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3-01-31 10:00:50在家、出家修行的不同在哪裡?
文:星雲法師
佛教有在家、出家等七眾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尼、優婆塞、優婆夷
),在家、出家學佛本來不分。不過,在家修行往往無法如出家修行那樣專精、方便,因
為在家生活有五欲塵勞,有妻子兒女等種種的束縛、障礙。
《大寶積經》卷二十八,對在家與出家生活作了如下的比較:
出家:清淨、解脫、無求、富有、成大法、魔憂、正直、寂靜、慈悲、不放逸、積功、出
污泥。
在家:染污、束縛、多欲、貧苦、成小業、魔喜、偏曲、憤鬧、多哄、多放逸、取財、溺
污泥。因此:
在家憂悲煩惱比較多,出家生活清淨、寂靜;
在家生活增長煩惱,出家是減少煩惱;
在家以執取為樂,出家以出離為樂;
在家修行成就小法,出家學佛成就大法;
在家磨難比較多,出家能令魔王恐怖;
在家多放逸,出家少放逸;
在家多奸巧,出家修行,心地容易質直;
在家多憂苦,出家多慈悲;
在家以財力為寶,出家以功德為寶。
在家有無量過患,出家有無量功德。
經典裏說,在娑婆世界里最好的是:第一是見佛,第二是聞法,第三是出家,第四是悟道
。
所以,清朝順治皇帝曾作詩贊嘆說:「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又說:「脫
為大地山河主,不及僧家半日閒。」
由此可知,出家生活比在家好,出家的修行比在家的修行容易成就。
不過說到出家,也不一定要剃發披染才叫做出家。身心都出家固然很好,心出家,身沒有
出家,也很可貴。所謂「熱鬧場中作道場」,能在煩惱裡面,轉煩惱為菩提,才是重要的
。
例如《勝鬘經》中的勝鬘夫人,「雖處王宮,不著欲樂;身居富貴,常修佛法」。在家,
一樣可以參禪念佛,一樣可以修行悟道;功行到家的時候,一樣可以勘破生死,一樣能夠
解脫自在。例如傅大士、龐居士,都是典型的例子。
所以,六祖大師才說,在家也可以修行。當然,能出家更好,《大智度論》提到:
「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鶴能高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
因此,能夠出家修行最好,但是,如果在家修行,也能像出家人一樣發出離心,雖居世俗
,心在山林,雖過五欲的生活,心在清淨的梵行,如此則在家修行者和出家又有什麼分別
呢?
https://i.imgur.com/lS1bCv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