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9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8-07-12 01:28:48
請掀開經本第六十一面第六行,科判這裡起,這是第二大段「舍那酬答」又分為三段
(三個中段),第一段是「初總答心地,二廣答釋名,三結答問義」。下面的科判諸位自
己去看。經是隔了一段時期,今天我們再繼續講。也非常的難得就是我們的經本印出來了
,從前沒有經本,我們影印經文的單張提供給諸位。這次註解的本子印出來之後,我們就
依這個註解做深入詳細的研究,希望真正的能成為我們修學的依據。這部經分量不多,我
們這個本子有這麼厚是因為有註解的關係,它的本文只有兩卷,薄薄的兩卷。本文一定要
把它念熟,要常常去念,熟了之後才能夠受持,這一點相當的重要。這個註解我們要深入
的研究探討。
在前面我曾經跟諸位說過,古德判教,在世尊一代時教裡面判為一乘經典的只有三部
,第一部是《華嚴經》圓教一乘,第二部是《法華經》也是屬於圓教一乘,第三部就是本
經,判作別教一乘。我們講五乘佛法裡面有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乘,這是一乘佛法
,《法華經》裡面常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由此可知,《梵網經》這兩卷經文
就是《華嚴》、《法華》的精要。《華嚴》、《法華》大,不容易受持,這部經小,換句
話說,就是《華嚴》、《法華》的綱領,讀這個經就是讀了全部的《華嚴》跟《法華》。
因為一乘經裡面不外講的是用心,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用心,這個心是菩薩心;另外
一個就是待人接物行事,那就是戒律,菩薩行。今天這一段要說的是盧舍那佛答覆釋迦牟
尼佛的問題。釋迦牟尼佛所提出來的問題在五十九面,我們把這個問題念一遍。
【時釋迦及諸大眾。一時禮敬盧舍那佛足下已。釋迦佛言。此世界中。地及虛空。一
切眾生。為何因緣得成菩薩十地道。當成佛果。為何等相。如佛性本源品中。廣問一切菩
薩種子。】
這段經文是釋迦牟尼佛「正請決疑」。這段文前面講過,我們念一遍就曉得佛所提的
問題,今天這個文就看到盧舍那佛的答覆。請看經文,答覆裡面分四個小段,這是第一個
小段:
【爾時盧舍那佛。即大歡喜。現虛空光體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諸大眾。

這個經的確是不簡單。我們在一切經裡面所見到請法的人大概都是比丘、菩薩、長者
,或者是國王、天王這些人,沒有看到佛來請法。在這一會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請法。釋
迦牟尼佛是應身佛,盧舍那佛是報身佛,報身佛來解答,來給我們說法,這個因緣非常非
常的希有。『爾時』,釋迦牟尼佛請問的時候,問題提出來之後,盧舍那佛非常歡喜,為
什麼?這個法門是成佛的法門,正所謂「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直截了當問到成佛
的法門,當然歡喜。
我們讀了這幾句之後,也就能夠聯想到我們這個道場啟講《梵網經》,盧舍那佛在常
寂光中看到了一定也是大歡喜,這是一定的道理。特別是在末法時期,諸位想想有幾個道
場來講這部經?又有幾個道場來講這個註解?講《梵網經》可能有,每年在傳戒的時候,
戒壇裡面都要講講,但是那個講,由於受到時間的限制,「心地法門」不講的,就講講戒
條而已。這在前面跟諸位說過,沒有菩薩心哪有菩薩戒?心不像菩薩心,那個戒律也是很
勉強的去學,學了也不像。所以最重要的是要修菩薩心,要修菩薩行,因此我們這部經是
特別著重在上半部,就是「心地品」。「心地品」真正明瞭、做到了,就是建立了我們自
己的心地,我們的行持自自然然就符合十重四十八輕的精神。憑這個心行入華嚴不思議境
界,住彌陀常寂光淨土,這是辦得到的,不是一個理想,是會成為事實的。這是講佛的歡
喜。
『現虛空光體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諸大眾』。這一段諸位看這註解,我
們有了這個本子實在是方便太多。「前釋迦身放慧光」,前面我們看到過的,「為發問之
端,是果中明因」。釋迦牟尼佛這是果佛,他發問,問菩薩如何修四諦,這是講的因。接
著「玄主身放白雲色光,集眾興疑,是因中明果」。菩薩是在因地,要問成佛之道,成佛
是果。這兩個示現就是世尊放光,玄主菩薩放光,含的意思很明顯,所謂是「因該果海,
果徹因源」就是這個意思。因果是一不是二,這一點我們要牢牢的記住六祖大師在《壇經
》裡面開示,佛法是不二法,如果說因果是二,那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因果是一
不是二。
「今舍那答釋心地之道,不在別處,就是我與釋迦、菩薩、眾生,若凡、若聖、若因
、若果,總是一道光明,無二無別」。這是解釋盧舍那佛現虛空光體性的意義。答是答覆
,釋是解釋,心地之道。什麼叫道?這個字要把它搞清楚,道就是覺,道就是一,《彌陀
經》裡面講的一心不亂,這個一心就是道。佛法講到究竟圓滿的大道就是講一,《華嚴》
講一真法界,《維摩》講不二法門,這就是道。六祖說本來無一物就是道。所以簡單的說
道就是清淨心,道就是至誠心,心裡面一個念頭都沒有,這是道。起念是道的起作用,起
念是道之用,不起念是道之體,體就是心地,心地就是道,道就是心地。在哪裡?不在別
處。這八個字要記住、要相信,或者說這個道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不在別處。在哪裡?就是自己的心。這個心上與十方諸佛,下與一切眾生是一樣,無二無
別,沒有兩樣,所以佛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因為它是一樣的。
所以第一句話非常重要,就是我這個字一定要相信,是我本人,我本人與釋迦就是與
諸佛,與菩薩就是與賢人,與眾生這是指一切六道眾生。若凡若聖、若因若果,總是一道
光明,無二無別,真正是生佛平等。我們修學要想有成就,首先在這個地方建立信心。不
相信自己與佛菩薩、眾生是平等的,那就沒有門路可入了。所以你的成就大小就看你的信
心大小,決定是成正比例的,你有十分的信心就有十分的成就,你有一分的信心就有一分
成就,你沒有信心就沒有成就,就這麼回事情。特別是一乘的大經,必須要具足堅強圓滿
的信心,沒有不成就的。
盧舍那佛將要開示我們的時候,你看先放光。「故將自己一段受用境界」,這一句話
很重要,「滿盤托出,示與諸人面前,要令人人直下承當,返本還源,識得自己本有光明
金剛寶戒,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圓滿具足,無欠無餘,故將定光示諸大眾也」。這一段
我們總得要去多念幾遍。佛這一段的示現是身教,示現自己常住法身三昧,就是淨土裡面
講的常寂光淨土,自己住在常寂光淨土這個境界擺出來給我們看。滿盤托出就是全部統統
拿出來,一點都不漏的擺在我們面前,用意是要我們自己能夠直下承當。盧舍那佛你有,
我也有,你常住在寂光淨土,我們哪一個人不是住在寂光淨土?雖住在寂光淨土自己不能
覺察,我們的虧吃在這個地方,自己不曉得自己住在寂光淨土,自己不知道與諸佛如來一
般模樣,這是我們迷失了自己。
我們講迷,迷的是誰,迷失了自己,不是迷失境界是迷失自己。一旦覺悟,一旦相信
(承當就是相信),我原來也是這個樣子,這就返本還源。一返本還源就識得自己本有光
明,識是認識,一發現自己原來也跟盧舍那佛一樣,智慧、光明、德能沒有一點差別。我
們現在一覺悟,雖然覺悟了,理上說跟諸佛沒有差別,智慧、德能都沒有差別,可是現前
還是不行,還是愚昧、還是無能,這又怎麼說法?諸位要曉得這是你才覺悟。才覺悟還沒
有完全恢復,還沒有返本還源,可是你現在覺悟了,覺悟就承當。這一覺悟就不容易,這
一覺悟叫始覺,從始覺、分證覺到究竟覺就完全返本還源了。一覺之後再也不迷了,這就
是回頭,知道自己與諸佛沒有兩樣。我們現在就恢復我們的光明,恢復我們的智慧、德能
,我們做這個工作,這就叫修行。本經就是講恢復智慧、德能的道理方法,主要是講這個
。境界在《華嚴經》裡面、在《法華經》裡面,此地只講原理、原則、方法,只講這些。
「本有光明」是智慧,般若智慧,三德祕藏裡面的法身、般若、解脫。「金剛寶戒,
菩提涅槃」,自己都認識,金剛是比喻,《般若經》裡面常常用這個字樣,戒是行持,寶
在此地也是比喻當作受用講。菩提涅槃是無上的果報。「真如佛性,圓滿具足」。這個圓
滿具足就是指前面光明寶戒,菩提涅槃,真如佛性樣樣都是圓滿具足,與釋迦牟尼佛、與
毘盧遮那佛、與盧舍那佛完全一樣。我們跟他相比並不缺少什麼,他也並不比我們多什麼
,完全是平等的。這一段示現這個定相的用意,下面解釋,就是註釋,先把這個大義說出
來。
「爾時者,即釋迦請問時也」,這一看就明瞭。「即大歡喜者」,為什麼大歡喜?「
謂宣說此心地法門,能令一切眾生,永離諸苦,得究竟樂,正是世尊本懷,故大歡喜」。
前面跟諸位說過,這個法門是成佛的法門,所以講是究竟樂,永離諸苦。等覺菩薩還有一
品生相無明未破,那就是苦相,雖然得樂,樂不究竟,因為他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未破。如
果我們能夠明瞭、通達這個心地法門,以這個心地法門來修學,一生成佛,究竟圓滿
,這才真正暢佛本懷,所以大歡喜。
「現虛空光體性者」,這解釋這一句,「光即本體智光,言智體即法身,法身本無形
相,本無來往,本無遷改,猶若虛空,無動無搖,萬象森羅,於中顯現,以智性即色
,故能現於色,然以華光任運,若隱若顯,不離法身,故曰虛空光體性」。大師在此地這
幾句話解釋得很詳細,言語不多,說得清清楚楚。本體就是法身,智光就是般若,三德祕
藏裡面講的「法身,般若,解脫」,其實是一而三,三而一。從體上講叫法身,從相上講
叫般若,從作用上講叫解脫(解脫就是自在),是一樁事情,一而三,三而一。
法身沒有形相,能現一切形相。好比我們作夢一樣,能作夢的那個心沒有形相,如果
能作夢的那個心要有形相,那每天做的都是一樣的夢,不會有第二種不同的夢,它沒有形
相。因為沒有形相能隨緣現一切相,所以天天作夢都不一樣,唯有無有形相才能現一切形
相。像我們電視螢幕它沒有形相,它才能現一切相,如果它有相,它就不能現一切相
。你明白這個道理,無相、現相都是法身,不現相是法身,所現的相還是法身。就好像我
們知道能作夢的是心,那個夢境是不是心?是心,不作夢的心是心,作夢那個夢還是心,
一心無二心,六祖給我們講「一體三身」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今天這個肉身,四大五蘊身是不是法身?是法身。法身現的相,性相是一不是二
那怎麼不是法身?但是它不是法身的全體,是法身的一部分。法身的全體,盡虛空遍法界
是一個法身,我們在虛空法界裡面這是一小部分、一點。好像整個大海是法身,大海裡頭
一滴水試問問那是不是叫大海?是的,它是大海的一滴水,它跟大海無二無別。我們這一
個身,就像大海的一滴水,就是這麼個意思。所以佛具足三身,我們哪一個不具足三身?
只是我們迷失了自己,不曉得自己還有法身。下面這幾句話很不好懂。
「本無來往,本無遷改」,這兩句話不好懂。如果你要懂得,下面「猶若虛空」就不
必說了。法身確實如此,諸位想想要有形相才有來往,才有遷改,好像我們現在人有個相
,有個相就有來往。我們在六道裡面前生不曉得在哪一道,這生到人道來,壽命終了之後又不曉得到哪裡去了,有來有往,六道裡面來往,有遷改。你看我們由童年到少年到
壯年到老年,面貌不相同,剎那剎那在遷改,你有形相就有,相上有這些事情,跟諸位說
理上沒有,相上有理上沒有。所變的相上有,能變的體上沒有,你就明瞭能變的法身沒有
,沒有來去,沒有遷改,沒有動搖,所變的這個相分上有來去,有遷改,有動搖。
如果你仔細一觀察,再深入你就會發現到真相,真相是什麼?來往即是無來往,無來
往即是來往,遷改即是無遷改,無遷改即是遷改,動搖即是無動搖,無動搖即是動搖。行
了,你也跟六祖差不多了,入了境界,你大徹大悟。為什麼大徹大悟?這個時候你心是一
不是二。來往跟無來往二,二是什麼?凡夫見解。來往就是無來往,無來往就是來往,是
一不是二。一是聖人的見解,是佛與大菩薩的見地,你豈不是超凡入聖了!由凡夫境界一
悟,入了佛境界,就是這麼回事情。我們不要看這些經典,我們就看中國歷代的這些祖師
大德,哪一個人悟入之後不是這個境界!這一樁事實變成自己現實的境界就是悟入,這個
時候你自己曉得你已經入了理一心不亂,不是事一心,理一心不亂,你已經入了不二法門
;這個時候正如古人所謂的與佛菩薩把手同行,這個意思就是地位平等沒有高下,與他是
同一類。明白這個意思,底下這幾句你自然就能夠體會。
「智性即色」,不但即色,智性即聲(音聲),智性即香。色、聲、香、味、觸、法
一個性,就是一個智性。智性是能變,色受想行識是所變,所以能現於色,能現於身,能
現於香,能現於一切萬法,底下幾句不必說了。「華光任運」,法爾如是,隱也好、顯也
好總不離法身,所以我們說佛的體性,叫做「虛空光體性」。虛空光就是形容法身,形容
我們的本體,這是哲學家裡面所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佛法講的真如佛性,或者像禪
家所謂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是這個樣子。虛空光體性是我們本來面目。再看末
後這一句。
「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者」。大師在解釋裡面先用比喻,「如木之有本,水之有
源」。一棵大樹它有主幹就叫做本,有本才長出枝,有枝才長出條。主幹是本,本的
下面是根,所以我們一般講根本,有根有本它才能夠枝葉繁茂,才能夠長成一個大樹。水
有水源,這個水源要是很遠,這個水就流的一定很長,源遠流長。你看在大陸上長江、黃
河發源在青海,它的水源在青海,它流到大海所以有幾千里路長,形成這樣的大河。水一
定有個源頭,這是先從比喻上說。
「一切諸佛」,諸位要記住,「一切菩薩,修因證果,無不依此本源智定,為因地心
成佛」,這句話非常非常重要。我們自己學佛目的是成佛,目的是成菩薩,要想成菩薩、
成佛,既然過去、現在一切諸佛菩薩都是依這個為因地心來修學的,可見得這就是成佛、
成菩薩的大根大本。我們如果捨棄這個本源,另外找門路修學,決定不會成就。所以這就
很重要,不能捨、不能離開這個本源,一定要依此本源智慧大定。
定跟智是一不是二,智就是定,定就是智,《般若》裡面常講的根本智就是說的這個
。佛在《般若經》裡面告訴我們「般若無知,無所不知」,前面曾經跟諸位說過,無知是
什麼?是智定,無知自受用,自己受用這個心常清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沒有分別、沒有
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智定,心常清淨,起作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無所不知要
記住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如果是自受用那就壞了,自受用要無所不知,那就叫妄想分別
,那就迷失自性。自己怎麼樣?自己無知,一無所知,別人來問,問什麼答什麼,這是清
淨心起作用。
所以起作用叫後得智,不起作用的時候叫根本智。根本智就好比是木之根本,水之源
頭,它永遠是清淨的,開花結果是他受用,他受用與自受用不二,自他不二。所以佛在《
法華經》裡面講「十如是」,最後一條講「本末究竟」,本末究竟是一不是二,說到最後
是萬法歸一,缺少這一條就不圓滿,缺少這一條就不是佛法。十如是裡頭最後一條說出本
末究竟,這是佛法。所以我們看看一切諸佛,看看一切菩薩,他們修因證果依憑的是什麼
?這一點值得我們特別注意。他所依憑的本源智定為因地心成佛,換句話說,這個本源智
定就是《梵網經》裡面所說的主要的義趣。
「常住法身道果,以顯三身圓現一光也」。法身、報身、應身,一而三,三而一;根
本智、後得智是一體三身顯露無餘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示諸大眾者,即以此本定光,示
諸眾生使悟入也」。上根利智的人不要聽佛說法,一看這個樣子就開悟了,這是我們要明
瞭的。當然這與自己的功夫修持有密切的關係,經上常說善根福德,若是善根福德很深厚
的人,他一見相就開悟,一聽音聲就開悟了。由此可知,佛菩薩在世,他那個相好莊嚴不
必說,人家一見,上根利智的人一見剛才講了他就開悟,一見到這個相他就開悟,一見到
這個相他智慧、福德就增長;中根以下的一見到生仰慕之心、生尊重之心,這是中下的人

明白這個道理,這佛像的塑像很重要。佛像畫像、塑像,塑造這個菩薩形相非常重要
,所以塑像、畫像與他本身的修養有關係。他本身是個凡夫,畫的佛像也是個凡夫相;如
果本身有修持,他就畫個凡夫,你看到這個凡夫像佛、像菩薩,不一樣,脫俗!我們世間
人講脫俗,某個人他的風度、他的儀表脫俗,與眾不同,叫人很明顯的就能夠感覺得出來
,所以他一見他就能悟。非常明顯的就是我們本省塑造的這個佛像不如大陸,你看看有很
多大陸佛像從香港流到我們台灣來。我在華嚴蓮社看到的那一尊毘盧遮那佛,那個像很大
,供在它的二樓,你們去看看,跟我們本省所塑造那個佛像不一樣,你一看心裡就歡喜。
名山古剎大道場裡的塑像,唐朝時代的,宋朝時代的,你去看看那個時候的佛像,我們沒
有這個機緣,但是你在故宮博物院裡看的圖片,再把現在大陸上所塑那個佛像比一比又不
如他們,這些地方值得我們深思。
那些塑像的人不是普通人!像在四川山上利用山的石頭塑的大佛像,幾十丈高,什麼
人塑的?法師塑的,不是工匠塑的,是法師塑的,他自己有修有學,甚至於還有證果的我
們都不曉得。所以古時候有很多佛像天人塑的,不是我們世間人塑的,所以你看起來自然
就不一樣。由此可知,我們個人修持有關係,你修持好,人家一看到就不一樣,給人的觀
感就不相同。你一個真正修持想掩飾掩不過,沒有修持想裝也裝不像,自然流露的。這能
叫眾生開悟。能叫哪一類?根性利的,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他一見就開悟、一見就證入。
前面是事相,就是我們看到盧舍那佛的莊嚴,身相莊嚴,我們今天所謂的風範,他的風度
、風采,這是今天的術語,在佛法裡稱之為莊嚴。
b.誡聽思修
下面佛就說話:
【是諸佛子諦聽。善思修行。】
佛要為我們開示,首先告誡我們,就好像我們有人來請教:好,你要好好的聽。就這
個意思。你得好好的聽,注意聽,就是這麼個意思。請看大師的註解。
「此舍那如來,詔告當機法會大眾,誡聽勉進思修意也」,到這個地方這句是說明佛
說這一句話的用意。我們在《華嚴經》五十三參裡面看到善財童子,善財童子所以成就,
我們要去研究他為什麼會成就?然後再反省我們為什麼不能成就?善財童子用心跟我們不
一樣。你看我們最近講的「觀自在章」,他去參訪觀自在菩薩,他在用心裡面第一個「善
知識者即是如來」。這一點我們做不到,所以我們不能有他那麼樣的成就,他把善知識當
佛看待,善知識就是佛,你想想他起的這個尊重之心不可思議!印光大師所說「一分恭敬
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他把善知識當作如來看待,恭敬到極處,所以他得
到的是究竟圓滿的利益。這些地方我們要留意,我們要學習。
誰是善知識?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是善知識,所以善財成佛。如果好人是善知識,壞
人不是善知識,五十三參有三個大壞人,這三個人是代表什麼?貪、瞋、痴,大貪、大瞋
、大痴,愚痴到極處,瞋恚也到極處,貪欲也到了極處,也是善知識。這三個人我們在過
去《華嚴經》裡統統講過,勝熱婆羅門愚痴到了極處,甘露火王瞋恨到了極處,伐蘇蜜多
女貪愛到了極處,都是大善知識。
善知識者即是如來,善財童子眼睛裡面除了他自己之外都是如來,只有佛眼睛裡面看
境界都是佛,所以他成佛了。我們眼睛裡面看這個高看那個下,看這個善看那個惡,永遠
是凡夫,你想想看這樣的用心你修一心不亂,你怎麼能得到一心?善財那個用心很容易得
一心不亂,他那境界一個境界都是如來,至善的境界,所以他很容易成就一心。我們今天
這個用心沒有辦法到一心,我們也是無量劫以來就修行,一直修到今天還是這個樣子。所
以從這個事實我們就敢斷定,你現在如果還是這樣用心,你再修無量劫以後,你還是像現
在這個樣子,永遠沒進步,就是不會用心;你把善財那一套學會了,眼睛當中都是如來,
你這一生就成佛,不要三大阿僧祇劫,一生成佛了。當生成就的佛法,一點都不騙人。這
是我們特別要留意,所以佛在此地一開口說話頭一句就是教誡我們、勉勵我們,叫我們不
要把這個殊勝的機緣錯過了。
善根福德因緣就是大好因緣,百千萬劫難遭遇的因緣,舍那佛當年說經如是,我們今
天展開經卷也如是。絕不能說舍那佛那個法會比我們殊勝,我們今天不如那個,那你又錯
了,完全一樣,一模一樣,無欠無餘。你要有這個眼光,你要有這個認識,你就入門了!
肉眼凡夫見到的是不一樣,法眼、慧眼所見到的是無二無別。我們今天在座的這個道場與
毘盧遮那佛的道場,與釋迦牟尼佛靈山會上的道場沒有兩樣。我跟諸位說的是真實話,你
的看法不一樣,如果你用慧眼、用法眼來看就是沒有兩樣,你用凡夫肉眼來看就不一樣。
下面解釋經文。
『是諸佛子』。這一句話怎麼講法?諸是眾多的意思,這是比喻「佛為慈父,紹佛曰
子」,紹是繼續的意思,就是續佛慧命,代代相傳。承傳佛法的就有子的意思,佛是第一
代,繼續承傳的是第二代,再繼續承傳的是第三代,所以稱之為「佛子」。以世間法來說
有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代代相傳傳到今天,從理上講沒有,理上講只有兩
代,一個是本師,就是慈父,因為什麼?他上面沒有,往下承傳的都一樣。所以老師只有
一個,本師釋迦牟尼佛,菩薩是我們的同學,是我們的學長,嚴格的說先後都沒有,沒有
先後也沒有大小。這是說真話!我們今天這個世間人有很多地方不如法,這都是障道的因
緣,障道是障礙你一心的因緣。你看我們拜的師父,師父年歲很大,我們拜他師父,我們
的兒子叫他師公,孫子叫師祖,這樣算法如果我們稱釋迦牟尼佛應該怎麼稱法?麻煩大!
佛法裡沒有,稱師父哪一代都稱師父,沒有當中這麼多分別。如果當中這麼多分別,我們
對釋迦牟尼佛那要寫下,我們這個三寶弟子又不曉得重了多少多少代的孫子了。
佛法是一不是二,所以要曉得這個道理,不能把佛法變成世間法,佛法就是佛法,佛
法裡面只有師生關係,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們現在親近一個善知識,以他為老師跟
他學習,他就是我們老師,他的師父我們也稱老師,他師父的師父也稱老師,所以我們自
稱三寶弟子。裡面沒有祖上多少代,沒有多少孫子、重孫子、曾孫子沒有這麼稱呼的。有
了這些虛妄分別,這個心不能達到一,障道因緣,障礙你一心不亂。所以念佛念了多少年
都不能得一心,這些都是因素、都是障礙,像分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話是佛講的。
「諦聽等者」,底下幾句話很重要,教我們用什麼態度來學習。「即聞思修三慧」,
這實在是不簡單,「諦者審也,聽者領也」,領就是聞的意思,諦就是思修的意思。他老
人家是用三慧來解釋諦聽,這個諦聽意思有深有淺,看在什麼經上。本經是一乘佛法當然
是三慧,那是沒話說的;本經的對象是法身大士,所以他這個境界是相當高明。
「謂諸大眾佛子,若不審諦誠信而聽,則所聞之法,心不相應,心法既不相應,
心慧妙行,何繇發起」。這幾句的意思,簡單的講就是依一心而聽,一心就具足聞思修三
慧。或者我們說得淺顯一點,容易明瞭一點,雖然容易明瞭但是也容易誤會,依理智來聽
,不迷信,不盲從,是經由理智審查而信解奉行的,這就叫諦聽。所以諦聽裡面最重要的
就是心與法相應,什麼叫相應?心就是法法就是心就相應,心不是法法不是心就不相應。
心跟法是一不是二就相應,這個時候心裡面就生智慧,生活行為以智慧來行叫妙行,妙行
是自在之行,在生活裡面得大自在,所以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妙行。不思議解脫境界在哪
裡?就是我們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穿衣吃飯,不思議解脫境界。妙慧妙行,你看看馬上
就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今天我們講的生活品質,把我們的生活品質提升到最高峰,與諸佛
平等,與諸菩薩一般,這是多大的受用!這種佛法你們想想看我們要不要學,不學是愚人
、是痴人。
下面是引《楞嚴經》上幾句話,我們念念就明瞭了。「故曼殊大士」,就是文殊菩薩
,「於楞嚴會上,獨選耳根圓通為妙耳門,所謂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
實以聞中入,故先誡聽也」。這引得好,引得太好了!為什麼講經之前一定要告誡你要諦
聽,要仔細的聽?拿《楞嚴經》上這首偈子來說明,實在是非常的圓滿。「善思修行者,
謂善能體會所聞之法,如聽而思,如思而修也,若不如聽而思,聽則無益,不如思而修,
思亦徒勞,所謂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故復誡思修也。」
所以在諦聽之下又有一句『善思修行』,聽是聞慧,善思是思慧,修行是修慧。這個意思
非常非常的圓滿,所以我們聽要能夠理解、要能夠相信。解就是思,信就是受,信解之後
,一定要把它變成我們實際的生活,那就是心法相應,變成實際生活就叫做修行。
底下這幾句很重要,「必須如是諦聽,如是善思,如是妙修」,諦聽的是如是,善思
的是如是,妙修的是如是,「方契如如實相,心地法門」,心地法門內容是什麼?「光明
金剛寶戒」,光明是般若,金剛是一心,就是代表的定,寶戒是代表的行,自利利他的行
為,自利利他的德行。心地法門的體相大用,無有一法不如是。
今天在經上只講了兩句,可是大師的註解給我們註得這樣的詳細,實實在在是難得,
希望我們要認真好好的來修學這部經。在這個三經裡面,我們提出的三經是《梵網經》、
《華嚴經》跟《彌陀經》。三經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梵網經》跟《彌陀經》。持戒念佛,
這個註解真正用心研究,對這個戒才明瞭,你才曉得什麼叫持戒,什麼叫持戒念佛。《華
嚴》是境界,是現實的生活,如果沒有梵網心行,《華嚴經》聽也是白聽。此地講說食數
寶,自己不能得受用,必須自己有梵網心行,《華嚴》才有受用,淨土才有分,我們決定
生淨土。《華嚴》是我們現前的生活,淨土是我們未來的歸宿,所以三經都重要,都重要
裡面這兩種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告訴大家我們這個道場是第一道場,我們這個道場是與毘
盧遮那佛與釋迦牟尼佛當年這個道場無二無別,你們看不到我看得到,你們不相信我相信
,我一點懷疑都沒有。今天就講到此地。
==
善財童子眼睛裡面除了他自己之外都是如來,
只有佛眼睛裡面看境界都是佛,所以他成佛了。
我們眼睛裡面看這個高看那個下,看這個善看那個惡,永遠是凡夫,
你想想看這樣的用心你修一心不亂,你怎麼能得到一心?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8-07-12 08:26:00
如來「本無來往,本無遷改」。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7-12 16:59:00
阿彌陀佛!
作者: sunnypanda (明辨是非)   2018-07-12 19:57:00
阿彌陀佛
作者: column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2018-07-12 21:55:00
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8-07-12 23:40: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7-13 01:05: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8-07-13 15:59: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