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實修] 菩提心的定義 (35) (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0-08-21 08:41:09
摘自:倉忠仁波切臉書
轉自:https://www.facebook.com/tsadong.rinpoche/
菩提心的類別,其建立方式有多種,如由自體上區分、由界限上區分、由需要上區分
等等。
此處僅是略標示出,以菩提心自體上的二種區分方式:(1)由實質上區分、(2)由
堪以聲詞詮說而區分。
(2)由「堪以聲詞詮說」上區分,菩提心可分為二種: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
如《修行次第中篇》說:「菩提心有二種,即世俗與勝義。」
(2-1)世俗菩提心。
是菩提心,則必定是世俗菩提心。願菩提心、行菩提心,皆是世俗菩提心。
勝義菩提心,則僅是由「堪以聲詞詮說」而建立的類別,並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以何理名為世俗菩提心?以所希求的無上菩提而言,其主要是報身與化身,因為以彼
二身能宣法利益眾生。
(註:佛的法身不堪能宣說教法,佛的法身例如佛之空性、滅諦,佛之空性、滅諦並
不具表達聲音之功用,不能宣說教法。佛的報身與化身具表達聲音之功用堪能宣說教法)
或是說,「為利眾生願成佛」之菩提心,其所緣是無上菩提,尋找無上菩提的事例,
主要所希求的報身與化身就是其事例,因為彼二身屬是世俗諦的緣故,以此理將彼心王名
為世俗菩提心。
要言之,因為「無上菩提」自法屬是世俗諦,是故,將緣彼的大乘發心名為世俗菩提
心。
(2-2)勝義菩提心。
其體性,如《現觀莊嚴論釋.顯明佛母義之燈》說:「後者的體性有的,承許為:於
圓滿菩提的實相二現隱沒,且安住於大乘智慧證類的大乘聖者心續中的主要意識。」
(註:圓滿菩提即無上菩提的佛果,佛果的實相是空性,於空性二現隱沒是現證空性
的智慧。現證空性的智慧屬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分為分別與無分別,第六意識的分別有二
現,第六意識的無分別二現隱沒,第六意識的無分別例如現證勝義諦空性的智慧。)
如《莊嚴經論》說:「極承事諸佛,廣積福慧資,法無分別智,生故許彼勝。」
如《修行次第中篇》說:「勝義菩提心(現證空性的智慧)是超越世間,遠離一切戲
論,極為光明,是勝義行境,無垢,不動,如無風的燈火之續流。」
此中,「超越世間」意謂勝義菩提心是出世間現證空性聖道;「離戲論」意謂遠離所
破品諦實成立之戲論;「極光明」意謂現證空性智極為光明;「勝義行境」意謂勝義菩提
心的所緣是勝義諦(空性);「無垢」意謂勝義菩提心是無漏法;「不動」意謂現證空性
猶如水中加水,本質堅穩不為他法所動搖;「如無風燈火之續流」譬喻現證空性智清楚見
到勝義諦空性。
如上所說,勝義菩提心的定義,堪能承許為「大悲所攝之菩薩聖者現證空性平等智的
意識(第六意識心王)」。其中所應具足的要件:必須是大悲所攝、必須是菩薩聖者現證
空性平等智的心王。此中道理,猶如《修行次第中篇》中所說的意趣,簡要言之,勝義菩
提心就是「大乘聖者現證空性平等智的心王」。
總的來說,菩提心本身是心王(第六意識心王),但是,勝義菩提則是菩薩入定空性
平等智之心王(第六意識心王)。舉出事例,大乘見道無間道聖者心續中現證空性平等智
的心王(第六意識心王),彼心王就是勝義菩提心的事例。
以何理將「菩薩聖者現證空性平等智的心王」取名為勝義菩提心?
以現證空性而言,菩薩初地乃至佛地現證空性並無任何差別,例如,菩薩初地入定空
性平等智、菩薩二地入定空性平等智,彼二智以通達空性而言無絲毫差別。由此再說,例
如,菩薩見道無間道現證空性平等智的心王,彼心王通達諸法上的空性,所以,當然也有
通達「無上菩提自法的空性」。如是,以所緣而言,因為緣到「無上菩提自法的空性」(
此法屬是勝義諦)的緣故,由是因由,將彼心王取名為勝義菩提心。
作者: ykkdc (ykk)   2020-08-21 21:20: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