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Buddha 看板 #1SDJxIeY ]
作者: cool810 (silence) 看板: Buddha
標題: Re: [閒聊] 3個問題 : 羅漢? 另有涅槃? 印證羅漢?
時間: Wed Jan 9 08:22:40 2019
整理之前的推文有錯漏字:
初果斷除了以三結(遍計我執薩迦耶見、戒禁取、煩惱疑)為主的遍計煩惱障;二果
不僅斷除了三結,進一步斷除多品欲界貪、瞋的俱生煩惱障;三果不僅斷除了三結的遍計
煩惱障,進一步完全斷除了欲界貪、瞋的俱生煩惱障,斷除了三結+欲界貪、瞋的煩惱結
使(3+2),稱為五下分結盡;四果阿羅漢不僅斷除了五下分結的煩惱結使,進一步斷除上
界(色界、無色界)五上分結的煩惱結使,五下分結+五上分結全斷,證阿羅漢的無學位。
聖者的果位,是以斷、證功德區分到達果位的差別。斷除所斷,而證得相應的果位。
《雜阿含393經》: 「世尊告諸比丘:…三結盡,得須陀洹(初果),…若三結盡,
貪恚癡薄,得斯陀含(二果),…五下分結盡,生般涅槃阿那含(三果),…若一切漏盡
,…自知不受後有(四果阿羅漢)。」
《大般若經》:「舍利子!(見道位)由解脫知見永斷三結(遍計我執薩迦耶見、戒
禁取見、煩惱疑等三結為主的見所斷),永斷此三結故,得預流果(初果);此由(修道
位)修道薄欲貪、瞋恚,得一來果(二果);此復由(修道位)上品修道永斷欲貪、瞋恚
,得不還果(三果);此復由(修道位)增上品修道永斷五順上分結,得阿羅漢果(四果
無學位)。」
以上修行進程,可參閱友板 buddhism《地道建立》系列文。
佛果不僅斷除了五下分結+五上分結的煩惱障(煩惱障包含遍計煩惱障和俱生煩惱障)
,進一步斷除障礙同時現前通達一切所知品的所知障,成就一切種智(正等覺)的無學位。
《金光明最勝王經》:「諸佛如來,究竟斷盡諸煩惱障、所知障故,名為涅槃。」
《浴佛功德經》;「善男子!諸佛世尊具有三身,謂法身、受用身(報身)、化身。
…於諸眾生,起大慈悲,願得速成三種身故(由大悲心引發為利有情願成佛的發心)。」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十地滿心,…『斷』除一切微細所知諸煩惱障,『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
是妙果,名現報利益。…善男子等!佛寶具三種身:一自性身(法性身),二受用身(報
身),三變化身。第一佛身(佛果自法的法身)有大斷德(無餘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的滅
諦),二空所顯(佛果自法的法身,是由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二種無我的空性慧,無餘
斷障而自身獲得無上菩提自利圓滿的法性身、智法身),第二佛身有大智德(佛果的報身
,是一切種智的智法身的所依身),第三佛身有大恩德(佛果的化身,以說法等事業利益
眾生)…。」
行者相續中第六意識的等流(意識是心法,心法無形無色),無餘斷障到達佛果位時
,第六意識轉成一切種智的智法身(智法身是心法,心法無形無色),成就佛果位的智法
身時,同時成就了佛果的報身(報身是一切種智的所依身)、化身(化身依報身現起)。
《大般若經》:「若已圓滿一切福德、智慧資糧,…永『斷』一切煩惱、所知二障麤
重習氣相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乃名如來、應、正等覺(一切種智),於一切法得
大自在(沒有障礙),盡未來際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無餘的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才能證得一切種智的佛果位,換句話說,如果還沒有到
達完全斷盡——障礙解脫的煩惱障,以及障礙同時現前通達一切所知品的所知障——不能
稱為佛,一切種智的正遍知是佛才有的果位,正遍知是佛的十號之一,佛才有十號功德。
阿羅漢、佛都是果位,這樣的果位又稱為無學位。無學意謂,已經沒有剩餘的斷除該
道的所斷品,沒有該道所斷品需要再斷除了,已達該道的究竟,這樣的果位稱為無學位。
行者相續中發展的道路,以三乘行者區分的三種道路:聲聞道、獨覺道、菩薩道。
例如三果不能稱為無學位,因為還有五上分結的煩惱障還沒有斷除,當三果進一步斷
盡五上分結,成就了該道的究竟極果,也就是四果阿羅漢,到達了該道的究竟,這時才稱
為無學位。同樣的,完全斷除了菩薩道的所斷品,包括煩惱障和所知障的所斷品,才到達
佛果的無學位,所謂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無餘的斷除所斷而達究竟的斷、證功德。
簡言之,涅槃是苦的止息,即滅諦。佛陀說四聖諦:苦(苦諦)、苦的生起(集諦)、苦
的止息(滅諦)、滅苦的方法(道諦)。四聖諦即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苦集是世間因果
,滅道是出世間因果。《南山律》:「四諦統攝凡聖因果,大小教門廣略異宜,無出此四
。」苦(果)、集(因)是世間生死流轉的因果,滅(果)、道(因)是出世間還滅生死的因果。
二乘斷除的集諦屬於煩惱障,菩薩斷除的集諦包含煩惱障與所知障。菩薩行者由菩提
心攝持空性慧,透過菩提心與空正見行持六度四攝,無餘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成辦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