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讀經] 佛誕節-《釋迦佛讚偈》、《浴佛功德經》53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11-24 15:22:03
(....接續前文 #1RzxdG-U 佛誕節-52)
CBETA B09, No.0044《入中論善顯密意疏》
http://tripitaka.cbeta.org/en/B09n0044_001
摘自:《入中論略講》見悲青增格西
轉自: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
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
(頌)
頌曰:「眾生猶如動水月,見其搖動與性空。」
(自釋)
猶如淨水微風所吹故,波浪遍涌於水面,水中月影與所依水浪同時起滅,似有彼月體
相顯現可得。然諸智者明見二事,謂剎那無常及自性空。
如是菩薩大悲心痛切,見諸有情墮薩迦耶見海,此無明味著出生之因,邪分別為相。
一切眾生無明大水,為非理作意邪分別風鼓動不息,隨自業轉如同月影,剎那剎那受無常
苦及自性空。
(疏)
由見眾生如水中月影,為風所動,剎那動滅,緣彼而起大悲心者,我今敬禮。此即敬
禮緣法之大悲。
由見眾生如水中月影,似有自性而性實空,緣彼而起大悲心者,我今敬禮。此即敬禮
無緣大悲。
《釋論》略「緣生」,而僅引上句「興悲我敬禮」者,意謂後二所緣中,已說有「眾
生」矣。
此謂如澄淨水,微風所吹故,波浪遍於水面。水中月影與彼所依之水,同時起滅,如
有彼月自體顯現可得,然諸智者則見彼月剎那無常,及所現月自性本空。
如是菩薩隨大悲心者,見諸有情墮薩迦耶見大海。無明大水流注其中令極增廣。非理
作意邪分別風鼓動不息。往世所造黑白眾業,如空中月。今世有情如彼月影。剎那生滅為
諸行苦之所逼迫,而自性本空。
緣此便有大悲心生。此亦由思有情悅意及流轉生死,而後能生,已如前說。
此中薩迦耶見即是無明,而復別說無明者,意取能引薩迦耶見之法我執無明。
(記)
此處有幾個譬喻。無明的大海,此大海不是波濤洶湧的大海,是微風吹過,海面會泛
起微波的大海。
我們的業如同月一樣,月掛在天上,意味如我們幾百年前時所造的某個業,讓我們投
生在善趣、惡趣;月投射到海中有月影,月影就是我們。如海中月影,被風吹動,分秒都
在波動而無止息,有情眾生在善趣、惡趣中亦流轉不停,片刻無住,驚惶不安,求助無援。
「眾生猶如動水月,見其搖動與性空」,要用二個態度看,正文直接說的是無緣大悲
,隱義說的是緣法大悲。所以表達隱義時,要將「見其搖動與性空」換成「見其搖動與剎
那」。
即正文說的是,眾生如同水中之月,看到他搖擺不定及完全沒有自性。表達隱義時是
,眾生如同水中之月,看到他搖擺不定及剎那壞滅。《自釋》的正文說的則是緣法大悲,
隱義說的是無緣大悲。
《自釋》:一、如同平靜的水面,被微風吹拂,水面泛起波浪,水中月影與水波同時
起滅。這個譬喻與前相同。二、菩薩見有情墮落在薩迦耶見之大海,這個海是由無明之水
所注入之薩迦耶見之大海。這說明它的來源是無明。三、邪分別相,薩迦耶見的本質是完
全顛倒的邪執。四、一切眾生在無明的大水中,被非理作意的風吹動不停。五、隨著自己
的業轉,如同月影,剎那受無常苦及自相空。緣這樣一個有情,思惟這些而產生緣法大悲。
以上有很多可思惟處,可是對我們來說,緣生的悲心較容易理解,緣法及無緣的悲心
就沒什麼影響,原因就是我們對無常沒有概念導致。
佛陀說無常故苦,對此,我們會懷疑,無常哪裡有苦?而這一段就是在解釋「無常故
苦」的情況。
我們要像此處所說的一樣思惟:我們自己是無常的。所謂無常法,是由因主宰的法,
任何因素的變化,都會導致它的變化,如同化學實驗一樣,控制的因改變了,結果也就不
一樣。
所以完全是由因在掌控,果自己無法改變什麼。所以我們也是由因的變化而導致自己
變化。這是第一步。
其次,我們的因有千千萬萬,光是業就比山河大地的沙還多。如果敵人只有一個,我
們看到時可以閃躲開來,但是有太多的因素在影響我們,被業、煩惱重重包圍,身內、身
外都是影響的因素,無處可逃,所以無常很可怕。
若影響的因素都是好的,如同諸佛也是無常,但是祂們都是善因、善緣,那也沒什麼
好畏懼的;但是主宰我們的因多是不好的因素,造成的果就非常糟糕。
簡單說來,無常就是一種因素的變化導致果的變化的情況(這是第一步),(其次)因素
如果是很可怕的因素,果自然就很糟糕,更何況這樣可怕的因素還遍滿宇宙。
總之,要用這樣去思惟緣法的悲心。
若是思惟無緣的悲心,就將無常的部分換成空的部分。緣法的悲心已經不易思惟,無
緣的悲心就更難以想像,對我們來說,對空性感覺不到什麼、對無常也感覺不到什麼,反
倒是思惟三惡趣苦更容易產生覺受。
以上說完悲心的部分。
(....待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