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極微細中含容一切諸法,重重無盡,相入相即
「又《寶蓮佛光品》曰: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
,光中化佛。念老解釋,「夫一光者,乃蓮光中三十六百千億分之一」,這一道光,「是
表至極微細也」,表法,極其微細,微細到我們無法想像。《觀經》說阿彌陀佛的報身相
好,身有八萬四千相。三十六百千億,比八萬四千更微細。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
每一道好放八萬四千光明,每一個光明裡面有諸佛如來、菩薩圍繞,在講經說法,也就是
「今現在說法」。「而一光中含攝三十六百千億佛,表極微細中含容一切諸法也」,這就
是《華嚴經》上所說的微細相容安立門,在我們這個經上有。
第七,「因陀羅網法界門。以上微細相容門,明一重之相入相即」,一重,「而未明
重重無盡相入相即之義」。所以藉因陀羅網做譬喻,說明重重無盡。「因陀羅網者,帝釋
天宮所懸之珠網。網有千珠,互相映照。一一珠中各現一切珠影,此是第一重之各各影現
」。因陀羅網,網與網相接的地方都繫一個寶珠,這個珠都很大。現在宮殿用水晶燈,很
像羅網的樣子,每一盞燈也很大。能夠繫有一千盞燈,這個殿堂當然也非常大,沒有這麼
大的殿容納不下這個羅網。這個珠互相映照,一個珠裡面,所有珠放的光它都在這一個珠
裡面,互相映照。一一珠裡面都有一切珠的影子,這第一重,各各影現。
「而一珠中所現之一切珠影,復現於其餘九百九十九珠之中,是第二重之影現。如是
千珠重重映現,無有窮盡,以喻諸法之相即相入,重重無盡」。我們沒有見過,所以很難
想像。《華嚴經疏鈔》裡面有個比喻,「若兩鏡互照,傳耀相寫」,寫就是照,互相照耀
,兩面鏡子,人站在當中看不盡。賢首國師講到因陀羅網法界門,他請皇上建一個八角亭
,每一方放一面鏡子,八面,上面下面,十個鏡子,請皇帝到亭子當中站,影像分身重重
無盡。每一個鏡子互照,還有上下,就是無盡的相即相入的境界,你全看到了。
二、眾寶蓮華周滿世界
「在本經中《寶蓮佛光品》云:眾寶蓮華周滿世界」,一切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是
蓮花化生,都在七寶池中。極樂世界一切萬物不生不滅,沒有生住異滅的變化,人沒有生
老病死,動物沒有生老病死,植物沒有生住異滅,大地沒有成住壞空,所以叫一真法界。
只有一樁事情上能看到生滅,蓮花,七寶池中的蓮花。十方世界的眾生有人發願求生淨土
,七寶池就生出一朵蓮花。這個人功夫用得很勤,意願非常強烈,這個花一天一天長大。
如果他退心了,不想到極樂世界,或者換了別的法門,這個花就枯掉了,就沒有了。極樂
世界就這一樁事情看到有生有滅、有興有衰,能看到這個現象,其他的看不到。
人往生的時候,佛就拿著這朵花去接引你,花上有你的名字。花的因是阿彌陀佛的願
力,花的緣就是你自己發心願生淨土,你有這個念頭,七寶池裡頭就有花。你念佛的功夫
成就了,佛拿著這個花來接引你。接引的時候花是開的,你進到蓮花之後,花就合起來了
。佛將花帶到極樂世界,依舊放在七寶池中。在七寶池中,阿彌陀佛威神加持,自自然然
在花苞裡面轉八識成四智。換句話說,花開見佛那個身不是我們現在的肉身。我們現在的
身,阿賴耶的相分,我們現在起心動念是阿賴耶的見分。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唯心所現,唯
識所變;極樂世界只有唯心所現,沒有唯識所變,識完全化成智慧,轉八識成四智。所以
花開見佛,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提升為阿惟越致菩薩,真正不可思議。阿惟越致
是法身菩薩,《華嚴經》大乘圓教初住以上。
這些法身菩薩做他自己的事業,上求下化。他能分無量無邊身去拜佛,所有一切諸佛
剎土裡面他去供佛,供佛是修福;他去聞法,聽佛說法,福慧雙修。附帶度化眾生,眾生
希望佛來度他,他能現佛身。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度化他就用什麼身。用
什麼身不是菩薩自己的意思,記住,法身菩薩永遠不會起心動念,眾生有感自然有應。絕
對沒有想想我用什麼身,那就全都錯了,那是凡夫,不是菩薩。法身菩薩沒有起心動念,
六根在六塵境界上,眼看得清楚,這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聽得清楚是智慧,沒有起心
動念,眾生有感自然有應。應也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錯了。
三、放下就是。學佛沒有別的,就學放下
修行最高的就是不起心不動念。那是什麼人修的?法身菩薩,明心見性。我們做不到
,念頭太微細了,我們根本沒有覺察到有念頭在生滅,我們的念頭很粗。佛問彌勒菩薩,
凡夫一個念頭是多少細念糾纏在一起讓他感覺有個念頭?幾念、幾相、幾識?「心有所念
,幾念幾相識耶」。彌勒菩薩回答,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的生
滅,就在眼前,我們怎麼會知道?
要放下無明,先要覺察到無明你才能放下,你根本就沒有辦法覺察它你怎麼能斷它?
什麼人才能斷它?明心見性的人他才覺察到,什麼時候才能斷掉?八地以上,快成佛了。
整個宇宙從生滅現象變現出來的,整個宇宙包括我們的身體、生活環境,就在現前,都是
這個生滅法,我們一點感覺都沒有。它沒有神祕,統統在眼前,自然現象。這個現象不能
夠覺察,但是要有一點概念,你才肯放下,放下就是。學佛沒有別的,就學放下,絕對不
是學很多經論,那叫所知障。經論學得再多,沒放下,依舊是六道凡夫。徹底放下,你就
成佛了。放下起心動念你就成佛了,學不學經教沒有關係。
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放棄王位繼承權、世間榮華富貴,這個表演是放下一切煩惱
。出去求學,表一個知識分子,十九歲到外面參學,過苦行僧的生活,教給人放下煩惱。
三十歲,把十二年所學統統放下,放下所知障。二障放下了,在菩提樹下入定開悟,這兩
種障礙不放下開不了悟,得不了定,表演給我們看。開悟之後明心見性,性是什麼樣子,
自性的體、相、作用,他詳細給我們說明,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佛在定中講的。
一般人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入定了,哪裡知道他在定中講《華嚴經》!
四、什麼叫佛法?明心見性叫佛法
這個經講完了,大龍菩薩把它收在龍宮,七百年後龍樹菩薩被大龍菩薩請到龍宮作客
,看到《大方廣佛華嚴經》,釋迦牟尼佛最初所說,分量多大?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
,一四天下微塵品。龍樹菩薩自以為聰明,佛所說的一切經他三個月就學完了,大龍菩薩
帶他去看《華嚴》,一看之後傲慢心沒有了,才知道佛陀的偉大。這部經,閻浮提眾生沒
有能力受持,中本也不行,下本是目錄提要,有十萬偈四十品,他就把這部經記下來,回
到人間傳《華嚴》小本。
釋迦牟尼是放下之後才能見性,惠能法師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他是聽經開悟的。
開悟方法很多,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門道,關鍵是你會不會
。你不定在哪一個法門裡頭豁然大悟,會了,古人講,哪一法不是佛法!什麼叫佛法?明
心見性叫佛法。會的人任何一法都可以幫助你明心見性,不會?《華嚴》、《法華》、《
無量壽經》都不是佛法,你還是凡夫,你搞了一輩子還是搞生死輪迴,這個要知道。
末法時期,所有的法門好,不是不好,你不是這個法門的根機,你修這個法門不能了
生死,不能出三界。世尊在《大集經》裡頭給我們普遍授記了,只要是學佛的人都有分。
授什麼記?菩提記。只有淨土法門帶業往生你才能成就,除這個法門之外都不能成就。為
什麼?要斷煩惱。斷見思,你證阿羅漢果,那叫成就。你試試看行不行。
==
放下就是。學佛沒有別的,就學放下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