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正宗分
(一)初明心地道
請掀開經本,今天我們講到正宗分,正宗分也就是正說菩薩心地。上一次給諸位介紹
過本經的三分,因為這一品經是《梵網經》六十一卷當中的兩卷,在全經來說這一品皆是
正宗分,譯經並沒有將全部翻譯過來,只翻譯當中這部分,所以此地講的三分前面一段等
於序分,這一段才是正說。正說裡面分為二段,第一段是說明菩薩「心地道」,就是上卷
所說的;第二段是講「心地戒」。我們黑板上寫的二初、四初。二初,這是他不明瞭,他
不懂科判,這寫的叫諸位看到會莫名其妙,應當把這個小字去掉;如果小字要寫的話寫在
下面,就是正宗分裡面分為二段:初明心地道,二明心地戒。要這樣寫法,不能把它寫到
上面去,寫到上面去人家就看不懂。不但一般人看不懂,連我看到也莫名其妙,真是妙極
!心地道又分為四個段落,第一段是「化佛代請」,我們在經文裡面就看到了。
1.化佛代請
(1) 攝生還本
請看經文:
【是時釋迦即擎接此世界大眾。還至蓮華臺藏世界。百萬億紫金剛光明宮中。見盧舍
那佛。坐百萬億蓮華赫赫光明座上。】
這段經文是說明「攝用歸體」,生佛等無差別的意思。『是時』,就是指人天大眾俱
會的時候,諸菩薩心裡面有疑惑的時候。『釋迦』,就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們知
道釋迦牟尼佛是應化身佛,我們講佛的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這是講的化身佛,在
《華嚴》裡面跟我們說的法身佛毘盧遮那,盧舍那佛是報身佛,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我
們在過去說過很多。底下一句。
『擎接此世界大眾』。意思就是說接引我們這個世界有緣的眾生。佛門裡面常說佛不
度無緣之人,有緣包括的範圍非常之廣大,凡是有機會接觸到佛法,有機緣看到這部經,
有機緣聽到這部經,都叫有緣眾生,都是佛接引教學的對象。但是這個教學對象裡面當然
有程度不齊,程度高的這一生成就,程度低的也種下了佛種(菩提的種子),所以這都叫
做有緣的眾生。可是這一句的意思是講「擎接此世界大眾」,擎是舉,向上,接是向下。
因為前面我們看到佛所放的光明,光光所照一切世界之中,見到光心有所感動,這個人就
有緣了。下方世界、上方世界,還有東南西北所謂十方世界,佛是每一方都接引,所以用
「擎接」這兩個字。
『還至蓮華臺藏世界』。「還」是回來,又到了蓮花臺藏世界。這個意思是說釋迦牟
尼佛與諸菩薩乃至與一切眾生,原本就是從華藏世界盧舍那佛本跡,本是說的理體,跡是
說現相,「本跡心地戒中」光明流出的。這樣說我們還是不容易理解,我們再用比喻來說
,十方世界的眾生都是我們真性所變現出來的,能變在此地就用光來代表。所以我們常常
用這個光來表能,今天我們講能源、能量,用光來代表。既然有能變當然就有所變,從能
變我們了解所變,從所變我們知道有一個能變。因為能變的它沒有跡象可尋,不容易覺察
,而所變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六根能夠接觸得到,很容易感
覺到這一個現實的世界。所以從這一個我們能夠感覺到的現實世界,我們就曉得一定有一
個能變的能量,在此地就是講舍那佛「本跡心地戒中一光」,這個光就是能變,「流出」
就是十法界一切眾生,現在再歸復到本體,這是還至的意思。「蓮華臺藏世界」就是《華
嚴經》裡面講的一真法界,淨土經論裡面所講的常寂光淨土,這是宇宙人生的本體。
『百萬億紫金剛光明宮中』。「億」是指數量,古印度這一個字的數量不定,佛經裡
面講有四種,有「百億,千億,萬億,萬萬億」,在此地四個意思當中是指百萬億。「紫
金剛光明」是代表「菩提智境」,代表這個意思。佛法用比喻的非常之多,不但在佛法的
教學,世間教學也是常用比喻,才能夠叫學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所以比喻在佛經裡面
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像佛比喻般若用金剛,諸位曉得《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就
是比喻,比喻般若智慧像金剛一樣的堅固不可破壞,一樣的光明。在此地他用「紫金剛」
,這是金剛當中最可貴的,最為大眾所喜愛的,代表我們本性菩提智慧的境界。
「宮中」也是比喻,宮是內,殿是外,宮殿。殿是處理政務集會的所在,所以這是對
外辦事;宮是內,是自己起居作息的場所,就是住家的地方,所以這個代表涅槃的境界。
涅槃是不生不滅,的確是內,內什麼?我們講內是心,心要清淨,所以把清淨心比作宮,
對外我們要有智慧,以智慧來觀察一切外境,以智慧來處理一切事物,所以用紫金剛光明
來比喻。這個意思就是說明清淨心的理體,這是因,這是因地,發出來就是智慧光明的作
用,或者我們講德用,所以德用就是講的生活。再說得簡單一點就是自己以清淨心為基礎
、為理體,在日常生活當中,顯露出智慧光明的生活。我們今天講幸福美滿,那是能夠達
到智慧光明,這個幸福美滿可以說是到了究竟之處。學術裡面所講的真善美慧,這個生活
是我們人人所嚮往的,人人所追求的。「梵網菩薩心地品」這兩卷經就是幫助我們達到最
圓滿、最究竟的真善美慧的人生。這一段這幾句話就是這樣的意思。所以我們看古人的字
,有的時候不太理解,實際上就是我們所嚮往的人生。
可是這個心與境界要能圓融、要能夠相契,那就是《華嚴》裡面所說的無礙的境界。
清淨心不礙一切的事物,所謂是大千世界森羅萬象不礙自己的清淨心,清淨心也不礙森羅
萬象的發揮,這才顯示出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才是真正的真善美慧的人生。如果這裡面
有障礙,真、善、美、智慧這四個條件統統都失掉了,失掉之後所現的這個境界是什麼?
是煩惱。所以圓融就是智慧,迷失就是煩惱,不但是法身、報身無礙,報身、化身圓融,
乃至於盡虛空遍法界,諸位果然是能夠體會到這一層意思,你才曉得全是盧舍那本跡所現
。說盧舍那難懂,要說我們自己真心所現,大家就比較上容易理解。盧舍那就是自己的智
慧,清淨智慧所現出來的,我們迷了清淨智慧,所以才生煩惱,所以才生障礙。
『見盧舍那佛』。這是講釋迦牟尼佛,就是化身佛,化身佛見到了報身佛,不但他自
己見到,而且還帶領十方世界有緣的眾生。此地有緣就是我們常講的返本歸真,或者說一
句俗話已經回頭的眾生,回頭是岸,回頭怎麼樣?回頭就見到自己的報身,回頭就見到自
己一體三身,回頭就見到自己本來面目。禪家所說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在此地就
用「盧舍那佛」這個名稱來代表。盧舍那佛才是我們自己真正的本師,我們根本的老師。
諸位要曉得那不是別人,是自己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智慧光明,這是自己的本師,也就是
《華嚴經》講十種身裡面的智慧身,我們的智慧現前了。
由此可知,自心、自佛、自己的智慧德能不是從外面得來的,如果我們極力向外去追
求,使用許許多多的時間,那真叫浪費時間,浪費了精力,所得到的都不是真實的智慧。
佛法裡面所講的虛妄分別,沒有得到真正智慧,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況(就是真相),並沒
有了解它的事實真相,所知道的是一種虛妄相,並沒有得到真實相。因此佛教給我們修學
一定要從內心裡面去作功夫,不可以向外攀緣,不可以向外尋求,因為一切法都不從外得
。這個道理的確是非常的深,不是我們的常識能夠理解,當然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接受。
他不能夠接受就是他還沒有回頭,他能夠明瞭這個道理,能夠接受,這就是已經回頭;換
句話說,與佛有緣了。底下一句。
『坐百萬億蓮華赫赫光明座上』。這就是舍那佛所坐的這個座位,當然它也是表法的
,我們不能把這一句呆呆的就看作是我們的座位,如果呆呆看成座位那就錯了。這個「坐
」在佛法裡面是表不動,因為我們坐在那個地方不動,是最穩當的。站著也不動,沒有坐
著穩當,所以這個坐在佛經裡常常表不動的意思。我們在《壇經》裡面六祖給我們講坐禪
,坐禪是怎麼個坐法?所以現在有一些人看到經典裡面坐禪,他就學打坐,認為什麼?我
這個功夫好,我可以坐多少個鐘點,面壁叫參禪,其實這是誤會,你沒有事情在那裡坐當
然也可以,可是坐的本義不是這樣的,本義是取不動,我們眼根見色塵能夠在色境裡面不
起心、不動念,這就是我們的眼根在色塵裡面坐禪,取這個意思。所以《華嚴經》裡面鬻
香長者他修禪定,他在哪裡修?在最熱鬧的地方去修,佛經裡面講市廛,就是我們現在講
的像百貨公司,非常熱鬧的場所,他到那裡去逛街,到那裡去看看、去走走。六根都接觸
那個境界,在這個境界裡面他不動心,不起心,不動念,這叫坐禪。這個地方這個「坐」
也是這個意思,就是《金剛經》裡面講的如如不動!
「蓮華」也是表法,蓮的特性是因果同時,開花是因,蓮子是果實,有花的時候它的
果實就在裡面,所以表因果同時。在佛法裡面佛教給我們有方便法,有真實法,方便法就
好比是花,真實法好比是果,因此常常用蓮花來代表這個法門。方便與真實是同時的,方
便那是真實的方便,真實是方便的真實,所以方便跟真實是一不是二,這個地方的蓮花就
是代表這個意思。「赫赫光明」是表智慧的相、智慧的作用,因為唯有智慧才能夠破迷惑
。像《心經》裡面講的「照見五蘊皆空」,沒有智慧不能照見,照見五蘊皆空就徹見心性
,本經裡面講的回頭就是指這些人,未能照見五蘊皆空,那還沒回頭,真正回頭了!
我們現前的境界,我們在佛法裡面不能算是沒有緣,有緣;我們喜歡,也喜歡聽,也
喜歡研究,也喜歡修行,也希望回頭。可是怎麼樣?雖然希望回頭畢竟還沒回頭,想著照
見但是實際上並沒有照見,所以真正會用功,想走這個路子,從哪裡做起?從觀照做起。
要講觀照必須對於這個經論要熟悉,縱然不能像古人把經論背誦得那麼熟,最低限度經裡
頭的意思要熟,就是你要多看、要多讀,重要的經文要記住,為什麼?幫助我們觀照。
怎麼樣叫幫助觀照?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所遭遇的境界太多太多,有順境、有逆境
,一接觸境界我們就會起心動念,順境裡面我們就會生歡喜心,逆境裡面就會生煩惱、生
瞋恚心;超越我們常識的境界,我們就生疑惑、就懷疑,像這種起心動念就是我們的心迷
失了。觀照就是提醒,一有這種情形立刻提醒自己,我怎麼又迷了。觀照的方法不外乎用
經典裡面的經文,譬如我們迷執在境界裡面,我們立刻想到《金剛經》佛跟我們說的「凡
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句話提醒自己,我們對這個境界不執著了。為什麼?境界是虛妄
的,我自己自身也是虛妄的,身心世界都是虛妄的,俱不可得,我又何必執著?何必在這
裡頭起心動念?這一提醒自己心又清淨了,外面的境界又光明了,所以一念迷自己的心不
清淨,外面的光明失掉了。
還有一種以佛號提醒,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提醒自己,南無阿彌陀佛是皈依無量覺
,我要覺悟我不能再迷惑。阿彌陀佛就是無量覺,南無就是皈依,我應當要皈,回頭,我
回頭,我要依無量覺,從迷妄裡面回過頭來,皈依無量覺。念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
我要大慈大悲。我們下個星期在此地打觀音七,目的是消災免難,我們現在這個世間災難
太多了,個人有災難,國家有災難,世界有災難,無論是共業、別業都是大災難臨頭的時
候,如何消災?經典裡面常常教我們念觀音菩薩,靈嗎?你們有沒有懷疑?真能消災嗎?
在這個佛七當中我們要來討論這個問題,所以我們講《普門品》,在《普門品》裡面來說
明這個道理。怎樣念有求必應,真靈,怎樣念不靈,怎麼念都不靈。可見得同樣是一句觀
音菩薩為什麼有靈、為什麼不靈?心不一樣。
所以今天這《梵網經》裡頭給你講戒律,「心地戒」。單講個戒不就行了嗎?何必講
心地戒?十重裡面第一條不殺生,我們守不殺生的戒跟菩薩持不殺生的戒大大的不相同,
不一樣,為什麼?心不一樣。所以我們要想修菩薩行,這個「戒」就是行,首先要建立菩
薩心,要修菩薩心。有了菩薩心,你的行為自然是菩薩行。所以這兩卷經,上卷能夠真正
通達明瞭,下卷就很容易了。從修心到修行這叫根本修,心正行必定正。從修行恢復到心
地清淨,是從末到本,也是一個辦法,但是那要吃很多的苦頭,所謂尋枝摘葉才歸到本體
,這是我們不可不明瞭的。唯有智慧能夠破迷斷惑,才能夠永斷煩惱,恢復我們心地的清
淨,恢復我們真善美慧的生活。就是究竟圓滿的人生是我們本來有的,並不希奇,真善美
慧的人生就是佛菩薩的生活。
講「坐蓮華光明之座」,諸位把這個意思要是明瞭了,你就自然貫通,就是自己心安
、身安,身心都如如不動。心不動比較上容易懂得,身不動就不太好懂。我們觀察釋迦牟
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他教學不是住在一個地方,他是到處去行化,從喜馬拉雅山南面就
是現在的尼泊爾,他到過錫蘭島,錫蘭島是印度的最南端,在錫蘭島裡面曾經講過《解深
密經》,講過《楞伽經》。不過有幾個地方他居住的時間很久,住了十幾、二十年的像舍
衛國,靈鷲山這是住得比較久的,許多大乘經典都是在這些地方講的。
這樣說起來佛這個身動,常常到各處去遊歷,縱然在精舍裡面每一天講經說法也有動
作、也有言語,為何說身亦不動?我們從另一個現象裡頭能夠體會到一點意思,動就有疲
勞,動了要休息,所以我們身動作多了,疲勞要休息,心動多了的時候要睡覺,睡覺是心
要休息。我們看《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裡面所講的每一段後面都講「不疲不厭」,他為
什麼不疲?因為他沒動,為什麼不厭倦?因為他沒動,這就是所謂「作而無作,無作而作
」,他之作為什麼說作而無作?那是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是自然而應,像我們敲鐘一樣
。鐘我們敲它一下它就有響,是不是它自己要響?沒有,是不是它自己不要響?也沒有,
這是經文裡面常講的法爾如是!諸佛菩薩應化在九法界教化眾生就是這麼一種情形,所以
在他那邊講身心都不動,而我們凡夫看起來他身心都動,這是我們凡夫的概念,在佛地上
說身心俱不動,這就是自己安穩。在身心俱不動的時候教化回頭的眾生,也就是教化那些
覺悟的眾生,教他們每個人都像佛一樣身心寂靜。
這個地方經文裡面講「百萬億」就是千百億釋迦,釋迦牟尼佛這麼多!釋迦牟尼佛這
個名號也是一個通號,而我們今天稱釋迦牟尼佛是稱誰?是稱印度淨飯王的悉達多太子,
他將佛法傳給我們,我們稱釋迦牟尼佛是專指他而說的。其實釋迦牟尼佛是通號,到底是
誰?就是自己。我們要明瞭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詞的真正的意思,「釋迦」是仁慈的意思,
就是我們講慈悲,他能夠對於一切眾生大慈大悲,釋迦是這個意思;「牟尼」是寂靜,就
是自己心地清淨,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對自己,就好像是前面講的宮殿一樣,宮殿的意思
,而釋迦就是光明的意思,紫金剛光明是這個意思,宮殿就是牟尼的意思;「佛」是覺悟
的意思,覺而不迷。
我們自己對於一切人都也像佛一樣大慈大悲,對善人我們慈悲,對惡人也慈悲,決沒
有一點的戒心,我們就是釋迦;我們的內心在六塵境界上一塵不染,我們就是牟尼;我們
也覺而不迷,那不是釋迦牟尼佛是誰!所以諸位要懂得這個意思,你就曉得千百萬億釋迦
,才恍然大悟。圍繞盧舍那的宮殿,圍繞盧舍那的蓮花寶座,這個「圍繞」就是不離開的
意思,這是說明這個境界相。這幾句經文是說明這個樣子,所以才稱作「百萬億赫赫蓮華
光明之座」,這種境界相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而《六祖壇經》裡面也說到這個相
,就在第五章「傳香懺悔」那一章裡面,六祖大師給我們講「一體三身佛」就是這一段經
的註解,這一段經的說明。必須具足這樣一個條件,就是生佛眾生三無差別,具足這個條
件才能夠說法,就是能夠教學了,學生都有這個程度、有這個基礎,可以接受梵網大法。
(2) 正請決疑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經文「正請決疑」:
【時釋迦及諸大眾。一時禮敬盧舍那佛足下已。釋迦佛言。此世界中。地及虛空。一
切眾生。為何因緣得成菩薩十地道。當成佛果。為何等相。如佛性本源品中。廣問一切菩
薩種子。】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佛經我們研究讀誦,一定要理解它教學的巧妙處,所謂是善巧方
便;要曉得它這些,你才能夠真正會聽、會看。如果你不知道這些道理,你聽不出東西,
你也看不到東西,這很要緊。這一段是假設一個問答,化身佛去請教報身佛,顯明說法根
本的宗旨,為什麼?佛對佛。不是菩薩對佛、佛對菩薩,是佛對佛。報佛是本,化佛是己
之本,這就是代表說法宗旨的原本。前面幾句是敘說請法的儀式,在這個地方給我們莫大
的啟示,因為我們在其餘經裡面所看到的是菩薩對佛,聲聞對佛,人天對佛,那當然要恭
敬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釋迦牟尼佛對盧舍那佛,佛對佛也要恭敬,這就是教我們,我們
地位平等的人也要恭敬,地位比我們高的我們對他恭敬,地位平等的我們這個心就稍微輕
慢一點了,這個恭敬心不像對那個地位高的。這一段的含義就是教給我們一切恭敬,平等
恭敬,無差別的恭敬。
所以請法一定要尊重,禮敬是五體投地行接足禮。『禮敬盧舍那佛足下已』。這是最
敬禮,行最敬禮。口裡面再請法是口業的恭敬,身、口恭敬,意業自然在其中。意是內,
表現在外面是身、口的恭敬。所以這個地方我們特別要記住,無論對什麼人,對佛這是講
請法,即使在世間法裡面我們有問題請教別人,要具足恭敬心來請教,對方給予你的指導
自然就不一樣。
所以一個老師他的教學,觀察學生他看什麼?就是看恭敬心。印祖(印光大師)說過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決不是老師教學有偏見,老師一樣的教
學,學生每個人得的心得不一樣,他所得的心得與他的恭敬心成正比例。具足恭敬心的,
老師要特別幫他忙,為什麼?他是法器,也就是說他是個回頭的人,他是一個很樂意接受
、很樂意依教奉行的人,這樣的人你要是不幫助他是過失,沒有盡到教化的責任;如果他
並沒有誠意來學,要到講堂是很勉強不得已,不能不來學,像學校的學生,為了什麼?為
了文憑,為了分數,不得不來聽課,老師看到這裡,馬馬虎虎敷衍敷衍算了,不必認真,
為什麼?認真也沒用處。這種事情不能勉強,是要我們自發,自己願意來修學才行。這就
是在威儀當中,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表現當中能夠觀察得出來,哪一個人是法器,哪一個
人不是法器,而不是說某個人學歷很高,聰明才智過人他就是法器,不見得!
你們看《影塵回憶錄》那個持律法師,曬蠟燭的和尚,笨得不得了,他被寺廟的方丈
和尚認為他是個法器,為什麼?他有敬心。他在寺廟裡面做香燈師,香燈就是管蠟燭的,
蠟燭、燈油、香,管這些東西。別人因為看到他呆頭呆腦,人真是個好人,你跟他講什麼
他都相信,絕對不懷疑,所以別人騙他。大陸上六月天熱天的時候,人家告訴他:香燈師
,你蠟燭放在那個地方上霉了,搬到外頭曬一曬!他不曉得人家是跟他說笑話的、騙他的
,他真的搬到外面去曬去了,那一曬統統化掉了。老和尚看到這情形這個人法器,所以就
不要叫他做香燈,叫他去拜佛,在育王寺拜釋迦牟尼佛的舍利,一天拜三千拜。老和尚叫
他拜三千拜,他每一天一拜都不缺,他認真,真幹!他拜了三年開悟了。那個傳記在《影
塵回憶錄》你去看。真正回頭,真正誠敬,真正聽話,不折不扣的依教奉行,這種人一生
決定成就,聰明才智往往落在世智辯聰,反而不能成就,這是學佛的人必須要知道。我們
從請法儀式當中看到諸佛菩薩對於佛法的尊重。
佛(釋迦牟尼佛)說『此世界』,就是指我們這個世界,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地
及虛空,一切眾生』。地是指地面上,空是指虛空之中,這個意思就是講人間天上一切眾
生。因為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世界是指一個大世界,就是娑婆世界,指的這個大世界。娑
婆世界,我們曉得除我們這個地球之外還有無數的星球,所以有二十八層天。有欲界天、
有色界天、有無色界天,有二十八層天。講天上人間就是娑婆世界裡面的六道眾生,「一
切眾生」是指這個。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將天上人間有緣的,就是法緣成熟的、回頭是岸的
這些眾生,帶領到盧舍那佛的寶座周圍;要以本經前面來講,就是娑婆世界眾生見到佛光
心有所感動,這一類的眾生。
其實佛光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有許多人見到、聽到了,見如不見,聽而不聞,為什
麼?無動於衷,你給他介紹哪個地方有講經,哪個地方有法會,他無動於衷,好像這個事
情與他不相干,那就是沒有回頭,與佛無緣。一聽說某處有講經,我今天沒有事情我去聽
聽,哪裡有法會我今天得閒我去參加,這就是緣成熟了。這個地方所講的境界就高一點而
已,境界高,在《華嚴》裡面所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的境界在此地,不是普通的境界
。
所以釋迦牟尼佛開口就問,是什麼『因緣得成菩薩十地道』?「因」就是講的因行,
「道」這是講果道,修因後面一定證果。這個意思就是說發菩提心的人他希望返妄歸真,
想修佛道應該要用什麼樣的因行才能夠達到修學的目標。這是第一問,也就是前面所說的
天人懷疑「何因何緣」的意思。這些事可以說完全在《華嚴經》五十三參當中。本經的指
示,本經的宗旨,本經給我們的開示,可以說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修行的綱要。《華
嚴經》太長、太大了,難讀也難以受持,能夠以這兩部篇幅不太長的經文,總攝一切教法
、教行、教理、教果那實在是太圓滿、太究竟!如果要不細讀《華嚴》,細細的研究《華
嚴》,實在說這兩卷經文的旨趣很難體會,為什麼?它是綱領,就好像我們讀《心經》一
樣,如果對於六百卷《般若》沒有概念的話,《心經》的旨趣不容易看到,我們能在這兩
卷經裡面看到它這麼多的好處,這麼多的功德利益,得利於《華嚴》的修學。
佛第二個問就是問成佛。『當成佛果,為何等相』?這是第二個問題,意思就是說成
了佛是什麼樣子?「相」在今天的俗話說就是樣子,是個什麼樣子、是什麼樣的境界。這
就是前面華光主菩薩「放光集眾」的時候,大眾異口同心問光,「光為何等相」這個意思
。
這兩個問題我們合起來看,前面一個問題就是問修因,應該怎麼個修法?後面一個問
題就是問果報,問果地上的境界,這個問在這一段經文裡面是略問,在大部就是在全經『
如佛性本源品中』,那就是『廣問一切菩薩種子』。我們雖然沒有見到「佛性本源品」,
可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足以代替。在八十卷《華嚴》裡面前面八會都是講修學的因緣,
末後一品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研究、所讀誦的《四十華嚴‧普賢行願品》,那就是講果地上
的境界,也就是此地所謂的「當成佛果,為何等相」。五十三參就是它的相,五十三參呈
現給我們的就是真善美慧的人生,最幸福、最圓滿的人生,那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我們
要細心的去體會,依照前面理論方法來修學,才能夠達到這個境界,今天所謂是提升我們
生活的品質。說到生活品質包括我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統統在其中,而《華嚴經》可
以說達到至高無上,這是諸佛如來的境界。
佛性就是菩提心,佛心也是講的菩提心,所以大乘佛法是以菩提心為根本。我們在《
四十華嚴》裡面看到善財童子每參訪一位善知識,首先就說明我自己已經發菩提心,但是
對於菩薩行、菩薩道還不是明瞭,特地到這兒來請教,都有這些話。因為發菩提心才夠資
格修菩薩行學菩薩道,大經裡面給我們講得很詳細,住、行、向這三十個位次是修的菩提
心,就是我們這「心地品」裡面講的心,三十心,這是大根大本。三十心圓滿這才能登地
,「地」是境界,入了佛的境界。所以十地菩薩偏重在境界上,三賢菩薩偏重在心地上。
所以那個戒,戒是修什麼?修心的。心,菩提心,菩提是覺的意思,菩提心就是覺而不迷
的心,可是我們眾生迷了,迷了所以叫佛性,那個佛性就是本性並沒有迷,在一切無情眾
生上我們叫做法性。
這一段佛的意思是在因地,所以叫佛性叫菩薩種子;換句話說,就是《楞嚴經》裡面
所講的因地心,因地心要真實,果地就圓滿,因地心要不真實,你所得的那個果是虛妄的
不是真實的,正所謂「因地不真,果招迂曲」。這一句話用在菩薩修行上面那是大的境界
,如果是運用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上也不例外,現前我們所有的感受就是果報,我們果報是
自在還是不自在,與我們的因地心就有密切關係。如果我們因地心很純很正,我們的果報
一切自然是順利的,必定是好的增上緣幫助我們的定,幫助我們的慧,充實我們的生活,
提高我們的品質,一定道理。如果我們的因地心不真,那我們所感受的必定是增長煩惱、
增加痛苦。所以無論就眼前的生活或者在菩提大道上,因地心與果地覺都非常重要,這一
段是以毘盧遮那化身佛就是釋迦牟尼佛來代表我們請法,向盧舍那佛就是向報身佛來請教
這個問題。
下面的經文盧舍那佛答覆釋迦牟尼佛,實際上就是答覆我們,為我們來開導,教我們
如何修心,就是如何修學自己的根本法,好像蓋房子一樣,打地基,基礎堅固了以後,你
蓋一百層大樓很順利就蓋好,很快的就成就了。所以學佛第一要重視心地道品。今天時間
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