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醫方明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5-28 11:44:49
南懷瑾老師講述生活中養生的一些常識
為什麼打坐要蓋腿呢?因為我們常被氣候影響。
平常不打坐也都是這樣,大家不注意。
人在睡眠、打坐、靜止的時候,體溫就下降。
因此睡眠要蓋被子,打坐也是一樣,怕風寒從膝蓋或後腦進來,所以後面領子包好,保護
兩個膝蓋稍微蓋一點,不是圍被子一樣圍住。
如果夏天不需要,可以不蓋。
大家現在有一個毛病,禪堂到處看到,夏天打坐也包得好好的,不曉得幹什麼,那是不合
理的,所以要懂得這個道理。
假定在東南亞、印度,出家在家的修行人,全身光的,在曠野裡頭也可以,因為他有本能
的習慣,已經適應了。
所以打坐蓋腿一切等等,要自己知道調整,這個觀念要搞清楚。
至於有些禪堂正統的規矩,包這兩個腿不是這樣隨便一蓋,要很規矩,兩個膝蓋頭好像包
成四方塊一樣,不然就犯了規矩,就要挨香板了。
我們這裡沒有這個規定,只是告訴大家一個道理。
現在人是在冷氣間裡得病的,這裡冷氣可以很冷很冷,但是試了幾天了,認為溫度不能低
於二十六度。
冷氣是給你涼快涼快,夏天要按照自然的規律,身體有一點微汗是最好,最健康了,貪著
涼快會得冷氣病。
下午燈開多了有一點熱,他們說要調一下。
所以這裡氣溫是控制的,不像一些地方,把冷氣開著玩,冷得像冬天,那是死路一條,不
可以的。
像我坐在這裡,背上在流汗,我還喜歡呢!
如果不流汗,我的習慣認為生病了,那就不得了啦。
我以前同美國的教授談,你們講衛生是消極的,中國文化是講養生之道,道家叫“攝生”
,攝就是抓來,自己把生命控制住,就叫攝生。
所以道書上叫攝生之道,這是積極的。
我現在不是講西醫,是講中醫第一部要讀《黃帝內經》。
其中第一篇就是說人瞭解陰陽六氣,現在的人都不相信,學中醫的也不肯讀,認為是空洞
的理論。
陰陽就是下面、反面,陰陽兩個字是代號,什麼事都有正反兩面,是相對的。
甚至每天的氣候,每件事情也都是相對的。
整個宇宙大氣層跟著太陽月亮的行度,十二個月當中有六種變化,所以說是六氣。
哪六氣呢?風、寒、暑、濕、燥、火。
現在假設不開冷氣坐在這裡,或到外面曬一下太陽,是什麼感覺呢?
現在梅雨季節快要過了,馬上到三伏天了,就是《黃帝內經》講的燥、熱、火這個季節,
身上難受,所以梅雨季到三伏天最嚴重。
這是講身體外面的感受。
如果學醫的就要知道,夏天身體裡面反而是寒的,我們的胃是寒的;
可是大家喜歡夏天吃冰涼的東西。
以養生之道來講,修道的人不幹這個事,夏天反而要喝熱的,吃熱的。
這裡地球自然的物理,夏天手伸到井裡去,地下水是涼的。
我們夏天覺得熱,因為受大氣的影響,身體體能的溫度向外發散,表皮上感覺很熱流汗,
內部就寒了,這是養生的道理。
所以很高明的醫師,有時候夏天的病,不是給你吃涼藥,反而是吃大熱藥。
因為看到你們蓋腿這件事情,就先講起這方面了。
燥跟熱不同。暑濕,現在還沒有到三伏天呢,我們是講黃梅天的濕。
現在我們覺得熱啊、冷啊,氣候不舒服啊,那是濕度的關係。
這個空氣裡頭有水,而這個水被太陽一曬變熱水,我們現在的身體像是泡在洗澡池的熱水
裡,因而不大舒服。
所以暑天有濕。
尤其上海在海邊,這裡是太湖,暑濕蠻嚴重的,最嚴重的是南京、武漢,西湖邊上,有水
汽的都是暑濕。
所以學醫,保養身體就要注意這個。
現在是告訴大家自己保養,所以才講陰陽六氣。
我們過去讀書,也讀《黃帝內經》,我是十二歲半開始讀的,我怎麼讀起這個呢?
我有個老師,他也信佛,一部《金剛經》擺在那裡,另外也有一部《黃帝內經》。
我們年輕嘛,站在旁邊,聽到黃帝很稀奇,他就笑一笑,告訴我一句話,這是醫書啊!
“先生啊!我看一下好不好?”“
要看拿去嘛,最好你能背更好。”
那個時候就接觸《黃帝內經》了。
我現在講中國人學文也好,學醫也好,學政治也好,如果《黃帝內經》都不摸,都不懂,
夠不上談中國文化。
你不要認為那個是醫學用的,裡頭許多人生的道理,政治的道理。
剛才說溫度已下調一二度了,太多一點了吧?
你們馬上要調回來,現在已經到下午了,太陽一下去就涼快了,我是貢獻你們意見。
還有一句話,剛才進來大家熱,現在還是三點鐘呢,為什麼現在會覺得涼快一點呢?
剛才你們報告感覺難受,所以把溫度調低一點。是這個原因嗎?不是。
什麼原因呢?中國文化一句老話“心靜自然涼”,要注意這個,非常重要。
我還記得年輕時,站在操場看兵操練,自己站五個鐘頭,全身武裝,還穿著皮馬靴,在大
太陽下,裡頭的汗像雨水一樣的流,外面看不出來。
我靜靜站在那裡,屹然不動。
那個時候沒有體會那麼深,只好把自己忘了,要裝英雄嘛,要領導別人,做模樣。
什麼叫心靜自然涼?
對熱啊、冷啊,不在乎它,不理它。
你說熱得不得了,想到熱得不得了,你更熱了,所以不能心靜自然涼。
你看大家因為有個老頭子坐在這裡給你們亂吹,一聽話把這個熱的觀念一忘,就好多了,
這是心靜自然涼,修養的道理就是這樣。
換句話說,你碰到煩惱或危險的時候,只好放下,所以禪宗講“放下”你不理就沒有事,
那就輕鬆多了。
就是為了蓋腿,為了打坐,給大家講了那麼多囉嗦的話,要大家注意。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
孩子是喜歡動腿的,到了大一點喜歡亂跑,到七歲八歲,狗都討厭,那個狗在睡覺,他偏
跑過去踢一腳,因為兩腿愛動。
所以到上小學中學,愛打球運動。
等到做了老闆,像你們這些中年人,兩個腿不行,開始架二郎腿了。
當年楊管北到辦公室,抽根煙,腿架到桌上去,這樣子去指揮。
所以,你們的健康對不對,看你們兩條腿,到了老年兩條腿就這樣走路了(師示蹣跚艱難
狀),只要看自己兩條腿是否靈活,你就測驗出自己的身體何況了。
所以衰老、死亡是先從腳底開始的,以前講“寒從足底生”,老人冬天那個腳底心還發燙
的,就會長壽。
所以我經常叫你們加衣服,尤其女人,褲子要穿厚些。
我們小的時候看到祖母,兩個褲腿都綁起來,所以婦科的病少。
現在穿個三角褲,又穿裙子,要美麗,不怕凍,所以婦科病特別多。
寒從足底生,精也從足底生,兩腿、兩足是非常重要的。
《人生的起點和終點》
-----------------------------
冬天可以吃冰,夏天我是不主張吃冰的,我寧可喝燙的。
另外飯後吃水果我是絕對不贊成,我們剛把熱的東西吃下去,跟著又把涼的東西吃下去,
就把它蓋住了。
久而久之不生病才怪。
每個人的舌頭吐出來都是白白的,上面都有寒氣。
這個水果是可以吃的,但最好在平時吃,為什麼一定要在飯後吃水果?
這都是習慣,不通!
我們的身體地二生火,下面火上來,如果拿道家的義理來講,有真火有虛火,虛火就是發
炎了。
虛火是什麼呢?
等於點蠟燭有亮光,冒的煙就是虛火。
你以為有熱,那個並不熱而是寒的,所謂有陰中之陽,陽中之陰的區別。
-----------------------------
我教你們青年人,讀書不要低頭。
關老爺看兵書,一定把書拿到眼睛高度讀,哪怕手累一點還是要這樣讀。
讀完了書合上放好,才休息睡覺,不會拿本書躺在床上,歪著眼睛去看,那還不變成鬥雞
眼,戴上眼鏡嗎!
讀書嘛!手要洗乾淨,所以你看我這個手帕,每個桌子上都有,我要讀書以前一定擦手。
不管什麼書,書寫出來都很不容易,所以值得尊敬,每本書讀完了都保持乾乾淨淨。
書帶到廁所去,這個習慣很有問題,你們要注意一下,這也是代表文化的水準。
《我說參同契》
----------------------------
學生:請問老師,能否給我們講講養生之道。
南師:我不養生。忘掉身體,忘掉自己,甚至忘記了壽命長短,忘記時間、空間。
你越是搞身體,希望它長壽,越糟糕。我告訴你的是真話,是原則。
從我這幾年的健康體驗來看,確實如此,你越在乎身體,越得不到健康,身見越嚴重,身
體一有點風吹草動也會驚恐不安。
《漫談中文文化》
-----------------
“春三月此謂發陳。”第一句話不是說春天的三月哦,尤其不是陽曆,是講陰曆。這是指
春天的三個月。一年分四季,一季三個月。
請注意,我們研究東方的醫學中醫,也必須要瞭解印度的醫學。
印度一年只有三季,一季四個月,可是它的醫理跟我們差下多,各有長處。
我們的藏醫用的是印度的醫學原理。
國家統一以後,有的藏醫加上了中國醫學的道理,這點需要注意。
“春三月”,是春季三個月,根據醫學來講,
“發陳”,就是舊的換成新的,陳舊的發散了,變成新的;也就是說生氣來了。
“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我們的身體與天地的氣候配合在一起,以道家的觀念講,人的身體是個小天地,整個的天
地只不過一個人身。
這是舊的天文科學研究跟人體配合的觀點。
春天是生長的季節,萬物欣欣向榮。
“夜臥早起,廣步於庭。”
早晨起來多運動,我也常常告訴許多學禪的運動家,尤其現在人,學武功的、學禪的,白
天沒有時間,晚上到公園到樹林,打拳練武功。
我說你不要命啦!什麼意思呢?
夜裡在公園山林裡,吸的都是碳氣;因為草木到了夜裡放出碳氣,早晨起來放的是氧氣。
結果非要夜裡去練不可,真的有意思!這個需要懂得啊!
“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
古人頭髮都是綁起來的,最好是散開,給它生長。
我們人同動物一樣,春天也脫毛,秋天也脫毛,動物也春秋二季換毛的。
我們身上也是一樣,大家沒有注意。
所以這個時候“以使志生”,使你意識精神來了。
“生而勿殺”,醫學同政治有關係,不要殺生。
“予而勿奪,賞而勿罰。”對於生物世界,只能夠施出去,不要罰,不要殺生。
你們都曉得“秋後算帳”,對不對啊?
為什麼呢?中國以前的法令,就是犯了重罪的,除非很嚴重的,很少當場處理的。
判決以後,一定等到秋天處決,就是根據氣候時令,因為春天不准殺生,所以“秋後算帳
”是這樣來的。
秋天到,該殺頭的才會殺頭了。以前幾千年帝王政策,說春天是不殺的。
所以古人有兩話話:“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春天的鳥不准打,因為小鳥正在窩裡等著母親回來喂呢!
中國文化“天人合一”這個道理,同氣候是有連帶關係的。
“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這是關於春天養生,是這樣一個情形。
“逆之則傷肝”,
春天是生長的時候,所以叫你頭髮也打開,心境也要好,什麼都好,夜裡早一點睡,早晨
早一點起來,身體要這樣保養,還沒有講到心理狀態。
春天屬木,木主肝。你聽到肝出毛病,現在的醫學以為自己有癌症了,其實是肝氣受傷。
“肝氣”是個什麼東西?
這就是中醫跟西醫不同了。
後來西醫一來,第一個反對中醫,說中醫亂講,說肝在左邊,解剖了,肝明明在右邊嘛。
我現在還承認肝在左邊,是指“肝氣”;身體的神經交叉的、發動的地方在左邊,就是說
肝氣還是在左邊。
所以我們看中醫的把脈,心、肝、腎在左邊,肺、脾、命門在右邊。
不是搞錯了,沒有錯,它是講肝氣的來源。
氣脈都是交叉的,上下交叉,左右交叉,這個網路是這樣的。
所以你違反了春的自然法則,肝會出問題。
我們發脾氣、憂鬱的、內向的、受委屈的,都傷肝。
後面有關心理方面的,《黃帝內經》都有,心理跟生理要配合研究才好。
春天講到肝的問題,其實我們整個的氣候一個冷、一個熱,春天漸漸由寒變成暖和,到火
力很強的時候就到了夏天。
所以我們中國講歷史只有春秋兩個。
春秋是最好的,日夜時間持平,二十四節氣裡面,春分、秋分的時候,可以亂穿衣服。
春天氣候溫暖過了以後,就是熱度高了,是夏天來到。
“夏為寒變”,
夏天怎麼會寒冷呢?這是說夏是寒冷的相對。
“奉長者少”,
生長的時候少,春天才是萬物生的季節。
“四氣調神”,
就是我們講“天人合一”,生命與氣候中間的變化。
我們常常看到中醫裡講“邪風”,或者是“邪氣”。
這個“邪”代表什麼?哪有個風是邪的?哪個風是正的?
當我們生命健康的時候,本身那個氣是正的;不健康的時候,氣就是邪的。
醫學告訴我們:有寒則畏寒。身體裡頭有寒的,特別怕冷,感覺外面的風冷得不得了,這
就叫“邪風”。
正、邪是本身的立場加以分別的。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
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春生夏長,這是講夏天這三個月當中,“蕃秀”,植物春天種下去,一直成長到夏天,這
是最漂亮的時候。
夏天“天地氣交”,這是古文那麼講,因為我們的生命靠三樣東西,日光、空氣、水。
溫暖的地方會生長,寒冷的地方就是死亡。
“萬物華實”,所以夏天是生長最重要的時候,萬物繁華漂亮。
那麼,夜裡早點睡,早晨早點起來。
“無厭於日”,“無厭”是什麼?
不要過分在太陽下面活動,避開一點日曬。
“使志無怒”,
在心理的修養上少發脾氣,“怒”是發脾氣。
換一句話說:心理上對人、對事寬容,不要有怨恨的心理。
“使華英成秀”,等於讓大地上的萬物成長茂盛。
“使氣得泄”,這裡頭有個問題啦,夏天怎麼叫洩氣?
這是《易經》講消息,成長的時候就開始死亡,當你死亡的時候即開始成長,這是一消一
息,所以生命到了最漂亮的時候就要完了。
《莊子》內篇告訴你“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嬰兒生出來以後,到第二天,這個嬰兒已經比昨天老,三歲的嬰兒比一歲老,生生死死很
快的在變化。
所以《莊子》也引用孔子告訴顏回的四個字:“交臂非故”。
生命的道理,一切的道理都很無常,你我兩個對面走,你過來我過去,兩個膀子一靠,已
經變了,都不是現實的你我了。
所以夏季要善養自己的意志,“無怒”,陰氣就可以發洩出去了。
“若所愛在外”,這個時候人的思想情緒都喜歡向外面,都喜歡放射出去。
“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四氣調神”就是講這一套。
沒有講怎麼調,只講什麼夜睡早起,什麼不要發脾氣之類的“調神”的道理;
所以它沒有講醫學,只講養生。
但是你懂了養生的原則去看病,就看出病因來了。
《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5-28 17:02:00
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9-05-28 21:29: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swi1919 (crystal)   2019-05-28 21:59: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