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達賴喇嘛尊者-《般若經》:「心無心」7

作者: ykkdc (ykk)   2023-03-07 17:30:39
: 摘自:《十住毘婆沙論》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 「行者先念色身佛,次念法身佛。何以故?
: 新發意菩薩,應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念佛(思惟佛陀三十二相八十隨好諸相莊嚴)。
: 轉深入得中勢力,應以法身念佛(思惟佛的法身,即無上菩提圓滿的道、滅功德)。
: 心轉深入得上勢力,應以實相念佛而不貪著(思惟色法乃至佛的法身皆無自性)。」
補充:佛果的無上菩提,具足究竟圓滿的法色二身
摘自:《菩薩戒品釋》教授: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日期:民國98年3月8日 台北
印度的大成就者龍樹菩薩,曾經在《六十正理論》有提到一個偈頌,在還沒有介紹這
個偈頌前,提到龍樹菩薩,菩薩菩薩不管是在印度,或者是西藏,所有的佛弟子,甚至任
何的派別,都承許龍樹菩薩是一位證量的士夫。(註:在漢地龍樹菩薩被稱作八宗共祖)
而在他所造的《六十正理論》有提到一個偈頌,而這個偈頌的內涵,是我們平常在行
任何善行時,都必須要藉由這個內涵來調整動機。
在這個內涵當中,第一句就有提到了,透由行善能夠累積廣大的福德以及智慧的資糧。
當中最主要提到的是大乘的「根(基)、道、果」的觀念,在「根」(基)的部分提
到的是二諦,在「道」的部分提到的是方便與智慧,在「果」的部分提到的是二身。
而首先在「根」(基)的部分,所謂的二諦,簡單的來說,就是分為世俗諦以及勝義
諦,而世俗諦指的是非空性的世俗法,而勝義諦指的是以空性為主的這些法類。
而透由思惟世俗諦的內涵,能夠讓我們積聚廣大的福德資糧,它也可以稱之為是方便
的資糧;而透由觀修勝義諦(空性)的這些法類,如果能夠透由證得空性的智慧,在智慧
(即空正見)的攝持下我們能夠累積廣大的智慧資糧。
而在二種資糧互相配合的情況下,最主要成就佛陀色身的資糧是福德資糧(慈、悲、
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布施、持戒、忍辱等福德資糧,屬透過思惟世俗諦的內涵),
而成就佛陀法身的資糧是智慧資糧(通達空性的智慧資糧,屬透過思惟勝義諦的內涵)。
所以當我們在行任何的善行前,都必須要先了解大乘的「根(基)、道、果」是什麼
樣的內涵?我們最主要所求的目標又為何?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成就圓滿的佛果?這是
我們修學大乘法的人,必須要有的基本觀念。
也就是因此,在還沒有聽法之前,我們都必須要先調整自己的動機,要知道我們最究
竟想要獲得的果位,是圓滿的佛果。
而佛果是具備有四身的本質,「四身」包含了自性法身、智慧法身、報身以及化身,
而這四身總攝起來,可以總攝在法身以及色身中。
也就是佛他透由斷除了煩惱障以及所知障,讓他的心續生起自性法身(佛陀內心意識
斷障離繫的滅諦屬自性法身)以及智慧法身(佛陀內心意識本身成就一切種智)的功德。
更進一步的,由於要調伏所化機的緣故,由於所調伏的眾生,他的種類,他的想法具
有許多種,所以佛會示現出報身以及化身等眾多不同的面貌。
為什麼佛能夠藉由宣說佛法而改善眾生的心續,甚至讓眾生到最後也能夠成就圓滿的
佛果?這是因為每一個眾生的心續都擁有佛性(心續自性空的空性)。
只要是擁有佛性(心續自性空的空性),就表示這位眾生他有改善的空間,他能從惡
變成善,從善不斷的增長而直至圓滿,所以每一位眾生他都有成長的可能性。
在之前有提到,如果我們想要成就圓滿的佛果,佛果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佛的法身
以及色身。
如果想要成辦圓滿的法身,就必須要累積智慧資糧,如果想要成辦圓滿的色身,就必
須要成辦圓滿的福德資糧,這是以顯教的角度來作介紹的。
以顯教的角度,以福德、智慧二方面互相配合的情況下,而成就圓滿的佛的法身以及
色身。但是以密教而言,密教更進一步的提到,成就佛最主要的關鍵,最主要的因緣,在
我們的心續當中都是擁有的,我們都擁有這些特質。
以內心而言(我們的身語意三門當中,內心的意識而言),我們的心有認知「境」的
這種清淨的本質,它是能夠成就佛身的,甚至在我們的心相續當中,有極細微的風心,這
也是能夠成辦佛身的。所以在心的本質是清淨,並且能夠了知境界的情況,再加上我們擁
有極細微風心的緣故,只要肯努力我們都有成佛的希望。
也就是因此,由於想要成辦的果位是圓滿的佛果,而在這之前,必須要能夠累積廣大
的福德以及智慧資糧。而我們要藉由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快速的累積這二種資糧呢?這
時候必須要修學六度的內涵。
雖然在提到六度時,它的數量並不會很多,就只有這六種,但是實際上它包含的範圍
是相當廣泛的。而六度當中前面的五度,是以累積福德資糧為主,而最後的般若度是以累
積智慧資糧為主。
也就是因此之前我們在提到菩薩戒當中的惡作,最主要的就是以六度的角度來作分析
,與六度的相違品有關連的這種惡行,是包含在惡作當中為各位作介紹。(...下略...)
>>>>>
[1] 《十住毘婆沙論》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行者先念色身佛,次念法身佛。」
色身法、法身佛,不是說兩位佛,而是說同一位補特伽羅佛聖者所具有的法色二身。
例如,阿彌陀佛是具足究竟圓滿法色二身的佛聖者,唱言「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
明無等倫」屬色身,阿彌陀佛內心成就一切種智及斷除煩惱障、所知障的滅諦,屬法身。
我們都具有身心,比如,你看到柯文哲,或你的父親、母親,以及你自己,各自都有
各自的身心。凡夫的身心,屬苦集二諦所攝,我們的身是有漏的業報身,心未斷除二障。
同樣,佛聖者也具有身心,然而,佛的身是清淨的圓滿報身,心已無餘斷除二障。佛
聖者的身心,成就究竟圓滿的法色二身,這裡的身,不是身體,而是說功德的積聚。佛陀
的法色二身是由什麼功德積聚的呢?由圓滿的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成就佛果圓滿的身心。
[2] 佛果是斷除一切過失、證得一切功德的果位,佛果無上菩提具足究竟圓滿的法色二身
菩提,即斷、證功德,菩是斷功德、提是證功德,斷功德屬滅諦、證功德屬道諦。何
以稱無上菩提,因為,沒有再超越佛果之上的斷(滅諦)、證(道諦)功德,故名無上。
佛陀無上菩提斷證功德的施設處為何?佛的身語意三門當中,依內心意識安立斷證功德。
佛的身語意,內心意識成就智慧法身、自性法身,由內心意識展現報化身的意生身度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