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悠閒 v.s. 快樂

作者: a1258chen (reborn)   2021-01-25 08:50:21
感謝各位的回覆
我大概可以了解
吃巧克力 => 快樂
但再吃 樂就會減少
吃100顆 就會變噁心
不過 像考試考第一名
獲得稱讚
雖然考10次第一名 那快樂會下降 但應不會變痛苦
雖獲得10次稱讚 那快樂會下降 但應不會變痛苦
不太確定 吃巧克力 和 獲得稱讚 對佛法而言是否有所不同
我看那人悠閒地走路
她的悠閒並非來自走路
而是因為心不追悔過去,也不焦慮未來
她一直走 也許就一直保持一顆悠閒、怡然自得的心?
作者: FHShih (hou)   2021-01-25 09:17:00
先隨喜您眼睛不適仍努力想學佛的心。如果稱讚的樂是真實,應當每次都很快樂,但事實是到後面會沒有感覺了。並且,這個快樂因為是由[我執]引發,所以會感生輪迴果,輪迴的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都因我執、造業而引發,所以,這個想要得到他人稱讚的心,仍感得苦果,只是時間上會晚一點出現。如果將[悠閒]定義為:不追悔過去、不焦慮未來。就可以再進一步細一點分析。先簡稱這樣的心叫[無希懼],方便討論。如果[無希懼]只是單純都不想,那會有短暫快樂,但和愚痴無分別,嬰兒、小狗、小豬都可以無希懼的快樂,但是單純愚痴這樣和愚痴差不多的[無希懼]會被輪迴苦打破,苦一來馬上就又出生希望恐懼了,是不穩定,不可靠的。穩定可靠的[無希懼],來自對萬法無常、無自性深刻體悟的心因為證物萬法無自性的本質,自然對一切現象不生希懼,也因了悟自身[我]無自性,自然對自己遭受到的一切無希懼,這時對[我]與[外境之法]都了知無自性的心,而產生的[無希懼],事由智慧所受持,是真正佛法所說的不壞不變大樂了。所以,結論一下,殊勝大樂根基於證空性的智慧,才出生了看起來穩定無希懼的心理狀態;沒有空正見攝持的無希懼,是屬愚痴所攝,會被諸多輪迴痛苦所破壞,不穩定顧。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1-01-25 10:59:00
考試考100分不是同一時間連續發生的 生理上有轉圜相對應把巧克力改成一天吃一顆就跟設定的考試考100分一樣了 不過現實中考試考100分的問題是 人是需要讀書跟努力才能獲得這個 連續下來實際上不可能 而也會開始擔心沒有考出100分 無法持續帶來這份快樂怎麼辦?當然一般人會說做點不同的事情調適就好了...但佛教認為目標換來換去 其本質還是一樣 患的患失於是開始在世尊洞察真理後教導了 四聖諦 苦集滅道...
作者: a1258chen (reborn)   2021-01-26 08:59:00
謝謝
作者: loby1234 (天策四象)   2021-01-28 21:42:00
10次稱讚或許不會感到痛苦,但是1千次,1萬次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