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觀正脈研究》(白骨觀)06節 度凡夫心海生死境界相
世尊又轉對阿難尊者說:“你現在親眼看見,迦絺羅難陀因為修白骨觀與不淨觀,而得即
身證果。你要好好記住這個法門,將來廣為演說。”阿難尊者說:“是的,但希望世尊再
作進壹步的教示。”
於是世尊便繼而解說第肆步白光湧出叁昧的方法:
壹、只要專壹係念觀想額頭骨中間,如指甲大小的壹點白光,切勿叁心貳意,再作其他的
遊移妄想。
貳、等到額骨中間的壹點白光呈現之後,然後再自觀整個頭骨,如白淨的琉璃。
叁、再漸漸觀見全身白骨,也如琉璃,皎然白淨,軀體骨幹,全具完整,節節相拄。
肆、到了此時,便可觀見如前面不淨觀法所講的,面前地上所呈現的那些體內腑臟等,潰
爛的不淨境相。
世尊說到這裡,又很慎重地吩咐:到了此時,切勿固觀見自身的不淨物積聚而生厭惡此身
的意念,甚至產生捨棄此身的偏差。
【根據律部記載,當世尊住世說法時,有許多比丘,從佛修學到這個程度,就生起厭患色
身,厭離此身的偏見,因此而有灰心自殺的行為。這就是被死魔所迷惑,仍然淪墮而不能
了生脫死。所以修學到此,出現這種心念時,須特別注意,勿落此魔障為要。 】
因此,世尊又說:修不淨觀到達如此境界,或自心生起厭世惡身的觀念時,應當立即改變
修觀的方法——“當教易觀”。
這壹步易觀的方法是:
壹、回轉觀不淨觀的心念,觀想自身的各個骨節之間,放射出白光,光明熾盛,猶如雪山
的純淨潔白。面前地上所積聚的不淨之物,被夜叉吸去不見了,依然還歸白淨光明。
貳、再而觀想前面有壹白骨人,也是純淨潔白。第壹骨人觀成之後,跟著有第貳、第叁,
乃至面前滿室都是骨人,前後左右,排成整齊相對的行列,各舉右手當胸,嚮修此觀行者
行禮。而修此觀法者本身,亦覺光明熾盛的自身白骨,漸漸廣****嚴。
【如此修習,既不畏懼死魔,亦不畏懼生死。 】
叁、由此廣大心行,漸漸由觀想的自境中,觀見室內而到室外,滿是白骨人,行行相嚮,
各舉右手當胸,嚮修現行者敬禮。
肆、如此觀境成就,再擴而充之,上座下座,都可觀見,盡此世界乃至滿肆天下,皆是白
骨人。
伍、觀想成就如此境相時,修觀行者,絕無驚怖畏懼之感,反而身心安樂。壹念之間,可
以觀成娑婆世界間,滿是白骨人,而且個個下垂雙手,舒伸十指,壹齊嚮此修觀行者寂然
而立。
再進而觀此世界的山河石壁,壹切世事,皆悉變化,如白骨人的淨白。出定入定,常見白
骨人。
【亦可起心觀想即有,不觀即無。 】
陸.修習白骨觀到達如此境界,隨時當住此觀想定境。然後或在觀境中,或隨念出現,見
由肆方而來,湧出白乳色的大水,迅速奔流,淹沒所有這些白骨人等,了無痕蹟。
【到此,自心應更起懺悔,反觀內心的意想奔流,猶如此水大的奔騰洶湧;便當湧身超出
而立於虛空中。然後使此心波平靜。觀此大水的波濤境界,亦同歸恬靜,複還如止水澄波
,寂然無紋,泊然而住。 】
世尊又很慎重地對阿難說:修白骨觀行者,到達了這種境界,名為“凡夫心想白骨白光湧
出叁昧”,又名為“凡夫心海生死境界相”。
現在為了迦絺羅難陀的成就,再為你及未來壹切眾生等說出這個叁昧的法門,使能攝止妄
想亂心,渡脫生死苦海。你應當好自受持,慎勿忘失。
世尊說到這裡,立即親現自光叁昧的壹壹相貌,給阿難與在場大眾親見以為證驗。並且說
:這就是白骨觀最初成就境界。
【雖然佛說修行到此,還是白骨觀的最初成就境界,還是凡夫心渡生死大海的法門。但也
是肆念處中,”觀身不淨、觀受是苦”的真實修行的證驗法門。無論何種修行法門,初基
不立,空口說白話,滔滔不絕而說“身空”、“無我”,毫無實證,不是欺人,便是自欺
。終有何益?還不如壹念回機,老者實實,誠誠懇懇,從凡夫心起修以立根基,再求上進
,循序證果不難。
白骨觀的修法,是佛說十念法中“念身”法門最基本的壹門修法。無論大小乘,顯密各法
門,都不可好高鶩遠而輕忽躐等。即如密宗的各種修觀法門,每壹位佛菩薩本尊相狀,大
都手持白骨骷髏禪杖,或腳踏死屍,或手持天靈蓋,都是表示以白骨觀為修行初基的密意
。無奈愚癡眾生,但鶩高遠而不從足踏實地起修,迷失本師釋迦文佛的婆心教導,何其可
悲。
中國自漢魏以後,道傢修法的大要,所謂“內照形軀”,以及後世各道派支離破碎的方法
,只知道守額中壹點的點竅修為,也是由白骨觀脫變而來,久而不知所本。如眾盲摸象,
各執壹端,仍落迷途,抑何可悲!
白骨觀及不淨觀的修法,是從先了色身,進而了“身見”與“我執”的修法基本。白骨觀
——不淨觀,是從肆大中,先了地大起修。例如,最初觀想呈現的大水奔流湧出而沉沒了
地大所變相的白骨,了無痕蹟。便是明示證驗,這個婆娑慾界的眾生,如此肉身,皆因水
大所聚,凝固而成為地大的白骨與內含肆大的不淨諸物。例如,精蟲、卵子(佛說男精、
女血),最初皆由水大(液體)的變化而來。因此,慾初了生死,不畏不怖生死,必先自
最初渡此生死海的觀行修起。此即是吾佛慈悲,顯說密法的初步示現。
尤其以生在此慾界中,無論為出傢的比丘、比丘尼,或在傢的學人,要想先了慾念,寂靜
始慾根本,嚴持“別解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如不先修白骨觀行,幾乎絕少可言
成就。悠悠愛河、慾海,正為生死根本,觀慧不證,定力不成,豈易言了生脫死乃至嚮上
勝妙成就哉!
如由修此白骨觀法門,進而參究奢摩他(止)毗缽捨那(觀)的理趣,即可直通大乘修法
,成就迅速。 】
【上面所講由白骨觀到不淨觀的修法,有壹重要觀念,必須了解,更須切記循序,然後再
視修為者本身的變化,靈活運用作觀,有時為了對治身心的覺受習氣,也可以不循固定程
序而顛倒修為程序。
白骨的初觀修法,必須從左腳大拇指起觀,循序上來到頸骨為止。然後轉入不淨觀時,先
從頭骨部分頭皮開始而下歷伍臟而及內外皮肉。此壹上下往來的作修法門,即已概括色身
氣脈覺受循環往複的妙用。
但在作修白骨觀與不淨觀法門中,佛卻絕口不談氣脈,其故何在?因氣脈約可分為兩種:
壹粗壹細。粗的氣脈,依色身而有,依肆大所生,是為凡夫感受境界。細的氣脈,從識智
作意所生,已非肆大色身的範圍,超越於凡夫禪的境界。
宋元以後的道傢壹派,講究打通任督貳脈等修為,實脫胎於白骨觀與不淨觀的觀法而來,
終落下乘,此尤須徹底了知,然後專心修為白骨觀與不淨觀時,才不至於被氣脈等受陰感
覺所惑亂。 】
https://i.imgur.com/gsvNXd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