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本法師 :五停心觀
為什麼要修禪定?
文明只能改變人的外表,禪定卻能徹底淨化內心。修習禪定是開發智慧的方法之一,透過
禪定可以斷惑成道,出離三界輪迴。
修禪定如種田一般,首先要清除障礙物,然後才能耕田、播種、施肥而收成;故修習禪定
要先去除煩惱障礙,就必須修「五停心觀」。
五停心觀
五種停止心散亂的觀法,又名「五門禪」,乃修習禪定之初門。五停心指:數息觀、不淨
觀、慈悲觀、因緣觀、界分別觀(或念佛觀)。五停心觀是修觀中的對治觀法,以對治對
身的染著、自我的瞋恚心、心念的散亂、多障礙、性愚痴等煩惱為主。
五停心觀,能使我們從有相觀進入無相觀;從凡夫的我執,進入無我的解脫,是大小乘共
通的禪修基礎。
1.數息觀:
以計算自己呼吸的出入息,來對治散亂心,使心念專注一境。呼吸時只注意鼻端,而不管
氣息如何進出體內。專注的方式,如同木匠鋸木頭時看前方的線,而不看鋸齒如何上下移
動。數息時,若心平靜下來,自然可以抑制追求逸樂的心,等身心調和後,自能萌發智慧
。
2.不淨觀:
觀想自身的種種不淨,以對治貪欲煩惱的觀法。眾生由於貪愛自我,因愛染而生起情愛上
的痛苦,佛陀教授不淨觀,以捨欲離淫,達到六根清淨。
數息觀與不淨觀,被稱為「二甘露門」。要修離欲的梵行,必須先制伏情愛的根本,故修
「觀身不淨」。要修禪定,當先制伏散亂的心,故用「數息觀」來收攝身心。尤其數息觀
,簡易、普遍,隨時隨地、都可實施,適合一般人修習,是修禪定最佳的入門處。
3.慈悲觀:
以慈悲心來對治瞋恚的觀法。慈,幫助別人而不求回報,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成就與功德;
悲,同情別人的失敗與痛苦,並想辦法協助他去除痛苦。修觀時的次第,首先對最親近的
人,其次跟我們沒有關係的一切人,最後對一切怨憎的人等行慈悲。平時日常生活中,隨
喜善緣,都可以作功德回向,時時提醒自己,慈悲心念的修習。
4.因緣觀:
以十二因緣的分段觀法──過去因、現在果、現在因、未來果,如實了知自己生死由來,
乃至造業行為的因果關係,能去除無明煩惱,進入解脫智慧之初門。
5.界分別觀:
從分析人生的現象,去除對人事物的執著,是入無我、無相、無著之初門。界分別觀,是
觀想構成眾生及其生存環境的十八界(六根、六境、六塵),皆為色心二法和合而成,無
一真實存在,以破除「我執」為目的禪法。如跋陀婆羅沐浴時,忽然覺有冷暖濕滑之觸。
因此,推究此水、身體、觸,根和塵、能觸與所觸,都無自性而證悟「觸塵」之圓通。
另有念佛觀,從觀像念佛(置一佛像作為觀想)到觀想念佛(觀想佛的清淨妙色身),從
有相念佛進入無相念佛,從有障礙而至觀相滅罪,進入智慧解脫門。
生活修持
生活中,若遇心念散亂時,不妨用數息來調心;瞋恚心起時,學習觀音的慈悲;有障礙時
,以念佛來安心;貪染心重時,觀身種種不淨以除欲;生起愚痴無明時,深思三世因緣的
輪迴;若有執著,隨取一根,觀無常、無我以去除執著。
總之,數息可安心,不淨觀可淨心,慈悲觀發平等心,因緣觀、念佛觀與界分別觀,可開
發智慧心。初學者,依善知識指導,隨個人根性,擇一門修之,必能去除各種障礙,而增
長福慧。
https://i.imgur.com/uZpXDu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