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世俗菩提心(闡釋「世俗菩提心」的性相)

作者: ykkdc (ykk)   2022-01-01 09:05:47
轉自: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
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2011/04/3.html
菩提心的定義/見悲青增格西教授
(菩提指的是佛果,希求佛果的心是菩提心)
菩提心有其嚴格的定義,但是可以大概理解為「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是菩提心。
這裡面一定要具備二個部份:一、是為利有情的部份,類似大悲心等(大悲心是希求
利益一切有情離苦的意樂動機);一、是願成佛的部份(希求成佛,想要成佛)。
因此,菩提心本身是希求佛果的心(想要成佛的意識),因素是:為利有情。為利有
情是因素,不是菩提心本身,可是講條件的時候會講二個。
所以菩提心也是具有二個欲求(希求)的心(意識),二個欲求(希求)是:1.很希
望利益有情(希求利益一切有情),與2.很想成佛(希求成佛)。
(由第一個希求利益有情的因素,而生起第二個我要成佛的希求。這兩個希求的次第
,首先由大悲心希求利益有情,而後生起我要成辦佛果菩提的希求,菩提心即希求成佛。
菩提心是因大悲的希求利他,而希求自己成辦無上菩提的佛果。為什麼要成佛?因為
成辦佛果一切種智的究竟功德智慧,才有圓滿利他的能力,才能圓滿希求利他的大悲。)
菩提心的定義:
「與自身的助伴─為了利他而緣圓滿菩提(即佛果菩提)的欲樂心所(希求心所)相
應而生,大乘道入門之道類為特色的大乘主要意識心(屬第六意識心王)。」
(註:心、心所當中,欲心所屬別境心所,欲心所不是貪心所,貪心所屬煩惱心所。
一般說的貪欲,不等於別境心所的欲心所。
欲心所(希求心所),或譯作欲樂心所,此處的欲樂,並非一般說五欲之樂,五欲之
樂的樂受屬受心所,受心所屬遍行心所,而此處欲樂心所屬別境心所,不是在說樂受。
別境心所的欲心所(希求心所、欲樂心所),是說希求好樂的作用。有些會加注音為
ㄧㄠˋ,例如經典常說「願樂欲聞」,表示佛弟子對佛所開示的法有好樂(ㄧㄠˋ)希求。
《優婆塞戒經》:「眾生有思,名為欲心,以如是欲(希求)善業因緣發菩提心是則
名為菩薩性。」此處的欲,指欲心所,心、心所當中,欲心所是對所思惟之事物發起希求
的作用,此處所思惟之對境是佛果菩提,想要以善業利益有情而對佛果菩提發起希求心。
《華嚴經》:「為欲(希求)究竟功德智慧(佛果無上菩提的一切種智),…常為利
益一切眾生而修善法,…起大悲心,欲令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一切種智(佛果)。」
蕅益大師<百法明門論直解>:「欲者(心心所當中的欲心所),於所樂境,希求冀望
以為體性,精勤依此而生;深信其有力能得樂果能成聖道,而起希望之欲…愛樂證修…」
心、心所當中,別境心所的欲心所,不等於一般說的貪欲。經典說到的欲,或指貪欲
,與煩惱相應。或指五欲塵,屬色法。或指希求心所的作用。依經文脈絡有不同用法。)
大乘道入門之道類為特色的大乘主要意識心:
(1).先說「大乘主要意識心」。
菩提心(想要成佛的發心意識)是大乘道的門檻。
有菩提心(有想要成佛的意識)即是大乘,沒有菩提心(沒有想要成佛的意識)就不
是大乘,是不是大乘,取決於有沒有菩提心(是不是大乘就看有沒有希求成佛的意識)。
說「大乘」,是為了排除蔗皮式的菩提心(蔗皮式發心,又稱造作式菩提心)。
以七因果方式修習菩提心的次序是:1.知母、2.念恩、3.報恩、4.悅意慈、5.大悲心
、6.增上意樂,接著是7.蔗皮式的菩提心。
(菩提心的七因果修習方式,前6個次第為因,生起第7個果,即我們內心第六意知透
過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大悲心、增上意樂的修習後,最後生起發菩提心的果。此
時所發起的菩提心,稱為造作發心、造作菩提心,又稱蔗皮式的菩提心。)
蔗皮式的菩提心(造作式菩提心),與菩提心(任運菩提心),是相同的(這兩種想
要成佛的意識,其所緣、行相都是相同的,所緣都是一切有情、佛果,行相都是為利眾生
願成佛),但它(蔗皮式造作式菩提心)尚未達到任運而起,當任運而起時就入大乘道。
(菩提心的七因果修習方式,前6個次第為因生起第7個果,即生起造作式菩提心。串
習七因果修習,當造作式菩提心達到任運生起,即正式的菩提心。生起任運的、正式的菩
提心的第一剎那,就是入大乘道。發心入道,入大乘道的第一剎那是生起任運菩提心。)
之所以稱為蔗皮式的菩提心,是因為如吃蔗皮雖然也有甘蔗的味道,但是並不如甘蔗
好吃。一旦將菩提心(造作式的菩提心)修習至任運而生的程度,就算入了大乘道,也就
是真正的菩提心。所以為了遮除蔗皮式菩提心(排除造作式發心)講了「大乘」。
(入大乘道的界線是生起任運菩提心的第一剎那,由造作菩提心串習至任運菩提心生
起的第一剎那,即入大乘道。正式的菩提心是任運菩提心,未任運之前是造作菩提心。)
(2).「主要意識心」:
如佛的眼識也是任運而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為了遮除(排除)佛的眼識等(排除
佛的眼識、耳識等前五根識)是菩提心,所以加了「意識」此條件(屬第六意識)。
又,我們有很多心王、心所(心、心所,即心王與心所,覺知包括心王與心所,心王
與心所同俱相應),如眼識是心王,它有很多心所,有慧心所、定心所等,也就是整體上
是心王,它的特定功能即心所,它有辨別能力這部份即慧心所,它有專注力這個部份即定
心所。
(心王、心所,是如某個東西與它的功能,像手機與其撥接電話、傳簡訊等功能,撥
接電話是功能,不能說它是手機。我們了解一個東西,對它有觀察的能力即是慧心所,有
專注力這個部份即定心所。每個心王一定都有五個心所(五個遍行的心所法),另外還有其
他的心所(如五個別境的心所法)。在《俱舍論》中有說到什麼樣的心必須有什麼心所等)
與此相同,菩提心是心王(屬第六意識心王)。(有心王就有心所,如大悲是心所)
對於此部分有很多討論,無著菩薩說發心是很願意成佛,所以他說發心是種希願。
希願是心所的一種(希願,即心、心所當中,欲心所的作用,欲心所或譯希求心所、
欲求心所,屬別境心所),所以後來很多人會把發心說成心所;但是事實上,發心雖然是
種希願,但不是願心所(欲心所)。
(發心屬第六意知,第六意知包括心王與心所,心王與心所同俱相應。第六意知菩提
心的發心,是由希求利他的大悲引生想要成佛的希求心所同俱相應的第六意識心王。)
(3).「大乘道入門」:
我們的空正見(空正見,即通達空性的智慧,屬了解空性的意識)只懂得空性,不懂
其他的。
就如我們的眼識,只看見顏色、形狀,聽不到聲音;耳識只聽得到聲音,看不到顏色
、形狀。我們的意識也一樣,如果認識了這個部份的意識,就無法同時認識其他的境。
(我們有許多第六意識,生起了解某一法的第六意識時,不能同時了解其他的法。比
如生起了解柱子的第六意識時,不能同時了解杯子;了解杯子時,不能同時了解柱子。)
我們看起來好像能懂得許多,能懂桌子、椅子、杯子等,事實上這樣的認知是許多的
心(很多不同的第六意識)合起來,馬上產生的情況就好像電腦快速執行指令一樣。
總之,我們懂桌子的意識,和懂椅子的意識,是不一樣的,與懂杯子的意識,又是不
同的。懂桌子的那個意識,不會懂椅子,懂椅子的意識,也不會懂杯子,這些都是完全不
同的意識。所以一個意識沒有辦法同時了解很多境,就如我們的眼識無法了解聲音是相同
的道理。
前面說過,有懂一百七十三相的智,那些都是懂自己的部分(這173個意識,各別都
是了解自己的對境),也就是生起這個心(生起這個意識)的時候,其他的心(其他意識
)會隱沒,另一個新的心(新的意識)生起時,原來的心(原本的意識)又同時會隱沒。
經過不斷訓練後,能到達一觸即發,最後一百七十三相(一百七十三個對境)同時顯
現於心(意識)中,沒有時間差別,也就是這個心(意識)能懂這個,也能懂其他的。
稱佛陀的心(意識)為遍智(一切相智、一切種智),一方面就是這個道理(另一方
面是它遍知一切)。(佛聖者的意識稱為正等覺,又稱作遍智、一切相智、一切種智。)
也就是,雖然十地菩薩也懂一百七十三相,但說到一個心(一個意識)就能懂一切,
即使是十地菩薩也沒有。
這樣的話,佛陀的空正見(佛陀通達空性的意識)也有菩提心的功能──也有希求成
佛的想法,即具備了菩提心的定義。
可是,我們不能說佛陀的空正見就是菩提心,雖然佛陀的菩提心和空正見的功能很像
(因為大乘無學道佛果位的意識,沒有根本智與後得智的差別,佛的一個意識了解空性真
如的同時也可以了解世俗諸法),但菩提心就是菩提心,空正見就是空正見。
為了擋住(排除)佛陀的空正見是菩提心的情況,所以才講「大乘道入門」。
(雖然佛陀現證空性的智慧,也有菩提心的希求,現證勝義諦空性的同時也能夠現見
世俗諸法,只有佛的一切種智的意識覺知(正等覺)才有這種能力,但菩提心就是菩提心、
空正見就是空正見,菩提心是以希求成佛的這一分意識來安立。)
(4).「道類」:
講「入門」擋住(排除)了大悲心等(只生起大悲心還未正式進入大乘道),但是資
糧道第二剎那以後的菩提心並不是「入門」(大乘道入門的第一剎那即入大乘資糧道)。
如果說資糧道第二剎那以後的菩提心是「入門」有什麼過失?就會有修行者一定要達
到這個境界,沒有達到就要說沒有入大乘門,所以「入門」是資糧道第一剎那的菩提心。
因此,只說「入門」會擋住(排除)資糧道第二剎那至成佛的菩提心,為了將這些(
大乘資糧道第二剎那以後的菩提心意識)納入,所以說了「道類」,也就是入門類似的。
「大乘道入門之道類」:所以菩提心是大乘道入門及它類似的。
(菩提心不是只有入大乘道的第一剎那意識,除了大乘道第一剎那即資糧道的第一剎
那,還包括資糧道第二剎那以後,加行道、見道、修道乃至佛果等時位的菩提心意識。)
因此,菩提心有四個特點,其中,三個遮除(排除)、一個納入。
四個條件中,第一個「大乘」是為了排除蔗皮式的菩提心。「道類」是為了將資糧道
第二剎那以後的菩提心納入。其他二個條件:意識(排除眼識等)、大乘道入門(排除佛
位的空正見),則是圓滿「任運而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句子本身未表達出的內容。
所以,說菩提心是「任運而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主要意識」是較為圓滿的說法(「主
要」表達心王)。真正的菩提心定義,講起來很拗口,先記住這樣的說法,以後再去對照
真正的定義理解。又,雖然透過定義的簡別,能清楚地標示出菩提心,但是要理解菩提心
仍要透過正文一連串的內容。
>>>>>
註:
菩提心可分為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一位補特伽羅的心續,心心所當中,世俗菩
提心、勝義菩提心都屬第六意識心王。世俗菩提心所緣世俗諦,勝義菩提心所緣勝義諦。
當說到菩提心,指的是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正式的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是以言
詮門分類而說,不是真正的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是空正見、現證空性的智慧。真正的菩提
心是世俗菩提心,即由大悲心推動,真實不虛偽的為利益一切有情願成佛的主要意識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