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Submit
Submit
選擇語言
正體中文
简体中文
PTT
Buddhism
Re: [討論] 厭離輪迴-修習空性之前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05-02 22:38:24
※ 引述《tangchin (tangchin)》之銘言:
: 就是因為有為法這種剎那變異、無法安住的特質,「苦」變成是必然性的。我們是希求安
: 樂的,問題是現實我們的受用是有為法,有為法又因為剎那變異關係,本質上就具有「苦
: 」的性質,你當然可以認為有為法也有樂的成分,但是無論從身或心上觀察,他這種剎那
: 變異、無法安住的本質,終究造成會轉變成苦。這時候就牽涉到一個問題,對於輪迴中的
: 這種「苦諦」本質,導師世尊一開始就以四聖諦中的苦聖諦告知我們,既然我們所處客觀
: 的現實就是苦的本質,那麼我們就應當對輪迴生起厭離心,也就是如果你想遠離苦的話,
: 輪迴並不是去處,輪迴是應當生起厭離的。如果你無法對輪迴生起厭離,那麼空性就不是
: 你所需要的,因為空性是唯一離開輪迴的鑰匙,如果你不想出門,那麼離開大門的鑰匙對
: 你而言就毫無意義。也就是說,如果你對輪迴的盛事感到滿足,也覺得那是所應取,那麼
: 所謂無常、苦、空就只是佛學上的知識,他一點都不是讓我們遠離苦的法藥。
隨喜感恩_/\_ 延伸閱讀:
摘自:尊者達賴喇嘛《覺燈日光》(註)
有人說:小乘之聲聞、獨覺才要對生死起厭離,菩薩不應該對生死生起厭離。為什麼
呢?即引用《不可思議秘密經》裡面所說:「諸菩薩者為欲成熟攝受有情,於生死中見大
勝利,非於涅槃見如是利。」又引用一些其他的經文,說諸菩薩會住在生死,不厭離生死。
宗喀巴大師回答說:這是對於經義不了解,完全顛倒執著而產生的大錯誤。菩薩們不
厭離生死的意思,並不是沒有看到煩惱和業的過患而產生的不厭離。菩薩們有大智慧,所
以對於煩惱過患的恐怖,比聲聞、獨覺還要清楚,體會更深。因此,其對煩惱和業及生死
的厭離心,是聲聞、獨覺所不及的。可是菩薩不會為自己個人的利益而想脫離生死,為什
麼呢?因為有利他的悲心。為了利益有情,寧可在生死苦海中,為利有情而發大精進。這
才是菩薩不厭離生死的道理,並不是說菩薩沒有看到煩惱的過患。
如果不厭離的內涵都弄不清楚,反而因業和煩惱的增長而漂流生死,自己的問題都沒
辦法解決,更何況是利益一切有情呢?這是不可能的。如果自己還沒有生起出離心,卻說
要幫助他人出離,較小乘行者而言,是百千倍的差勁。
如果由自己身上體會了輪迴的過患,而生真實出離心,從他人身上去體會時,而產生
了悲愍心,由大悲願增上,願意為了利益有情,讓自己住在三有中,則應歡喜。「若未如
是分別,如前宣說,則此說者,若有菩薩律儀,《菩薩地》說犯一惡作,是染違犯。」
(《菩薩地》:「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欣樂
涅槃,應於涅槃而生厭背,於諸煩惱及隨煩惱,不應怖畏而求斷滅,不應一向心生厭離,
以諸菩薩三無數劫,流轉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說厭離生死乃聲聞人的事,大乘人不必,如果這個人是受了菩薩戒的話,根據菩薩戒的
律儀,這是犯了菩薩戒的惡作罪,是一個「染違犯」。)
菩薩已經看見三有的過失,而且較聲聞、獨覺更加厭離煩惱。我們知道聲聞、獨覺對
煩惱的厭離是十分深刻的,而菩薩與其相較,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與此同時,菩薩卻因由
大悲心,讓自己住在生死中,這才是真正稀有!「若見三有盛事,如妙天宮,愛未減少,
借利他名而云我等不捨生死,智者豈能將以為喜?」宗喀巴大師說得真是非常好,非常強
而有力!
(若對三有當中的真相看不清楚,把種種假相看成像最妙的天宮一樣,貪愛之心一點
也沒有減少,卻假借著利他的名義來膨脹自己,口口聲聲說我不厭捨生死是為了救度眾生
,如此講了很多佛法也沒有用,反而把「我」越弄越大,起增上慢增長我執慢心。真正有
智慧的人怎麼會歡喜這樣做,這樣的自欺欺人是真正愚癡的可憐人。)
要進入金剛乘,也要有這種非常強烈的出離心,如此才有生起金剛乘的基礎。金剛乘
的基礎—菩提心要生起,必須要有出離心。
作者:
tangchin
(tangchin)
2018-05-03 13:04:00
隨喜引述善知識教言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8-05-03 18:12:00
般若經說,菩薩對無生法有很深的體悟,但菩薩不能證無生法若證了無生法忍,就會涅槃,不能成佛.但又有其它經說,初地就如初果一樣有證悟部份的無生法.又曾看過,菩薩不能學深定,似乎是怕會證果.但在佛世,很多利根弟子是聽法就能初果到四果,這樣子菩薩沒有斷煩惱之下,到底怎麼能長久在生死中,行菩薩道呢?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05-03 18:31:00
之前格西上地道、現觀有討論過相關問題,可以多聞思學習(本文提到若說對生死煩惱不須厭離,在菩薩戒中是惡作罪)
繼續閱讀
[法語] 萬行法師-佛弟子該如何對待蚊子和蒼蠅
mikelin7747
[活動] 2018年 6月 高雄 「佛隨念」講記
hvariables
[法語] 淨空法師:往生論講記14(下
summertrees
Re: [請益] 《觀音菩薩偈》的出處?
cit0316
Re: [討論] 佛教團體當志工vs工作?
stockeye
贈送大陸果卿居士的兩本書
ashray
[討論] 佛教團體當志工vs工作?
tmac012004
[討論] 戒除邪淫的好處
LuckyMan
[法語] 圓滿心要-三界去來苦哀哉
mikelin7747
[法語] 淨空法師:往生論講記14(上
summertrees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