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利生——大悲心是佛果的種子,大悲心是希欲一切有情眾生都能夠究竟離苦的想法
摘自:2014《釋量論》略講 2014.9.18第八講
圖滇悲桑格西/如性法師口譯
《釋量論》第二品的主旨,在解釋陳那論師的《集量論》禮讚文的前兩句,其中第一
句「敬禮成量欲利生」裡的「欲利生」,是在闡釋大悲心。
概說
外道認為人們不可能透過多生的修習而生起大悲心,理由有兩個
第一個理由是,來生不存在。為了駁斥這個錯誤,法稱論師以正理成立前後世存在。
第二個理由是,就算人們能夠長時間修習,大悲心也不可能「無邊增長」。
以下是外道與佛教針對這個主題進行的答辯。
佛教說,只要經過修習,悲心與智慧會無邊增長。
在繼續討論之前,我想先釐清「無邊」這兩個字代表什麼意思。到什麼程度才可以算
是無邊呢?或許可以用「自然而然地產生」(不假思索任運地產生)這幾個字來替代。
換句話說,只要經過修習,悲心與智慧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不假思索任運地產生),
而且也會愈來愈清晰,以證空慧來說,最究竟的清晰就是現證。
佛教提出這種說法,根據兩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是:所依的心是堅固的。
第二個理由是:已經修過的,不需要再觀待勤力就可以產生,這是心的特質。
簡單說,佛教提出的兩個理由是「所依堅固」與「不需觀待勤力」。
「所依堅固」的意思是,這些修行都是依靠心去進行的,而心的續流不會中斷,所以
是非常穩定可靠的所依;
「不需觀待勤力」的意思是,凡是修過的,當你再去修的時候,不需要一一重修,只
要一次勤力,多個同類相續就會跟著生起(註)。
由於這兩個理由,所以經過修習之後,悲心可以無邊增長。
* 「由修雖增勝,如跳與水暖,非能越自性。」
這段話是外道提出的質問。
外道說,智慧與悲心雖然會因為修習而有一點進步,但進步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停
在那個狀態裡。由於無法超越有限性的這個特質,所以不會無邊增長。
就像跳遠,受過訓練的人雖然可以愈跳愈遠,但到達一個極限之後,就不可能再超越
了;又像水溫,雖然經過加熱,水會愈來愈熱,但再怎麼熱,也不可能變得像火一樣。
跳遠與水溫都有極限性,悲心也是,所以不可能無邊增長。
* 如何產生悲心
悲心會不會無邊增長?在討論這個問題前,先看看悲心是如何產生的。
悲心是以一切有情做為對象,希欲一切有情都能遠離痛苦,這種心就是悲心。
由此可知,思惟有情受苦的情狀,是生起悲心的方法。
有情包括了親、怨與中庸--
被你想著的那位正在受苦的有情,如果是你很討厭的怨敵,你恐怕不會覺得不忍心,
反而覺得很高興;
如果是完全無關的人(中庸者),想到他正在受苦,你應該既不會覺得不忍,也不會
感到開心;
只有看到與自己親近的人受苦,才會產生強烈的不忍,希望他不再受苦。由此可知,
對有情的慈愛心愈強,才會愈不忍心看他受苦。
因此,要生起希欲一切有情都能離開痛苦的悲心,需要兩個條件--
一方面必須對有情具備慈愛的心,二方面要看見對方有在受苦,然後思惟他受苦的情
況。只要具備這兩個條件,希欲對方離苦的悲心就會不由自主地(任運地)產生。
要如何培養對有情的慈愛心呢?方法之一是憶念有情的恩。
生無始,無始以來有情都曾經當過我的父母,在那段時間裡,他非常愛我、恩養我;
無始以來,我所擁有的一切快樂,都要依靠有情才能獲得。
再者,被我視為有天壤之別的我與他,這個差異只是我的心去區分出來的,事實上,
我與他人是平等的。
運用以上的思惟,內心會對有情產生親近感與慈愛心。有了這個基礎後,再去思惟有
情受苦的情況,才會希望有情都能離開痛苦。
要如何看見有情都在受苦呢?苦包括了三種:苦苦(苦受)、壞苦(有漏樂受)與行
苦(無明緣行產生的輪迴)。
三種苦當中,苦苦並不是每個有情都有,從暫時上來說,某些有情享受著輪回之樂,
並沒有領受苦苦。
然而,如果你真正認識了行苦,就會知道一切有情都在受著這種苦。由於你對一切有
情都有慈愛的心,當你明白一切有情都在承受著輪迴之苦,一思及此,便會產生願一切有
情都能離開痛苦的心。
>>>>>
[1] 註:心是一個前前連接後後、沒有中斷的續流。…圖滇悲桑格西 2014.11.6課後補充
如果依著時間前後做區分,可以分成許多不同的小單位。「不需觀待勤力」的意思,
以悲心為例,同一個續流可以分成許多段落,這些每一個段落的生起,是否一一需要各自
的勤力才能產生呢?不用。只要用一個勤力,就可以生起一連串同一相續的心。
[2] 摘自:《入菩薩行論.佛子正道》日宗仁波切教授/如性法師翻譯
學習佛法也是如此,剛開始學的時候,我們什麼都不懂,但是不斷的練習之後,我們
能夠了解佛法在說什麼,並且在了解之後,也透由不斷的串習,能夠去實踐佛法、運用佛
法,這就是心的特徵。
外在的物體沒有辦法呈現出這樣的功效,比方說水,透由外在的瓦斯或者是火,將它
煮熱之後,它的熱度是有一定的限制,到了一定的熱度之後就會慢慢的蒸發,並不會無限
的提升自己的熱度。
但我們的心卻不是如此,我們的心是不會有上限的,這種唯明唯知的本性,從一開始
不了解空性,透由不斷的串習,到最後能現證空性,從剛開始什麼都不懂,到最後心中的
智慧能成為佛的一切遍智(佛果位一切種智的心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