們的
法身沒有了,執著害了我們的方便法身,妄想把我們的真實智慧埋沒掉了。所以你真正想
學佛,真正想恢復你的本能,佛法沒有別的,就是幫助我們恢復本能,一切大乘經都說這
個道理,都教給我們許許多多的方法。
這方法裡面,道理有深、有淺,方法有難、有易。不是理與方法上有差別,那個沒有
差別的,所謂是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所有一切差別從哪裡來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妄想、執
著那個淺深不相同,差別從這兒來的。我們這個俗話講,業障重,業障太重!這業障是什
麼?就是妄想執著,太重了。這個太重的人,說實在話,念佛方法最好,天親菩薩也選擇
這個方法,曇鸞大德也選擇這個方法。我們看底下:
【此清淨有二種。應知。一者器世間清淨。如向說十七種莊嚴佛土功德成就。】
這個『器世間』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我們生活環境,生活環境清淨。世尊為我們介紹
西方極樂世界,天親菩薩將世尊的介紹歸納十七種。
【二者眾生世間清淨。如向說八種莊嚴佛功德成就。四種莊嚴菩薩功德成就。】
這是觀西方世界人清淨,佛清淨、菩薩清淨,居住的環境都清淨。
【如是一法句。攝二種清淨義。】
這個『一法句』裡面就是清淨句。這一個清淨句裡面,這兩種清淨就包括一切清淨了
。因為一切法總不出這兩大類,清淨心顯現的,因此這一切法還是清淨。我們再仔細觀察
我們今天的環境,我們生活環境有嚴重的污染,現在科學家的術語講生態平衡失掉了,因
此這個環境的污染就非常嚴重,不但水污染了,現在連空氣都污染了。科學家給我們提出
報告,說我們的臭氧層破了很大一個洞,這個太陽的紫外線直接照到動物的身體上都會得
癌症,都會得病,這個臭氧層是擋住這個紫外線的,保護我們這個皮膚,這天空都污染了
。而且科學家給我們提出一個很嚴重的警告,說這個環境污染如果得不到改善,這個地球
上五十年之後,不適合人類生存,水有毒,不能喝;空氣有毒,不能呼吸。這是現代科學
家提出的報告。當然科學家的預測是根據科學的理論。我們佛法不是這樣說法,佛法說五
十年之後,空氣有毒,水有毒,那個時候的人,人體構造不一樣,他喝那個毒水、呼吸那
個毒的空氣他也能生存。我們現在的人不能生存,他那個時候的人能生存,這我們佛法裡
頭所講的,跟它不一樣的。這個人體會隨著環境能夠變遷、能夠適應。但是總而言之一句
話,愈往後愈苦,這是真的,這個不是假的。
五十年之後,那個人的社會環境、生活環境決定不如我們現在,我們現在比他們幸福
很多,正如同我們現代人比不上五十年以前的人。不要說得太久了,也差不多了,我三十
八年到台灣,也將近五十年!那個時候台灣的環境跟現在完全不一樣,真正是寶島,真正
是幸福,人口少,空氣新鮮,人情味很重,不像現在,雖然物資沒有這樣豐富,人比現在
過得安樂,真正幸福快樂。現在物質豐富了,錢多了,富而不樂,大家富了,富了怎麼樣
?苦得不得了,沒有從前那樣,從前貧而樂,真快樂,所以不一樣。這是講依報。
再看正報,正報是人,現在的人麻煩大了,心理污染、精神污染、思想污染、見解污
染,一大堆的污染,所以心不清淨。這心不清淨,身就不清淨,身不清淨,生很多怪病,
病特別多,這是三十年前沒有的病,現在有。這個病從哪裡來的?病從污染來的,身心的
污染、環境的污染,這哪來的清淨?所以跟西方極樂世界一比,它那裡是清淨的世界,因
為人人思想見解都入一法句。反過來看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世界叫胡思亂想,妄想執
著無量無邊。可是妄想執著不是真的,這個一法句是真的。雖然不是真的,如果我們迷在
這個裡面,現在就受其害,這是真的,這個一點不假,搞六道輪迴。就好比說我們作夢,
夢絕對不是真的,假的,這個大家都知道,夢是假的。可是你作惡夢的時候,嚇得一身冷
汗,嚇醒了,那個好不好過?一樣的不舒服、不自在,天天作惡夢,那個日子好難過,夢
是假的!天天作惡夢。
我們曉得,六道輪迴是假的,可是你在六道輪迴裡面不能出去,正如同你作惡夢,你
沒有能醒過來,你在那個夢中要受罪,要受苦受難,雖然那個苦難是假的,但是你那個感
受不假!就這麼回事情,這就是事實真相。佛法沒有別的,就是教我們破迷開悟,把這些
事實真相統統搞清楚、搞明白,從這個大夢當中覺醒過來,這佛法的能事就完畢了。醒不
過來怎麼辦?這佛就勸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就醒過來了、就覺悟了,這個
方法好!比自己用功修行覺悟要快得多了,要容易得多了,這是勸你求生淨土。
所以這個一法句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個真實智慧可以說是一切真智慧的根源,就
是無知,無為法身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依正莊嚴的來源。不但是世尊教我們,彌陀教
我們,一切諸佛教我們,就是教我們要悟入實相。這一句一般人很難懂、很難體會,我們
用一個最淺、最通俗的句子,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個大家好懂,宇宙人生的真相,好
懂。是不是真懂?不見得。他所懂得的似是而非,不是真懂得。如果真懂得了,他就是法
身大士了,他不是普通人。真懂得了就入一法句了,就是得到身心境界真實的清淨。這是
理,前面講的相與用那是事,理事不二,理是一,相跟事無量無邊。我們統統明瞭,這自
行化他的作用就沒有障礙了。
我們看底下這一句,「眾生為別報之體。國土為共報之用。體用不一,所以應知。」
眾生,這是指所有的動物,動物,每一個動物他的體不一樣,我們人是動物之一,每一個
人的體不相同,這叫別報,個別的。可是國土是屬於共報,共業變現的。我們雖然身體每
個人不一樣,我們在這個講堂,這講堂是一個,這個講堂是什麼?是共業變現的,所以我
們每一個人都得到這個受用。所以說國土為共報之用。體用不一,這個地方的體不是本體
,這個地方的體是個別的體,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跟我們所享受的這個生活環境不一,環境
可以是一個環境,很多人在這裡共同享受,這個事與理我們也要清楚、也要明白。
==
所有一切經律論都是如來的教誡。你要依照佛給你講的原理、原則、方法,遵守這個,這
叫持戒。從戒裡面就能得定。
像我們念佛,佛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就是戒。
我們遵守這一個教誡,我們用淨念相繼的方法來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就得定了。
依教奉行就是持戒。
所以持戒念佛不是在那裡算五戒十戒,是身心一切行為都按照佛的教誨,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然後以這樣的心去念佛。
每一句佛號如果都能認真念,那就是一句佛號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這樣每一念都是發菩提心。不用額外去發一個菩提心。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阿公阿婆念佛能夠往生,她的菩提心在哪裡?
就在每一句佛號中。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