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青增格西:中論-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16

作者: ykkdc (ykk)   2022-10-24 09:49:51
(接續前篇)
轉自: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
摘自:《中論釋-正理海略講》見悲青增格西
清辨論師認為,「一切生一切」不可以是因,若這個是因,根本無法成立自宗,也無
法破除他宗,所以這是不可行的,要加以轉換,把因轉成「某一些生某一些」。
但是即使把因轉成「某一些生某一些」,也不可說「無他生」,要說「非為勝義的他
生」。如此一來,就會是遮非,就會與龍樹菩薩說是遮無的說法相衝突。釋論(觀音禁—
清辨論師的弟子)也談到與「諸法隨於何」的「何」字衝突。
宗喀巴大師說,雖然此處(佛護論師應成論式:「無他生,以應一切生一切之故」)
未用因明論式來成立什麼,但並無任何過失。
也就是,此處不是用因明論式,而是用他許應成論式,是針對他人的想法加以破除,
所以沒有過失。
當然用因明論式來成立無他生也說得過去(因明論式:「無他生,以非一切生一切故
」),且其宗也是遮無,所以也不會有與龍樹菩薩的宗相違的過失。
其它的中觀師(自續派的中觀師)承認名言上有自相(於有法上勝義無實有,但名言
中有自相)。
佛護、月稱二位阿闍黎則不承認自相名言有(於有法上不僅勝義無自相,且名言中亦
無自相),而且認為俱生我執雖然會執自相有,但也不會把因與果(是異)執為自相有的
相異。
《入中論》就談到沒有俱生的他生執—執自相有的因生自相有的果。
《入中論》云:「世間僅殖少種子,便謂此兒是我生,亦覺此樹是我栽,故世亦無從
他生。」
所以世間人的概念中是沒有他生的(世間人的概念是一般他生他的概念,沒有自相有
的因生自相有的果的他生的概念)。這雖然是出現在《入中論》,卻是佛護的說法。
接下來宗喀巴大師解釋《入中論》的頌文,並說到雖然沒有俱生的他生執,可是無他
生並不是名言識所能了解的。
有關《入中論》這句偈頌(世間僅殖少種子,便謂此兒是我生,亦覺此樹是我栽,故
世亦無從他生),前面已經說過了。
至於「無他生並不是名言識所能了解的」,可以討論一下。
無他生並不是名言識所能了解的,也就是說,了解無他生的智慧是勝義識。
了解無他生的智慧是勝義識(觀察勝義的理智量)的話,執有他生的執著就是實有執
。因為剛才說沒有俱生的他生執,所以它(執他生)就是分別的執著(屬遍計的執著)。
因此,不僅執有他生的執著是分別執著(屬遍計的執著),而且了解無他生需要懂空
性,因為名言識(不觀察究竟)無法懂無他生,必須要勝義識(觀察究竟)才能懂。
論式:「苗為有法,是自性空,以無自生、他生、二生、無因生故」,
是針對了解無自生、無他生、無二生、無無因生,但還不了解苗是自性空的人而說。
按這邊的說法,了解苗不是他生時,就已經了解苗的空性—了解苗自性空了。這樣還
需要對此人說這個論式嗎?
(簡單地說,問:了解無他生要懂空性(遮除自相有)嗎?若一定要懂空性(遮除自相
有)才能了解無他生的話,就牽扯到前述的問題。)
無他生(於有法上遮除他生的遮無)是不是勝義諦?無自生(於有法上遮除自生的遮
無)是不是勝義諦?如果無他生是世俗諦,名言識就要能了解它。
宗喀巴大師說名言識不能了解它(無他生),指的就是它不是世俗諦,而是勝義諦。
無自生(於有法上遮除自生的遮無)就不是勝義諦。如果無自生是勝義諦,那只有中
觀應成派才能了解,然而自續派以下都可以了解無自生。
自生—從自己的本體生自己,清辨論師等(下部)根本不會接受這個概念。
自續派以下(包括中觀自續派、唯識宗、經部宗、毗婆沙宗)都可以了解無自生(於
有法上遮除從自己的本體生自己),就說明無自生不是空性,是世俗諦。
因為無自生不是勝義諦,所以無二生也不是勝義諦。至於無無因生,只要知道因生果
、果是由因生的,就知道無因生不存在,所以下部也可以了解無無因生。
因此,四項中,除無他生是勝義諦外,其它(無自生、無二生、無無因生)都是世俗
諦。
(...待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