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達賴喇嘛尊者:外道所說的我 (8)

作者: ykkdc (ykk)   2022-11-01 19:51:22
摘自:世世常行菩薩道──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講授/悲智學佛會整理
....是否達到利益目標,全看每人的意樂來決定,否則外相看來在行法,可是內心意
樂不正,講者是為名聞利養,聽者以不正當的心態,如同我要學好才能貶低他人;
這種隨著世間八法聽講,即使外相在聽講,所講所聽並未真正與正法相應。既然善良
動機是如此重要,那麼應以何等動機呢?就是皈依與發心了。
(二)內道外道的差別
每個人很自然有「離苦得樂」的想法,可是當我們想要尋找消滅痛苦方法的時候,這
種層次就不同了。
以外道來說:痛苦的根本在於傷害他人,快樂的根本是利益他人。又說:傷害他人主
因由於貪瞋,過分的貪愛自己親人就會傷害他人。他們也認為貪瞋是痛苦的因緣。
可是內外道不同的地方,貪瞋是由悅意相與不悅意相而來,因為見到悅意相而讓你產
生貪,不悅意相產生瞋。誰見到悅意相及不悅意相呢?是「我」見到的。所以對於「我」
的定義,就有不同的說法。
以內道來說,所謂的「我」,並不是如所現般那麼真實(我們的無明心識現起我時,
彷彿我是獨立實有般);外道卻堅定「我」是獨立存在的,因而產生內外道不同的說法。
因有非常堅定的我執產生貪瞋,由貪瞋產生痛苦;以內道來說痛苦的根源由於我執,
唯有消滅我執才能斷除痛苦。
因此先要瞭解我執所執取的,與實際情況是否符合,經由這種思惟,發現與實際情況
不符,由此破除我執。所以佛教才有「無我」的正見,這是任何一派外道所沒有的見解。
如果了知皈依,就知道內外道的差別;我們所皈依的法寶,就是破除我執的無我正見
(屬道諦);以及破除我執後的「滅」功德(屬滅諦),就是証法寶。
佛陀能自在的為我們宣說,也是我們所皈依的對象佛寶。現在已經獲得或正在証得法
寶的聖者,名為僧寶,也是皈依的對象,所以三寶是我們真正的皈依。
經由了知三寶的功德,明白內外道的差別,因此應對三寶的內涵要如實了知,對佛法
才能產生真正的信心。由皈依了知不只為了現前的快樂而已,而且可以達到解脫。
我執無法斷除,一切的痛苦永遠存在。為了斷除我執,佛說了無我正見;說有我的教
義,我們稱他們為外道,這主要由皈依來區別。在內道說我執是痛苦的根本,經由無我正
見的破除我執,達到真正的究竟解脫。
在前二句「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這兩句講「皈依」),皈依的意義
,已經包括了內外道的區別,及更深奧的解脫內涵。
後二句(我以所行施等善,為利眾生願成佛)(這兩句講「發心」),是佛法修心方
面,因為眾生根器不同,想法不同,希求也不同,佛陀善巧的隨各人根器,說聲聞、獨覺
菩薩三乘不同的教法。
所謂的大小乘,其差別在於大乘不為個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利益遍虛空一切有情,努
力精進,獲得了一切遍智的佛果位。
無論意樂上(發心上)、加行上(行持上)、果位上(證果上)都有大小差別;大小
乘不是以智慧區別,而是以方便品(發心)來區別的。
只以出離心的方便資糧(僅以希求解脫的發心),是無法成為大乘的,大乘的方便資
糧是菩提心(希求成佛的發心),以菩提心的力量為佈施等方便資糧,以菩提心(希求成
佛的發心)修學空正見(了解無我空性的智慧),就是大乘的智慧。
如果沒有菩提心的攝持,而修學空正見,只是自我解脫而已。因此大小乘的差別,主
要以有無菩提心區別,不是空正見。
由皈依從外道而進入內道,以菩提心從劣乘進入大乘。因此最後二句發心:「我以所
修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
在菩提心的攝持下,不是為我個人,而是為利益一切有情,我乃行六度萬行,我要成
佛才能利益眾多有情,迴向給一切有情。我們雖無生起真正的菩提心,但應該了知菩提心
真正的內涵。
(三)佛法的基本精神
皈依及發心的次第是一定的,如同:「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知慧真明暸。」這是小
乘的修學內涵。「普願罪障悉消除,」這是大小乘共的,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就不會有「
世世常行菩薩道。」因為自身不希求解脫,怎能想到讓他人獲得解脫呢?(...下略...)
>>>>>
[1] 有以為,小乘宗義才說四法印,大乘宗義不說四法印而說一實相印。並非如此。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即《大寶積經金剛力士會》別譯本)云:
「大秘密主(密教金剛手菩薩)!如來於一切法中,總略而說有四法印。此如是法(
四法印),若諸菩薩深固信解勤行修習,即於善法而不減失,速能圓滿菩提分法。」
[2] 如尊者提到,四法印當中,主要以「諸法無我」一印區別內外道。
四法印與一實相印的關係:佛教內道各宗對「諸法無我」一印的認識有深淺不同,當
認識到無我的究竟了義,即一實相印所詮緣起性空的究竟了義。自續派以下不承許緣起性
空,因為自續派以下說的緣起為假必依實的緣起,一實相印的緣起性空指應成說的緣起。
佛教內道各宗對於「諸法無我」一印,有不同粗細深淺的認識,但最起碼都不承許外
道所說常一自主的離蘊我,宗義上不承許常一自主的離蘊我,才算皈依內道。如尊者提到
:如果了知皈依,就知道內外道的差別,我們所皈依的法寶,就是破除我執的無我正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