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極樂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
「庚九、莊嚴妙樂」。下面有五願,第三十七願,「衣食自至願」。請看經文: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須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
這個世間為日常瑣碎事情費很多心思,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給我們一切方便,『隨意即
至』,想什麼就現前,得大自在。不要就不見了;需要的時候,想什麼什麼就來了。「飲
食衣服見《宋譯》」,『種種供具』,這一句《唐譯》,「又《漢譯》第二十三願曰:我
國諸菩薩欲飯時,則七寶缽中,生自然百味飯食在前,食已」,吃完了,空缽自然就不見
了,也不要洗刷、找地方放,要用的時候它就來了。這就是能量跟質量的轉變。所有一切
物質現象隨心所欲。《吳譯》第十四願相同。
「又《魏譯》第三十八願曰: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
然在身。有求裁縫擣染浣濯者,不取正覺。」衣服不需要裁縫,它也不會骯髒,所以也用
不著洗衣服。極樂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今經備集五譯文義」,完備會集五種譯本
的文字,「結成此願,名為衣食自至願」,結得好。
二、衣食住宅,隨意現前。著衣喫飯,皆助道法
「如《會疏》釋《魏譯》曰:佛本何故興此願」,阿彌陀佛本著什麼意思發這個願?
經上說,「見或國土」,不僅是這個地球,十方諸佛剎土這些衣食住行的事情一定不少,
這是眾生沒福,「為衣食故,苦役萬般。四時不寧處,一生疲貪求」,疲是疲勞,貪求。
這是阿彌陀佛的慈悲,眾生為衣食住行造不少業。「何況禾下喪數千生命」,種植糧食用
農藥、化肥,殺的小蟲不止數千,大量的殺生。糧食雖然多收一些,糧食裡有毒素,所以
經上講「飲苦食毒」。「鑊中」,鑊大鍋,就像鼎,鼎有三個足,沒有足的稱鑊。鍋裡頭
殺無量蠶子,一件絲衣多少蠶絲織成。每天吃、穿都跟眾生結多少冤仇!
「依之沈迷無涯,受苦無窮」,這是人間相。「是故願言」,阿彌陀佛發大願,「我
土聖眾」,只要往生極樂世界都稱為聖眾,下下品往生,花開見佛,都得阿彌陀佛本願威
神加持,「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是法身菩薩,所以叫聖眾。往生到極樂世界
就成佛成菩薩,一生辦成,這是淨宗的殊勝。只要能信能願,一向念佛,往生淨土就能成
就,這叫有緣眾生。世尊千經萬論,終極的目標是什麼?讀了千經萬論,對於佛說這個法
門,你信心十足。所以善導大師說,「諸佛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一切諸佛出
現在世間,真的就是為說這部經,教導我們信願持名,一向專念,往生作佛去。「是故願
言,我土聖眾,衣食住宅,隨意現前。著衣喫飯,皆助道法也」。
三、供佛修大福報,聞法開大智慧,福慧雙修
『種種供具』者,「花香、幢幡、寶蓋、瓔珞、臥具、天樂等等。如是一切無量無邊
殊勝供養之具,皆隨意即至,如願供養」。極樂世界沒有人為日常生活操心、把日常生活
放在心上,這些牽腸掛肚的事情徹底放下了。我們現在就要學,不要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做榜樣,除了三衣一缽,什麼也沒有,徹底放下。
《吳譯》本說,「欲得自然萬種之物,即皆在前,持用供養諸佛。」這是供佛的,不
是自己享受的,拿著這個去供養十方諸佛。我們這邊只能供佛像,真佛供不到。極樂世界
每個人都有像佛一樣的神通力,化無量無邊身到十方世界供佛。供佛修大福報,聞法開大
智慧,福慧雙修,一天到晚沒停止,不亦樂乎。極樂世界成就無量無邊諸佛如來。進講堂
聽經,想聽什麼經,想修哪個法門,阿彌陀佛就教你。彌陀一音說法,聽眾隨類得解,不
可思議!供佛聞法,一直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才離開講堂。
《宋譯》,「我以神力,令此供具自至他方諸佛面前,一一供養。」這能力更殊勝,
不必自己去,我在此地送到他方世界諸佛如來面前,禮物自己去了,像快遞一樣,自然就
到達,佛就收到,就得到佛的加持。極樂世界之美妙,這些都是事實,不是隨便說的。「
是故云:隨意即至,無不滿願」。
四、想供養諸佛,諸佛就知道、就接受
三十八願,「應念受供願」。我們起心動念供養佛菩薩,我們供養的心願、供養具他
都得到了。請看經文:
【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供養的範圍大,十方諸佛人數無量無邊,無法稱計。『應念』,西方極樂世界住眾只
要念著,想供養諸佛,諸佛就知道、就接受。「下為第三十八應念受供願。《宋譯》曰:
所有菩薩,發大道心,欲以真珠瓔珞,寶蓋幢幡,衣服臥具,飲食湯藥,香華伎樂,承事
供養他方世界無量無邊諸佛世尊而不能往」,自己沒能去。「我於爾時以宿願力,令彼他
方諸佛世尊,各舒手臂,至我剎中,受是供養」,諸佛如來的手伸到了,接受你的供養。
「令彼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想化身分身,坐在彌陀講堂起了念頭,一切諸佛都
知道了,佛伸出手來接受你的供養,不可思議。這略舉日常生活中幾樁事,讓你多想想,
多比較,我們要放下眼前的娑婆世界,要一心往生極樂世界,這就對了。
「《宋譯》願文,深顯佛力」,佛的能力不可思議。我們要發心供佛,要常常有這個
心。佛伸手到我們這接受供養,凡夫沒看見,極樂世界的人、明心見性的人看見了。如《
魏譯》說,「一發意頃」,意就是念頭,頃是很快,一念發了這個心、起了這個念頭,「
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這是自力。「是以極樂人民,或因佛力加被
,或以自力功圓,皆可隨念普供諸佛」。這也是勸導我們應當取極樂世界,要發願往生,
極樂世界福慧雙修,很快就圓滿,這是諸佛剎土裡沒有的。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
無量法門是手段,最後的目的都是勸導大家信願持名,一向專念,往生淨土。
「如經云: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深顯生佛不二,感應道交,供佛之念才興」,
就是才起來,諸佛攝受已經圓滿了。「頓修頓證,因果同時。」最重要的就是一個信字,
我們要相信,諸佛如來沒有妄語,字字句句真實不虛,這是信心。真信之後,願才生得起
來,願生極樂。真信,願生起,彌陀就攝受,這是自利。同時也為大眾表法,做好樣子,
像海賢老和尚,觸動善根深厚的眾生,他就能加功用行,精進不捨,這一生就能成就。
五、極樂世界六根在六塵境界中都是莊嚴清淨
再看下面,第三十九願,「莊嚴無盡願」。
【我作佛時。國中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
雖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不取正覺。】
從第三十九,就是這一願,一直到四十三,這五願是說淨土功德願。極樂世界有什麼
好處,這五願給我們說盡了。「右章第三十九是莊嚴無盡願」。《會疏》解釋,「嚴謂莊
嚴,淨謂清淨,光謂光明,麗謂華麗。嚴淨,明體離垢」。從起心動念,內心清淨、平等
,然後無論是眼見的色、耳聞的聲,乃至意知法,六根在六塵境界中都是莊嚴清淨,體離
垢。換句話說,清淨平等覺,到極樂世界才真正看到。
「光麗,表相奇特」,相是現象,物質現象、精神現象,奇是奇妙,特是特殊。「以
長、短、方、圓、大、小等為形,以青、赤、白、黑、正、不正為色」,形色,「皆非世
間所有,故云殊特。意為:萬物體無垢染,故曰嚴淨」。我們這地方現在染污很嚴重,三
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就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五濁惡世。「形相光明奇麗,故曰光麗」,光
是說光明,這講的是形相。這個形相,「其形與色皆非世間所有」,世間看不到,一切諸
佛剎土也未必能看到,極樂世界真的是奇妙。
==
極樂世界沒有人為日常生活操心、把日常生活放在心上,這些牽腸掛肚的事情徹底放下了
。我們現在就要學,不要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做榜樣,除了三衣一缽
,什麼也沒有,徹底放下。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