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發大誓願(第二回) 9(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8-06-23 16:34:5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看經本第五十四面第五行,從第十九章看起:
  【我作佛時。國中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
雖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不取正覺。】
  第十九章只有一願,第三十九「莊嚴無盡願」。我們看註解。這一段的願文介紹西方
極樂世界物質環境,只說一個概要。『萬物』指一切物質現象,『嚴』是莊嚴,我們講美
好,『淨』是清淨。現在全世界環境染污的程度非常嚴重,看到「莊嚴清淨」四個字比從
前人感觸深刻。『光』是光明,『麗』是華麗,形容極樂世界的善美,形色殊勝奇特。『
窮微極妙,無能稱量』,「稱」是稱讚,稱讚不盡,「量」是比較,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剎
土,沒有辦法跟極樂世界相比。極樂世界的美善,我們無法想像,你看到了,你也說不出
來,皆是阿彌陀佛無量劫修學功德之所成就。這裡面當然包括阿彌陀佛五劫修行結得的大
願,就是四十八願,以及十方世界往生西方之人淨業所感。
  淨宗古大德有一句話說得好,「心淨則佛土淨」,修淨土的人對於清淨心要非常重視
,因為心淨則佛土淨。回過頭來想一想,我們地球上的居民現在人心淨不淨?跟十年相比
,十年前的人心比現在清淨;再推十年,二十年前的人,二十年前的人心地比十年前的人
清淨。於是我們就明白了,我們現在走下坡,這個滑坡滑的幅度很大,愈來差距愈大。這
個差距所感得的,我們身心健康比不上十年前的人,同樣是九十歲,頭腦清楚,身體靈活
,現在九十歲的人比不上十年前九十歲的人。這是我們從佛陀教育裡面體現出來的,佛告
訴我們,人的身體可以老而不衰,能做得到,不是做不到,保持著一生不生病能做得到,
只要你自己肯做,怎麼做法?心地清淨善良,你就能夠保持老而不衰。
  八苦裡面生老病死,這是人不能避免的。但是一個真正有修行的人,記住,修行這兩
個字什麼意思。行是行為,起心動念是意業的行為,咱們講三業,身業、口業、意業,起
心動念是意業的行為。如果起心動念清淨,這是三善根之根,三善根身口意,意是真正的
根,就是念頭,念頭要善,不但要善,而且要清淨。什麼叫清淨?心裡頭沒有雜念、沒有
妄想就清淨了。有妄想、有雜念,清淨心沒有了,心變成染污。染污的心,不正當的言行
,就會感召災難來,個人的災難就是病苦,共同的災難就是業報。為什麼?居住在這個地
區的人,現在地球上的人心不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幹這個事情。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人是教出來的,現在社會變成這樣是教出來的。誰教的?家裡頭沒有人教了。古時候負
責教育的是婦女,所以中國自古以來,教女兒比教兒子重要。為什麼?因為女子負責教育
,兒子只負責家庭經濟生活,他出外賺錢,生了小孩,下一代完全靠母親。所以母親的責
任大,母親受人尊敬,道理在此地。她能把小孩教成聖人,教成賢人,教成君子。你看看
孟子、孔子的母親,孔孟在小孩時候是什麼樣子,父母怎麼教他,母親真盡責任,小孩成
聖成賢。佛菩薩也是教出來的,這不能不知道。
  現在家不教了,父母生小孩,他不教小孩,學校也不教,社會也不教,國家也不教,
今天教育落在媒體。你們想想看,小孩一睜眼睛就看電視,電視演些什麼他全學會了。網
路,你仔細看看周邊的人,尤其在群眾多的時候,你仔細觀察,那些人在幹什麼?都在看
手機,全部精神都注在那裡頭。他們好學,真用功,一切時一切處都不離開。學些什麼?
殺盜淫妄,完全是負面的,正面東西他沒看到、沒聽說過、沒有接觸到過。他的人生觀就
受這個東西影響,以為那裡面所教的都是正法,把邪正顛倒了。講到孝親尊師,他說那是
封建時代的,那個時代過去了,那是落伍的。今天聽到這種話多,他們是先進分子,他們
走在時代的前面。這個時代有反應,不是沒有反應,反應就是動亂,社會動亂,地球上種
種災變。
  佛在經上講得好,佛說貪瞋痴慢疑,這叫五毒,也就是最不好的心態。貪心,只要是
貪,貪而無厭,無論是貪財、貪名、貪色,甚至於學佛的貪佛法。他用什麼來學佛?用貪
心來學佛,燒香要燒頭一炷香,以為會發財,迷信。正法,他沒有福報、他沒有機會聽到
,所以他不知道因果。認為自己很聰明,可以欺騙別人,以為自己很靈巧,殊不知現在眼
前得到一點便宜,將來死了以後,三途地獄有他受的,太可怕了!真正明瞭事實真相的人
決定不敢,人要老實、要忠厚。這個地區居住的群眾都能存好心、做好事,這個地區就不
會有災難。所以災難是一切不善所感召的。
  貪心感得的是水災,海嘯,地球水面上升,這都屬於貪。瞋恚心感得的是火災,火山
爆發,地球溫度上升,許多地方嚴重的乾旱,都是屬於火災。愚痴感得的是風災,颶風,
東亞這一帶,颱風、龍捲風常常聽說,愚痴。傲慢感得的是地震,都是自以為是,不知道
謙虛,不知道恭敬別人,帶來是這個。還有一個懷疑,對什麼都不相信,常常存懷疑的心
,對人懷疑,對事懷疑,對一切萬物都懷疑,懷疑帶來的災難是山崩地陷,山會倒下來,
地會突然陷下去。這種情形我們最近也看到很多,很多報導,不知道什麼緣故,地突然陷
下去。佛在經上講,貪瞋痴慢疑帶來的災難。
  我們如果好好學佛,把這五種不善都放下,不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懷疑,我
們居住的環境風調雨順,沒有災難。看你修行的功夫,你能覆蓋多大的面積。至少,古人
說的,真正有修行,有一點小功夫,功夫不大,可以影響三十里,就是我們住的地方,三
十里這個圈子沒有災難。那要功夫深的可以影響一百里、二百里、三百里,那影響就大了
。真正修行人是這地方之寶。有沒有這種修行人?有。往往這種修行人,你不知道尊重他
,他也不需要你尊重。我們看到鄉下偏僻地方、窮苦的地方,小廟、小道場,我常常問他
,你們這些小道場附近有沒有阿公阿婆,念佛人,痴痴呆呆的,只知道這一句佛號,除這
句佛號之外,問他什麼他都不知道。這樣的人多半也沒念過書,也沒有什麼文化,只知道
一句阿彌陀佛,一天到晚佛號不中斷。這些人是什麼?菩薩,真正在做修學的榜樣給我們
看。道場附近要有這麼二、三個,寶。別人不知道尊敬,我們出家人懂得,對他要尊敬、
要有禮貌,要稱讚他,甚至要照顧他,這真正修福。
  我們淨宗行門五個科目,不能不記住,時時刻刻對照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沒有
違犯。第一個科目,淨業三福,只有十一句,不長,要記住。那是什麼?修行人最高的指
導原則,是佛陀對我們的要求。第一個,三福一共三條,第一有四句,「孝養父母,奉事
師長」,第一個是孝,第二個是敬,「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做到了沒有?這是根
本。如果不孝父母、不尊重師長,他所學的東西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他學不到。我們
要想真正學佛,真正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兩句就是你的根,你要懂得孝順父母、尊敬
師長。孝用父母來代表,跟我父母年齡差不多的,就是我父母一輩,對他們要盡孝。跟我
老師年齡差不多的,老師這一輩,同輩分,我們對他要恭敬。學佛要從這兩個字下手,學
孝、學敬。
  第三句,「慈心不殺」,不吃眾生肉是不殺生,愛護動物,愛護植物、礦物,沒有一
樣不愛。你們看海賢老和尚的光碟,有一段小故事,他講唐太宗的一個小故事,講得很有
趣味,大家可以看,你可以在當中領悟。唐太宗吃小米稀飯,掉一粒在地下,他撿起來之
後吃掉。皇上,連一粒米都不肯糟蹋,都那麼愛護,所以上天知道了,玉皇大帝為他增壽
二十年。這個故事未必是真的,但是含義很深,它可以教訓我們,愛惜物力,這人得長壽
的果報。所以沒有一樣東西不愛護,不可以糟蹋。今天這個世界,糟蹋食物的太多了!你
到這些做飲食生意買賣的場所,你去看,隨便糟蹋食物的太多了。我在美國住了很多年,
美國人糟蹋是世界第一,他拿,拿一大盤,吃不到一半就丟到垃圾桶裡去了。為什麼要這
樣做?貪心,結果吃不下就丟掉,沒有一絲毫愛惜,成了風氣。糟蹋食物,他能得好報應
?哪有這個道理。所以淨業三福頭一條,最後一個「修十善業」,這第一條,這是人天福
報。
  第二是講小乘福報,「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小乘戒,這就學佛了。學
佛的基礎是要孝親尊師,沒有孝親尊師他學不到東西,他在佛門縱然皈依、出家都是假的
,都不是真的。所以古時候出家要考試,不是隨便就可以出家的,考試非常嚴格,主考官
是皇上,多嚴格!為什麼?出家人的身分是人天師,是他的老師,所以他要考考你,你夠
不夠資格當他的老師。不夠資格不讓你出家,准許你出家給你度牒,度牒就是你有資格出
家,這是文憑,皇上發的。所以出家人在社會地位非常崇高,沒有人不尊敬,人尊敬皇上
,皇上的老師,怎麼敢不尊敬!
  度牒制度是前清順治皇帝廢除的,印光大師在《文鈔》有很多地方批評他,這樁事情
做錯了。他為什麼要做?是因為他自己出家,誰給他度牒?當然沒有人給他度牒,所以他
把這個廢止了,便利他出家。在當時還不錯,往後就變質了,出家人的素質一落千丈。為
什麼古時候世世代代高僧輩出?清朝康熙、雍正、乾隆,這一百五十年盛世,大清的盛世
,許許多多人因為度牒廢除都出家了,他受過非常好的教育,所以這些出家的大德都有成
就,留下來的註疏非常豐富,都在《大藏經》裡頭。特別是日本的《卍續藏》收羅最豐富
。《卍續藏》是註解豐富著名,學習講經教學那是最好的資料,蒐集得非常完整,這在中
國《藏經》比不上的。所以希望我們要知道,修學確實是有次第的,不按次第那是特殊的
天才,不是普通人。
  第三福,「發菩提心」,這就是大乘,小乘沒有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要發救護一切
苦難眾生的心,跟佛一樣。「深信因果」,這個因果就是指淨土宗,淨土宗容易修行最難
相信。深信因果就是相信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真正相信信願持名往生淨土,決定成就。
淨業三福,最高的指導原則。
  再下來的第二科就是六和,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
利和同均。這是個標準的出家人,出家人和睦相處,沒有爭論。現在這個也沒有了,出家
人還特別不和,為什麼?中國人所說的同行相忌,出家人跟出家人,嫉妒心很重,沒有恭
敬心,果報可想而知,那就不必說了。
  修學的方法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修戒定慧。表現在外面,六波羅蜜,布施、
持戒、忍辱、禪定、精進、般若,時時刻刻,遇到了真幹。這是一般的,達到最高的就是
普賢十願。普賢十願是菩薩修的,是大菩薩修的。普賢十願跟一般菩薩願有什麼不一樣?
普賢的心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普賢,沒有那麼大的心量不行。沒有那麼大的心
量,出不了六道輪迴,出不了十法界。這就是五個科目,不能不知道。五個科目是我們修
行不能更少的了,淨宗的標準都能認真學習,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一心專念,
沒有一個不往生。
  西方極樂世界都是阿彌陀佛無量劫修學功德的成就,再加上十方世界往生西方的人淨
業所感。起心動念,意業;開口,口業;行為是身業,都不離開阿彌陀佛,這叫淨業。也
就是一切時一切處無論幹什麼,幹完之後不要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這叫淨業。
幹完之後還放在心上,你的心被污染了,不清淨。幹完之後不放在心上,心上只放阿彌陀
佛,這叫淨業。淨業在哪裡?在生活當中,在工作裡頭,在待人接物之處,真修,真清淨
。善惡業都不能要,你要是放在心上,善業感三善道,惡業感三惡道,就是你出不了六道
輪迴,你總在六道裡頭,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
  做好事還得看緣分,沒有緣你做不成功,你有困難,所以佛教給我們隨緣而不攀緣。
隨緣是有這種機緣,那好做、好辦,沒有機緣不行,決定不能勉強。我們這些年把精神都
放在一處,想做什麼?團結宗教,為什麼?社會太亂了,災難太多了。如果能團結宗教,
可以化解災難,可以幫助這個社會恢復安定和諧,這是好事。我有這個緣分,一九九八年
、一九九九年、二OOO年,我住在新加坡,把新加坡九個宗教團結起來,這是一樁好事
。一直到今天,新加坡九個宗教還是一家人。第二個緣分在澳洲,澳洲我在那裡住了十三
年,現在我居住的小城圖文巴也團結起來了,十幾個宗教,八十個族群,居民十二萬人。
現在大家志同道合,人人都想著我們團結起來,像兄弟姐妹一樣,居住在一起,宗教是一
家。每個宗教活動大家都來參加,不是它的信徒,所有宗教都來參加,我們有活動,他們
大家都到我家來,好,很熱鬧。我們有個願望,就是把我們這個城市打造成世界上第一個
多元文化和諧示範城市,做成功了。這底下一個星期,我們就到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
總部,正式發表,讓全世界都知道。
  我們提出眾神是一體,就像日本中村康隆所說的,世界上所有宗教的創始人都是觀世
音菩薩化身,他說得好,一體,宗教是一家。唯有宗教回歸教育,互相學習,宗教與宗教
之間的矛盾化解了,宗教可以帶給社會祥和、帶給社會安定和諧,這是宗教對社會真正的
貢獻。好事情。緣成熟了,緣要不成熟做不成功。新加坡的緣,因為新加坡小,城市國家
,那個國家就是一個城市,容易。澳洲是個大國,地大人少。我移民到那邊去,是當時的
移民部長他看到我在新加坡做得不錯,他就想邀我到澳洲去,去幹什麼?去團結宗教,團
結族群,我們這十三年把它做成功了。所以要講緣,沒有緣不行,現在一般講條件,現成
的條件就容易。
  有人也希望我到日本來,日本有沒有緣?以前好像有,我讓開林法師到這邊來主持岡
山淨宗學會。沒有想到家不和,家不和就散了,所以這裡緣不成熟。再有日本這邊的緣也
不容易,我偶爾來來,大家都很客氣,客人,我要長住在此地,人家就不歡喜了,這個道
理要懂。我還沒回中國去,中國就有很多人不歡喜,我要回去還行嗎?我們不是走投無路
,外面海闊天空,人家不歡喜的事情決定不做,總是希望人歡喜。這些道理,基本做人的
道理都要懂。我一生沒有道場,不想建道場,建道場就會有麻煩。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
他不建道場,一生過著遊化的生活,旅遊教化眾生,哪裡有緣哪裡去。緣要稍稍往下走的
時候,我們就趕緊離開,跟這些地方始終保持一個很好的緣分、歡喜的緣分,這個做法是
正確的。
  我們這一生當中,老師當年教給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個享受是真的,
不是假的,我們真享受到了,感恩老師。不是老師教,指出這條路,我們這一生也是苦不
堪言,哪有這麼自在!老師把佛法教給我,在過去我從來沒接觸過,對宗教都不接觸。老
師告訴我:佛教,特別是中國的佛教,是哲學;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大
乘經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這樣進門的,進門之後我就
遇到章嘉大師,這是緣分,我跟他老人家三年,我佛學的基礎是他奠定的。他勸我出家,
下面一句話就是「學釋迦牟尼佛」,出家之後怎麼樣?釋迦牟尼佛怎麼做,咱們就怎麼做

  釋迦如來是我們的榜樣,釋迦如來一生教學,他三十歲開悟。十九歲出家修行,放下
煩惱障;三十歲放下修學,那是學印度所有的宗教跟哲學,他放下了,放下所知障,二障
統統放下,入定才會開悟。為什麼一般人入定不能開悟?有二障,煩惱沒放下,所知沒放
下。這兩樣東西都放下了,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所以菩提樹下打坐,他才會大徹大悟。
開悟之後就是一切智,世出世間一切法,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一樣不知道。佛告訴我
們,這不是他的專有、專利,不是的,他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平等
的,我們一切眾生跟釋迦牟尼佛智慧、能力、德行、相好完全相同。我們為什麼不能證得
?因為有煩惱、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就證得了,他
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他說的一切經跟誰學的?沒聽說過,他自己也沒說過,那是什麼?
是自性之中本來就有的,見性之後自然流出來,是這麼個道理。
  我們從世尊這個示現,於是就明白了,明白什麼?明白中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外
國宗教創始人,像穆罕默德,統統都是自覺、都是開悟,他完全明白了,他創教,跟釋迦
牟尼佛一樣。因為教學的對象不一樣,那是根性不相同、文化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
所以就用另一種方法來示現。理是一樣的,事也沒有兩樣,仔細去研究經典,大同小異,
百分之八十是一樣的、相同的,不同的地方頂多佔百分之二十,那個不關重要。所以眾神
是一體,跟我們是一體,諸佛都是一體,宗教是一家,一點都不錯。這個搞清楚、搞明白
了,衝突自然化解了,和諧就能現前。所以要恢復社會安定和諧,一定要從宗教教學下手
,這才能做得到,還是一個教學為先,宗教教育。
  西方世界的景象,諸大菩薩圓滿的天眼,縱然是等覺菩薩,跟佛只差一個階級,也無
法辨其形色,沒有辦法辨別它的形狀、顏色、光明、相好、名稱、數目,圓圓滿滿的說出
來,等覺菩薩都做不到。說明西方極樂世界之好,因其是如來果地上的成就,只有成佛才
完全明瞭,沒有成佛不行。
  學佛最要緊的就是把事實真相認識清楚,認識清楚之後,自己才能選擇、決斷。我們
生在這個娑婆世界,一切事事物物都看清楚了,難免日久生厭,想離開。到哪裡去?世間
人福報大的,地位高的,這帝王將相,豪富人家,愈富貴造的業愈重,將來轉生到哪一道
,被業力牽著走,自己做不了主。凡夫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中可以考驗一個人的善惡
境界,心裡有所想像,晚上就會夢到。思想就是業力,業力確實有。如想改變業力,其唯
一的方法,以願力大過業力,降伏業力就是我的願力比業力大,超過了。今天有幸,在佛
門當中找到了一條生路,不但善知識勸導我們,諸佛菩薩異口同聲稱讚念佛法門,尤其末
法時期,除此之外,無第二條路可走。
  雖說法門無量,是理上說的,事上不然。以小乘初果而言,地位很低,如小學一年級
,也要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見惑分五大類,第一個是身見,執著身體是我。你們想想,
哪個人不執著身體是我?身體真的不是我。諸位一定要知道,我是不生不滅的,身體有生
滅,它怎麼是我?不是我,它是什麼?佛說是我所有的,不是我,是我所有的,像衣服,
衣服不是我,我所有的,衣服壞了可以馬上換一件,身體不好使用了,再換一個新的,要
這樣看法就對了。不要天天為這個身體受累贅,天天想怎樣保護它,怎麼樣,這都錯了,
你所想的那些方法都不是好方法。什麼是最好的方法?什麼念頭都沒有是最好的方法,身
體最健康,為什麼?順乎自然。你起心動念要改變它,不自然了。順乎自然,自然是最健
康的,自然是最美的,所以要懂得養生之道。
  養生有道理的,要明瞭,不能受外頭人欺騙了,外面說這個好、那個好,都不可靠,
因為什麼?它都不是順自然的,一定要自然。飲食要少,要簡單。你看牛馬很健康,牠就
吃青草,牠除這一樣,牠什麼都不吃。我們吃一樣覺得不健康,要吃很多、很雜,結果把
身體吃壞了。如果你都吃一樣的話,你決定很健康,你不會覺得它枯燥無味,精神飽滿。
所以佛教人日中一食,對,有道理,日中一食夠了。為什麼有人一天三餐還不行,要吃五
餐,還要吃點心,吃個沒完,那什麼原因?他妄想多,雜念多。消耗能量百分之九十以上
,應該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消耗在妄念上,與勞心勞力都不相干。我們看海賢老和尚,他活
了一百一十二歲,他吃東西很簡單,而且吃得很少,晚上都不吃,身體那麼健康,這就給
我們做證明。不是隨便說的,有人做出來給我們看了。你看他那樣多簡單、多省事,心裡
面沒有牽掛、沒有憂慮、沒有煩惱。所以他不執著身是自己,身見放下了。
==
凡夫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中可以考驗一個人的善惡境界,
心裡有所想像,晚上就會夢到。思想就是業力,業力確實有。
如想改變業力,其唯一的方法,以願力大過業力,
降伏業力就是我的願力比業力大,超過了。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8-06-23 17:39:00
心淨則國土淨。阿彌陀佛。
作者: claudeee (禍風行)   2018-06-23 18:24:00
心淨則佛土淨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6-23 22:23:00
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8-06-23 22:2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6-24 01:59: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8-06-26 19:26: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