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帶得去,什麼是帶不去,這就是我們選擇的標準
「堅固不退者,指如上之大願大行,決定不移」,不改變,沒動搖,「永不退轉」。
「如偈云:我行決定堅固力,唯佛聖智能證知,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堅
固不退。海賢是我們的好榜樣,我勸同學真向他學習。他的光碟、《永思集》,多看。光
碟最好一天看三遍,一年不間斷。一天念一萬聲佛號。坐著念、站著念,走動也行。或把
念佛定作早晚課,早晨五千,晚上睡前五千。一定要聽光碟,要看光碟,一年一千遍,「
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一年當中一堂課不缺,真修淨土,真正的彌陀弟子,這一年天
天都沒有空過。不念佛、不聽經,空過了,空過太可惜!
蕅益大師說,能不能往生全在信願之有無,往生是信願,真信切願決定往生。一向專
念是品位高下。你現在把時間騰出來多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品位高;佛念得少,往生品位
低。這個世間事統統放下,假的,帶不去,極樂世界的品位是帶去的。要認識清楚,帶得
去的拼命幹,帶不去的徹底放下,念頭都沒有,不去想它。擺在我們面前,什麼是帶得去
,什麼是帶不去,這就是我們選擇的標準。
二、心無二念叫一心,念念都是阿彌陀佛
第二十願,「臨終接引願」。我們看經文:
【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剎。
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
極樂世界,從上品上生到下品下生,只要生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都是。
『一心念我』,心無二念叫一心,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這個地方的一心,「指萬有之實體
真如」,這是一心,一心是真心、本性。「今約本經,唯一堅定之信心,不為他心所奪,
謂之一心」。也就是真誠的信心,我真正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這是一心。
我決定求生淨土,這就是圓滿的一心,真信切願,念念求生淨土。念念既然都是淨土,心
裡就沒有雜念,這叫一心。
「如《教行信證文類》」,日本淨宗祖師說「信樂即是一心也,一心即是真實信心」
,一是真,二就是妄,真,實實在在的信心,沒有絲毫懷疑,「是故論主建言一心也」。
「又《探玄記三》」,《華嚴經探玄記》賢首國師說,「一心者,心無異念。」沒有其他
念頭,就是一念阿彌陀佛,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演,九十二年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沒有第
二念。什麼都不放在心上,心上只裝阿彌陀佛。又《止觀》第四卷說,「一心者,修此法
時,一心專志,心不餘緣(指心中不緣其他一切事物)。」心裡不能有妄想、雜念,就是
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無量覺是一切諸佛通號,念這一佛名,所有一切諸佛全念到了。
三、完全靠佛力加持,這是他力
「又一心有事理二種」,無餘念這是事一心不亂,入實相是理一心不亂。海賢老和尚
給我們表演的,事一心。他有沒有入實相?有。他說:我什麼都知道,就是不能說。「今
一心念我實兼事理」,一心念名號,這裡頭有事有理。得事一心,清淨心得到了,平等心
沒得到。理一心是平等心。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要用平等心,大公無私下手。對待一
切人事物大公無私。「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無量無邊之法都是同一個自性生的,你慢
慢會產生一體的概念。眾生跟我是一體,我愛我的身,我就愛他的身,是一不是二。不至
於這個我喜歡、那個我討厭,這就是分別執著、妄想心、末那識、第六意識,不是真心。
「現世淨業學人」,現在世間,「但深信切願稱念名號,即是一心念我」。深信有極
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決定不懷疑。切願,切是懇切,我就這麼一個願望,願往生到極樂
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我就是為了深信切願,所以才念佛名號。稱念名號,念出聲音行,不
念出聲音也行。海賢老和尚默念的時間多,心裡佛號沒間斷,決定得生。
「如善導大師曰: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的時間久還是
現前,「念念不捨。是即一心念佛」。「蓋從事入理,且事中舉體是理。」所以事一心慢
慢修自然就契入理一心,不要著急,不要分別,一切自然成就。我們要學從事入理,從功
夫成片入進去,一切都是自然的。事裡頭舉體是理,事是現象,理是理體。常寂光是理,
光中化佛無數億。能生萬法是事,那個能生是體。事有生滅,體沒有生滅。不生不滅跟能
生萬法是一不是二。事中有理,理中有事,理事是一,理事不二,這完全是屬於境界。
四、念頭才起就把它轉成阿彌陀佛,不讓念頭存在心上
「以上第十九願是因,第二十願則是其果」。第十九願是念佛,第二十願是往生,往
生是果,因為往生作阿惟越致菩薩,這是果。「若人如第十九願發心念佛,則臨壽終時彌
陀與極樂世界諸菩薩等眾,前來接引,現其人前,經須臾間」,很短的時間,「據《大集
經》即今之四十八分鐘」,四十八分,不到一個小時,「彼人即往生極樂淨土,作阿惟越
致菩薩。(以上是為第二十臨終接引願)」。所以有因有果,一向專念是因,往生極樂是
果。「深顯果教他力不可思議之方便妙用」。因果同時,其他八萬四千法門修因證果,淨
土法門不是,因果同時。所以它用蓮花表法,花裡頭有蓮蓬,蓮蓬裡頭就看到蓮子,慢慢
花圓滿了,全開了,蓮子成熟了,用這個來做比喻。所以淨宗也稱蓮宗。果教他力,不是
靠自己,完全靠佛力加持,這是他力,不可思議,方便妙用達到究竟圓滿。
「具縛凡夫能帶惑往生者,皆因彌陀此願,臨終聖眾現前,慈悲攝受之大力」。一個
凡夫煩惱一品也沒斷,帶著迷惑顛倒、煩惱習氣他能往生,難信之法。皆因彌陀此願,阿
彌陀佛第二十願是帶業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薩,一直向著究竟果覺上邁
進。用的功夫不多,成就不可思議,所以叫做難信之法。如宋朝靈芝法師說,「凡人臨終
,識神無主,善惡業種」,善惡業的習氣種子,「無不發現,或起惡念,或起邪見,或生
繫戀,或發猖狂,惡相非一,皆名顛倒。」一個人臨走樣子很安詳,必定是斷惡修善、積
功累德,心行不善現的都是惡相。人臨終,識神是第八識,第八識做不了主,阿賴耶識含
藏的善惡種子都跑出來了。如果不善的念頭多,一口氣不來,到三惡道去了。
念念是善念,不善的念頭不生、不起,最好念頭統統歸到佛號,念頭才起就把它轉成
阿彌陀佛,不讓念頭存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彌陀佛,好!或起惡念,或起邪見,這都是墮
三惡道的。或生繫戀,繫戀是什麼?對這個世間有貪戀,捨不得離開。家親眷屬很容易引
貪戀,難捨難分,好了,這就惡道去了。有猖狂,猖狂大概都是墮地獄,作惡太多了,惡
習氣統統在這個時候起現行。惡相非一,不是一種,很多,都叫做顛倒。
五、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天天幹,準備好
「可見凡夫業重,臨終之際更多顛倒;復以四大苦逼,痛不可言」,這就是病痛。神
識離開身體,佛在經上比喻,那個痛苦就像生龜脫殼。我們想躲避這一關,唯一的方法就
是信願持名。這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天天幹,準備好,我走的時候沒有干擾。這個身體沒有
留戀,丟掉了,這解脫!「何能正念持名?」怕臨命終時痛苦,讓你佛號提不起來、想不
起來,光是顧著病痛這就壞了。絕不能想這邊世界,一想,佛菩薩就不見了,六道輪迴就
現前!所以,「不能持名,何得往生?」你念佛,把念佛都忘掉了,你就不能往生了。
「故知凡夫往生,非憑自力,全仗彌陀大願加被,令不顛倒,始能往生也。」這個話
說得一點都不錯,我們要肯定自己是凡夫,不要以為自己功夫不錯。你修淨土,決定是西
方三聖,本尊,不能是別的佛菩薩,別的佛菩薩是冒充的,要清楚。要加緊念阿彌陀佛,
求阿彌陀佛來接引。全仗彌陀大願加被,令不顛倒,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往生。
==
要認識清楚,帶得去的拼命幹,帶不去的徹底放下,念頭都沒有,不去想它。
擺在我們面前,什麼是帶得去,什麼是帶不去,這就是我們選擇的標準。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