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廣論奢摩他章略講》/宗喀巴大師 造論/見悲青增格西 教授
【當以何等如來之像為所緣耶?
答:如《修次下編》云:「諸瑜伽師,先當如自所見、所聞如來形像,安住其心修奢
摩他。當常思惟如來身像黃如金色,相好莊嚴,處眾會中,種種方便利益有情。於佛功德
發生願樂,息滅昏沉、掉舉等失,乃至明見如住面前,應於爾時勤修靜慮。」
《三摩地王經》云:「佛身如金色,相好最端嚴,菩薩應緣彼,心轉修正定。」如此
所說而為所緣。
此復有二,謂由覺新起及於原有令重光顯。後易生信,又順共乘,故於原有令相明顯
。】
要緣怎樣的佛像?「由覺新起」:自己新想出來的像,「原有令重光顯」:如聽他人
說資糧田該如何,按著觀想,也是「原有令重光」。因為對自己新創的像,不容易生起信
心,所以按「原有令重光顯」的方式比較好。
【先求持心所緣處者,謂先當求一若畫、若鑄極其善妙大師之像,數數觀視,善取其
相,數數修習,令現於心;或由尊長善為曉喻,思所聞義,令現意中,求為所緣。
又,所緣處非是現為畫、鑄等相,要令現為真佛形相。
有說置像於前,目覩而修,智軍論師善為破之,以三摩地非於根識而修,要於意識而
修。妙三摩地親所緣境,即是意識親所緣境,須於意境攝持心故。
又如前說是緣實境之總義或影像故。影像亦有粗、細二分,有說先緣粗分,待彼堅固
,次緣細分。自心亦覺粗分易現起故,應先從粗像為所緣境。】
先找一個好的佛像,可能是塑像或畫像。把它看清楚,再在內心觀想其像。或者聽師
長說佛是如何、淨土如何,跟著觀想,於內心現起影像,這樣做為所緣也是可以。對於所
觀想的像,要當成真佛。
【尤為要者,謂如下說,乃至未得如欲定時,不可多遷異類所緣修三摩地。若換眾多
異類所緣修三摩地,反成修止最大障礙。
故於修定堪資定量之《瑜伽師地論》及三編《修次》等,皆說初修定時依一所緣而修
,未說遷變眾多所緣。
聖勇論師於修靜慮時顯此義云:「應於一所緣,堅固其意志,若轉多所緣,意為煩惱
擾。」
《道炬論》云:「隨於一所緣,令意住善境。」說「於一」言,是指定詞,故先應緣
一所緣境,待得止已後乃緣多。
《修次初編》云:「若時已能攝其作意,爾時乃能廣緣蘊、處、界等差別。如《解深
密》等說瑜伽師緣十八空等眾多差別所緣。」】
選定一個目標後,就一定要緣它來修,不要換來換去,一直換所緣會成為修止的障礙
。但是真的覺得不適合可以換。
就如鑽木取火,要一直鑽同一個木頭,只有這樣,木頭才能加溫而取到火。鑽木取火
剛開始很辛苦,取出火後要點燃其它就很簡單了。
修出止後,修其他所緣也同樣容易入定。所以在修出止之前不可以換所緣,修出止之
後就可以換。
【如是初得攝心所緣之量,謂先次第明了攀緣一頭、二臂、身體餘分及二足相,其後
思惟身之總體。
心中若能現起半分粗大支分,縱無光明,應知喜足,於彼攝心。此中道理,若以此許
猶不為足而不持心,欲求明顯數數攀緣,所緣雖可略為顯了,然非僅不得妙三摩地令心安
住,且障得定。
又,若所緣雖不明顯,然於半分所緣持心,亦能速得妙三摩地。次令明顯,其明易成
。此出智軍論師教授,極為重要。】
這段是說如何觀想。
影像有粗分與細分二種,先觀粗分,即佛像大概的輪廓。從頭部開始,一面、二臂、
二足……,慢慢觀下來,想到蓮花座或獅子座,再由下往上,觀想從蓮花座……,再從頭
部觀想下來。
幾次這樣觀想後,會對佛像的整體有個認識,只要整體有一點穩定,就緣那個整體,
安住在上面。是要先反覆地觀好幾遍,之後才是思惟身之總體,這邊的文字可能沒有表達
出這個意思,可以調整為:「謂先依次第數次明了攀緣一頭二臂,身體餘分及二足相,其
後思惟身之總體」。
初步要的是穩定度。當有一定的專注力時,再要求清晰度。
「心中若能現起半分粗大的支分……」:剛開始修時,不可能很清楚地現起佛像,也
不需要看得很清楚,只要有個整體的影像就可以了,然後就要想辦法安住在其上。不要不
滿足地想使佛像清晰,如果清晰不了,佛像跑來跑去反而不好。
就像剛剛說的,先依次觀想,再緣整體,所以整體才是修止的境,問題是沒辦法定在
上面啊!緣總體,可是沒兩下就覺得那個頭好清楚,總體要散掉了……。如果是這樣,緣
清楚的地方也是可以的,只是之後還是要回到本來要緣的總體。
如果所緣不再跑掉,就可以讓它越來越清楚清楚,慢慢調整清楚、明亮、有力等。
佛像要觀多大?如果觀得很大,對清晰度有幫助,但是對得止沒有幫助,所以一定要
觀小,如豆般小。觀得越小,越能提供定力,觀得越大,越能提供清晰度,所以需要調整
大小。
剛開始,要將佛像觀成如豆般小有困難,所以可以觀大一點,但是隨著修了一段時間
後,要觀小一點,而且要越觀越小,最後觀成如豆般小。
佛像要觀在哪裡?觀在自己面前,或自眉間、心間、肚臍,都可以。觀高容易造成掉
舉,觀低容易造成昏沉,所以也要調整高低。
有躁鬱傾向者,就不適合觀在眉間。另外,觀想佛像是透明的、很明亮,觀想明亮有
助於去除昏沉。
>>>>>
[1] 止觀是以內心第六意知而修,不是前五根知,止、觀是第六意識相應的定、慧心所法
摘自:印順法師<成佛之道>:
「大乘以成佛為標的,所以念佛為大乘要門,念佛法門的重點是念佛的身相與功德(
大乘行者發菩提心,大乘行者念佛希求成就佛果,緣念佛的身語意功德希求成就佛果)。
…繫「念佛」為所緣而修習時,應知這是「由意念」的。一般散心的稱名念佛,也還
要重在意念,何況緣佛相而修止?在起初,審取佛的相好而修習,切勿因為佛相的不易現
起,現起而不易堅定,就置佛像在前,望著佛像而修習。修止成定,是定中意識,不是屬
於五識的。所以如眼識取色相而修,就是心『由外門轉』,這是怎麼也不會入定的。要知
繫念所緣相,是向內攝心的,是由意識所安立的影像,所以止觀的所緣相,也叫做『影像
』。凡是修止的,都是意識所安立的影像相而使他安住…。
還有,初學時從石刻的或木雕的、紙繪的佛像取相明了,然後再緣此攝心而修習。但
在修時,應覺得所念的是「真佛」,並「非」木石等「佛像」。這才能修習成就時,佛現
前住,放光說法等。如作為佛像而修,就失去這些功德了。」
(註:佛像有不同材質,紙繪的如《大寶積經》云:『爾時大精進菩薩(即釋迦牟尼
佛因地),持畫佛[疊*毛]像,…在畫像前,結跏趺坐,正身正念,觀於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