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請看第七段「一心不亂」裡面第二小段。
「事持,聞說念佛法門,可以橫超三界,帶業往生,深信不疑,一心繫念,句句分明
,念念相續,行住坐臥,唯此一念,更無二念,即以一念而除眾念,由未達理,故曰事持
」。這是大師為我們說明念佛有事、有理。事上持名念佛跟理上的持名念佛,不同在什麼
地方?雖然理持跟事持有差別,但是效果沒有兩樣,都能夠達到一心不亂,完全在個人的
用功。由此可知,理持、事持我們用不著去計較,最重要的老實念。事中有理,理中有事
,理事圓融的,這個道理要懂,不要分別。分別不知不覺裡面就生障礙,縱然能念到一心
,能往生淨土,也障礙品位,這是肯定的。
我們先講事持,「聞說念佛法門」,你聽到了,這是最平常,我們聽說的,念佛法門
可以「橫超三界」。橫超在前面跟諸位說,不是豎超,豎超難,就在人道裡面就移民到極
樂世界。到極樂世界還是人道,凡聖同居土,最方便了,「帶業往生」。底下這兩句最重
要,「深信不疑,一心繫念」。羅什大師的譯本是一心不亂,玄奘大師的《彌陀經》的譯
本是一心繫念;玄奘大師是直譯的,羅什大師是意譯的。一心繫念容易我們做得到,一心
不亂很難,不容易做到。但是羅什大師翻的沒錯,為什麼?念到功夫成就了,往生的時候
阿彌陀佛來接你,一定是佛光先照你。佛光照你的時候,加持,你念佛的功夫就升級了,
就升了一倍。
我們功夫實在講還沒有到成片,接近成片,這一句話諸位要記住,「接近成片」,這
個時候你因緣成熟了,佛光一加持就把你功夫真的成片了,提升到成片。如果你功夫成片
,一提升就是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的人提升就是理一心不亂。臨命終佛來接引的時候
你的功夫一定提升,這是佛力加持。可見得如果我們不是一心繫念,就難了,為什麼?你
心裡面的雜念太多、妄想太多、牽掛太多,這一生念佛功夫想得力相當不容易。
由此可知,我們念佛的功夫最重要的,念佛堂堂主常常掛在嘴邊上的口頭禪,那個話
很重要,「放下身心世界,一心正念」,這句話重要!身心世界要是放不下,還有稍稍牽
掛,你的正念就提不上來,一心繫念你就做不到。你沒有一心,你裡頭夾雜妄想,能不能
成就關鍵就在此地。你為什麼放不下?你對於淨宗法門認識不夠清楚,所以你的信心不深
,你的願不切。「深信切願」沒有一樣放不下。
印光大師教人,他自己就是這個做法。我去參拜他的關房,蘇州靈巖山寺,明學法師
陪我去的,我第一次到靈巖山去訪問。關房進去是個小佛堂,小佛堂當中掛了一個「死」
字。祖師常常跟我們講,念佛人一定要把「死」字貼在額頭上,常常想著我就要死了,這
個時候看你還放得下放不下?放不下也得要放下。為什麼?沒有一樣帶得走!可是確確實
實有不少人,死了還是放不下,這就沒有辦法!祖師這一服藥沒有效,治不了現在人的病
。死也不肯放下,這就沒有法子。
所以功夫要在平時鍊,每天用功,用什麼功?放下而已!放下是真功夫。我常常跟同
學們在一起勉勵的,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放下貪瞋痴慢
。心地真正是純淨純善,沒有一絲毫的染著、牽掛,一心繫念就現前,你就做到了。
「句句分明,念念相續」。深信不疑是不懷疑;一心繫念,一心沒有二心,一心不夾
雜,夾雜著妄念那就不是一心;句句分明,念念相續是不間斷。你看三個條件具足了,不
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覺明妙行菩薩說的。大勢至菩薩給我們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
繼」,淨念的「淨」裡面就不能夾雜,夾雜就不淨,懷疑也不淨。淨念裡頭肯定沒有懷疑
,沒有夾雜,淨念!淨念就是一心繫念。相續,相續就是念念相續,不間斷。覺明妙行菩
薩講的九個字,跟大勢至菩薩講的完全相同。
再看下面「行住坐臥,唯此一念」,二六時中,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你走著也好,站
著也好(住是站著),坐著也好,躺下來也好,你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
之外絕對沒有第二個念頭,這就是以一念斷除一切妄念,這叫功夫成片。有許多同學問我
,什麼是功夫成片?這就是功夫成片。一天到晚心裡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一個念頭,就
是說你的妄想分別執著雜念,這一句佛號功夫得力,全都把它壓下去,沒有斷,所以叫帶
業往生。你的煩惱習氣,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並沒有斷,只是你念佛功夫得力,統統把它伏
住,所以這個斷叫伏斷,不是滅斷。
「由未達理」,對於淨宗甚深之理,你不明瞭,所以這叫事持。淨宗的理是什麼?「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那是理。這個理,當然這幾句話常聽,聽得很熟,甚至於自己也
會說,實際上這兩句話裡面的含義並不很清楚,所以這屬於事持。
再看下面一段講理持。理持,蕅益大師在《要解》原文裡是這樣說,我念一遍,「理
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這個「信阿彌陀佛」跟事持是一樣的,都是聞說念佛法門。但
是這裡有道理了,「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自己真心裡面本來具有的,「是我
心造」;「是我心具」就是唯心所現,「是我心造」就是唯識所變。西方極樂世界不例外
,還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理。「即以自心所具所造之洪名,為繫心之境,令不暫
忘也」。蕅益大師原文裡面講這叫理持。我們這個地方把大師這個意思深入淺說,大家就
更好懂。
「聞說念佛法門,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深信不疑」。這個道理就是在
相應,與什麼相應?「心作心是,心現識變」,與這個相應。在理上講「自性彌陀,唯心
淨土」,你看看多麼親切!離開「心現、心造」(心造就是唯識所變)沒有一法可得。西
方極樂世界不例外,華藏世界也不例外。乃至於一切諸佛無量無邊的剎土,上從諸佛如來
,下到地獄眾生,有情無情,哪一法離開心性?哪一法不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哪一法
不是自心本具,自心所造?要懂得這個道理,對這個道理深信不疑。我們這個念與理相應
,與心性相應。
「一心持念,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六根不會再被外面境
界所迷,這叫都攝六根。眼見色不會被色所迷。像什麼?像一面鏡子一樣。心像一面鏡子
,外面境界現前,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鏡子決定不會有絲毫染污。用心如鏡,完
全是智慧沒有情識,情就染污了,就著相。佛法裡面常講不著相,鏡子照東西不著相。不
是說境界離開了,鏡子裡頭沒有了,不是的。正在照的時候就不著,與這個境界相來去沒
有關係,它總是不著。我們的真心,六根根性就跟鏡子一樣,從來不著。
什麼東西著了?妄心著了,真心從來不著。所以佛看到,看你的真心,你本來是佛,
現在就是佛,你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這個話講的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但是問題在哪裡
?你的真佛外頭套了個假佛,這個東西麻煩了。套了個假相,這個假相是情識,情識是虛
妄的,情識是決定沒有的,真性是真的。真妄怎麼說法?真的是不生不滅、永恆不變,這
是真的。情識有生滅,有生有滅,有生有滅是假的不是真的。生滅從哪裡來的?生滅從不
生滅裡頭變現出來的;迷了,不生滅就變成生滅。真心本性不生不滅,妄心(妄心就是緣
慮心),這個心有生滅,所以叫妄,它不是真的。
這是什麼心?我們現在講的念頭,你的念頭有生滅,前念滅,後念就生。前念跟後念
肯定不一樣,它會相似但是絕對不會完全相同,所以變的境界也相似,境界不可能有相同
的。境界是妄心所變的,唯識所變的,妄心剎那生滅,所以它變出來的境界也是剎那生滅
。妄心念念不相同,所變現出來的境界當然也是念念不一樣。許多人知道冬天下雪,雪花
的結晶,自古至今從來沒有人發現兩個結晶是相同的,沒有。
江本勝博士觀察水的結晶,看了八、九年也沒有看到兩個結晶是相同的。什麼原因?
前念跟後念不一樣。因此所變的相,幻相、妙有也不一樣,「妙有非有,真空不空」,這
就是佛法裡面講的無常!世間無常,世間這個名詞裡頭包括的範圍太大太大了,一切世間
法無常的,出世間法也是無常的,世間!無論是世間、出世間,都是世間,世間總是無常
的。為什麼?識變的。什麼時候轉識成智,那個時候你才真正看到真常。
大乘經教裡面告訴我們,這個境界是八地以上。我們明瞭了,八地菩薩轉阿賴耶為大
圓鏡智,八地剛剛轉,看到阿賴耶的三細相,那才叫宇宙的起源。他能看到起源,或者我
們佛法裡面叫緣起,法界的緣起,現在一般世間人講宇宙的起源,八地菩薩見到。八地、
九地、十地、等覺、如來果地,這五個位次,菩薩再加上果地是五十二個位次,五十二個
位次最高的這五個位次,才看到事實真相。你們想想那是什麼樣的功夫?都是講定功!菩
薩的階級是怎麼分的?禪定功夫淺深分的。到最高,這個定是究竟圓滿的,真相大白!七
地以下都沒有見到真相。但是能夠懂得佛陀的教誨,能解佛的意思,深信不疑,依教奉行
,這是從理上建立的信心。
「念極而空,能所雙忘」,他念不念?念。念極而空,這個時候就是後面所講的「念
而無念,無念而念」,心佛一體,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了。為什麼?心佛一體。如果有妄
想、有分別、有執著,能念之心,所念之佛,還是對待的,還是相對的;我心能念,彌陀
是我所念,這裡頭有能念、有所念。能所沒有了,這個功夫深,能念之心、所念之佛是一
不是二,這契入境界了。
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問你念不念?念,念就是無念,無念就是念。事上你看到他念
,拿著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普通念佛人沒有兩樣。實際上跟普通人念佛完全不
一樣。普通人念佛著相,他念佛什麼執著都沒有,能所皆忘。他的心跟佛的智合成一體,
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是能念之心。能念之身跟法界虛空界一切剎土眾生合而為一,這是理
念。
「由達理故,是曰理持」。理持功夫得力,比事持要快,因為他明理,而且功夫容易
得力。他了解宇宙人生真相,所以他心裡頭什麼牽掛都沒有。理不能不透徹,不能不悟。
悟入甚深之理,就是佛與法身菩薩所證得的境界,諸法實相。你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不
需要斷自然沒有,為什麼?你知道那些統統是虛妄。虛妄的,你還會有牽掛嗎?你還會有
分別、有執著嗎?
連袁了凡先生凡夫一個,他知道什麼?只是知道孔先生給他算命一生都算定了,一生
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他放下了。爭名爭利的念頭沒有了,知道什麼?一生命運注定的,
你要爭爭不到;你要想不受也不行,照孔先生批的八字過日子。他能夠跟雲谷禪師在禪堂
裡面坐上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念頭,什麼原因?他知道他的命運,所以妄念沒有了。這裡的
功夫高了,知道宇宙人生真相,跟袁了凡是完全不同。
袁了凡不是不想打妄想,是因為打妄想沒有用,所以就不打妄想。這是真正了解宇宙
人生真相,妄想自然沒有了,入佛境界。不像了凡先生,他是凡夫境界,不是聖人。所以
雲谷禪師一問他,他一說出來,雲谷禪師哈哈大笑:我以為你是豪傑,你是真功夫,原來
你還是個凡夫。很可愛、很難得,雲谷禪師眼目當中孺子可教,教他一招,改造命運,心
想事成。了凡先生得的是小果,要遇到念佛法門念佛往生,那證的是大果。理持跟事持,
我們就講到此地。再看底下一段。
「一心不亂該括觀經三心,至誠心、深心、發願回向心」。所以,蕅益大師講得好,
真正發心念佛求生淨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是古來沒有人講過,他是第一個。真
正一心繫念,此地我們講的事持裡頭「深信不疑,一心繫念」,菩提心具足了。一心,你
想是不是「至誠心」?心要不誠,他怎麼能專一?怎麼可能不夾雜妄想?一心裡頭不夾雜
妄念,沒有二念,這個心真誠。什麼叫「深心」?我們這麼多年來常常跟大家說的,清淨
心是深心,平等心是深心,正覺心是深心。古人不是這個講法,我們看了很多註解,大多
數都是這個說法,「好善、好德」!這是籠統的講,換句話說,深心是自利,自受用的,
好德好善。我說這三個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這就講的很具體。諸位想想這三個
是不是善?是不是德?「發願回向心」就是慈悲心,大悲心,大慈大悲。
《觀經》說菩提心說三個,《大乘起信論》裡頭也說三個,《起信論》裡面講的「直
心、深心、大悲心」。至誠心就是直心,深心,經跟論都一樣,《起信論》講的大悲心就
是《觀經》講的發願回向心。經跟論合起來看意思就很明顯,我們知道怎樣去修學。我在
晚近十幾年,我這二十個字是在美國舊金山寫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
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我們的修行要抓住一個綱領,總綱領、總原則。起心動
念、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決定不違背這個原則,不違背這個綱領,我們走在佛道上!
十法界十條路,我們沒有走錯路。
發願迴向,我們常常講迴向有三種,迴向真如、迴向佛道、迴向眾生。你看「普賢行
願」最後的三願就是迴向。迴向真如是第十,普賢的第十願「普皆迴向」,這是迴向真如
。迴向佛道是「常隨佛學」,有些地方講迴向菩提,菩提跟佛道是一個意思,常隨佛學是
迴向。迴向眾生,文句裡頭很清楚,「恆順眾生」,這句很重要!佛對於一切眾生決定沒
有一絲毫勉強,順著你,恆順裡面時時刻刻在提醒你,讓你覺悟、讓你明白。
所以世尊教化眾生,才有所謂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從哪裡來的?從恆順眾生來的。你
看一切法門裡頭無比殊勝的,就是這念佛法門!這麼簡單,這麼容易,究竟圓滿的成就,
但是眾生不信,佛就給他講別的法門。喜歡參禪,好,教你禪法門;喜歡密,好,就給你
教密的法門,真耐煩,喜歡什麼就教你什麼。無量無邊的法門都是接引的方便,到最後給
你真實的法門,念佛求生淨土;無量無邊的法門都引導你歸華藏世界。無量無邊法門統統
歸華藏!到了華藏世界之後,文殊、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看看這個味道,我們要懂
!我是在《華嚴》裡面看到的,所以我就不再兜圈子了,我知道了。
我初發心的時候是學教。為什麼?對於佛經典的這些義理非常羨慕,實在講都是先入
為主!我第一個老師方東美先生,他把佛教介紹給我,是哲學,他眼目當中看的佛教是哲
學。那個時候他老人家四十多歲,我二十六歲,他四十多歲,這是中國著名的哲學家。而
且跟我說,佛教經典裡面十分之二是哲學,是全世界最高的哲學,他說十分之二。那時候
教我學就學這十分之二的。實際上十分之二他是怎麼講?佛教十個宗派裡面兩個宗,法相
宗跟法性宗這兩個宗,這是純哲學,超過古今中外所有的哲學。
後頭還有一句話,那真是把我帶到佛門裡,「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句話打動
了我的心。我這才開始逛寺廟,逛寺廟的目的在哪裡?找佛經看。當時發現台北市交通非
常方便的善導寺,善導寺裡頭有一個太虛圖書館,那裡面好像是有兩套《藏經》。我看了
好喜歡,這個東西不能借出,所以假日都到太虛圖書館抄經,帶筆記本去抄經,這樣入佛
門。好,現在時間到了。
==
功夫要在平時鍊,每天用功,用什麼功?放下而已!放下是真功夫。
我常常跟同學們在一起勉勵的,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
放下貪瞋痴慢。
心地真正是純淨純善,沒有一絲毫的染著、牽掛,一心繫念就現前,你就做到了。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