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介] 智慧之海 達賴喇嘛與當代科學家的對話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07-17 19:12:58
《智慧之海 達賴喇嘛與當代科學家的對話》
作者:丁一夫, 李江琳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07/17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0851472
內容簡介
從「客廳對話」發展成「公開對話」
藏傳佛教的高僧怎麽會和當代的一流科學家持續對話三十年?他們怎麽談那些深奧的
科學和佛學知識?怎麽對待西方科學和東方佛教之間的深刻分歧和巨大鴻溝?這樣的對話
對當代佛教和科學意味著什麽?對我們每個人又有什麽啓示?以智慧出發,從廣袤的陸地
到深邃的海洋,當宗教遇上科學後激發出哲思的火花!
  達賴喇嘛:佛教科學與現代科學之間的切磋,無疑是東西方兩大文明之間的交流,不
只我們可以從西方科學研習到不少事理,現代科學家也能從佛法的擇法智慧中學習到許多
知識。這樣的心智交流研討會不僅對雙方非常有益,而且對於人類聰慧之提升,對於世界
祥和也有幫助。
  達賴喇嘛和西方科學家的「心智與生命研討會」,已經持續了三十年。作爲藏傳佛教
根本上師、藏民族的精神領袖,他倡導不同宗教信仰之間的對話交流,倡導並身體力行於
東方佛學傳統和西方當代科學之間的對話,倡導普世價值和普世責任,倡導建立在科學和
理性基礎上的超越宗教的世俗倫理。
  《智慧之海,達賴喇嘛與當代科學家的對話》這本書就是介紹藏傳佛教的高僧,怎麽
會和西方的一流科學家持續對話三十年?他們怎麽談那些深奧的科學和佛學知識,怎麽對
待西方科學和東方佛教之間的深刻分歧和巨大鴻溝?這樣的對話對當代佛教和科學意味著
什麽?對我們每個人又有什麽啓示?
  跨世紀的精采對話,一方面是學術探索,一方面是利益衆生,幫助大衆尋找達到快樂
內心的途徑。在這兩個層面上,現代科學的知識可以幫助我們更理解實在的本質,即佛教
所說的「實相」,而長於「內觀」的藏傳佛教和浩瀚的佛學經典,能够彌補現代科學在探
索人性方面的不足。
目錄
達賴喇嘛尊者序
緣起
1 因緣際會
佛學與科學對話的發端
科學是謙卑的
卡爾‧馮‧魏柴克開講第一課
和戴維‧鮑姆的對話
卡爾‧波普
2 輕柔之橋
達賴喇嘛遇到佛朗西斯科‧瓦瑞拉博士
科學方法和驗證(一九八七年第一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佛教徒佛朗西斯科‧瓦瑞拉
羅伯特‧利文斯頓談大腦的發展
3 在十字路口上
大腦科學與世界和平(一九八九年第二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多數科學家的唯物論觀點
佛學方面的回應
大腦研究和精神病學
4 情緒、大腦和健康
西方倫理觀(一九九○年第三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世俗倫理概念的産生
情緒和健康的關係
壓力、創傷和精神健康
5 東西方心智科學比較
哈佛心智科學討論會
拙火瑜伽
赫伯特‧班森的心身科學研究
佛教的心智觀
實相與空相
心智與唯物論信
達賴喇嘛和哈佛大學
西藏的心理學,即佛學的心理學和認知科學
6 探討意識的來龍去脈
佛教的慈悲心建立在知識和理性基礎上
睡眠、夢和死亡(一九九二年第四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查爾斯‧泰勒主講西方的「自我」觀念史
佛朗西斯科‧瓦瑞拉主講睡眠中的大腦
佛教對夢的認識
夢和無意識
死亡觀
7 人的利他本性
利他心、慈悲心之研究(一九九五年第五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神經科學家和喇嘛們的科研合作
西方科學和慈悲心
經濟學家談利他行為
8 新物理學和宇宙學
人對外界自然本質的認識(一九九七年第六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新物理學「新」在哪裡?
物理學家為什麼來達蘭薩拉?
光的波粒二象性
量子物理學的哲學意義
量子物理學的時間和空間
科學知識和人類經驗的關係
宏觀空間和天體
兩大心智傳統認識論的比較(一九九八年第七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9 怎樣克服破壞性情緒?
意識和情緒的探索(二○○○年第八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什麼是破壞性情緒?
達賴喇嘛談經驗與情緒
保羅‧艾克曼和情緒的臉部表達編碼
文化對心智的影響
大腦神經可塑性的科研
心智、大腦和情緒的轉變(二○○一年第九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10 物質的本質和生命的本質
物質─生命─意識(二○○二年第十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基本粒子有多真實?
數學在物理學中的作用──發現還是發明?
複雜性的出現和生命的複雜性
11 達賴喇嘛在麻省理工學院
從私下對話到公開對話(二○○三年第十一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面對西方科學的藏傳佛教
注意力和認知控制
心理意象
旁聽者評價
12 鍛鍊心智改變大腦
神經可塑性:改變大腦,轉變心智(二○○四年第十二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大腦對經驗作出反應而發生結構變化
經驗誘導出基因表現的改變
大腦成長階段的可塑性
依戀心、慈悲心和利他心
笑怎樣調節血糖值和基因表現
佛朗西斯科‧瓦瑞拉和神經現象學
13 佛教與神經科學合作的可能性
神經科學家學會及其年會
科學和冥想的臨床應用(二○○五年第十三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14 單粒原子中的宇宙
從「達賴喇嘛的科學自傳」說起(二○○七年第十四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達賴喇嘛闡述科學對話的意義
科學希望佛學提出挑戰
科學和佛學的一致與分歧
達賴喇嘛談佛教和科學
安東‧翟林格再次主講量子力學
從量子力學到宇宙學
生命科學
15 與尊者對話
注意力、慈悲心和憂鬱的治療(二○○七年第十五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靜坐冥想的臨床應用(二○○八年第十六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心智與生命研究所和達賴喇嘛的內部對話(二○○八年第十七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注意力、記憶和心智(二○○九年第十八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教育二十一世紀的世界公民(二○○九年第十九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經濟系統中的利他和慈悲心(二○一○年第二十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健康心智研究中心(二○一○年第二十一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向印度大眾公開的對話(二○一○年第二十二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生態問題和文化的關聯(二○一一年第二十三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年輕科學家的冥想修行研究(二○一二年第二十四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冥想和健康:實驗室的發現和真實世界的挑戰(二○一二年第二十五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16 千年之變
南印度三大寺
古印度佛教那蘭陀學院
心智、大腦和物質(二○一三年第二十六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17 如沐春風
渴求、欲望和成癮(二○一三年第二十七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濫用毒品和成癮機制
欲望與痛苦
佛學對欲望的思考
毒品泛濫的應對策略
佛教認為欲望産生於無知
中世紀基督教的修行傳統
怎樣幫助成癮者?
18 探索自我
倫理、教育和人類發展(二○一四年第二十八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心智成像(二○一四年第二十九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感知、概念和自我:現代科學和佛教的觀念(二○一五年第三十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作者: Samus (阿建)   2018-07-18 00:23: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