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27(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9-02-16 01:03:06
  再看底下這一段,在二百三十五面最後一行。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
。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
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
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
  中品下生,在這個地方經文省略,並沒有詳細的給我們說明。這個生因是說這個人是
世法的善人,臨終的時候聞到善知識為他說法,他就能夠相信。經上沒有說佛來接引,我
們想想佛會不會來接引?不接引,他怎麼就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讀這個經一定要跟三經合
看,這樁事實我們才能看的圓滿,才能夠把一切疑惑斷盡。在四十八願裡面,這一點諸位
要記住,西方淨土最重要的依據是四十八願。一切諸佛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如果與
四十八願相抵觸、相違背,我們都不能相信,即使本師釋迦牟尼佛也不例外,一定要以四
十八願做依據。四十八願裡面沒有說,中品下生以下我就不來接引,沒有這一句。臨命終
時佛來接引是阿彌陀佛的本願,他一定來的,即使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佛也來接引。
  尤其是在,這算前年,華盛頓DC周廣大居士,我們看看情形好像就是這個情形。他
看到西方三聖來接引他,他沒有說許多佛菩薩,他沒有說,他只說是西方三聖從雲端裡面
下降,接引他往生。他是臨命終時念了三天三夜,一生沒有遇到過佛法,就是臨終的時候
遇到善知識,勸他念佛求生淨土,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這是距離我們不遠,
也就是一、兩年的光景,有這麼一個人往生,這是決定往生。他自己見到佛,跟大家說佛
來了,他見到,在雲端裡面下降,這不是假的,決定是真的。
  像這個,我們一定要讀《大經》,才曉得經典裡面有些地方省略,這個地方省了,那
個地方有,像《無量壽經》,這個本子省略的,別的本子有;別的本子有的時候省了一點
,那個本子有。釋迦牟尼佛多次宣說,這就是確實有會集的必要,會集等於是把所有的本
子我們統統都看到了,釋迦牟尼佛多次宣說的,我們全部都聽到了,意思才完整,才不至
有缺陷。同樣的,三經會起來看,還得把所有本子會起來看。像《彌陀經》,玄奘大師譯
本裡面就有些句子羅什大師的沒有,足可以補充羅什譯本之不足。這樣看才能看到完全,
使我們許多的疑問能夠斷掉,這是很重要的。
  末後一章第十六觀,「下品生觀」,下品往生著重在持名。我們看經文,二百三十八
面最後一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
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
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
十億劫生死之罪。】
  從這一段,這是講生因,由這個修因來看,可以說中上輩往生都是修福的,下三輩往
生都是造作罪業的眾生。前面都修福,在世間是善人君子,是有道德之人,以下三種這是
罪業淺深不同,上品是罪業比較淺的,愈往下去造作罪業就愈重。他們修觀當然是不可能
,觀想、觀佛都做不到,善友教給他持名念佛。在此地我們必須要知道一個事實,觀想、
觀像這些方法,業障很重的人不能修,沒法子修,執持名號可以能度他。你們想一想,這
三種念佛的方法,觀想、觀像、持名,哪一種殊勝?這應該可以知道。一切方法度不了的
,這個方法能度,這個方法是第一殊勝,這個要知道。所以,十六觀裡面講的這三種方法
,殊勝無比的就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能度地獄極苦眾生,其他的都不必說了,就統統都
度了,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沒有不提倡持名的。《無量壽經》上提倡持名念佛,
《阿彌陀經》上也提倡持名念佛。為什麼不提倡觀想、觀像,你就曉得了,那些方法都能
往生,度業障比較輕的。業障深重的就要靠這個方法,前面那兩種方法度不了,這才用最
殊勝無比的方便法門,成就一切眾生。
  圓頓教裡面主張的是,即使在最重的罪業,懺悔都能夠滅除,所以心裡面一念回心就
能與西方極樂世界感應道交。但是一個人在一生當中遇善知識很不容易,那實在講是多生
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師生亦復如是,一個好的老師可遇不可求,我們到哪裡去找?
找不到;老師要找個學生傳法給他也找不到。夏蓮居老居士一生就傳一個人,黃念祖老居
士,就傳一個人,何嘗不想多傳幾個人,找不到,這是機緣,找不到。李老師當年在臺中
,我每一次見他,就勸他老人家多傳幾個人。因為我們在外面講經很辛苦,總感覺到太孤
單,師兄弟多一些好,彼此可以支援。這個話我說了總有十幾二十遍,每次說了,點頭,
是!最後一次我給他講的時候,他跟我說,他說你替我找學生!我從此以後不再說了,我
知道了,找不到,到哪裡去找?學生什麼條件?百分之百的服從,我到哪裡去找?我找不
到,現在這個社會,找個那麼聽話的學生確實找不到。
  我這些同修們,跟我出家的,就是演培法師所說的話,都是同參道友,不能把他看做
徒弟、看做學生,不可以,你要把這些人看做徒弟、學生,那就錯了,大大的錯了。同參
道友,朋友,哪有學生?學生是百分之百的服從,那是學生。不能服從,大家住在一塊,
相處歡歡喜喜的,朋友,彼此都要恭敬,都要客氣。我們稱都稱法師,真正徒弟沒有這麼
客氣的稱呼,師父對學生跟父母一樣,稱名。所以對你客氣,就曉得我們現在社會不一樣
,彼此在一塊同參而已。
  師資道合,自古以來就是個難事,相當不容易。達摩祖師那樣聖人,在少林寺還面壁
九年,等一個學生,一個傳法的。達摩一直到五祖,一代一代都是傳一個,惠能大師因緣
聚會,那是緣成熟了,他傳了四十三個人。這是在中國禪宗史裡面過去沒有,一直到今天
也沒有,傳了這麼多人。六祖以後,傳兩、三個有的,像六祖那樣殊勝的就沒有了。善知
識實在難遇,我們自己求法也實在是不容易,所以要真正覺悟、徹底覺悟。徹底覺悟從哪
裡做起?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是決定沾不得,一沾上這個,全部都毀掉了。今天這個社會
處處充滿了誘惑,你能夠禁得起嗎?能不受誘惑嗎?這個就難。所以有人問我,要什麼條
件才能夠弘法利生?我其他的條件都不談,我只說兩個條件,第一個,內心清淨不生煩惱
;第二個,不被外境誘惑。你能做到這兩條,也許就可以了。這兩條做不到,好好的念佛
,能往生就不錯了,就不容易了。所以這外面環境誘惑力量太大。這是說明懺罪往生。我
們再看下面經文。
  【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
。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你看這是西方三聖出現了,凡是來接迎,全都是化佛。上品上生的,雖然經上沒有說
化佛,我們想想是佛本身來的?十方世界同時去往生的人太多了,阿彌陀佛這樣去迎接,
那他受不了,那還得了嗎?所以全是化佛。不過化的那個佛是隨眾生心,佛不是我要化一
個什麼樣子去接引,不是的,隨眾生心念而變化。佛有沒有心?佛沒有心,是我們自己心
念,化佛,這個佛大小、相好莊嚴殊勝是不一樣,隨著自己境界來變化的。
  就像我們敲磬一樣,我們敲一下磬就會響。磬響,它有沒有分別執著,我要怎樣響、
怎樣應?沒有。你敲得重,它響的聲音大;你敲得輕,它響的聲音小。音聲大小、長短恰
如你這個所感,感應道交,是這樣來的。所以,即使下下品往生,都是佛來接引,佛的化
身盡虛空遍法界。這是實際上的事實的狀況,我們要曉得。下品上生,既然三聖都來接引
了,那中品下生比這個高的多了,哪有佛不來接迎的道理?所以從上下文來看,前面決定
是有。
  【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
  先見到佛光。
  【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華乃敷。當
華敷時。】
  『敷』是開。
  【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
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這是『下品上生』的人,在西方極樂世界十小劫之後就證得初地菩薩的果位。初地就
是提升到實報莊嚴土,地上菩薩生實報莊嚴土。在這段註解裡面,二百四十面,我們把註
解念一念。請看第二行,從第二句。「圓頓教說,罪無輕重,悔者皆滅」,懺悔力量非常
之大,「如仙欲殺諸婆羅門」,這是舉經典上講的公案,欲是有預謀,這是講仙人有預謀
殺了婆羅門,「地獄三念,知謗方等,心生改悔,即生佛國」。這是舉一個例子,造極重
的罪業,如果不懺悔求生淨土,必定墮阿鼻地獄,就是這樣重的罪,真正悔改還能夠往生
。下面是諦閑法師他老人家的開示。「竊謂,此人法雖不謗」,這是講這個下品上生的人
他雖然不謗法,「其餘一切惡業,無不具造」,十惡業他都造。「以其無慚愧故,無所不
為也」,這是現前社會裡面普遍我們能夠見的到的,甚至於我們自己也不免是這一類的人
,這個自己必須要覺悟,要回頭,「好在臨終遇緣,自非宿善所追,萬不能有此儌倖」。
所以實在講,他這一生遇緣能悔改往生,還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在這個時候現行,
絕對沒有僥倖之理。
  「但聞諸經首題名字,便除千劫重罪,大法不可思議」,這是講聽到諸經的名字能夠
滅罪。所以日本人他們不念經,他也不念佛號,日本人念《南無妙法蓮華經》,他就是從
這兒來的。大乘經題就能夠滅罪,這是真的,經上確實是有這個說法。可是這也是一種偏
見、執著,經題裡的含義他不知道,我到日本去訪問,問過很多人,他會念,問他什麼意
思?不知道。那就很難了,一定要曉得意思,不曉得意思,利益非常之少。這就是像小孩
唱歌一樣,三、四歲小朋友會唱國歌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什麼?他不知道,這個沒有用
處的。
  所以念佛名亦復如此。念佛名,名是經的總綱,名義要是明瞭,經義就思之過半了,
這樣才能受持,才能夠得真實利益。哪有說聞名不懂意思的,這個不可能的事情,這個很
難得到真實利益。譬如說我們這部經,這樣略略的介紹一下,對於我們念佛就有很大的幫
助。我們要不讀、不研究、不去探討,名號往往念的自己沒有感覺到得力,天天念,念了
沒有受用。明白一些了,曉得這個名號有起作用,好像念的時候心裡起了變化;不明瞭的
時候,雖然念,念得很勤,心裡不起變化,可見得經題的意義一定要知道。一切經題,說
實在的話,意義最明顯、最完備,無過於《大乘無量壽經》,它題裡頭確實非常的圓滿,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所以確實,往生品位高低在遇緣不同。
  下課了。
==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2-16 02:20: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9-02-16 17:23: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rcanny (初心)   2019-02-16 17:27: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9-02-16 18:11: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terrytina19 (翼)   2019-02-16 20:53:00
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2-16 22:15:00
阿彌陀佛!
作者: wugilin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滿願)   2019-02-17 17:07: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terrytina19 (翼)   2019-03-01 09:17:00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