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掀開經本,五十六頁。
前面講到法身能夠「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一段文裡面提到,阿彌陀佛在西方極
樂世界的應身也是有量的。這個文在五十六面倒數第三行,講「有量之量」,第二句看起
:
「如阿彌陀實有期限,人天莫數,是有量之無量。」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因為很多人
看到經上說阿彌陀佛是無量壽,又看到佛在經上講,阿彌陀佛將來入滅了,觀音菩薩成佛
。觀音菩薩成佛以後,度化眾生也是無量壽,入滅之後,是大勢至菩薩成佛。這個確實經
上是有的。這樣說起來,阿彌陀佛的壽量是有量的,怎麼可以稱為無量?這個地方解釋,
解釋得很好。《無量壽經》上說過,假使十方眾生,這是假使的話,不是真的,十方所有
的一切眾生,都證到辟支佛果,辟支佛比阿羅漢還要高一些,神通都像目犍連,目犍連神
通第一,壽命都是論劫數的;這麼多的人盡他的壽命,合起來共同計算阿彌陀佛的壽量,
都算不出來。能夠算出來的,經上的比喻像大海當中的一滴水;算不出來的,像大海水。
我們可以想一想,阿彌陀佛的壽量是無量還是有量?算不出來就是無量。所以這裡給我們
講,這是有量的無量。是有量,但是沒有人能夠計算得出來,這就是說無量。經上這個說
法諸位要知道,是講阿彌陀佛的應身,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是應化身。當然報身,一
般經上都說有始無終,證得之後就永遠不會有滅的,報身是智慧身,那是無量的,那是無
量之無量。法身,量與無量都說不上,它不落在數量之內,所以統統都說不上。這是有時
候會遇到這個問題。
另外還有個問題,在五十八頁第二行。大論,就是《大智度論》上有這麼一段話,「
大論三十六云」,第三十六卷,我們曉得《大智度論》有一百卷,三十六卷有這麼一段話
。「當知釋迦更有清淨國土」,釋迦就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也有淨土,「
如阿彌陀佛國」,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沒有兩樣。「阿彌陀佛亦有不嚴淨國」,也有不淨
土,也有穢土,「如釋迦文佛國」,就像我們現在這個娑婆世界。讀了《大智度論》,這
個人就不想生西方淨土了,為什麼?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有淨土,跟西方極樂世界沒什麼兩
樣,為什麼要跑到那個地方去?要跑到那麼遠,十萬億佛國土,跑到那裡去幹什麼?《大
論》上講的話沒錯,我們要問問,釋迦牟尼佛的心清淨不清淨?清淨當然現淨土,這一定
的道理,所以這在理上講的通,事上就有可能。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要怎樣才能夠生本師
釋迦牟尼佛的淨土?
這還是前面的話,前面有個比喻,學生跟老師聽不聽老師的教誨?如果真的聽老師教
誨,老師教我們念阿彌陀佛生西方極樂世界,生西方極樂世界就生釋迦牟尼佛的極樂世界
。為什麼?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生一佛國土,就是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生一切諸佛
國土;這一切諸佛,當然包括了釋迦牟尼佛。見阿彌陀佛,見一尊佛,就是見一切諸佛。
我們知道這點,就能夠死心塌地念阿彌陀佛,不管讀到經論佛怎麼個說法都不會再懷疑。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不叫我們生他的淨土,叫我們生阿彌陀佛的淨土?給諸位說,阿彌陀佛
的淨土容易生。這是彌陀因地所發的本願,只要執持名號,他就來接引。我們釋迦牟尼佛
的淨土,釋迦牟尼佛沒有發這個願,說你念他的名號,他就來接引你生淨土,找遍《大藏
經》也找不到這句話。這就是說明,西方淨土比其他一切諸佛淨土容易往生。生到西方淨
土就等於生一切諸佛淨土,因為你到西方淨土之後,你想到哪個佛的淨土就到哪個佛的淨
土,這個叫一生一切生。
這一大段,我們「釋名」就介紹到此地,再看第二大段。第二大段是「辨體」,在五
十九面第五行。「前文解釋能說所說,能觀所觀,皆能詮名。」前面一大段是解釋本經經
題裡面所含的妙義,這一段是要顯體,體就是講它的性質,也就是說佛講這部經理論的依
據。佛是依什麼給我們說《觀無量壽佛經》?一定要知道它理論的依據,我們的信心才真
正能夠建立。如果不知道它理論的依據就相信了,這只能說他的善根深厚,行,他能成就
。有些人,你沒有理論的依據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所以辨體就非常重要。
解釋裡面有句話說,「尋名,意在忘名顯體」,這句話很重要。實在講,這就是經論
裡面常常教給我們,聽教,古人講聽教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聽經,或者聽開示,古人用聽教
。聽教要在消歸自性,要消歸自性一定要離言說、離名字、離心緣相,才能夠與心性相應
。如果執著這些相就不相應,佛說經名也就是說教,如果我們能夠離言說相、離名字相、
離心緣相,就見性了。性是什麼?性就是經之體。由此可知,佛是依什麼給我們說經?是
依真如本性。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本性建立的,佛給我們所說一切經,也是從心性裡面流露
出來的,這個就可以相信了。
下面給我們解釋辨體的意義,它的正文在六十一面第二行。「次辨體者,體是主義」
,次是第二段。初是釋名,是第一大段,這是五重玄義的第二大段辨體。辨是辨別,體就
是本經的性體,先解釋體這個字怎麼講法。體是主義,主就是賓主,前面講名,名不是主
。譬如我出家了,師父給我取個名字叫淨空,淨空是不是我?不是的,這個人才是我。名
字,我換個名字無所謂,我可以換個名字,不能換個身。身是一個,這是主,我喜歡什麼
名字都可以。弘一大師你看他寫文章、畫畫的時候,他的印章他的名字總有八、九十個,
他自己恐怕都搞不清楚。名是假名,尋名,要找它的主才行,這個主就是體。「名傍是賓
」,在賓主裡講,名是賓,「體正是主」,名以顯體。「名是假名,體是實質,一切名下
,皆有其體」,如果這個名沒有體,名也不能存在。佛經裡常常用比喻說「龜毛兔角」,
這是有名沒有體。兔子沒有角,說兔角這有名就無體,那就沒有意義。有名一定要有個體
,要有實體。這是說體的意思。
下面要正式給我們解釋「主質」。「釋論云,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這是根據大
經所講的,就是《華嚴經》所說的意思。什麼叫魔事?魔就是折磨,就是煩惱、痛苦,凡
是與實相不相應就有苦。六道凡夫思想、見解、行為與實相都違背,所以三界統苦。聲聞
、緣覺、菩薩與實相不能完全相應,相應一部分,不能完全相應,他也有小苦,比起我們
來是少得多,他還是有苦。唯獨圓實菩薩,圓教真實的菩薩,就是證得法身的這些菩薩們
,他們才是真正離苦得樂,永遠沒有魔事,他能夠與實相相應。這個事實我們應當要知道
,知道就等於知道自己的病根,曉得自己害的是什麼病。知道病,我們就會找大夫,就會
找藥,才能把這個病治好。最怕的就是自己有病不曉得,這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修行人
要知道修些什麼?為什麼要修?將來希望得到什麼樣的結果?這個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決定不能說糊裡糊塗去修,這是不可以,這是浪費時間,浪費精神,得不到結果。
「大乘經以實相為印,為經正體。」佛所講一切大乘經都是以實相為體,實相就是宇
宙人生的真相;換句話說,一切大乘經都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是根據諸法實相來說的
。可見得它句句都是真實,沒有一句是假話。說出來與我們自己常識似乎相違背的,這種
情形很多,那是我們無量劫以來,我們在思想、見解錯誤累積的經驗,與我們這個經驗不
相應。實在是錯誤還是在我們這邊,不是佛說錯,是我們自己錯了。我們自己想錯了,看
錯了。會修行的人,一定要依佛所講的理論、方法修正自己的錯誤,這叫做修行。有很多
同修,初學、老學都有,看到佛經,我以為怎樣怎樣,我的看法怎樣怎樣,這個「我以為
、我的看法」就是無始劫累積錯誤的經驗。佛給他講他還不相信,他還要提出他的想法、
看法,這就難辦了。這在經裡面講,就是這個眾生善根還沒成熟,還不能完全接受。
==
會修行的人,一定要依佛所講的理論、方法修正自己的錯誤,這叫做修行。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不叫我們生他的淨土,叫我們生阿彌陀佛的淨土?
給諸位說,阿彌陀佛的淨土容易生。
這是彌陀因地所發的本願,只要執持名號,他就來接引。
我們釋迦牟尼佛的淨土,釋迦牟尼佛沒有發這個願,說你念他的名號,他就來接引你生
淨土,找遍《大藏經》也找不到這句話。
這就是說明,西方淨土比其他一切諸佛淨土容易往生。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