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180(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20-07-24 18:47:38
一、只要你把你的自性那個門打開你就見到了
  「本章下云」,本章是四十八願的第十五跟十六,「假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
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計是計算,校是比較,「若能知其量數者,不取正覺」。佛
說,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娑婆世界所有一切眾生統統都成緣覺了,在百千劫,十萬劫這麼
長時間在計校,計算、校量,若能知其數量者,知極樂世界聲聞天人到底有多少,他能夠
知道,算清楚了,阿彌陀佛就不成佛。現在阿彌陀佛成佛了。念老總結,「總顯佛壽無量
,人民壽命無量,國中弟子無量」,聲聞弟子無量無邊,這三種無量。
  「三千大千世界者,乃一佛所化之境」,一尊佛教化的範圍。「以須彌山為中心,合
四大洲日月諸天為一世界」。「如是之世界積至一千」,黃念老是學科學的,他跟我說一
個單位世界是一個銀河系。太陽系確實是在銀河系的邊緣繞一圈,中心確實是銀河系的中
心。世間災難,二O一二到現在,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怎麼回事情?我們的
意念錯誤了。念頭跟外面環境有密切關係,這是近代量子力學家發現的。物質現象是從心
理現象波動產生的幻相,「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心想善,這個世界就善,沒有一樣不
善;心想不善就麻煩,災難來了。善的標準是與自性相應,自性就是天道,就是大自然的
規律,跟大自然的規律相應,就是善。大自然生生不息,沒有私心,聖賢的心完全隨順大
自然。人體也是如此,人體要能順應自然,最健康的想法是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想不容
易做到,佛教我們專想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別想,這就順乎自然。像嬰兒一
樣,嬰兒從來沒有想,完全隨順自然,沒有自己起心動念去造作,這就最健康。所以心想
善,純淨純善,好。不要有妄想,不要有雜念,身體就會健康。
一個大千世界有多少個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就是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這是一尊
佛的教化區。釋迦牟尼佛無量壽,在這個地方表演有生老病死,那個世界他又出現了,每
一個教區他都要現身。身是緣,眾生想佛佛就現前,眾生不想佛,佛就滅度了。完全是恆
順眾生,隨心應量,為我們表法,做榜樣給我們看,放下煩惱障,放下所知障。真正解決
的智慧、方法不是學來的,是自性裡頭本有的。所以到菩提樹下入定,夜睹明星,豁然大
悟。佛這麼多經論,誰教他的?沒有人。這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只要你把你的自性那
個門打開你就見到了。我們跟釋迦佛、阿彌陀佛、諸佛如來沒有兩樣。我們自性門是關起
來的,有障礙。
二、念頭裡最善的念頭無過於阿彌陀佛
三種障礙都叫煩惱,第一種無始無明煩惱;第二塵沙煩惱,就是分別,你有分別心;
第三個叫見思煩惱,錯誤的看法叫見惑,錯誤的想法叫思惑。有見思煩惱就有六道輪迴;
見思煩惱斷了,放下不要它,六道輪迴就不見了。六道是一場夢,夢醒了痕跡都找不到。
醒過來叫做阿羅漢,四聖法界,還是一場夢,六道是夢中之夢。十法界是無始無明煩惱造
成的,對事實真相不了解,完全錯認了,這叫無始無明。無始無明一放下,大徹大悟、明
心見性,十法界不見了。所以《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
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夢境,夢中所有境界你得
不到,自以為得到了,那是你的妄想,事實上得不到。
  現實眼所見、耳所聞,能接觸的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全部都是起心動念,念頭波動
頻率當中所產生的幻相。五蘊是精神、物質最小的,所有都是它組合的,《金剛經》上講
一合相,一就是五蘊,指的有這麼一個現象。拍手彈指間有三十二億百千念。一秒鐘二千
二百四十兆。這麼高的頻率,是念頭波動產生的幻相。物質從哪來的?從念頭來的。念頭
裡最善的念頭無過於阿彌陀佛。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演了一點,一百一十二歲,看到是個
老人,但是頭腦清晰,身體健康,天天還勞動,在田裡頭幹活。
  念頭可以改變我們的環境、身體,重要的是信心。祕訣就是專一,老和尚常講,「天
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專」,他老人家的功夫就是一個專字,專念阿彌陀佛。他不認識字,
一生沒有念過一部經,聽過一次講演。他開荒一百多畝地,種糧食、種蔬菜、種水果、種
樹上萬棵。這些收成多餘的他完全拿去救災,受惠的人成千上萬,行財布施。每天勞動,
沒有休息,非常勤快。無論在什麼時候、處所,法喜充滿。法喜充滿是什麼?在此地住跟
極樂世界沒兩樣。他給我們作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真有,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的人
將來必定生淨土。
三、你不念佛怎麼會懂?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自性裡流露出真實智慧,為我們說這麼多經論,不要人教,
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無量智慧、德能、相好,只要你見性,全
都出來了。所以大乘佛法是以開悟為標準、目標。什麼程度可以去弘法利生?開悟了。沒
開悟的時候不可以,你是凡夫,你還有煩惱,你還有習氣。要怎麼樣開悟?一門深入。學
太多你分心了,你妄想會很多,所以只准學一門,叫你天天想一樁事情,想到無想就畢業
了。這不是學知識,不可以廣學多聞。沒開悟時以開悟為第一,就是修定。因戒得定,因
定開慧,開慧之後可以廣學,那個時候學太容易了。龍樹菩薩大徹大悟,這是初地菩薩,
他開悟之後,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教三個月就學完了。《壇經》記載法達禪師
誦《法華經》三千部,三千部需要十年,沒開悟,到曹溪向六祖請教。六祖不認識字,他
就念給六祖聽,《法華經》二十八品,念到第三品,六祖說不必念了,我全知道了,給他
講,他就開悟了。開悟的人多簡單,一部《法華經》聽幾句他就行了。開悟是多麼重要。
  你要搞雜、搞亂了,心裡有那麼多妄想、雜念,而且還到處攀緣,你怎麼會有成就?
一輩子不會成就。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法,就是一句,專一專到極處,就一句阿彌陀佛,
他得到什麼結果?明心見性。就是不給你講。給你講了你不懂,你老實念佛,念到一定的
程度就懂了,你不念佛怎麼會懂?你不老實念佛,這《無量壽經》聽不懂,海賢老和尚光
碟你聽不出味道,甚至於聽聽就不想聽了,為什麼?業障重。尤其是淨宗,無論修學哪個
法門,你把功德迴向求生淨土,統統得生,這法門妙極了!我念觀音菩薩能不能往生?念
地藏菩薩能不能?能,只要你一生就念這一句,你把別的放下。一定要迴向極樂世界,求
生淨土。念其他宗教行不行?行,只要專心,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亂,迴向求生極
樂世界統統得生。要不要改變宗教?不需要,都是自性流出來的,每個宗教都到他理想的
地方,到最後大家見面,你也在此地,他也在此地,才有味道。整個宇宙是一體,是一個
自性變現出來。所以人一生最大的幸運,就是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再不迷惑了,
你的抉擇方向正確的,沒有不成就的。
==
念頭可以改變我們的環境、身體,重要的是信心。祕訣就是專一,老和尚常講,「天
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專」,他老人家的功夫就是一個專字,專念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7-24 21:36:00
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20-07-28 22:36: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