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習慣而未察覺到的微細煩惱】

作者: loby1234 (天策四象)   2021-07-24 08:28:30
【太習慣而未察覺到的微細煩惱】
事實上,每一個人生起的煩惱雜染,我們必須願意接受——這些煩惱雜染就是我們自己的

這些煩惱雜染怎麼會生起呢?源自於我們有隨眠煩惱,我們內心有一些過往累積的習慣,
生生世世的輪迴,數也數不清了。當六個根門——眼、耳、鼻、舌、身、心,接觸所緣之
後,便會觸動我們的隨眠煩惱,隨眠煩惱便會隨著我們的慣性,造作煩惱雜染。
比如瞋心重的人,當有些許的接觸,瞋心便會生起,對嗎?瞋心生起怎麼辦?需謹記:瞋
心,並不是從外在生起的;瞋心,源自於自己累積的隨眠煩惱,它起來工作了。
我們的職責就是——別跟隨它,在身、口上破戒。因此,隆波教導我們將自己的手腳捆住
。煩惱雜染生起了,不去排斥它,不去跟隨它,不去對抗它,只是看著它工作。
看到「生氣」生起,並不需趕走它,看到「生氣」生起,「生氣」是被我們觀察的對象。
意識到了嗎?身,是一個部分;「生氣」,是在胸口的另一個部分;另外還有一個「覺知
者」——也就是心。
「生氣」屬於「行蘊」——造作好、造作壞。煩惱雜染,也是一個「蘊」,一旦分開,我
們便會看到這個「蘊」自行運作。看到「生氣」是被觀察的對象,我們就會看到「生氣」
開始變化,並不是恆常不變的,這相等於我們在看著它運作。
不去排斥它,也不去趕走它,看著它工作,就會看到它的變化,這已經在開發智慧了,看
到煩惱雜染是呈現三法印的。
一旦煩惱雜染消失,結果為何?第一、我們開發智慧了,已看到煩惱雜染——「行蘊」呈
現三法印;第二、起來工作的隨眠煩惱,它起來工作之後,就虧本了。我們的隨眠煩惱減
少了一分。
因此,不必擔心自己的煩惱雜染多,因為我們已經輪迴出生多次。我們持續不斷地訓練,
煩惱雜染生起,緊隨著去觀察,看到煩惱雜染生、住、滅,然後再次接觸,新的煩惱雜染
又會再次生起。
煩惱雜染並非自己冒出來的,它是源自於我們的累積。我們越能不斷地及時知道,煩惱雜
染就會越來越減少。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及時地覺知,每次都隨順它,我們習慣於生起煩
惱雜染,它就會愈加茁壯。
作為修行人,我們必須了知——不斷地隨順煩惱雜染,煩惱雜染就會越來越增長;不迎不
拒,煩惱雜染則會越來越減少,便會看到煩惱雜染呈現三法印。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必然會碰到(煩惱雜染生起),每一項煩惱雜染全都有著相同的運作模
式,我們必須認識自己有哪些煩惱雜染。修行了一段時間,煩惱雜染便不會過於強烈,即
使煩惱雜染極強烈,我們也能及時地意識到。我們應觀那些更加微細的煩惱雜染,也不能
稱之為「更加微細」,而是說它更為細膩,我們更難觀了。
比如,有好幾個人是鬱悶、壓力很大的人,心一直是很苦悶的,但是他並沒有意識到,他
誤以為自己平常就是這樣的人。「鬱悶」其實是一種瞋心,這屬於比較微細的瞋心,事實
上,這個瞋心一直在染污我們的心。那些壓力大、十分苦悶的人,一直是很苦的,瞋心一
整日染污他的心,但是他並不知曉。
修行時,應訓練去觀察,事實上,我們的心一直被情緒染污著。如果我們能及時地知道那
個情緒,那個情緒便再也無法染污我們的心,但如果我們沒有及時地意識到,心就依然會
浸泡在(情緒)裡。
舉個例子,我們較難觀到的煩惱雜染——比如懶惰、悲傷、鬱悶……這些都屬於不是很強
烈的煩惱雜染,卻很容易染污心,我們幾乎一整天都浸泡在裡面。心習慣於是怎麼樣的,
便會一直是浸泡在那個習慣的所緣裡。我們習慣的那些所緣,其實就是有了煩惱雜染,而
且浸泡在裡面而全然不知。
因此,修行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必須懂得訓練,了解更微細的煩惱雜染。哪些是自己習慣
的,其實已有一些造作,在染污我們的心。如果我們能及時地知道,它就再也染污不了我
們的心,我們便能不斷地觀察到更微細的煩惱雜染。
~麥琪奧蘭努(Ajahn Oranuch Santayakorn)
2019年12月24日B
完整開示:https://youtu.be/iCwGAmmJgks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