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間虛假向死而生

作者: terryhosee   2023-02-23 21:58:02
世間虛假向死而生
文:釋佛世
我們身處在同一個地球,卻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雖然做同樣的事,緣起、目的等都不盡相
同。譬如行善,有人起於私欲,換取名利;有人起於道德,義之所趨;有人起於信仰,悲
憫有情。相同的作為,不同的世界;相同的生命,不同的層次;相同的人身,不同的趨向
。由此可知,對生命的認知,決定了人生的目的、價值和生活。而在諸多對生命的認知中
,最關鍵、最根本的是對死亡的認知。古人說:「未經過審視的人生,不值得度過。」審
視的標準有很多,其中最終極的就是死亡。只有認識死亡,知道死後的世界是有是無,知
道自己死後要到哪裡去,才能照破一切虛妄,找到人生真正的目的、價值和活法。「偏營
眼前之事,不慮後世者,愚也。」信哉!
一、文明是恐懼死亡的逃難史
  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追逐,其背後的價值驅動是趨利避害、離苦得樂,就中最大、最
根底的「害」和「苦」就是死亡。世界上最大的災難,不是地震,不是海嘯,不是戰爭,
而是死亡。沒有人和死亡無緣,世上八十億人,一百年後都會死去。平生盡情地忘懷死亡
,然而死亡卻不會忘記我們,而且會突然襲來。我們每天那麼忙碌,其實只是在等待死亡
的來臨。若老實地凝視這事實,就難免恐懼不安。
  一般人對死非常忌諱,看到死,聽到死,想到死,都覺得不安、不吉利。為了逃避、
忘懷死亡,轉移內心的恐懼,使短暫、無力的人生顯得有意義,我們創造了諸多的可愛境
──愛情、家庭、事業、學術、文藝、科技、社會、國家等等,為此盡一生去追逐。因此
可說,一切文明都是以「恐懼死亡」為背景的避難史。
二、世間虛假,顛倒夢想
  一切的「追逐」雖然千差萬別,本質上都是為了顯彰「我」的存在;當「我」不存在
時,依於外境而建立的情感就顯得毫無意義。譬如在飛機上,空服人員非常親切,供應很
多可口的食物,乘客都為此而快樂、滿足;當知道了飛機沒有著陸點,汽油也逐漸用完時
,乘客還會快樂滿足嗎?恐怕只是悔恨不已。
  佛言:
  累念積慮,為心走使,無有安時。
  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
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
  我們就是如此愚癡顛倒,如牛赴市,步步近死,卻又不期然地忘懷死亡,賦予外境意
義,用外境繫縛自己,憂悲苦惱,患得患失。生命不止,追逐不息,卻又不知生命何去,
追逐何義!
三、獨生獨死,隨業流轉
  《無量壽經》云: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家庭、團體的存在,都只是短暫而虛幻的。父母、妻兒等再怎樣的恩愛深重,也要面
臨死別。一朝大限來到,誰也幫不上忙,什麼也帶不走,只能孤獨的死去,隨業力流轉。
古德說:「一旦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認為死亡是一切的結束,我們才會只顧今生,不問來世,然而這不過是白日夢──肆
意妄為而不受果報,是不可能的;等待著的,只有無盡的痛苦和煎熬。實際上,如果一個
人對死亡不瞭解,那麼生命對他而言不過是一種懲罰。
四、直面死亡,向死而生
  若不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只是追逐身外之物,這樣的人生再怎麼長壽、富貴、
幸福、輝煌,也是虛生浪死,和一隻貓、一條狗一樣,沒有什麼本質區別,畢竟是一樣的
生,一樣的死,又一樣的輪迴。就像沒載到客人的出租車,性能再卓越,裝飾再漂亮,開
得再好,也沒有實際的意義。因此,再怎樣恐懼死亡,也非面對不可,逃避死亡,最後只
會被它所逼迫;如果積極面對它,就有可能解決它、超越它,從而得到真正有意義的人生

  佛言:
何不棄眾事,各遇強健時,努力勤修善?
精進願度世,可得極長生。
如何不求道,安所須待,欲何樂乎?
  請不要再背對死亡,做人生的愚者和逃兵;要直面死亡,成為智者,成為勇士。現在
就提起「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寶劍,向死亡宣戰:來吧,我受夠你了,就讓這永世
的輪迴,在今生做個了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