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般若八事七十義--修持大乘法的界限-10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3-09-14 19:36:31
(續前篇...)
摘自:《現觀莊嚴論明義釋03》洛桑卻佩格西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8-03-20
獅子賢寫的《現觀莊嚴論》注解《明義釋》,在前行部份說明了撰寫注解的原因,上
一次已經講解完畢。
  在《現觀莊嚴論》的開首有四句禮供文,是向誰作禮供?直接向「三智」作禮供,間
接向《現觀莊嚴論》的論著本文「八現觀」作禮供。論著本文闡釋的內容和《現觀莊嚴論
》禮敬的對境是相同的。其他的論著的禮敬文和論文有相同的、也有不相同的,各有不同。
獅子賢在《明義釋》裏,講到至尊彌勒在《現觀莊嚴論》一開頭的禮供文,先禮贊「
三智」,有兩點必要性,第一點:自利的必要性;第二點:利他的必要性。
自利的必要性是什麼呢?
請看文,「聖慈氏自己與諸大善士之行持相同所顯者,又由各各自證之智,於般若波
羅蜜多有境之淨信,是獲得一切善妙之主因。」
  聖者彌勒顯示自己的行持是隨順勝士(夫)的行持,依此顯示讓其餘的所化機瞭解到
至尊彌勒是位勝士,因而作禮贊。
  若禮贊「佛母三智」的話,又怎能知道禮贊者至尊彌勒是位勝士呢?勝士若要從事撰
著等重大事情時,在還沒有正式做之前,會先對殊勝對境作禮贊,這是勝士的作風。至尊
彌勒也是,撰著《現觀莊嚴論》時,先向三智作禮贊,其餘的正直人士,看到後,就可瞭
解至尊彌勒是位勝士,因為祂的所作風是勝士的作風。
《現觀莊嚴論》禮贊偈的另一個必要性,「利他」必要性,其實下面我們就會講到了
,其中有三點:
第一點,至尊彌勒禮贊佛母,其餘所化機聽聞禮贊佛母之語時,會對佛母生起淨信。
第二點,依著生起的淨信,會趣入聽聞﹑思惟﹑修持(聞思修)禮贊佛母的論著。
第三點,趣入聞思修禮贊佛母的論著後,究竟將獲得善妙品「相智」。
這是禮贊偈的利他必要性。
  對「三智」的淨信﹑希求心,于闡釋三智的論著作聞思修,最後將獲得相智,所以淨
信是獲得相智的第一因。
至尊彌勒肯定于「三智」生起淨信是得到善妙品「相智」的最主要因,因此為使他人
于「三智」生起淨信故禮贊佛母。
至尊彌勒肯定于「三智」生起淨信是得到善妙品「相智」的最主要因,是怎麼肯定的
呢?是由「各各自證之智」肯定的。「各各自證之智」是現證空性之智。至尊彌勒是在空
性根本定中以現證空性之智獲得肯定的。
  由此可知至尊彌勒已經是佛了,為什麼?一般的菩薩﹑聲聞﹑獨覺眾雖然也知道于「
三智」生起淨信是得到善妙品「相智」的主因,但是他們心續的現證空性慧,只有了知空
性而已,不能了知其他者;
但是至尊彌勒心續中的「各各自證之智(證空慧)」了知於「般若波羅蜜多有境─三
智」起淨信心,是得到一切善妙品「相智」的主因,這就表示至尊彌勒已是佛了,有情是
無法如此的。
  「各各自證」是指空性;「各各自證之智」是指現證空性之智,就是現證空性慧。為
什麼「各各自證」是指空性呢?空性是瑜伽士各自努力實修獲得的,絶不可能由他人開示
而獲得。「各各自證之智」是指現證空性之智。如讚頌佛母的偈頌「…各各自證智慧所行
境…」。這裏的「各各自證之智」是在誰的心續中?是在至尊彌勒的心續中。
  于「三智—般若波羅蜜多有境」起淨信是獲得一切善妙品「相智」的主因。也有些人
解釋道:「至尊彌勒不是在根本定時以各各自證之智獲得,而是在後得位時以後得智獲得
的。」這樣說者是認為至尊彌勒不是佛,是十地菩薩。
至於至尊彌勒是不是佛,有很多爭議。有人認為至尊彌勒不是佛,是十地菩薩;實際
上至尊彌勒只是示現菩薩相,祂早已成佛了;就我們而言,至尊彌勒是佛。釋尊出世時,
至尊彌勒只是現為菩薩的樣子而已,佛的八大近侍佛子,例如觀音﹑文殊等雖示現為菩薩
相,實際上都是佛,還有一些菩薩也都是如此。宗喀巴大師在《密宗道次第廣論》裏有清
楚講到,賈曹傑寫的《大乘無上續論廣釋》,即《寶性論》的注解,也非常詳細肯定地成
立起「至尊彌勒是佛」。
既然至尊彌勒是佛,即可說祂是依己之「各各自證之智」肯定「于三智的淨信,是獲
得一切善妙品的主因」。如果至尊彌勒不是佛,則不可能依己之「各各自證之智」了悟「
于三智的淨信,是獲得一切善妙品的主因」,必須在後得位,以「後得智」了悟﹑獲得。
  佛在世時的八大近侍佛子,是:文殊菩薩﹑金剛手菩薩(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
﹑地藏菩薩﹑除蓋障菩薩﹑普賢菩薩﹑至尊彌勒﹑虛空藏菩薩。
這八位菩薩只是在釋尊轉動法輪時示現為十地菩薩相而已,實際上都早已是佛。
「近侍佛子」的「近」是親近﹑靠近的意思,指十地菩薩已快接近佛果的意思。在很
多論著裏都認為祂們是佛,這樣認為也不矛盾,祂們實際上雖是佛,但為了必要性,示現
為十地菩薩相,因此,在一些論著裏稱呼祂們為菩薩,在一些論著裏稱呼祂們為佛,這之
間並無相違。例如,釋迦牟尼佛在迦葉佛出世時,以名字「波羅門童無上」的菩薩行相,
示現為迦葉佛的弟子,實際上早已是佛。實際上八大近侍佛子是佛。
  至尊宗喀巴大師寫的《密咒道次第廣論》,主要是「密集金剛」的釋論,「密集金剛
」是世尊講的,宣講時並不是聚集眾多的弟子為大眾講的,只對少數極利根﹑心續已成熟
﹑已學習共道的所化機宣講,這些所化機有出家﹑在家二眾。宣講時並不公開,是秘密宣
說的。
佛宣說「密集金剛」主要是對殷劄布帝國王偕其眷屬眾宣說的,國王是位在家眾,有
妻﹑有兒。殷劄布帝國王依著佛宣說的「密集金剛」修持,就在該世證得雙運的佛果位。
他雖然證悟成佛,卻未示現任何成佛後的事蹟,還是以在家相管理國家。釋尊也知道他已
經證悟成佛,但沒有示現成佛後的事蹟。後代宗喀巴大師在《密咒道次第廣論》說:「殷
劄布帝國王偕眷眾,雖已成佛,然未示佛跡,猶如導師眷眾八大佛子,雖已成佛,然未示
佛跡。」
  這裏是以「至尊彌勒是真正佛」的角度解說的。
  「由各各自證之智」指現證空性之智。「般若波羅蜜多有境」指三智。下面會提到許
多次般若波羅蜜多都是指三智。
《現觀莊嚴論》的內容也是般若波羅蜜多。三智就是般若波羅蜜多。獅子賢論師說《
現觀莊嚴論》的內容是般若波羅蜜多。
「淨信」指最極信仰﹑恭敬。「是獲得一切善妙之主因」指聞思修達究竟已,是獲得
相智的主因。
「如是定解」由各各自證之智獲得定解。由誰的心續獲得定解?由至尊彌勒自己心續
肯定的。
總之,至尊彌勒在空性根本定中,依現證空性慧﹑各各自證之智肯定了哪一點?肯定
「對於般若波羅蜜多有境的淨信,是獲得一切善妙的主因」,所以,至尊彌勒為使其餘所
化機對三智起淨信故,因而禮贊三智。
  「信如眾善之母」,虔信是一切善之母,如父母親。
例如,皈依三寶,要先對三寶產生信心才會去皈依;或者若想得到相智,就要先對相
智生起信心才會去追求;所以,獲得一切善妙—相智的主因,就是如母般的「淨信」,對
此至尊彌勒已得定解,要獲得定解不是由手腳獲得的,而是由心獲得的,由各各自證之智
獲得定解。
至尊彌勒很清楚「於般若波羅蜜多產生淨信,是獲得三智的主因」,為使其他所化機
也于三智起淨信故,因此禮贊了三智。
(...待續...)
>>>>>
[1] 般若佛母--般若之智是諸佛之母,三世諸佛皆依般若波羅蜜多之智得無上正等菩提
摘自:印順法師<成佛之道>:「一切「諸佛所從」而「出」生的,也是般若,所以《
般若經》稱般若為『佛母』。如經中說:『 般若波羅蜜能生諸佛』。」
[2] 《華嚴經》:「菩薩摩訶薩,以般若波羅蜜為母」,《維摩詰經》:「智度菩薩母」
菩薩發菩提心入大乘道後,依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空正見)經五道十地成就佛果。
[3]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玄奘法師譯):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佛果無上菩提)。」
註:心經的另譯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