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64(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9-09-04 23:42:15
一、大聖:位高名大、德勝名大、會正為聖、大權示現
  「《淨影疏》曰:大有兩義:一位高名大」,另外一個,「德勝名大」,道德殊勝,
這稱大。「會正為聖」,聖是會正的意思。正知正見,遠離偏邪,這叫正。「綜上可見,
或從德而言」,從德而言,「契於空理」,空理是真理,真理是空、是不可得,所以叫性
空。性沒有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契是契入,在淨土裡面叫常寂光。常,不生
不滅叫常,它沒有變化。十法界、六道有生有滅叫無常。寂是清淨、平等,清淨到極處,
平等到極處。惠能大師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本無動搖
是平等。清淨平等這叫寂。光,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光明遍照,這是自性。經題清淨平
等覺,覺就是光明遍照,這五個字就是常寂光,就是真如本性,不可得,用一個空字,性
空,契於空理。證得就叫明心見性,就叫做成佛,見性成佛。這是從德而言。「會合正道
曰聖;或從位而言」,這就是修行果位,「初果以上稱聖。唯迴小向大,行菩薩道,直趣
佛果者(乃名究大阿羅漢)」,這叫大聖,他們究竟的果位是明心見性,大乘裡面無學,
大乘裡面畢業了。「或大權示現者」,也稱大聖,這些人「方名大聖」,實報土裡面的法
身菩薩示現為聲聞、居士、護法,大權示現,這些人都是大聖。
二、神通已達,歎其德勝,都是大智大德,對法門深信不疑
  又《淨影疏》,「神通已達」,六種神通具足,「歎其德勝。所為神異」,他所作所
為無法想像,故名為神。「無壅曰通」,沒有障礙就通達,「所謂身通」,身體能變化,
能變大身小身,能現有身無身,「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及與漏盡」,漏盡是見思煩惱斷
盡了。「故知神為不測之義,通為無礙之義」,沒有障礙。「達者」,「嘉祥曰:達者言
證」,他到達這個境界,「證六通三明等是也」。六通是阿羅漢證得的,三明是佛所證得
的。六通達到究竟圓滿就是三明。法身菩薩雖然個個都證六通,六通能量不一樣,等覺菩
薩跟佛比,如隔羅望月。羅紗透明,還是隔一層,這是等覺菩薩。佛呢?佛是羅沒有了,
望月。一定要證得佛究竟果位,六通三明才圓滿。
  「阿難當時,雖未得漏盡,但以當機,應須並列」。阿難是初果,不能稱大聖,他沒
有證到阿羅漢,沒有迴小向大。但是這部經上半部阿難當機,後半部彌勒菩薩當機,所以
他也列為一切大聖之一,也說他神通已達。「於神通中,解了畢竟」,畢竟就是徹底了解
,「亦名已達」,已達是徹底了解。「是故阿難亦得名列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這一段
「歎德」。這些會上與會大眾,都是大智大德,對法門深信不疑,所以叫難信之法。
三、憍陳如第一個證阿羅漢果,代表念佛法門是第一成佛法門
  下面,「第一得度」,這個意思很深。請看經文:
  【其名曰。尊者憍陳如。】
  經典打開,有沒有看到『尊者憍陳如』的?沒看到。這部經列名第一是「尊者憍陳如
」,釋迦牟尼佛成佛,出定後到鹿野苑說法,憍陳如第一個證阿羅漢果。正法出現於世間
,有說法的,釋迦牟尼佛;有聽法的,五比丘;有修行的,聽了之後真幹,落實修行;有
證果的,憍陳如證阿羅漢。正法出現在世間第一個,代表念佛法門是第一成佛法門。
  「梵語阿梨耶,譯為聖者」,「尊者,謂智德具尊者」,他的智慧、德行,都非常尊
貴、尊重,「乃阿羅漢之尊稱」。尊者憍陳如,他證阿羅漢果。《淨影疏》說,「有德可
尊,故曰尊者」。證阿羅漢果條件就是放下,放下見思煩惱:五種見惑,五種思惑。見惑
是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五種思惑,貪瞋痴慢疑。統統放下,斷乾淨了,
六道輪迴就不見了,超越六道輪迴。第一個證果的人。「《會疏》曰:尊謂尊貴,有德可
貴,故曰尊者。」能斷煩惱叫德,真正能放下。
  下面,「憍陳如,梵文全名作阿若憍陳如」。阿若是名字,憍陳如是姓。憍陳如翻譯
成華文叫「了本際」,也叫「知本際」,了是明暸,「或作已知」,已經知道,或者說「
無知」,知道無的意思,知道六道無,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因為知道無,所以他能放下。凡夫把無當作有,六道十法界真有,所以他
永遠沒辦法放下,沒辦法擺脫。阿羅漢智慧比凡夫高,他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大乘教裡
說諸法實相,諸法實相他只知道一部分,沒有完全知道。這是小乘。
四、要做出榜樣給大家看,這是一生學習表法
  海賢和尚一生,九十二年一句佛號。諦閑老和尚的徒弟鍋漏匠,也是一句佛號,也是
不認識字,三年預知時至,站著往生,往生之後還站了三天,等老和尚給他辦後事。海賢
老和尚殊勝,他說我什麼都知道。什麼都知道是什麼人?法身菩薩,不是明心見性不敢說
什麼都知道。我估計九十二年不會少過十次見佛,跟佛、跟極樂世界關係密切,佛讓他住
世表法。表什麼法?《無量壽經》的理事、因果、依正、果報他全落實了。能把佛經落實
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活學活用最難得,所以要他表法。老和尚手上拿《若要佛
法興,唯有僧讚僧》,表法就圓滿了,阿彌陀佛接引他往生。讓大家生起信心,不再懷疑
。信心堅定,死心塌地,就這一部經、一句名號,決定往生淨土。他給我們表這個法。
淨宗行門五科:第一個淨業三福,第二個六和敬,第三個戒定慧三學,第四個六波羅
蜜,第五個普賢十願。修淨土的人必須要做到,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能違背,這就是彌
陀弟子。三福第一條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感應篇》,下面修十
善業,這是佛法基本戒律。第二個六和,要求自己跟別人和睦相處,不要求別人跟我和睦
,這個要覺悟。我要跟別人和睦,我是佛弟子,我覺悟了。我們學過,要做出榜樣給大家
看,這是一生學習表法。三福,第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我們只取最簡
單的《沙彌律儀》,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三學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是十方三世
一切諸佛所行的菩提道。要重視戒定慧,要學六波羅蜜,要學普賢十願。
  我們希望表這個法,心量要拓開,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量拓開是普賢十願,起心
動念為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著想,心量真大。我們今天想自己不行,想我的道場不行,
想我的佛教也不行,至少要想整個地球上居民。要走佛的道路,要走聖賢的道路。我們來
生到極樂世界去作佛,這一生是在地球上的最後身,下一次再來是菩薩化身來的。這個人
是什麼?覺悟了,不再造業了,起心動念為人,不為自己。
只要把自己的本分做好,把經教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而且我們自己都做到,表
現在生活、在事業工作、在處事待人接物、在宗教之間和睦相處。這是我們的事業,只要
把經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而且我們自己做到,就行了。宗教團結第一,教學第一。
==
只要把自己的本分做好,把經教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而且我們自己都做到。
自己都做到,就是把經教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這就是海賢老和尚的身教。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9-05 01:30: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9-09-05 10:36: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9-09-05 11:05: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9-09-05 15:5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9-05 17:22: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