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22-02-05 23:57:27漢傳佛教聖嚴法師開示:「南傳上座部佛教說大乘非佛教!」
https://book.bfnn.org/books/0014.htm
漢傳佛教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
不過,到此為止,我們應該注意,中國的大乘八宗,已經歸納成了三宗,八宗的門戶,應
該不復存在,乃至大小乘的界限,也當一律剷除,俾使整個的佛教,重歸統一。如果尚有
什麼人要做某宗某派的孤臣孽子,希望成為某宗某派的第幾代祖師,那是沒有必要的事了
;事實上,歷代高僧,未必就是某宗某派的第幾代祖師,徒有法卷授受的所謂「嗣法門人
」,也未必就是有證悟的高僧。至於大乘與小乘之分,也根本不受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歡迎
,中國人說他們是小乘,他們也會說大乘非佛教,這種分河飲水而彼此輕視的局面,誰說
是合理的呢?
※ 引述《worldrr ()》之銘言:
: 佛教希望世人離苦得樂 脫離我執 脫離輪迴
: 大乘鼓勵人發菩提心 行菩薩道 證涅槃不入涅槃
: 想問
: 1.若走阿羅漢道 入涅槃 會有什麼下場
涅槃是沒有感受的快樂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487.htm
增支部9集34經/涅槃樂經(莊春江譯)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住在王舍城栗鼠飼養處的竹林中。
在那裡,尊者舍利弗召喚比丘們:
「學友們!這涅槃是樂的,這涅槃是樂的。」
舍利弗曾經說過涅槃是和感受無關的快樂,
這種快樂只有阿羅漢能了解。
阿羅漢死後會入無餘涅槃界
http://tripitaka.cbeta.org/N04n0002_019
犍度第19卷
第九 遮說戒犍度
如是,諸比丘!若甚多諸比丘於無餘涅槃界般涅槃,是故,無餘涅槃界亦不知有增減。
廣義來講,
佛和獨覺佛也是阿羅漢,
所有的阿羅漢死後都會入無餘涅槃界只有快樂沒有煩惱不會再有生老病死。
: 2.常聽到 脫離輪迴就是脫離我執 但是 阿羅漢還有法執 所以阿羅漢果仍算是有我執
: 嗎?
上座部佛教瑪欣德尊者開示說明
瑪欣德尊者 (Bhaddanta Mahinda)1999年5月於廣州得遇應邀來華的當代著名的緬甸禪修
大師——帕奧西亞多(Pa-Auk Tawya Sayadaw),從此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上座部佛教,並開
始修習帕奧禪師教導的入出息念業處,學習巴利三藏和《清淨之道》。特別通讀了
《律藏》,為出家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2002年7月於緬甸帕奧禪林達上成為比庫,在戒師帕奧西亞多的指導下精進修習止觀,並
勤學好問,繼續學習經典。
https://www.taiwandipa.org.tw/images/k/k3-0.pdf
上座部佛教瑪欣德尊者《阿毗達摩講要(上集)》314頁 -316頁:
問 12:許多人都說南傳只能證到「我空法有」,但北傳能
證到「我空法空」。不知道禪師對這樣的話有什麼看法?
答〆根據北傳佛教的說法:「小乘佛教只能證人無我,不能
證法無我。而大乘佛教既破人我,也破法我,證得我空法
空。」現在大家學了「阿毗達摩」之後,我想問大家一句
話:「想要修『人無我』可以嗎〇」「我」屬於什麼〇或者
「人」屬於什麼〇屬於概念法〈既然是概念法,可不可以
說它是無我還是有我呢〇不能〈
當然,北傳大乘佛教提出這一句話是針對當時北傳說
一切有部(梵 Sarvasti-vàdin)所持的「我空法有」論而來的,
但是用這句話來套南傳上座部佛教是行不通的。因為在修
觀的階段,如果取概念法為所緣來修,那尌不是真正的維
巴沙那。如果你認為還有個人、有個我,這些只是概念法。
我們在講到概念法時已經知道〆所謂的「人」,在究竟意義
上並不能稱為有個實體的人。我們要觀照的是什麼〇觀照
五取蘊,觀照名法、色法。名法、色法都不能稱為人,人
是概念。你取概念法為所緣修一輩子,都還沒有將觀智真
正地培育起來。因此想要觀「無我」,先要將所謂的「我」
分析為色法和名法。佛陀說過〆ßSabbe dhammà anattà'ti. û
「一切諸法無我。」不管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都是無
我的,都是空的,從究竟意義上沒有所謂的「自性」,沒有
一個本體我,所以不能夠說「法有」。法包括有為法和無為
法。有為法是什麼〇名法、色法,或者說心法、心所法以
及色法,這些都是「無常、苦、無我」的。作為無為法的
涅槃也是無我,我們不能執著涅槃有個什麼東西存在。所
以,在究竟意義上並沒有所謂的「我空法有」,這句話套在
南傳佛教是行不通的〈修觀要觀照的是究竟法,究竟法才
是無我。無我其實也是空的另一種說法。我們現在學了阿
毗達摩,特別是有維巴沙那實修經驗的話,你會覺得人家
說「觀人無我」,「人」是概念法,我們不觀照「人為無常、
苦、無我」,也不能說概念法是常還是無常,因為它們並不
是真實存在的。我們要觀的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名色法。因
為剎那剎那生滅,所以無常,沒有永恆的存在々因為它們
一直受到生滅的逼迫,所以是苦。在生滅中並沒有一個稱
為實體的我、本體的我、自性的我,連真實我都找不到,
怎麼可以說是我呢〇所以我們觀這些法為無我,最終證得
法空。對於人與法,人只是一個概念,如果要分析它,它
只是五蘊而已,只是名色法而已,實質上並沒有所謂的人,
因此不能夠說:「南傳只能證到我空,不以證法空。」假如
你們將這句話去問那些純南傳的比庫,他們也許不知道你
在說什麼〈
根據佛教教義聲聞阿羅漢弟子已經斷除貪嗔癡不可能會有執著。
: 3.曾看過經典 佛陀感化眾生 入無餘涅盤 若像阿羅漢已經入涅槃 還有辦法再修嗎?
: 謝謝
你得了解佛教教義不被假佛教誤導才能了解這個問題。
聲聞阿羅漢弟子是佛教的僧寶世間無上福田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624.htm
55.(11)入流相應
1.竹門品
相應部55相應1經/轉輪王經(入流相應/大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對僧團具備不壞淨:『世尊的弟子僧團是依善而行者,世尊的弟子僧團是依正直而行
者,世尊的弟子僧團是依真理而行者,世尊的弟子僧團是如法而行者,即:四雙之人、八
輩之士,這世尊的弟子僧團應該被奉獻、應該被供奉、應該被供養、應該被合掌,為世間
的無上福田。』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33
雜阿含經(九三一)
聖弟子念於僧事,世尊弟子善向、正向、直向、誠向,行隨順法,有向須陀洹、得須陀洹
,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此是四雙八輩賢聖
,是名世尊弟子僧,淨戒具足、三昧具足、智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所應奉
迎,承事供養,為良福田。聖弟子如是念僧事時,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乃至念僧所熏
,昇進涅槃。
真正佛教僧寶是僧團的佛聖弟子四雙八輩,
僧團的佛聖弟子四雙八輩(包括阿羅漢弟子)是世間的福田也是佛弟子應該歸依的對象,
釋迦牟尼佛入滅後聲聞阿羅漢弟子就是最好的善知識。
當假佛教興起時連聲聞阿羅漢弟子都會被假佛教信徒罵
http://tripitaka.cbeta.org/T23n1435_049
十誦律卷第四十九(第八誦之二)
長老難提往詣佛所,頭面作禮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正法滅像法時,有幾非法在世
?」佛言:「難提!正法滅像法時,有五非法在世。」「何等五?」佛言:「正法滅像法
時,有比丘心得小止,便謂已得聖法,是名初非法在世。難提!正法滅像法時,白衣生天
,或有出家者墮惡道中,是名第二非法在世。難提!正法滅像法時,有人捨世間業出家破
戒,是名第三非法在世。難提!正法滅像法時,有破戒者多人佐助,有持戒者無人佐助,
是名第四非法在世。難提!正法滅像法時,無不被罵者,乃至阿羅漢亦被他罵,是名第五
非法在世。」更有比丘重問此事,佛即以是事語諸比丘。
阿羅漢弟子是佛教的僧寶會維護佛教阻止假佛教汙染佛教,
漢傳佛教十誦律記載當假佛法(像法)毀滅正法時連僧寶阿羅漢弟子都會被假佛教信徒罵。
不管是誰想要發明假佛經竄改佛教教義都會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
真正的佛教經典還在而且僧團的聖弟子四雙八輩會維護佛教正法拆穿假佛教的騙局。
所以想要發明假佛經竄改佛教教義的人必須想一套歪理否定釋迦牟尼佛說過的佛法,
想要發明假佛經竄改佛教教義的人必須想一套歪理否定釋迦牟尼佛的聲聞聖弟子,
釋迦牟尼佛的聲聞阿羅漢弟子維護佛教正法打擊假佛教一定會被假佛教信徒抹黑,
想要發明假佛經竄改佛教教義的人必須解釋假佛經為何會跟真正佛教經典不合。
真正的佛教經典不可能會否定釋迦牟尼佛說過的佛法,
真正的佛教經典不可能會去解釋內容和其他佛教經典不合的問題。
早期大乘經典說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是不可能繼續輪迴不可能成佛的焦芽敗種
http://tripitaka.cbeta.org/T04n0209_002
百喻經卷第二
(二四)種熬胡麻子喻
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為不美,熬而食之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種之,後得美者
。」便熬而種,永無生理。世人亦爾,以菩薩曠劫修行,因難行苦行以為不樂,便作念言
:「不如作阿羅漢,速斷生死,其功甚易。」後欲求佛果終不可得,如彼燋種無復生理,
世間愚人亦復如是。
「大乘」「百喻經」說佛教的僧寶阿羅漢弟子是愚人是燋種不可能成佛,
真正的阿羅漢弟子已經斷除貪瞋癡走到佛教的最終目的「涅槃」
本來就不需要成佛也不會「欲求佛果」。
http://tripitaka.cbeta.org/T08n0223_02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十二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
支佛道,然後入菩薩位,無有是處。不入菩薩位當得一切種智,無有是處。須菩提!若菩
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時,以智觀過八地。何等八地?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見
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辟支佛地。直過,以道種智入菩薩位。入菩薩位已,以一切
種智斷一切煩惱習。須菩提!是八人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須陀洹若智若斷、斯陀
含若智若斷、阿那含若智若斷、阿羅漢若智若斷、辟支佛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忍。菩
薩學如是聲聞、辟支佛道,以道種智入菩薩位。入菩薩位已,以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
得佛道。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遍學諸道具足,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已,以果饒益眾生。」
「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
阿羅漢弟子和辟支佛不可能成為菩薩不可能成為佛。
https://tripitaka.cbeta.org/T08n0227_001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第1卷
爾時釋提桓因語須菩提言:「是諸無數天眾,皆共集會,欲聽須菩提說般若波羅蜜義。菩
薩云何住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語釋提桓因及諸天眾:「憍尸迦!我今當承佛神力,說般
若波羅蜜。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
爾時佛讚須菩提言:「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勸樂諸菩薩。」須菩提言:「世尊!我當報
佛恩。如過去諸佛及諸弟子教,如來住空法中亦教學諸波羅蜜。如來學是法,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世尊!我今亦當如是護念諸菩薩。以我護念因緣故,諸菩薩當疾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大乘」「小品般若波羅蜜經」說入正位的阿羅漢弟子和辟支佛
「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可能成佛
阿羅漢弟子和辟支佛已經斷除貪瞋癡走到佛教的最終目的「涅槃」本來就不需要成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14n0475_002
維摩詰所說經卷中
維摩詰所說經佛道品第八
文殊師利言:「有身為種,無明有愛為種,貪恚癡為種,四顛倒為種,五蓋為種,六入為
種,七識處為種,八邪法為種,九惱處為種,十不善道為種。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
煩惱,皆是佛種。」
曰:「何謂也?」
答曰:「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
,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
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
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
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
爾時大迦葉歎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語。誠如所言,塵勞之疇為如來種;
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於佛法,而今
我等永不能發。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
益,永不志願。是故,文殊師利!凡夫於佛法有返復,而聲聞無也。所以者何?凡夫聞佛
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
」
「大乘」「維摩詰所說經」說入正位的阿羅漢弟子和辟支佛
「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可能成佛
說不可能成佛的阿羅漢弟子大迦葉是根敗之士,
阿羅漢弟子和辟支佛已經斷除貪瞋癡走到佛教的最終目的「涅槃」本來就不需要成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17n0730_001
佛說處處經
「佛說生死懃苦三惡道事,有黠人意解,便取阿羅漢,雖作阿羅漢,於中最尊。所以者何
?用前世行菩薩道五百劫,有慈心欲度十方人故,雖得阿羅漢智慧,能曉方俗語。初為阿
羅漢時,不能自覺前世為菩薩,佛便說佛功德,復為說阿羅漢功德,爾乃知佛功德大,便
自悔欲轉意取佛。」
佛言:「已得阿羅漢道,不可復得轉,便自悔言:『我何愚癡正取阿羅漢道?』佛便為解
意:『汝智勝餘阿羅漢,智慧不及佛。阿羅漢自斷苦不斷他人苦,佛本行自斷苦亦斷他人
苦,是故不相及。』」
「大乘」「佛說處處經」說阿羅漢弟子不可能成佛,
真正的阿羅漢弟子已經斷除貪瞋癡走到佛教的最終目的「涅槃」
不需要成佛也不會後悔沒有成佛。
比較晚期的妙法蓮華經說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還會繼續輪迴在未來成佛
為了吸收更多信徒,「大乘」的教義從「我是高級的大乘菩薩未來會成佛」逐漸演變成
「所有眾生都是高級的大乘菩薩未來全都會成佛」,
這個時候教義就出現問題,
就算「大乘」能說服所有眾生都成為「高級的大乘菩薩」然後成佛,
過去入滅的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已經入無餘涅槃界不再輪迴
無法成為「高級的大乘菩薩」也無法成佛。
為了讓所有眾生都能成為「高級的大乘菩薩」然後成佛,
「大乘」「妙法蓮華經」
只好把過去已經入無餘涅槃界的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挖出來不准他們在無餘涅槃界享福,
說所有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都會繼續輪迴在來生成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09n0262_001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
但以假名字, 引導於眾生,
說佛智慧故, 諸佛出於世。
唯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
終不以小乘, 濟度於眾生。
http://tripitaka.cbeta.org/T09n0262_003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應去應度。
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便作是念:『佛道長遠,久受懃苦乃可得
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若眾生住於二地,
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辦,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真實
也。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如彼導師,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
已,而告之言:『寶處在近,此城非實,我化作耳。』」
「大乘」「妙法蓮華經」說釋迦牟尼佛說的佛法是低級「小乘」、假的「非實化城」,
「妙法蓮華經」裡面的「佛」用低級「小乘」、假的「非實化城」騙
「怯弱下劣」的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逃離危險的「三界火宅」,
所有「怯弱下劣」的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逃離危險的「三界火宅」後
卻只能放棄低級「小乘」、假的「非實化城」改當更高級的「大乘菩薩」
重回危險的「三界火宅」繼續輪迴在來生成佛。
佛只會說真話不會說假話 佛不會「方便」「示現」說謊騙人
http://agama.buddhason.org/DN/DN29.htm
長部29經/清淨經(波梨品[第三])(莊春江譯)
純陀!凡在這如來現正覺無上遍正覺之夜,到般涅槃於無餘涅槃界之夜中間,
他說、談、表明,那一切都如實不異,因此被稱為『如來』。
https://tripitaka.cbeta.org/T01n0001_012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二
(一七)第二分清淨經第十三
佛於初夜成最正覺,及末後夜,於其中間有所言說,盡皆如實,故名如來。
釋迦牟尼佛說過佛只會說真話不會說假話,佛說法不會自相矛盾。
真正佛經說明辟支佛、阿羅漢弟子和佛的解脫「無有差別」不需要再繼續成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36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六
(一四五)梵志品瞿默目揵連經第四(第三念誦)
尊者阿難答曰:「目揵連!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三
解脫無有差別,亦無勝如。」
佛、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已經用智慧斷除貪嗔痴走到了佛教的最終目的「涅槃」,
漢傳佛教中阿含經清楚說明了佛、辟支佛、阿羅漢弟子的解脫「無有差別」,
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不需要再繼續成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29
(一二五)中阿含大品貧窮經第九
漏盡阿羅訶比丘已知滅盡,拔其根本,永無來生。
漢傳佛教的中阿含經清楚記載佛說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已經「永無來生」,
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不會繼續輪迴在來生成佛。
只有修四念處證得四道、四果、涅槃斷除貪嗔癡斷除所有煩惱的
佛、獨覺佛(辟支佛)、聲聞阿羅漢弟子死後會入無餘涅槃界不再輪迴不再生老病死,
除了佛、獨覺佛、聲聞阿羅漢弟子其他眾生都得繼續輪迴。
佛是在無佛教的人間自修四念處無師自悟之後聲聞阿羅漢弟子靠聽聞佛法修四念處覺悟,
例如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優婆離、阿難、目犍連子帝須、那先、馬哈希、明昆
就是釋迦牟尼佛的聲聞阿羅漢弟子,
獨覺佛也是無佛教的人間自修四念處無師自悟不過沒能力教眾生佛法,
獨覺佛和聲聞阿羅漢弟子
已經修四念處證完道、果、涅槃、斷除所有煩惱不再輪迴也不會成佛。
真正的佛沒有說「所有眾生都應該成佛」,
上座部佛教的佛弟子是自己自由選擇要成為佛、成為辟支佛或成為佛的阿羅漢弟子,
不管是佛、辟支佛、佛的阿羅漢弟子都已用智慧斷除所有煩惱不再輪迴
死後直接入無餘涅槃界。
佛的智慧和神通比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更高所需要的修行時間也更長,
成為阿羅漢弟子所需的修行時間比成為佛或成為辟支佛短,
因此大多數上座部佛教佛弟子不想成佛想要當佛的阿羅漢弟子早點消除貪瞋癡脫離輪迴,
只有少數的上座部佛教佛弟子想成佛。
釋迦牟尼佛入滅後聲聞阿羅漢弟子就是最好的善知識。
大家可以理智思考真正的佛一定會幫助很多聲聞弟子覺悟證阿羅漢果,
要是所有眾生都成佛,誰來當佛的聲聞阿羅漢弟子?
稍微有點理智就知道不可能所有眾生都成佛。
上座部佛教隆波通開示說明阿羅漢不會再生
https://www.mahasati.org.tw/home/info_details.php?mes=0&ID=1
隆波通禪師簡傳
1939 隆波通出生於泰國東北部。
1961 遵照習俗在22歲時出家,接下來的七年中,他研讀了傳統的佛學課程。
1967 他遇見動中禪的導師隆波田,在隆波田的指導下,修習動中禪,30天內連續不斷地
培養覺性,明瞭了身與心,之後9天他還是不斷練習,體驗到「苦滅」,對生與死不再有
任何疑惑。
1985 南來寺(位於泰國曼谷近郊,為最重要的動中禪之中心)正式成為寺院,隆波田與比
丘們舉行一次會議,會中指定隆波通為南來寺的住持。
1989 隆波田逝世後,隆波田基金會成立,並由隆波通出任主席。
1992 這年開始,幾乎每年會在美國弘法,回泰國前,他也會到臺灣傳授動中禪。
1995 隆波通與學員們成立美國隆波田基金會,為一非營利機構。
2001 美國隆波田基金會改為「美國正念動中禪學會」。
2002 台灣成立「中華民國正念動中禪學會」。
遵循著佛陀傳統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