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入中論善顯密意疏》094 講解:卻配格西 翻譯:扎西老師 2021-02-20
課程範圍:(法爾出版社)p290-1~p293+3
(慧炬出版社)p241+3~p242-4
我們再下來的科判是第三個(午三),從《楞伽經》的角度來說明:唯心的密意。
在進入第三個科判之前,我們要了解到這幾個章節主要都是針對於中觀應成派和唯識
宗的諍論。中觀應成和唯識的諍論大多是依據經典,對於佛經的解釋,以及各自宗義的承
許有所不同,所以,有極大的爭議。我們可以歸納為五點,當然小的差別還很多,但是,
比較大的爭議總共有五點。
(1)諍論有關於自證是有、還是無呢?唯識宗是站在自證是存在的,中觀應成派認為
自證不存在。對於自證諍論有、無來說,各自都沒有非常明確的引經典來成立。唯識宗
也沒有明確地引經文來成立自證是有;中觀應成派也沒有明確的引經文來說自證是無。純
粹以很多的理路、正理來辨析自證的有、無。
排除第一點之外,後面還有四點(我們剛剛說總共有五點),都是在經文依據的基礎上
而作種種的諍論。所以,除了自證以外的另外一點就是:
(2)對於外境有、無的諍論。外境有、無的諍論,唯識宗承許外境是無;中觀應成派
承許外境有,各自也有依據經文、經典。
再下來就是排除自證以後其他四點當中的第(1)個外境有、無;第(2)個是依他起諦實
成立、非諦實成立的爭議。中觀應成派和唯識來說也有各自所依據的經典。
(3)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有、是無,同樣地,他們也有各自依據的經典;(4)究竟三
乘:承許究竟三乘,或者不承許究竟三乘,這一點來說,也各自有他們依據的經典。
所以,排除自證以外的其餘四點,都在有依據經文的基礎上來爭議。
【午三、解《楞伽經》說唯心之密意。
分二:未一、明說唯心都無外境是不了義;未二、明通達不了義經之方便。
初(明說唯心都無外境是不了義)又分二個科判:
申一、以教明不了義;申二、以理明不了義。
初(以教明不了義)當中又二:酉一、正義;酉二、明如是餘經亦非了義。】
從第三個科判來說,可以分為這幾個科判。其實他主要的意思什麼呢?就是在前面的
科判當中是解釋《十地經》說唯心之密意。
《十地經》說唯心之密意,中觀應成派如何作解釋?雖然唯識宗將《十地經》作為無
外境的依據,然,唯識宗如何將《十地經》作為無外境的依據呢?因為唯識宗認為《十地
經》裡面提到:三界唯識,或三界唯心。那個「唯」就是遮外境有,所以,三界唯識也就
是顯示了外境空的道理。
中觀應成派解釋說:三界唯識的唯並不是遮外境有。三界唯識的唯是遮三界或世間的
作者,譬如常我、共主、大自在等這些作為三界或世間的作者,而說明主要是依據心或識
而成為世間的作者。
解釋完之後,第二個經文就是《楞伽經》了。唯識宗認為不僅《十地經》這麼說,《
楞伽經》所說唯心的「唯」字也是遮外境有。
中觀應成派在《楞伽經》這個部分的解釋,他基本上承許:的確《楞伽經》說唯心的
唯,它是遮外境有,但是,是不了義的。所以,這裡說到「明說唯心都無外境是不了義」
。雖然《楞伽經》裡面說唯心是遮外境有,也就是說明無外境,但是,這是不了義的。
有關於說三界唯心的「唯」是遮外境有,而詮說無外境是不了義的這一點,各別來講
,可以依教來成立,以及依正理來成立。
不僅如此,在其餘的經文當中,除了成立宣說無外境是不了義以外,還有包含其餘,
譬如像剛剛提到認為依他起諦實成立,以及承許有阿賴耶識、究竟三乘等這些同樣也是不
了義,這就是最後提到「明如是餘經亦非了義」。
這個就是在最後的科判提到「酉一、正義;酉二、明如是餘經亦非了義。」酉一、正
義主要還是接著上面的科判,就是在說明《楞伽經》裡面提到的「唯心遮外境有是不了義
」的道理;第二個說到「明如是餘經亦非了義」就是說明:不僅唯心遮外境有是不了義,
還有宣說依他起為諦實成立的經,也是不了義。
宣說依他起為諦實成立的經典就是《解深密經》,除此以外,還有宣說有阿賴耶識的
經典,以及宣說究竟三乘經典都是不了義的,這些都在「明如是餘經亦非了義」的科判的
內容當中。
【今初
問:《十地經》義雖如是說,然《楞伽經》云:「外境悉非有,心變種種相,似身受用
處,故我說唯心。」】
首先,他提問:的確,前面《十地經》雖然如是說,但是,除了《十地經》以外,其
餘的經──《楞伽經》裡面,就有明說無外境的道理。
我們說到有三部經唯識宗認為是成立無外境的依據,《十地經》、《楞伽經》、《解
深密經》,除了《十地經》以外,其實《楞伽經》、《解深密經》的確有明確的說到無外
境的道理。所以,看到《楞伽經》這裡的經文就非常明確地說「外境悉非有,心變種種相
」。
《楞伽經》這段經文比起《解深密經》來說,有更明確地說明無外境。為什麼呢?因
為《楞伽經》這段經文明確地說到:雖然無外境,但是,心會有外境有的顯現,並且對於
色、聲、顏色、形狀等等的境,帶有種種的顯現。
為什麼呢?是因為習氣醒覺成熟之力所導致的。這一點來說,《解深密經》裡面沒有
像《楞伽經》這裡對於這個部分說得這麼明確。在《解深密經》裡面說:無外境。是從什
麼角度去詮說無外境呢?是從境、有境二者體性一的角度。所以,與有境體性相異的境不
存在,是從二取空的角度來說明無外境的道理。
《楞伽經》就直接說:無外境,但是,心會變現種種相。意思就是說:能夠安置習氣
的是我們的心。安置習氣的處所,也是我們的心。所以,一開始為什麼會有習氣產生呢?
是因為心造作的緣故,所以,在我們心之上就會留下諸多的習氣。等到習氣醒覺之力,我
們的心就會見到種種的境相,譬如色、聲、香、味、觸,還有顏色、形狀等等,所以,才
說:「心變種種相」,是這樣的內涵。
「心變種種相」也就是在心之上所留下的習氣醒覺之力,能夠導致我們能夠顯現種種
相。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種種的境相。如何見種種相呢?後面提到「似身受用處,故我說唯
心」。
「似身受用處」的「身」包含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受用」指的是所受
用的境,也就是色等五境──色、聲、香、味、觸;「處」是指器世間。所以,身、受用
、處各別都有它的內涵。
「故我說唯心」,之所以能夠顯現這些,包含有色根的顯現,或者能夠顯現色等五境
,或者能夠顯現器世間,都是由於過去心造作所留下的習氣。此處由於承許阿賴耶識,所
以,習氣就放置在阿賴耶識之上,等到習氣醒覺成熟以後,就能夠顯現種種的境。所以,
「我(導師世尊)」說到:一切都是「唯心」,指唯心的體性。以心的體性而有。
看到後面針對於《楞伽經》的經文解釋說到:
【此中,「身」謂眼等有色根。】
後面兩句提到「似身受用處」當中所說的「身」不僅僅是身根,還包含眼等有色根,
即眼、耳、鼻、舌、身。
【「受用」謂色、聲等五境。】
即色、聲、香、味、觸。
【「處」謂器世間。】
受用處的「處」是指器世間。
【由離內心無外境故,】
「離內心無外境」當中的「離內心」,這是指與內心體性相異,稱之為離內心。與內
心體性相異的外境不存在,所以,稱為「離內心無外境」。
因為與內心為體性相異的外境不存在的緣故,所以:
【內識生時變似根身、受用、處所。故身等境事,似離內識別有外境。】
因為與內心體性相異的外境不存在,所以,在識的習氣醒覺,它會產生譬如顯現出身
等有色根,還有受用──指色、聲等五境的所受用的,以及器世間的處所等等,
「故身等境事」所以,「身等境事」是指有色根,包含色等五境,以及器世間,「似
離內識別有外境」。在顯現上會認為好像與內識為體性相異而有的外境存在,但實際上與
內識為體性相異的外境不存在,但是,在顯現、看時會覺得「似」、好像與內識為體性相
異的外境是存在的。
後面這一段來說,他是要解釋「外境悉非有,心變種種相」也就是說:在解釋完「似
身受用處」以後,接著他要說明「外境悉非有,心變種種相,故我說唯心」這樣解釋的道
理,如果直接就文字,或許會誤解為:好像只有心而沒有外境,這是不應理的、不正確的。
在此處並不是說:只有心,而沒有外境。所以,「唯心無外境」在文字的解釋好像只
有心而沒有外境,這是不對的!他的意思是說:唯心的體性而有,而不是說只有心。也就
是由心的習氣醒覺成熟之力,而產生、顯現種種的外境,所以,並不是說:沒有外境而只
有心。
【是故三界唯心也。為顯此經是密意語,】
以上唯識宗他們在解釋《楞伽經》當中的經文,所以,就說明:三界唯心是遮止外境
有;
中觀應成派對於這樣的說法,他說:這是密意語,也就是說它是不了義的。所以,才
說「為顯此經是密意語」、是不了義的。因此,才會連結到下面的根本頌。
後面根本頌說到──
【頌曰:「經說外境悉非有,唯心變為種種事。」】
此處的「經說」就是《楞伽經》所說。因為《楞伽經》就以我們剛剛的解釋,他非常
明確的說:遮止外境有。所以,《楞伽經》的確說到「外境悉非有,唯心變為種種事」就
是如同顯現外境有,這是不存在的。
唯由心的習氣醒覺之力,而變為、產生我們會看到種種的境。的確在《楞伽經》有這
麼說,但是,這是不了義的。所以,為什麼是不了義呢?他的密意是什麼呢?後面說到:
【彼經密意,頌曰:「是於貪著妙色者,為遮色故非了義。」】
佛之所以在《楞伽經》這麼說,是因為只有外境的緣故,而對於色等五境產生強烈的
貪著,因為強烈的貪著,所以,如果失去,或者被他人所劫奪,就會生起強烈的瞋恨。
總之,因為色等境而產生諸多強烈的煩惱。對於這樣的所化機,為遮色故非了義。意
即對於這樣的依他起,佛薄伽梵才會要遮止色,並不是如同你所見的外境有。因此,它是
不了義的,因為他是針對於某一類的所化機所說的,所以,說到「為遮色故非了義」。
後面就解釋到──
【諸有情以貪著妙色為緣,隨貪、瞋、慢等而轉,不得自在。】
有情因為貪著色的緣故,所以,藏文中有說到:所以,他會耽著色為實有,也就是他
會耽著色為諦實。因為耽著色為實有,就會隨貪、瞋、慢等而轉。
隨貪、瞋、慢等而轉,是指身、語、意三,就會隨著貪、瞋、慢的煩惱而轉,所以,
不得自在。因為身、語、意都已經隨著煩惱而轉,所以,不得自在。
因為身、語、意隨煩惱而轉,所以,
【由貪著彼故,造諸重罪,退失福德、智慧資糧。】
因為強烈貪著彼等的緣故,所以,就造極重的惡業,而使福德、智慧資糧退失、衰損。
【世尊為破以色為緣所起煩惱,故說唯心。】
如是對於這樣的所化機,導師世尊為了要破以色為緣而產生的種種煩惱,所以,才說
唯心。
【如於有貪眾生說除外境貪之骨鎖,雖非實有,亦如是說。】
就好像講到不淨觀裡面,為了去除對於有情強烈的貪著的緣故,佛就說到:針對執有
情這個外境實有而產生種種貪著,所以,佛說到了骨鎖等等,雖非實有,亦如是說,雖然
並不是真的有這樣一種骨鎖充遍大地,但是,佛也這麼說,即「亦如是說」。
這裡提到佛之所以在《楞伽經》當中,會宣說無外境,最主要是針對於我們對色等五
境生起強烈貪著的所化機而說的。
所以,我們去思惟到:當我們今天生起強烈貪、或瞋的煩惱,它直接的對境是什麼呢
?一定是對於色法。雖然有為法,可以分為色法、覺知和不相應行法,但我們不會直接對
於覺知生起貪著或生起瞋惱,不相應行法也是間接的,不可能直接的就對於不相應行法生
起貪著或生起瞋惱。
所以,直接來說,一定是對於色等五境。色等五境就是指色處一直到觸處,這些都可
以歸納在色法當中。所以,我們可以說:直接會讓我們生起煩惱的對境,就是色法。
我們對於解決會生起貪煩惱、生起瞋煩惱,當我們對某個補特伽羅生起強烈的貪或瞋
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對於他外在的顏色、形狀等等來生起貪、瞋。
因為補特伽羅是五蘊聚合之上所假立的士夫,實際上五蘊聚合之上所假立的士夫沒有
辦法為我們的眼識所直接見到。我們不外乎是見到他的蘊,他的蘊指的是他的色蘊。因此
,我們才可以知道那個補特伽羅或士夫。
所以,我們去分析我們之所以對於境生起貪或瞋,直接的對境都是對於色等五境,來
生起貪或瞋,所以,色等五境就稱為五欲塵。之所以說為五欲塵就是我們直接產生貪欲的
對境,就稱為五欲塵。
我們直接會產生貪煩惱的對境來說,就是色等五境。我們緣著顏色、形狀、悅意、不
悅意就會直接生起貪或瞋。就像假設我們對某個補特伽羅生起貪、瞋,我們也是因為看到
他可能表現出什麼樣的表情,如果是悅意的話,我們就生起貪;如果表情猙獰、不悅意,
我們就生起瞋。
或者語言來說,它是聲音(聲音屬於色蘊)。語言如果是悅意的、柔軟的,我們就會
生起貪;如果語言是粗惡語,並且語言非常地傷人,我們聽到以後,就會生起瞋。這時候
,我們就會假立是對補特伽羅生起貪、或瞋,實際上直接的對境不是補特伽羅,而是他表
現出來的色法、顏色、形狀、表情、語言而生起貪、瞋。
因為會對於色法直接生起貪、瞋,所以,這個時候,佛就告訴我們說:實際上,外境
有的色不存在,因為你所見到的種種色,都是由自己過往所造作的習氣成熟之力,才會看
到這些色。
當了知這個道理之後,他沒有辦法對於貪、瞋的種子能夠完全斷除,但至少會因為思
惟、了知這個道理以後,讓我們貪、瞋的煩惱能夠不現行,有這樣的意義存在。佛薄伽梵
在《楞伽經》等經文當中說到:無外境的道理。實際上,衪是有這樣的目的、所為義存在。
所以,中觀宗就會告訴唯識宗說:要知道佛為什麼要在《楞伽經》中這麼說,所以,
你不能夠不了知其中的緣由,而直接對於無外境如言而取。
在這個根本頌裡面,月稱論師他對唯識宗說到:你要了解《楞伽經》當中所說是有它
的所為義、原因,所以,是不了義的。所以,根本頌裡面才會說到:「是於貪著妙色者,
為遮色故非了義。」
這就在說明《楞伽經》之所以說明這一段,他的所為義、原因是什麼?除此以外,佛
薄伽梵也有說到:這是不了義的。也就是說:《楞伽經》所說的無外境,是不了義的。
【復次,此經是不了義,非是了義。由何決定?頌曰:「佛說此是不了義,此非了義理亦
成。」】
不僅在上面月稱論師對唯識宗說到:《楞伽經》所說的無外境有他的所為義存在,除
此以外,佛也有說這是不了義的。
如果單憑佛說不了義,或單憑佛說是了義,這是不足夠的。為什麼呢?就像《解深密
經》來講,是了義還是不了義呢?如果依《無盡慧經》來說,《解深密經》是不了義的。
但是,依《解深密經》〈勝義生菩薩請問品〉的話,《解深密經》就會變成是了義的。
如果純粹只是依佛說:這部經典是了義,或者這部經典是不了義,這是不夠的,還必
須要以正理來成立。所以,說到「此非了義理亦成」,也就是說:不僅佛說不了義,正理
也可以成立出它是不了義。也就是以教、理二者都可以說明《楞伽經》所說的是不了義。
後面解釋到:
【此經(《楞伽經》)說唯心都無外境,大師(導師世尊在《楞伽經》的後面)自說上面所說
的是不了義,故由聖教即能成立為不了義。】
雖然《楞伽經》前面有說到:「唯心無外境」的內涵,但是,後面導師世尊也有說出
:「那是不了義」的道理。故由聖教即能成立為不了義,這就是所謂的以教來成立不了義
的道理。
【此經是不了義,以正理亦能成立也。】
除了以教成立之外,也可以以正理來成立,所以,以教、理都可以成立此《楞伽經》
所說的唯心無外境是不了義的道理。
在《楞伽經》經文的前面說到「無外境」,但在經文後面又說到「無外境是不了義」
,如果在判別經文,沒有藉由思惟佛薄伽梵這麼說,衪的背後帶有什麼樣的所為義、原因
,直接從文字上閱讀時,就會發現經文前後是相違、或者經文和經文彼此是相違的,我們
如何真的去了解佛的意趣呢?
要真正了解佛宣說法的意趣,一定要藉由佛這麼說,衪背後的所為義,和原因是什麼
呢?要去作探討、思惟。沒有藉由所為義思惟的話,光是一本經,就像《楞伽經》前面說
到:無外境,後面又說:這麼說不了義,等於後面就能夠遮遣掉前面的說法,也等於佛薄
伽梵會宣說相違的契經,但,這是不可能的。
既然佛薄伽梵衪不會宣說相違語,所以,我們就要知道前面所說的是帶有什麼樣的所
為義和原因,所以,才會這麼說。他是為了什麼所化機而說?
不僅在《楞伽經》有這樣的現象,在《般若經》分為廣、中、略品,在《般若八千頌
》裡面也有同的現象,就是前面說到究竟三乘,但是,後面又說這樣的說法是不了義。
如果沒有理解佛為什麼前面說究竟三乘,後面說不了義,等於佛直接說了相違語。所
以,契經的內容要抉擇的時候,都要思惟:佛衪這麼說,是帶有什麼樣的所為義、帶有什
麼樣的原因而說的?
就好像醫生開藥的時候,一定是針對不同的病患、不同的病情而開出不一樣的藥方。
如果一個醫生他只會一個藥方,只傳授與眾生一個藥方的話,這是不應理的、是相當危險
的。所以,針對於不同的所化機而開出不同的藥。
如同這個道理,佛薄伽梵衪也是觀待不同的所化機,因為這些所為義而會宣說不同的
法給予眾生,所以,在辨別了義、不了義的時候,都要去思惟這個部分的內涵。
我們剛剛提到《楞伽經》在講到「三界唯心」的「唯」,是遮外境有,是不了義的。
為什麼是不了義呢?一方面來說,在《楞伽經》本身就已經有說到不了義的道理。所以,
以教來成立是不了義;還有以理來成立不了義。
以理成立不了義就是以月稱論師中觀應成的立場、角度來成立是不了義。以教來成立
不了義的時候,其實在後面《楞伽經》的經文有說到不了義的道理。實際上,如果能夠在
這裡提到:以教來成立不了義時,能夠把經文引出的話,應該會比較恰到好處。但是,後
面有相關的內涵,也有引。
所以,我們看到後面(p294+3;慧炬p243-2)如《楞伽經》云:「如對諸病者,醫生給
眾藥,如是對有情,佛也說唯心。」這裡就有說明不了義的道理。
後面《楞伽經》的經文說到:「如對諸病者」。「如對諸病者」在藏文當中這裡有兩
個版本:(1)如對病者病;(2)如對諸病者。
「如對諸病者」的話,是因為病者有重覆二次,就是如對病者、病者。重覆二次的意
思就是很多的病者,因此,中文譯成「如對諸病者」這是其中一個版本;另外一個版本是
「如對病者病」,就是生病的病者,這時候後面是動詞。就像病者生病的話,醫生會給眾
藥。
但是,在這兩個版本當中,「如對諸病者」的這個版本來說,在解釋上來說,就會有
另外的內涵。因為佛要面對很多的所化機,所以,面對很多不同種類的病者,叫作「如對
諸病者」因此結合到後面「醫生給眾藥」就是給種種不同的藥。
「如是對有情」結合喻以後,來說明:同樣地,對到不同的根器、不同種種界、不同
種種勝解的有情,佛也說唯心。其中對於某類有情,佛說了唯心的道理。
也就是說:佛說唯心是不了義的,因為衪有衪的所為義,以及衪針對的所化機。佛薄
伽梵在宣說任何的法,不會有任何不符合有情的界、勝解的情況下而宣說法要,一定是完
全符合有情的種種界、勝解而宣說法要。
所以,佛薄伽梵在宣說法的內容,不是以自主而宣說,是非自主而宣說,所謂非自主
而宣說,是指觀待有情種種的界和勝解而宣說。所以,從這一段《楞伽經》的經文,就說
明:宣說唯心,也是不了義的。
特別是在這個偈頌當中的最後一句提到「佛也說唯心」,這個「也」字,就有衪的內
涵。為什麼要特別加上「也說唯心」?我們剛剛有說:佛薄伽梵在為所化機說法的時候,
不是自主宣說,就如同醫生開藥的時候,也要觀待病人的病情。所以,佛薄伽梵在宣說種
種法的時候,也是觀待於所化機的種種根器而說。
因為是觀待所化機的根器,所以,佛薄伽梵觀待於某類所化機宣說補特伽羅獨立實體
有,這個在前面也有說到。佛會針對於某一類的所化機,而宣說補特伽羅獨立實體有的道
理。
「也宣說唯心」。所以,「也」字包含佛在諸多的契經裡面所宣說的種種不了義的契
經。此處除了前面說到:獨立實體有,此處也特別說到,觀待所化機,也說唯心的道理。
這個「也」字就包含佛所說的種種不了義的契經。
既然看到《楞伽經》這一段文,就順帶看到後面的解釋,說到:「謂如醫生對各別病
人,給各別藥,此非由醫生自主,是須順病人之病情而給也。」,這就是在解釋前面二句
的喻,來說明醫生對於病人,給予病人的藥,也是要觀待每一個病人的病情而給的。
同樣地,「如是佛說唯心,亦非由大師自主,是隨順眾生意樂增上而說。故知前經是
不了義。」由這一段來說明:前面所說的「唯心」是不了義。
我們再回到剛剛的段落當中,繼續往下講──
【月稱論師不說外境悉非有等,唯心之「唯」字,如《十地經》,不破外境,破餘作者,
說此「唯」字是破外境,然釋此經是不了義。】
在《楞伽經》這一段來說,月稱論師他沒有宣說:「外境悉非有」的這個內涵當中所
說的「唯」字,如同《十地經》不破外境,破餘作者。而是解釋為「唯」字雖然是破外境
,但是要解釋為不了義。
所以,文中接著說到「說此「唯」字是破外境,然釋此經是不了義」。意思就是說:
月稱論師在前面解釋《十地經》的時候說到:《十地經》說三界唯心的「唯」字,並不是
在破外境,而是在破其餘的作者,像是大自在天、共主等等。為什麼在解釋《楞伽經》的
時候,沒有如同《十地經》一樣作這樣的解釋呢?而是在《楞伽經》衪說:三界唯心的「
唯」固然是破外境,但是,佛這樣的說法是不了義的。
有關於佛說三界唯心的「唯」是破外境,這個說法不了義,可以從教、理二門來成立
。教典的角度來說,就是剛才所引《楞伽經》後面的經文;正理就是月稱論師他會用正理
來說明「唯」字是解釋為破外境是不了義的理是什麼?所以,會有理、教來說明是不了義
的。
接著後面──
【清辨論師則釋此經說:心似身、受用、處者,謂心帶彼影像而生。】
這一段開始要說明、釐清月稱論師的說法是什麼呢?月稱論師的說法是:《十地經》
所說的「唯」字,並沒有破除外境有。但是,後面兩部契經──《楞伽經》、《解深密經
》當中的〈慈氏菩薩請問品〉的「唯」是有破外境有的,但是,是不了義。
清辨論師則沒有認同這個說法,清辨論師認為:就如同《十地經》當中的「唯」字,
並沒有破外境有。所以,唯識宗你所依據的其他兩部契經包含《楞伽經》、《解深密經》
當中的〈慈氏菩薩請問品〉的「唯」字,也沒有破除外境有,這就有別於月稱論師的說法。
月稱論師是肯定後面兩部經有破除外境有,但是,不是了義經──是這樣的說法。清
辨論師則認為:後面兩部經並沒有破除外境有。
如果我們以經文的內涵來觀看的話,就如同唯識宗所說的在《解深密經》的〈慈氏菩
薩請問品〉就很明確說到:境和有境體性相異非有的道理,就是境和有境並不是體性相異
。所以,的確是有破外境有,不能說沒有破外境有。所以,不應當如同清辨論師的解釋。
「清辨論師則釋此經」,即清辨論師解釋《楞伽經》的經文說:「心似身、受用、處
者,謂心帶彼影像而生」。
【外境悉非有者,謂破心無相而見,故說此「唯」字亦不破外境也。】
這一段是在解釋前面我們有引《楞伽經》的經文說到:「外境悉非有,心變種種相,
似身受用處,故我說唯心。」
實際上《楞伽經》經文的偈頌來說,它的順序應該這樣排列在解釋上來說會比較相順
。因為不管是後面《入中論善顯密意疏》,或清辨論師的解釋時,順序都是「外境悉非有
,似身受用處,心變種種相,故我說唯心」,主要是二、三這兩句應該要反過來放。
「外境悉非有,似身受用處,心變種種相,故我說唯心」,是以這樣的順序在作解釋
,清辨論師也是以這樣的順序在作解釋。清辨論師在解釋這段經文時說到:「似身受用處
,心變種種相」──他是這樣反過來解釋的。
不僅如此,在《楞伽經》這段經文所作的一些探討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有非常多
的篇幅在作解釋。他引到《楞伽經》的經文的時候,也是這樣引的「外境悉非有,似身受
用處,心變種種相,故我說唯心」。
所以,在《善說藏論》裡面在講《楞伽經》的經文的順序也是把「似身受用處」放在
「心變種種相」的前面來作解釋的。清辨論師也是以這樣的順序來作解釋。
所以,提到有三個境:(1)身;(2)受用;(3)處,這可以說是三個境。
心對到這三個境的時候,心對於「身」就是指:身等五個有色根;「受用」就是色等
五境;「處」就是指外在的器世間。
所以,當我們的心對到這三個境的時候,解釋此經說:心在對到似身(藏文中沒有「
似」,而是說身)、受用、處,對到這三個境的這個時候,心帶彼影像而生,也就是心會
轉為境相;
當心在對到「身」的境時,心之上就會轉為身的境相;心在「受用」色等五境的時候
,心就會轉為色等五境的境相;心在對到「器世間」的這個境時,心就會轉為帶有器世間
的境相,所以,叫作「謂心帶彼影像而生」,就會產生這個境相。
因此,「外境悉非有者,謂破心無相而見」。所以,首先對於這個解釋來說,是對於
在《楞伽經》當中的解釋,而結合到外境非有,的確有這樣的說法。
這一點來說「心帶彼影相而生」,在經典裡面提到:外境非有。他說「謂破心無相而
見」意思就是說:都是要帶相,然後,轉為境相。
舉一個例子來說,就像執瓶眼知。執瓶眼知是有境,瓶是境。當執瓶眼知──有境,
它在執瓶(境)時,執瓶眼知就會帶有瓶相,所以,有境就會帶有境相。所以,才會說:轉
為境相。
當我們說:執瓶眼知帶有瓶的境相的時候,不代表執瓶眼知是瓶。它只是帶有瓶相,
但不能說它是瓶。因此,就會有所謂的知相、義相的差別。執瓶眼知有帶瓶相,但是,不
代表它就是瓶。所以,要知相、義相作區分,不能夠將兩者混在一起。
這個說法除了毗婆沙宗以外,其實大乘的宗義來說,應該都共許。有境在執持「境」
的時候,一定會帶有境相,但不代表就是境本身。
所以,在此處也是要釐清:當清辨論師在解釋這一段時,他是把它解釋成這個道理,
就是「外境非有」的內涵,要解釋為:有境在執持境的時候,譬如心在執持身、受用、處
的時候,各別來說,都會帶有身、受用、處的境相,但是,不代表就是境本身。
所以,他破的是:不帶相的角度。因為它會轉為境相,所以,說「帶彼影像而生」,
就是會產生轉為境相。從這樣的內涵在解釋這兩句的時候,就是先說明:「似身受用處」
就是心對到身、受用、處這三者,這樣一來,心就會變種種相,也就是它會帶身、受用、
處的種種相。所以,解釋時,是反過來解釋的。
了解第二、第三句──第二句「似身受用處」、第三句「心變種種相」以後,再回頭
來解釋第一句「外境悉非有」。
所以,「外境悉非有者,謂破心無相而見」。既然有二、三句的解釋以後,再回過頭
來看,「外境悉非有」並不是真的破外境,他是指:有境在執持境的時候,不帶有境相而
見,是沒有的。所以,叫作「謂破心無相而見」,即不帶有境相而見到外境,這個是沒有
的。所以,是由這樣的內涵來解釋「外境悉非有」。
解釋完第一句「外境悉非有」以後,再解釋最後一句「故我誰唯心」,「故說此『唯
』字亦不破外境也」。這樣來解釋唯心的內涵時,「唯」字並沒有說要破外境。
中觀應成宗在此處雖然引清辨論師的解釋,但,他並沒有辦法承許清辨論師的說法。
也就是說:在《楞伽經》裡面提到的:「唯心」的「唯」字,清辨論師認為「唯」字
沒有破外境,所以,他有他一套的解釋;中觀應成認為:《楞伽經》裡面「唯心」的「唯
」字,的確有破除外境,但是,是不了義的。
在前面的科判當中主要說明:《楞伽經》所說的是不了義。再下來(酉二)餘經是指除
了《楞伽經》以外的《解深密經》也是不了義。因為就如同前面《楞伽經》所說的,也就
是無外境的道理是不了義,所以,同樣在其他的經典──《解深密經》,說到無外境的時
候,也是不了義。
除了無外境的道理,《解深密經》裡面又說到:阿賴耶識等等其他所詮釋的內涵也是
不了義,這是在第二個科判裡面要一併來說明的。
【酉二、明如是餘經亦非了義
非但說「外境悉非有」等,明唯有心都無外境之經是不了義。】
所以,不僅僅說「外境悉非有」,「明唯有心」就是說明唯心,而無外境之經是不了
義。也就是在前面《楞伽經》所說的是不了義。
除此以外,
【頌曰:「如是行相諸餘經,此教亦顯不了義。」】
帶有宣說這個內涵的──說明「唯心無外境」的經典來說,除了《楞伽經》以外,還
有其他的經。「餘經」是指《解深密經》。後面來說會有三段的經文。但如果加上前面《
楞伽經》的話,就有四段經文,宣說的內涵都是不了義。但是,除了《楞伽經》以外,後
面三段經文都是要說明:也是不了義的內涵。
後面解釋到:
【凡如上說行相之經,唯識宗許為了義者,由下引之教文,亦皆顯其是不了義的道理。】
「如上說」就是在前面《楞伽經》說到:「唯心無外境」的經,叫作「如上所說的行
相之經」。唯識宗許為了義者,由下面所引的教文,顯示出都是不了義的道理。
這裡提到「宣說如是行相之經」,因為唯識宗最主要所承許的契經就是《解深密經》
。因為唯識宗的宗義當中,所詮說的基、道、果的建立都是依據《解深密經》,所以,非
常重視《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完整來說,如果包含〈續品〉總共有十一品(主要有十品,包含續品就
會有十一品)。依據《解深密經》這十一品的內容來詮釋唯識宗基、道、果的建立。
唯識宗所說基、道、果的建立當中,就像我們剛剛提到最主要說到有四點。除了如同
在《楞伽經》已經有說的(1)無外境的道理以外,還有一個是(2)依他起、圓成實為諦實成
立、遍計執非諦實成立;另外一點(3)就是對阿賴耶識存在的說法;(4)究竟三乘的說法。
剛剛說到有三段經文,就是除了陳述無外境的經文之外,還有這三段的經文,都是源
自於《解深密經》所說。
《楞伽經》說無外境,或《般若八千頌》裡面也有提到有關於究竟三乘的說法,這些
都是附帶而說。因為唯識宗主要依據的是《解深密經》。所以,光是在《解深密經》裡面
其實就提到這四點:(1)無外境;(2)依他起諦實成立;(3)阿賴耶識;(4)究竟三乘的說法。
【如是行相之經為何等耶?】
如果依據上面的理解,這句話應該加上「如是行相之“餘”經為何等耶?」因為解釋
完《楞伽經》以後,依此類推,宣說這些內涵的其他的經有什麼呢?所以,接著就會開始
說《解深密經》的內涵。所以,第一部經說到:
【《釋論》說:如《解深密經》明三自性中,遍計執無性,依他起有性。】
第一個《解深密經》提到三自性──遍計、依他起、圓成實。這三自性當中,遍計執
無性,就是遍計無自相;依他起、圓成實有自相。
但這裡為什麼沒有提到圓成實,只有提到依他起?因為在月稱論師所寫的《入中論自
釋》(《釋論》),在引《解深密經》的經文的時候,只有提到「遍計無自相、依他起有自
相」,未曾提到圓成實有自相。
雖然依他起、圓成實有自相,這二個有自相的道理,跟中觀應成派的確有不同的承許
。但是,為什麼主要只提到依他起有自相?是因為唯識和中觀應成派最大的諍論點最主要
集中在依他起有自相和無自相而作的諍論。所以,此處引《解深密經》的時候,主要也引
依他起有自相的說法,作為唯識宗所說的內涵,以及諍論不了義的道理。──這是第一部
經文。
(p293+2)第二部經文又說: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如是等經】
第二段的經文就是宣說阿賴耶識的經文。在《解深密經》裡面也有第二段經文,就是
宣說有阿賴耶識。阿陀那識就是在講阿賴耶識,它們是不同的名稱,有些經文當中提到阿
賴耶識,有些經文是說阿陀那識。
這一段經文的內涵就是阿陀那識(阿賴耶識)甚深細,就是說:它是非常微細的。在阿
賴耶識之上會有諸多的種子,這個種子一旦醒覺、成熟,「如瀑流」,就是說:它就會不
斷地產生種種的果,所以,才說「一切種子如瀑流」。
也就是我們所對的境、所顯現的種種外境,都是在阿賴耶識之上的種子習氣成熟之力
所產生的。一旦阿賴耶識之上所安置的種子成熟以後,就會讓我們不斷地看到種種的境相
。所以,才解釋為如同瀑流一般,不斷地產生種種的境相。
所以,「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就是對於有這樣的阿陀那識(阿賴耶
識)──能夠存放諸多、一切種子的處所的阿賴耶識存在,對於一般的凡愚是不開演、不
顯示的。為什麼呢?因為一旦顯示以後,所化機、 有情就會執為「我」,即執阿賴耶識
就是我。如是等經。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第094講課程結束——
(..待續..)
>>>>>
註:
[1] 本課程轉自台中市「善生佛學會」
https://www.shansheng.org.tw/index.html
目前課程尚在進行中,每周六進行,目前進度已到第144講。
[2] 大乘宗義宣說法無我的空性
佛教內道聖者,於修行的道路上,資糧道、加行道之後的見道是諦現觀。小乘行者見
道的諦現觀,現觀四聖諦;大乘行者見道的諦現觀,現觀勝義諦法無我的空性。
又,各別大乘宗義,對於空性(勝義諦)有不同詮釋。唯識宗說的法無我空性是二取空
,即能取與所取異質空,簡稱二取空。經常有將二取空誤解為沒有能取、所取,這是錯誤
的解釋,所謂二取空所要空掉是能取、所取異質,所以並不是沒有能取、所取。
以唯識宗而言,例如眼識見色時,眼識是能取、色處是所取,唯識宗認為能取的眼識
和所取的色處二者,是由內心識蘊當中阿賴耶識上同一個種子習氣醒覺之力所變現。
因為唯識宗不承許外境有,所以能取、所取不是異質,而是屬於內識當中同一個種子
習氣的質流,因此說到能取所取異質空。因此是有能取、所取,但能取所取是一質、不是
異質,因此說到能取所取異質空(空掉能所異質),簡稱二取空(空掉能所二取異質)。
應成派說的空性則不同,因為應成派承許外境有,應成派說眼識見色時,能取的眼識
和所取的色處二者是異質的質流,不是同一個質流,所以應成不承許唯識宗說的二取空。
如同大小乘都會說諦現觀,但是承許的內涵不同,同樣的,雖然大乘宗義都說法無我空性
,但是大乘宗義的唯識宗、中觀自續派、中觀應成派,對於法無我空性的內涵承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