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入中論》歸敬頌:「大悲心與無二慧(遠離常斷二邊的智慧)、菩提心是佛子因。」
CBETA B09, No.0044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
http://tripitaka.cbeta.org/en/B09n0044_001
摘自:《入中論略講》見悲青增格西
轉自: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
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
(疏)此中有二:丁一、明大悲心是菩薩之正因,丁二、明彼亦是菩薩餘二因之根本。
初又分三:戊一、明二乘從佛生,戊二、明諸佛從菩薩生,戊三、明菩薩之三種正因
(自釋)
能得正教授之果,故名聲聞,如云:「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等。
或從諸佛聽聞無上正覺妙果之道,為求者宣說,故名聲聞。《法華經》云:「我等今
者成聲聞,聞佛演說勝菩提,復為他說菩提聲,是故我等同聲聞。」雖諸菩薩亦有彼義,
然唯宣說自不修行,乃是聲聞,故異菩薩。
(疏)
從他聞正教授,修行證得聲聞菩提果,能以此義令他聞,故名聲聞。令他聞者,如經
說「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等。
無色界聲聞雖無此義,然不為過。以有彼名者不必定有彼義,如陸生蓮華亦得有水生
之名也。
又聲聞之梵語「薩羅波迦」,亦訓「聞說」。從諸佛聽聞成佛妙果之道,為大乘種姓
求彼道者說故,名曰聲聞。如《法華經》云:「我等今者成聲聞,聞佛演說勝菩提,復為
他說菩提聲,是故我等同聲聞」。
此二義雖菩薩與聲聞相同,然「聞說」之義正屬聲聞。
有說第三句中無「勝」字,故前句是大乘菩提,後是聲聞菩提。但疏意不然,前是大
乘菩提,次是往菩提之道。若謂何者?菩薩雖亦從佛聽聞佛道,為所化宣說。然經說「聲
聞」,意取但說彼道,而自身全不修者。
(記)
此說聲聞的字義。中文說「聲聞」,藏文翻譯為「聽聞」,月稱菩薩當時看到梵文的
「聲聞」,字義上有二解,一是「能得正教授之果,故名聲聞,如云『所作已辦,不受後
有』等」,另一則是「從諸佛聽聞無上正覺妙果之道,為求者宣說,故名聲聞」。
依藏文翻譯解釋「聽聞」,「能得正教授之果」:已經得到正教授之果,意即他從佛
聽聞能得聲聞果的正教授,聽聞後,依之而修,從而得到聲聞果。
自從佛聽法到證果都包含進去,故說「聽」。得到聲聞果後,他會再宣說出去。經典
中有「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意思是「我已經做了這些事,到現在,我已經是阿羅漢,
再也不會去輪迴了。」
字面上是「所作已辦」,內容是從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這些都已做了,已
成阿羅漢。因為他將自己經驗的這些正教授及不受後有的情況講給他人聽,故說「聞」。
第一個「聽」是說,他從佛聽聲聞道次第,從而修行,得到阿羅漢果,重點是在聽正
教授。後者「聞」,重點是在講出去給他人聽。這是「聲聞」的第一個解釋。
「從諸佛聽聞無上正覺妙果之道,為求者宣說」這是「聲聞」字義的第二個解釋。
聲聞從佛處聽聞菩薩道,但是他自己是修聲聞道,不去修菩薩道。他遇到有緣人時,
會將菩薩道講給他人聽,所以聲聞解釋成「聞宣」—聞進來、宣出去,這個解釋帶有諷刺
的意味,即自己一點都不修就講出去,光說不練,類似中文左耳進、右耳出,沒放在心上
。
引用《法華經》說,有一些菩薩,佛為他們講了很多法,但是他們沒有如實去修,所
以他們說:「佛陀啊!我今天很慚愧,變成了聲聞。因為我聽了佛陀您說的勝菩提,再把
菩提的內容說給他人聽,我自己卻沒有修,所以我與聲聞一樣了。」菩薩不可能今天變成
聲聞,是慚愧自己未修之意。
所以聲聞的字義有二個,一是將聲聞道的內容聽進來,自己證悟,再宣說出去,翻譯
是「聽聞」;另一個是將勝菩提(佛果)聽聞進來,自己一點都不修,而講出去,翻譯是「
聞宣」,第二義帶有諷刺味。
「雖諸菩薩亦有彼義,然唯宣說自不修行,乃是聲聞,故異菩薩」:有人問:你說將
法聽進來、宣講出去就是聲聞,但是菩薩也是如此,這不就與聲聞相同?
答:菩薩的確也有這個意思,但是菩薩是聽聞法後,自己修,再宣講出去,所以與聲
聞不同,聲聞聽法後,光說不練。
這邊是解釋聲聞的字義,像無色界也有聲聞(例如有投生於無色界的三果聖者),但是
在無色界的聲聞沒有嘴巴可以說(因為無色界的有情沒有色蘊),實際上,他也沒有聽進來
、再講出去,可是他還是稱為聲聞,這是他的名稱。
如我的名字稱為「見悲青增」,但是解釋「青」是什麼、「增」是什麼,跟我一點關
係都沒有。聲聞大體上和字義有一點關係,但是也不能因此而斷定什麼。具有「聲」、「
聞」解釋的不見得是聲聞,不具備的也不見得不是聲聞,這邊只是在解釋字義,而不是定
義。
閱讀經論時,字義與定義要分清楚,有時候經典是在說字義,有時候是在說定義,說
定義時就要嚴格對待。
聲聞的定義是由任運的出離心攝受,且希求聲聞果或已證得聲聞果。問什麼是聲聞時
,應該要回答定義才對,符合的才是聲聞,至於有沒有聽進來、講出去並不是重點。
(法華經)「我等今者成聲聞,聞佛演說勝菩提,復為他說菩提聲,是故我等同聲聞」
中,第二句話用了「勝菩提」,第三句話只用「菩提」。
對此有人認為是將大乘法聽進來,而為別人講小乘法,因為第三句話沒有加「勝」字
,所以是小菩提。宗喀巴大師的解釋是,第二句「勝菩提」說的是菩提果,第三句「菩提
」指的是成辦它的道,所以講的是大乘的道果,即把大乘的道果聽進來,自己完全不留地
將之宣講出去。
(自釋)
佛陀是覺悟真實之義,其名於聲聞、獨覺、無上正覺三處俱轉,故佛聲亦詮獨覺。
(疏)
「中佛」之「佛」,《釋》說:「佛之真實於三類補特伽羅處轉」。
有謂此說「達朵佛陀之聲於三類補特伽羅處轉」,此說甚善。如云:「達朵為真實,
佛陀為覺悟」。以取覺悟真實為佛陀時,則三類補特伽羅皆有其義。
「覺悟真實之聲,亦詮辟支佛」。但今誤譯為佛。佛陀之聲,雖可通譯為佛,但於此
處則失當。以佛陀聲亦詮「華開」及「夢覺」,非必須譯為佛也。
(記)
此處中文翻譯「佛陀」是來自梵文「buddha」,但是梵文字有一字多義的情況。梵文
「buddha」一字有三種意思,一是指甦醒,如某人睡醒了,可以說「他buddha了」;二、
「buddha」有蓮瓣廣開之意;三、「buddha」有了悟真實之意,所以理解梵文時要根據前
後文、助詞等來判斷意思。
中文將「buddha」翻譯為「佛陀」,藏文則翻譯為「桑結」,即將甦醒與廣開的意思
結合在一起。西藏因為慣用這樣的用語,所以《入中論》翻譯為「聲聞中佛能王生」,其
中「佛」表示甦醒、廣開,直接翻譯就變成「聲聞與中甦醒(廣開)從能王生」,這樣就和
梵文原意—「聲聞與中開悟從能王生」有了出入。
所以宗喀巴大師認為好的翻譯應該是「聲聞中悟能王生」,理由就是「buddha」根據
上下文來理解,以開悟—了解真如這個解釋才對,但是這個偈頌不能改,西藏的版本也是
這樣翻,我們知道翻譯不是很恰當即可。
應成派與他宗不共之處就是三乘都一定要懂自相空,其他宗派就會分人無我、法無我
,小乘只要修人無我,大乘則要修二種無我(例如唯識宗、中觀自續派說,聲聞只證得人
無我、未證得法無我,大乘則證得人無我與法無我。但應成說三乘皆要證人法二種無我)
也就是說,在應成派來說,聲聞、獨覺、大乘都要修人無我、法無我,但是這並不代
表三者沒有差別,而是對聲聞來說,要用三輪體空來修,獨覺修得更深廣一點,大乘則用
無邊理路來修,修得更深廣,所以開悟會分出小悟、中悟、大悟。
「佛陀是覺悟真實之義,其名於聲聞、獨覺、無上正覺三處俱轉,故佛聲亦詮獨覺」
:「佛」這個字是真實覺悟之意,有大、中、小三個覺悟,獨覺是中間的覺悟者。
佛陀(「buddha」)有三種意思,其中之一是覺悟真實,了解真如就可以有大了解真如
—佛,中了解真如—獨覺,小了解真如—聲聞,佛、獨覺、聲聞都是覺悟真實者,所以都
具備「buddha」之意。但是「佛」聲(說佛這個聲詞)不能詮聲聞、獨覺,不能說聲聞、獨
覺是「佛」,可以說聲聞、獨覺是小悟、中悟。這邊的翻譯有錯誤,因為「buddha」(「
悟」)這個音也可以詮釋聲聞、獨覺,但是翻譯時講成「佛」,就會變成「佛」也指聲聞
、獨覺,產生這樣的差錯。
(自釋)
獨覺之福慧輾轉增長勝出聲聞,然無福智資糧、大悲、一切相智等,劣於正覺,故名
為中。此亦不依他教自然智生,唯為自利而自覺悟,故名獨覺。
(疏)
「中」者謂諸獨覺輩。由百劫中修集福智勝進,故勝出聲聞。然無福智二資糧,一切
時遍一切有情之大悲及一切相智等,劣於正覺。故名曰中。
有謂此智慧勝聲聞之義,如云「離所取分別」。彼說非理,此宗說聲聞獨覺亦能通達
一切諸法無自性故。即彼說者,亦許彼義故。故知《釋論》說「智勝進」為勝出。言勝進
者謂所修道漸進漸妙。此復於百劫中勤修福智,非若聲聞不耐久修。
雖諸福、智皆可名為資糧,然資糧之正義,乃無倒修行無上菩提之方便,能攝受自果
者。如《顯義論》說:「大悲心等正行,以能攝取大菩提故,乃名資糧。」故具此義之福
、智乃資糧正義,不具此義者,乃通常資糧。
且就資糧之梵語「三跋羅」之義訓而譯,由福、智之行勝出聲聞,故於欲界最後生時
,不依他教,能自發阿羅漢智。復以唯為自利而得覺悟成阿羅漢,故名獨覺,亦曰自覺。
(記)
此處解釋「中」,為何獨覺是「中」?因為獨覺的福、慧高出聲聞,可是沒有福、智
二資糧、大悲心、一切相智,所以劣於佛陀,因此名「中」。
問:聲聞、獨覺有沒有福、智二資糧?
答:沒有。聲聞、獨覺沒有福智二資糧,我們也沒有,不是做個大禮拜、打掃佛堂等
就會有資糧,所謂資糧是大乘資糧道以上者才有,要與佛的法身、色身要有密切關係,要
對得上。
資糧如同手印一樣,我們蓋手印,手指不是手印,手印不是手指,但是手指與手印可
以完全對得上,其他的無法替代,資糧與佛的色身、法身的關係要像這樣。
因素也有很多種,我們會發願想成佛,這可能成為成佛的因素,但是這個發願與成佛
的關係並不是很密切,如西瓜的種子是西瓜的因素,但是怎麼看都不像西瓜,也沒有西瓜
的味道,但是快成熟的瓜就跟可以吃的西瓜很像。
資糧是針對佛果而言,因此才說大乘資糧道以上才有福、慧的資糧,其中慧是法身的
資糧,福是色身的資糧。在《現觀莊嚴論》、《寶鬘論》中都強調聲聞、獨覺沒有資糧。
雖然其他的人也會舉出「聲聞、獨覺也有資糧道」、「聲聞、獨覺也有很多出世間功
德」等疑難,這部分都不會被否認,不會說他們沒有善,他們也具有大善,但是資糧一詞
是針對佛果而說,所以可以確定聲聞、獨覺是沒有資糧。
問:為何「獨覺之福慧輾轉增長勝出聲聞」?
答:因為獨覺修了百劫。表面上看這個回答會很奇怪,如在學校修三年就能畢業的人
高超,還是修很多年的人高超?但是還是會講這樣的話。
「此亦不依他教自然智生」:這是前面說過的,獨覺有無師而證悟的特點,一方面他
的智慧是自然而生,成就的那一生不需要老師教,同時他的戒也是自然而得,所以這句話
裡面有很多意思。
得比丘戒有許多方式,像我們受比丘戒,是找一些人傳戒,此稱為四羯摩,這是一種
得戒法。佛陀時代,世尊對某個人說「你過來」,那個人就自然落髮,而得比丘戒等,這
也是一種得戒法。另外,一些在家人修行至成阿羅漢前,就會找一些人,以前面的方式傳
戒給他,所以他得阿羅漢與得比丘戒是同時。獨覺得阿羅漢時也會同時得比丘戒,不同的
是他不需要別人傳戒給他,他是自然而得的。佛陀也是一樣沒有人傳戒給祂,是自然而得
的,佛能傳戒給我們即是因為祂自己有比丘戒。
「唯為自利而自覺悟,故名獨覺」:獨覺有三層意思,一是只想到自己,所以去修道
覺悟,不想別人。二是獨覺不需要同伴,獨居之意。聲聞需要有人講法給他聽,有助伴討
論佛法,藉由團體的力量證悟,但是獨覺不需要,他不需要他人講法,獨來獨往。通常會
以犀牛譬喻獨覺,一般的動物都是二隻角,只有犀牛沒有,獨覺就像犀牛只有一支角一樣
單獨。三是獨覺最後證悟時不需要師長教,他可以自己證悟。所以獨覺有獨居,獨自覺悟
的意思,比較少說「為了自利,不想他利,而稱獨覺」,但是此處有這種說法。
(自釋)
聲聞獨覺,要由如來說法乃得出生,故曰能王生。
(記)
此處就是前面說的,獨覺百劫中的最後一生不必從佛聽法,但是前面九十九劫都必須
要從佛聽法,所以整體上要說獨覺從佛聽法。
又,「能仁」一詞同「資糧」一樣,不能按我們通常的想法解釋,通常會認為能仁指
佛,這邊說聲聞、獨覺也是能仁。「能仁」的意思是斷煩惱障、所知障,所以聲聞、獨覺
也是能仁,佛是能仁中第一,所以稱能仁王。另外就是聲聞、獨覺在法上要承佛的命,所
以佛又稱能仁王。前面「由得圓滿無上法王,較聲聞獨覺菩薩尤為圓滿自在,即聲聞等亦
承其命,故諸佛世尊名曰能王」已解釋過了。
(疏) 戊二、明諸佛從菩薩生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