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種性--聲聞種性、獨覺種性、菩薩種性
摘自:<佛教四部宗義所主張的種性>倉忠仁波切
* 中觀宗所主張的種性
種性:某一法,依其而修能證獲自聖果功德。
種性的體性:安立為「轉依」或「轉變為自性身」或「轉變為有為之佛身」隨一之眾
生的種性。
種性的分類有二:
(1)自性住種性:空性、如來藏。
1.以自續派而言是「無諦實成立之空性」,不是「無自性成立之空性」。
2.以應成派而言是「無諦實成立之空性」、「無自相有之空性」、「無自性有之空性
」。
(2)隨增性種性:無漏智種子。
狹義來說,自性住種性是空性,事例:十三正行上的空性。
廣義而言,自性住種性是眾生第六意識上的空性,可說為「如來藏」。
一切眾生有第六意識,第六意識上的空性是有的,這就是「眾生皆有佛性」的意義。
要言之,自性住種性是空性,故是常、無為。
隨增性種性是善法的部分,故是無常、有為。
例如,以大乘菩薩心續中的道而言,「彼道」就是隨增性種性,「彼道之空性」就是
自性住種性。
以修行的角度來說,依於自性住種性不斷串習而產生通達空性之智,經由不斷串習通
達空性之智,最終能成辦佛法身。
例如,從資糧道進入加行道,心續中的種性也隨修行而增長,其後進入見道斷除見道
所斷品,心續中的種性也隨修行而增長,其後進入修道斷除修道所斷品,心續中的二種種
性(自性住種性、隨增性種性)最終成就為佛法身。
如《寶性論》(大乘上續論)說:
「依二種種性,許得佛三身,由初而初身,由後而後二。」
三乘的有學眾皆有彼二種種性,由彼等成就佛法身,佛法身則有無為、有為二分。
1.以自性住種性轉依成就為自性身,自性身則分為:自性清淨法身、離垢清淨法身—
—無為(常法)的部分。
2.以隨增性種性轉依成就為報身、化身,若以四身而言則是計入智法身——有為(無
常法)的部分。
唯識宗主張種性是無漏智種子(屬有為),中觀宗則主張種性是空性(屬無為)。
唯識宗主張:未入道者心續中有自性住種性,入道者則無。
中觀宗主張:未入道者、入道者的心續中皆有自性住種性。
唯識宗與中觀宗共許入道者心續中有隨增性種性。
大慈、大悲、菩提心,僅是取名的隨增性種性:
菩提心等等心類,其上的空性是自性住種性。
未成佛之前,菩提心等等心類不能緣到各自上的空性。例如,菩提心不能緣到菩提心
上的空性,因為,菩提心是欲求心所相應的心王,並不是通達空性之智;但是,僅以取名
的角度,將菩提心安立為隨增性種性。
* 醒覺種性決定
以聲聞種性而言,心續中有強烈的希求解脫心,並且精勤於串習輪迴苦,當產生無造
作任運出離心之時,就是「醒覺聲聞種性決定」,未產生無造作出離心的期間,就是「未
醒覺聲聞種性決定」。獨覺種性,以此類推。
以菩薩種性而言,心續中有強烈的悲(欲救一切眾生離苦之大悲)並且精勤串習輪迴
苦,當心續中產生無造作之任運大悲,就是「醒覺大乘種性決定」。
>>>>>
[1] 佛教內道宗義,區分:小乘宗義、大乘宗義
大乘宗義分為:唯識宗、中觀宗。
中觀宗又分為:中觀自續派、中觀應成派。自續派又分經部行自續、瑜伽行自續。
此處提到中觀宗所說的種性。
[2] 摘自:見悲青增格西教授
會說我們(心續)具有如來藏—空性,我們的心性是空(心的法性是自性空)。透過
修道諦(了解空性的智慧),至初地時會變成滅諦(心的法性自性住種性的空性在證得見
道時轉依為滅諦)。這個滅諦再發展上去(從見道初地到修道十地,能證道諦的心識輾轉
增上,心識自性住種性的空性轉依為各地的滅諦),成佛時稱無住處涅槃(最後現證大乘
無學道佛地時,佛果一切種智的滅諦稱作無住涅槃)。因此,在修菩薩道時有滅諦與道諦
,至成佛時,道諦會變成智慧法身屬於心法(屬無常),滅諦會變成自性法身屬於常法。
[3] 大乘種性覺醒,指大悲心覺醒,尚未入道,進一步發起菩提心則入大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