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掀開經本,二百二十七面,看「上品下生」: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
這個經文很明顯的給我們說明要發菩提心,『無上道心』就是發菩提心。
我們翻過來看經文,二百二十八面倒數第二行。
【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
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
這一段是說緣。前面中品,經上講有千佛,阿彌陀佛與化佛千佛來迎接,這個地方佛
的數量少了一半,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問,阿彌陀佛是不是也有分別
執著?為什麼上品化佛就多,下品化佛就少,是不是他也有分別執著?這個必須要知道的
,往生的時候佛菩薩來迎接,這是真的。來的佛菩薩數目多少,是我們自己心裡有感,佛
菩薩自然而應,阿彌陀佛決定沒有分別執著。見到這些佛,還是我們自性彌陀變化來迎的
,所以一切確實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總而言之離不開自己心性的感應。品位愈低
,來迎的人人數就愈少,品位愈高的,見的境界就愈殊勝,這個是自然之理。到西方極樂
世界確實有四土九品的差別,每一土都有三輩九品,有這個差別。但是我們在《大經》上
讀到,即使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神通道力、種種受用沒有差別,到達西方之
後沒有差別。這是彌陀神力加持,所以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平等,就是說在物質生活受
用上平等,內心斷煩惱、證菩提這個沒有法子平等,這是阿彌陀佛幫不上忙的,這個是要
自己下功夫。
底下一段經文說往生。
【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
這是往生的現象。
【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
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
。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這是說上品下生的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日一夜就花開見佛。雖然見佛聞法並不
能立刻就開悟,要經三七日後他才明瞭,三小劫他才明心見性,真正證得初地的果位。我
們看起來這個時間也很長,要經三小劫,實際上西方世界人的壽命是無量壽,由無量壽來
看三小劫,如果像我們這裡人生百歲,大概看三小時的樣子,甚至於還不到,恐怕只有三
十分鐘。他壽命長,三小劫在他們看起來很短,太短的時間。確實這個法門是當生成就的
法門。
末後這一句是總結,二百三十一面第一行。
【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十四觀是講上三輩。下面是第十五,第十五是講中品往生,有中品上生、中品中生、
中品下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
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這是講他的修因。由此可知,上品偏重在讀誦大乘,中品這一看似乎是二乘人,小乘
人回小向大,持戒念佛者,這一類的。他能夠受持五戒,五戒是佛法裡面的根本戒,無論
是古今,這是講時間,無論在從前的印度,或者現在中國,乃至於其他國家民族,這是個
基本的道德理念,都必須要遵守的。沒有說殺生是善行,沒有這個道理,沒有講偷盜是好
事情,古今中外都不承認。所以,殺盜淫妄酒不是好事情。現在這個世界上雖然賣酒,劣
酒也提出警告,這也不是很好的東西。可見得這個五條戒確實超越了時空,是一切眾生所
公認的善行,必須要遵守。其他的生活規範,可以說是因時、因人、因地不同,這樣來制
訂的。它的基本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那就是斷惡修善,這是自律以及處世的
規範。『無眾過患』,持戒很清淨,以這個善根迴向,求生西方,這是中品上生之因。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
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臺。長跪合掌。為佛作
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華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
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
這是說明往生的利益。根據這一段經文來看,在後面來看,小乘的果位是非常的清楚
。小乘根性持戒念佛,迴向求生西方淨土,得這樣的果位。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二百三十四面。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
一夜。持具足戒。】
『具足戒』就是比丘戒。
【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熏修。】
到這個地方是講生因。十戒是沙彌戒,沙彌戒跟八關齋戒非常的接近。八關齋戒是在
家居士修出家戒一日一夜,八關齋戒的時間就是二十四小時,如果要再受,得重新再受,
可以每天受。如果沒有法師,這個戒可以在佛菩薩形像面前自己受。有八條戒跟沙彌戒相
同,有一條是齋,齋是過中不食,中是日中,每天日中的時間都不相同,過中不食。過中
要再吃東西就破齋,八關齋戒就破掉了。實在講這是不太容易持,下午只可以喝水,連飲
料都不能用。因為在齋戒裡面講,飲料裡面不能有沉澱,假如放一下它會沉澱的話,就不
能吃。牛奶會沉澱,豆漿也會沉澱,果汁也會沉澱。蜂蜜不會沉澱,蜂蜜跟水調和起來不
會沉澱,那個可以吃,糖水可以吃。著重在齋,日中一食,這個叫齋。早晨再吃一點的時
候,這也破了齋,這個也不行,決定是日中一食。
所以有很多同修持午,持午實在講有沒有必要?諸位要曉得齋戒是形式,目的是得清
淨心,目的在這個地方。齋戒持得很嚴,心不清淨,這個齋戒是世間有漏福報,不是生因
。如果生因要是這樣說法,那西方極樂世界完全講外表,這是決定講不通的,這個理論是
講不通的。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晚上少吃對自己身體決定有好處,我們中國古人講飲食
主張的是,早晨吃的好,中午吃的飽,晚上要吃的少,晚上能不吃,的確是非常好。可是
現在人的習慣不相同,晚上到半夜還要吃個宵夜。尤其是外國人,外國人一天的正餐是晚
餐,我們中國人的正餐是午餐,他們正餐是晚餐。晚餐吃得很多,吃得很好,中午多半在
工作,隨便吃一點,這是飲食生活習慣不相同。要曉得佛家飲食還是幫助我們修定,幫助
心地清淨,目的在此地。這是講持戒念佛。
【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
。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
在這裡我們又看到一句經文,『隨順三世諸佛教』。持戒念佛求生淨土,是過去、現
在、未來一切諸佛都是這樣教化眾生,勸一切眾生持戒念佛,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三
世諸佛教。
【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這是往生。
【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歡喜。得
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中生者。】
這個品位比前面更低,來接引的盛況比前面也差了很多,到西方極樂世界,經半劫才
能證阿羅漢果。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阿羅漢,也沒有須陀洹,這個我們在《無量壽經》上讀
到過的。說這些名詞都是比喻,他的果位等於他方世界的須陀洹跟阿羅漢,須陀洹就是見
惑斷盡,阿羅漢是思惑斷盡。在大乘菩薩果位裡面,須陀洹相當於圓教初信位的菩薩,阿
羅漢相當於第七信位的菩薩。到七信,就從凡聖土提升到方便土,到方便有餘土。
==
『隨順三世諸佛教』。
持戒念佛求生淨土,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都是這樣教化眾生,
勸一切眾生持戒念佛,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