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彌陀要解研習報告》35(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8-12-05 23:20:51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五陰」,色、受、想、行、識。「色陰」跟諸位介紹過了,色
是物質,我們對於它要有正確的認識。
  現在請看「受」,受想行識。受是前五識,就是眼、耳、鼻、舌、身。「領納五噘境
」,用現在的話來說,接受外面的境界。眼,接受外面的色;耳,接觸外面的音聲;鼻,
接受外面的氣味;舌,接受外面的味;身,接觸外面的冷暖寒熱。這是講受,領納五境,
這是說受的作用,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感受、享受,都包括在這裡面。在法相宗裡面講,這
是前五識。
  「想」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分別計度」。中峰禪師在這個經上為我們講開示,他
說了三種心,緣慮心就是第六意識,緣慮,攀緣。能夠思惟、能夠想像,這個心屬於第六
識。它有分別的能力,它有計畫、度量,統統屬於分別,在五陰裡頭作想。「一切法從心
想生」,第六意識的功能很大!
  「行」是第七識,「恆審思量」。為什麼稱它作「行」?它不間斷,念念不間斷,堅
固的執著。審就是審查,恆是恆常,從來不間斷。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執著「我」,我
有兩種,一種是人我,一種法我。堅固的執著,這是錯誤的,實際上,並沒有「我」,人
我、法我都沒有。
  最後一條,「識」,識就是指第八識,「執持不壞」!第八識是阿賴耶識,第七是末
那識,第六是意識,前面五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是我們從法相八識來
說。第八識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印象,我們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外面境界,這是落印象。
你看到一個人,聽到一次音樂的演奏,你能夠記得起來,你能夠回味。這個事情已經過去
了,為什麼還能想得起來?因為這個印象落在第八識裡頭,第八識就像我們現在所講的倉
庫、資料室、檔案室。六識所有一切的印象,統統儲存在這個地方,而且它永遠不會失掉
,執持不壞。不但這一生,你的見聞覺知這些事儲藏在這個裡面不會失掉,你過去生中、
再過去生中,無量劫之前,所有的印象全部儲藏在這裡面。
  這個事情,我們可以從西方催眠術得到證明。我們曾經看到一個報告,有一個人接受
甚深程度的催眠,他能夠說到他一世,過去生中、再過去、再過去,好像總共講了八十四
世。就是他八十四世之前的事情他也能說得出來,算算時間有四千多年。他能夠說得出那
個時候的生活狀況,他叫什麼名字,他住在什麼地方,跟哪些人接觸,問他那個時候使用
什麼貨幣,他都能說出來。這絕不是欺騙人的,絕不是編造的,這是說明阿賴耶識含藏的
種子確實不滅。我們知道催眠是有限的,到八十幾世之前那相當不容易了。
  在佛法裡面講,禪定可以能夠突破這個界限,甚深禪定!像阿羅漢的禪定,能夠知道
五百世;過去五百世,還知道未來五百世,阿羅漢有這個能力。菩薩能力就更大了,如來
果地上,徹知!過去無量劫,未來無量劫,統統清楚,統統明瞭。為什麼?這個道理我們
現在明瞭,因為見了性之後,我們常講明心見性,圓教初住菩薩見了性之後,就是入一真
法界,入不二法門,時間、空間都等於零。無量劫前,都擺在面前。由這裡可知,阿賴耶
這個資料庫,裡面東西非常豐富。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如果我們阿賴耶識含藏的這些種
子,就是這些印象,假如它是物質,再小再小的物質,他說盡虛空都容納不下,好在它不
是物質。
  在深位的菩薩,見性也有淺深差別。法身菩薩有四十一個階級,都是明心見性,他見
的淺深廣狹有差別。深位菩薩,別人阿賴耶識裡面含藏的習氣種子,他能看到。就好像是
,你的檔案庫、資料庫裡頭,我可以調出來看,可以隨意調出來看,不但知道自己的,也
知道一切眾生,障礙就沒有了。你看在催眠,催眠這個方法,他能夠調出自己的資料檔案
,他沒有辦法調別人的。甚深禪定,可以能夠見到一切眾生阿賴耶識裡面含藏的習氣種子
。所以佛度眾生方便,為什麼?他對眾生的根性太了解,你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他沒有一
樣不知道。
  受、想、行、識屬於心法,佛法把一切法,最簡單的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心法,一種
是色法。現在科學家也是這樣分法,他分為物質、精神,物質是色法,精神就是心法。在
佛法裡面講,色法跟心法是一不是二,我們世間這些科學家、哲學家,他把它分成兩分,
好像物質不是精神,精神不是物質,都是獨立的,其實佛說不是獨立的,它是一,不是二
。心法是能生、能變;色法是所生、所變。能所是一不是二,這就是歐陽竟無先生所說的
,佛法不是哲學,不是宗教。哲學裡面,能所是分開來的,能不是所,所不是能。佛法裡
面講能所,但是能所是統一的。嚴格的講,精神跟物質是決定分不開的。為什麼?物質有
法性,法性的特色,前面我們講了,它也有四大,四大特性,那個四大特性就是見聞覺知
。所以一切物質都有見聞覺知,現代科學才開始發現!
  日本江本勝博士研究水結晶,這是發現的開端,物質有見聞覺知。但是佛經上講的,
講了很久了,三千年前佛就說了。《華嚴經》上(這是佛最初說的一部經),「一切諸法
,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最早講的。佛在楞嚴會上說的很清楚,「諸法所生,唯心
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這就講得更清楚。心的體就是性,我們佛法裡
常講的法性,植物、礦物,法性;連虛空,虛空之體也是法性。法性就有見聞覺知,中峰
大師在這裡面開示的「靈知心」,靈知心就是大乘經上講的佛性、法性,它的四大特色就
是見聞覺知。
  我們現在對這些植物做試驗,細心觀察,真的。植物,我們以善意對它,每天三次,
一次三分鐘就夠了。對它說「你長得很好,我很愛你,很感謝你」,這個植物真的愈長愈
好。像我這盆栽,這試驗就很明顯。另外一盆,你以惡的念頭對它,你說:我很討厭你,
你長得很醜陋,我不喜歡你。一、兩個星期之後,它幾乎就枯了,很明顯,你從這裡測驗
,它真的能懂得人的意思。
  現在許多人都在學著做這個實驗,沒有一個失敗的,證明植物有法性!真的它有見聞
覺知,就是說它能看、能聽,它能覺、能知。為什麼?它的體是法性,法性有這四個特色
。就好像色法裡頭,有地、水、火、風這四種特性。現在我們還沒有辦法來試驗礦物,泥
土、沙石,我們在考慮進一步怎麼樣來觀察它也有見聞覺知的特性。佛法裡頭所講的話,
我們就能懂了。《華嚴》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個問題,我們解決了,不再疑
惑。「一切法從心想生」,「境隨心轉」,這些問題不都證明了嗎?這是非常重要的說明

  如果我們真的明白了,真懂得了,我們自己的色受想行識完全自己能做得了主。第一
個,我們可以做什麼主?可以不老,可以不病,可以不死,真能做得了主!生死,這經論
裡面講得太多了,那是一個轉變,因果的轉變,決定沒有死。為什麼?你的法性不生不滅
。法性所變的法相,身體是相,整個宇宙一切現象是相,相有生滅,性沒有生滅。通達這
樣一個事實真相,我們對於生老病死的恐懼的念頭完全就消滅了,不再有恐懼,那是我們
所變的。
  能變的是我,是真正的我,所變的這個不是我,這個意思不能夠錯會。所變的是我所
變的,我呢,我是能變,能變是我。所以能變的是靈知心,妄心都是所變的,都不是我。
所以講這八個識,八識不是我,八識是心裡的作用,而且這個作用是錯誤的作用,不是正
確的作用,迷了叫八識;覺悟了不叫八識,叫四智。四智,就是正確的作用。
  所以我們現前是非常粗,非常不好,可以說是「粗惡五陰和合」,我們現在這個身。
這個色身、色心和合的身相,「假名眾生」,眾緣和合而生;物質是地、水、火、風,精
神是受、想、行、識。但是六道裡面眾生,無量劫以來,都執著這個身是自己,都執著受
、想、行、識是自己的心,錯了!於是在這裡面起惑、造業,受輪迴的果報,生生世世,
頭出頭沒,出不了六道輪迴。
  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非欣厭之行,必不能度」。欣厭就是講淨土,只有嚮往西方
極樂世界,厭離六道輪迴,厭離娑婆六道輪迴,你才能度!這是淨土宗的方法,淨土對我
們就非常有利益,因為這個法門,我們從前面一直看過來,這個法門方便、簡單、容易,
這個法門是橫出,不是豎出。橫出是對劫濁講的,方便是對見濁講的,轉凡心為佛心是對
煩惱濁講的,厭棄六道輪迴、嚮往極樂世界是對眾生濁講的。再看後面這一條「命濁」。
  「因果並劣,壽命短促,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度」。命是指壽命,就
是你得的這個身,在這一世當中,你能夠相續多麼長的時間?絕大多數五、六十歲就走了
,五、六十歲走的人太多太多。十幾、二十歲走的,也比比皆是。杜甫,唐朝時候人,他
在詩句裡頭有一句說,「人生七十古來稀」,這是唐朝人講的。
  因,我們的壽命,得來的壽命,是過去生中所造的業因,這一生得到的壽命是果報。
健康長壽的業因,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無畏布施。你有慈悲心,勇於救苦救難,
心地善良,多做善業,你才得健康長壽。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壽命就短促。我們中國世
法裡頭所謂的折福,你的福報折了,像打折扣一樣,折了。本來你能夠活一百歲,現在只
能夠活到六、七十歲,折福。你要能夠捨己為人,念念為社會苦難眾生著想,行行真能夠
捨己為人,往往壽命增長,壽命延長,延年益壽。壽命延長,不是享福,幹什麼?為一切
眾生服務。所以說「因果並劣」!為一切眾生服務。
  在這個世間,幾個人能夠活到一百歲?太少太少。我們要在這一生當中修行證果,就
必須要「不費時劫」,短時間能夠修成。還要什麼?「不勞勤苦」,要容易修。為什麼?
這個世間貧苦人多,富貴人少。貧苦人天天要忙著生計,他沒有多餘的時間,所以能夠在
他偷一點空閒時間修行,這就可以了,這樣的法門,他才能成就。
  淨宗符合這個條件,再忙碌的人,過去祖師教導的有十念法。早晨起來,家裡有佛像
,對佛像拜三拜,合掌,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盡一口氣叫一念
,念十口氣。一口氣念的佛號多少不要緊,沒有關係,一口氣是一念,念十口氣。氣足的
人一口氣可以念二、三十聲佛號,我一口氣大概可以念二十聲。身體稍微差一點,氣短一
點的,一口氣大概念個六、七聲是沒有問題的,這叫一念。早晨念十念,晚上睡覺之前念
十念,這叫十念法。
  前些年,這也有不少年,應該差不多有十年,我在吉隆坡講經,好像是第一次到吉隆
坡講經的時候,給大家說了一個「十念法」。我這個十念簡單,十念是十句佛號,跟祖師
這個不一樣,非常簡單,一分鐘,「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
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念完了。真的,是一心
,這裡頭不夾雜、不懷疑、不夾雜,一天念九次。早晨起來念一次,晚上睡覺念一次,這
兩次了。三餐飯念三次,吃飯之前合掌,我們不要念供養咒,就念阿彌陀佛,念十聲,這
十句。工作的時候,上班念一次,工作之前念一次,下班時候念一次,下午上班念一次,
下班念一次,總共九次,你只要每天做,一次不缺,這樣一次只要一分鐘,不耽誤你的時
間!很有效果。
  我提倡之後,有很多人照這個方法修,打電話給我,寫信給我,很有效果。為什麼?
符合淨宗的教誨,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你這十聲佛號不間斷,因為時間短,你可以
沒有妄念,十句阿彌陀佛當中不夾雜妄念。像平常念佛,念一支香,念一個小時、一個半
小時,難免沒有夾雜,我這個十句裡頭不夾雜,真做得到!所以依照這個方法修學的人,
收到很好的效果。這個方法曾經在美國、加拿大,很多地區推動。即使你有正常的早晚課
,你用這個十念法做助修,也是非常非常之好。工作如果非常繁忙,你就用這個做正修,
這是「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所以淨宗怎麼能在五濁裡面超越生死輪迴,蕅益大師
把這個道理給我們說出來了。
  我們再看經文,看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們接著看。上面我們曾經念到,諸佛讚歎
本師,在娑婆世界,五濁之中,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眾生說是一切難信之法。我
們再接著看底下的經文:
  【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
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就是這一句,前面是諸佛讚歎世尊,這一段世尊自己說出來了。所以蕅益大師講,釋
迦牟尼佛修什麼法門成佛的?念佛成佛的,念阿彌陀佛成佛的。什麼經上說的?就是這一
段經文說的!他告訴舍利弗,還不就是告訴我們大家!你應當知道。我,我是釋迦牟尼佛
自稱。『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這個難事就是念佛,念佛是難信之法,念佛成佛。
他念阿彌陀佛,所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句是我們世俗人常講,得道了,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佛道,無上的佛道。釋迦牟尼佛得成佛道是修念佛法門,五濁惡世
裡修念佛法門。
  又『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這個「一切世間」是講九法界,為九法界眾生說這
個難信之法,就是念佛成佛之法。世尊講,『是為甚難』,「甚難」是真的難信。所以真
正能相信這個法門,這個經前面講得很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能
夠信這個法,能夠理解這個法,能夠修行這個法,那就證明你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種的
善根多,善根、福德多,這一生遇到了緣分,好的因緣,你成就了。善根福德因緣少一條
都不能成就,這個三條統統具足,不是容易事情!好,我們看底下蕅益大師給我們的開示
,第八段。
  「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我們
剛才念的這段經文。「今以此果覺全體」,今是講現在,釋迦牟尼佛把他自己所證得的無
上菩提,整個授與五濁惡世的眾生,真不容易!「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
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從這個地方,我們就體會到,難,真難!夏蓮居老居士在《淨語
》裡面講的,說到這個法門「難信難信真難信」!念佛的人很多,為什麼他不能成就?他
不信。怎麼知道他不信?他夾雜,念佛夾雜著妄想在裡面。什麼原因?不信。真信,他就
不夾雜了。為什麼?真信,他把世緣、世法、佛法統統放下,決定不夾雜,很容易成功。
  我們在《往生傳》裡面,在《淨土聖賢錄》裡面,我們所看的,大概真信、切願,世
出世間法能放得下的人,快的,三個月到半年,慢的,兩年、三年,他就成功了。西方極
樂世界他就得到,他就能去,預知時至,真的去了。所以從前曾經有人問過我,不止一個
,他問我,《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講的這些念佛人往生,大多數都是三年,是
不是他們從開始念佛,壽命三年就到了?我跟他們大家說,我說不可能這麼巧,天下哪有
這麼巧合的事情!每個念佛人三年都走了,我說不可能這樣巧,實際上是什麼?他三年成
就了,他還有壽命,他不要了,提前走了,我相信這種人很多。
  最明顯的是宋朝的瑩珂,他真是勇猛精進,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阿彌陀佛告訴他,你
的壽命還有十年,等到你十年壽命到時候,我再來接你。他不要:我十年壽命不要了,我
現在就跟你去。阿彌陀佛答應他:好,三天之後,我來接引你。三天之後,果然往生。所
以你要曉得,有能力去的人,真正念成功了,什麼功夫?實在講,不是很難,功夫成片!
凡聖同居土往生。許多人到這個境界,走了,對這個世界沒有貪戀,真放得下!這個說法
才合理。
  我們如果功夫到這個程度,你想想看,你願不願意去?你還願意在這個世間受苦嗎?
哪有這麼傻的人!能去,真的功夫成就,能去,還不去,只有一個理由:我跟這個地方眾
生還有緣,我還要多帶幾個去,我不著急去,我在這裡再住幾年,多帶一些人去。諸位想
想看,除這個條件之外,還有什麼條件能夠把他留住?沒有了。這樣的原因,留在這個世
間,這是我常常講的,就是乘願再來!他的業報身的問題已經解決了,確實可以隨時往生
,他還不走,是為幫助有緣眾生。就是說這個世間還有些人能信,能信他的勸導,能理解
、能行,這些人能往生。他不是為自己,他自己沒有了,他為眾生。
  佛法裡頭常說,為續佛慧命,為廣度眾生。自己的事情,就像經典裡面所說的,「所
作已辦,不受後有」,自己的事情已經辦妥當,隨時可以往生。後有是什麼?是輪迴,決
定不會再搞六道輪迴了。是這麼一個境界,他生死了了,沒有一樣放不下。我們學佛,實
在說,至少要學到這個本事,我們這一生沒有白來。這個本事不難,因為這個功夫不是很
深,你要講到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那真的不容易,功夫成片不難。最難在哪裡?最
難在放下。
  這是我常常勸勉同修的,你們要真幹,不想再搞六道輪迴,首先要放下自私自利,這
個念頭不能有。要放下名聞利養。名聞利養,有時候可以做弘揚佛法的助緣,如果於弘法
利生有幫助,有這個機緣,我們也不要推辭。為什麼?它能幫助。沒有這個機緣,絕不希
求,決定不能攀緣。如果有這個緣分,名聞利養來了,自己想想,於弘法利生沒有幫助,
那就不要。於弘法利生有利益、有幫助,這可以用用,沒有貪戀!換句話說,在自己來講
沒有需要。五欲六塵的享受決定不能夠貪著,一貪著五欲六塵享受,馬上就墮落,墮的很
快。現在我們居住在,這社會上一般講開發中的國家、已開發的國家,一般人民生活都相
當富裕。我們學佛的人隨緣,隨緣裡面要懂得節儉,樣樣懂得愛惜,惜福。
  昨天,我在六十一號客廳裡面,看到裡面有個濾水器,有個洗茶碗的盆子,大家用過
之後,都不能夠隨手把它擦乾淨。這是愛惜物力。你們看看我的洗手間,這些水龍頭用了
好多年,你去看,新的。什麼原因?你用完之後,它上面沾著有水,用乾布把它擦乾,永
遠保持是新的。所以我用這些東西,可以用二十年,你們用頂多十年,就壞了。就是隨手
把它擦乾淨,這叫惜福!輕而易舉,大家沒有養成這個習慣,從小浪費慣了,大概家裡人
也沒有教你。
  有關係,我的家庭是窮苦貧民家庭出身,所以對什麼都知道愛惜,從小就養成了絕對
不浪費的習慣。衣服,實在穿到不能穿的時候才換新的,換一件。能穿,一直穿下去,只
要乾淨,只要整齊,我們一樣可以接見賓客,這是出家人的本分。無論用什麼工具,像這
些桌子、椅子,都要擦得乾乾淨淨的,保持它的完好。所以點點滴滴要養成惜福的習慣,
養成節儉的習慣。
  貪瞋痴慢,一定要斷。這十六個字,我常常勸同學們,有了這十六個字,你念佛未必
能往生。這十六個字統統能夠把它改掉、斷掉!你往生就有把握。好,現在時間到了。
==
你們要真幹,不想再搞六道輪迴,首先要放下自私自利,這個念頭不能有。
要放下名聞利養。
五欲六塵的享受決定不能夠貪著
貪瞋痴慢,一定要斷。
這十六個字統統能夠把它改掉、斷掉!你往生就有把握。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8-12-06 00:04: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12-06 16:43:00
阿彌陀佛!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12-06 21:11:00
南無阿彌陀佛,感恩。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8-12-06 23:20: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8-12-08 11:16:00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