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達賴喇嘛尊者:應多重視內心的價值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4-02-11 16:00:41
(...接續上一篇...)
達賴喇嘛尊者:什麼叫修?1995年1月9日於印度達蘭薩拉寢宮
轉自:https://www.facebook.com/dalailamaworld
認識嗔恨
憎恨所帶來的許多問題,包括我們的健康。持續的生氣會有血壓、失眠、厭食等這些
症狀,即便是對你最親近的朋友都會產生負面情緒。因此憤怒對於全球、國際、家庭、個
人都會帶來災難。
有時候生氣會帶來強而有力的能量,但這種能量我通常稱之為盲目的能量。即便透過
嗔恨會帶來其他的附加能量,但這種能量基本上是盲目的。因此無法確認,由這種能量所
生之果是破壞性或非破壞性,在某些情況下,我們需要對抗這種情緒,如果某些人無理、
不合法的佔你便宜,我們當然有權利去反抗,但必須是不帶瞋恨,這我們是可以做到的。
不是件簡單的事,但是我們是可以做的,這種解決的途徑應該透過分析的觀修,而非
嗔恨再去對抗,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對抗(透過分析觀修的智慧)是較有效率的。這是塑造我
們內心的一種方式,時間久了之後,你會更明白負面情緒是有害、無用的,是具有破壞性的。
一方面,你會歡喜由正面情緒(伴隨著智慧的正知正念帶來的正面情緒)所帶來的效應
,再加上對負面情緒(煩惱)的全面觀,現在的你會更謹慎,從心深處與負面情緒保持距離。
因此,負面情緒(如貪瞋我慢等煩惱)會自然減少,負面情緒不會像之前一樣出現的這
麼頻繁,在此同時正面的情緒(如結合智慧分析觀察的慈悲心)會增加。這才是轉變我們內
心的方式,越多這方面的訓練,無論是解剖分析式的觀修或專注一境的止修都是讓我們的
心更加敏銳,警覺心也會增加。對於日常的工作也會更有效率。
一但我們的心變得敏銳、警覺性提高了,處理事情變得很冷靜,讓我們在專業領域上
更成功。
最重要的結果是,當越多慈悲心產生的同時,自信也隨之而來。畏懼自然減少,越多
的自信會帶來更多的毅力、意願的力量。意願的力量若來自傲慢,這也是種盲目,如果自
信是來自於真誠的動機,這是一種自信。
當我們分析某些事情對身體好壞的時候,我們需要準確的區分,同樣的當我們講到心
的時候有許多種類。有些是有幫助的,有些是有害的。還有因為其他的因素,相同的想法
,觀待其他因緣,哪怕是相同的想法,其效應有時是正面的,有時卻是負面的。
如欲求,有時是正面,有時卻是負面,即使是生氣,有時候可以是正面或負面。憎恨
我想永遠是負面的,面對憎恨的「憎恨」有可能是正面的。平等,也是有正面或負面的,
為了能夠檢查我們的心,我們必須分析這些細節,這是非常重要的。
修忍辱
忍辱,內心越強大的時候,忍辱越是容易發起。再強大的自信之下,因為明顯地看到
真理,就能自然發起忍辱,短視、狹隘的心對於修忍辱會有困難,自然無法產生忍辱之心
。如果你的心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角度,只要有自信、決心,自然忍辱就會產生。忍辱、
原諒在我們生活當中是非常重要與實用。
特別是現今,很不幸的由於不同宗教信仰,藉由宗教的名義發動流血等事件正在發生
。真的感到非常的遺憾,因此我想要與大家分享忍辱,在眾多的信仰當中所代表的意義,
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主流宗教如:基督教、不同種類的印度教、伊斯蘭教、猶太教、佛教等這些主流
的宗教即便有著不同的哲學教義,都有對人類幫助、服務,讓內心平靜的潛能,是有共同
點,我們是可以一起合作的。不只是合作,每個主流宗教都有他們專長,每個宗教都有他
特別專業的地方,彼此應該密切的合作,了解彼此。特別修行者的我們,更應該要密切的
交流,我們才可以學習到其他宗教的每日修行。豐富我們的傳統與經驗,不光是共同點,
每個宗教都有他獨特的地方,所以我們可以相互學習,並從其他宗教的觀點充實我們的修
持。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以現實的角度來講,單一的宗教無法滿足所有的人類,無論這
個宗教有多好,都無法滿足所有的人類,就像食物,如果我們有一間餐廳,賣早、午、晚
餐,只賣一種,今天、明天、下星期、下個月、一整年都只賣一種。沒有人會來的,有更
多的種類,也就會有越多的客人來,不是嗎?很自然的人的心有很多不同種想法及需求,
很明確的只有一種宗教是無法滿足所有的人類。還有這些主流宗教已經有好幾個世紀了,
一個宗教是無法消除另一個宗教的,這也是事實。無論我們喜歡或不喜歡,我們都得在一
起生活。在這種情況下,和睦相處才是更好的。
特別是在印度,傳統無害行的精神非常的濃厚,而且有著相當傑出的哲學理念。因為
透過好幾世紀的相信及訓練無害行的信念,這個國家不只融合了各家不同思想,不只如此
,還有來自外來不同宗教思想,也在這個國家找到了家。
如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既便在宗教的領域上,也存留了這種無害行的傳統,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豐富的傳統哲學思想,的確沒有任何理由去忽略,相反的,我們必
須要保存這些價值。
有時候我半開完笑的跟印度朋友說,雖然這個國家出產無害行的思想,但你們過度地
將這種思想外銷出口,出口量太大了。導致在這個國家內,再造這種傳統的能力不足。
過去,印度以外的過家並不在意無害行的觀念,很多人認為無害行是一種懦弱的象徵
。隨著時間的流去,世界開始提倡無害行、非暴力,越來越多印度以外的國家對無害行越
來越有興趣,但是此發源地卻忽視了無害行,這是很不幸的,我很真誠的期望在印度的兄
弟姐妹們,保存你們傳統文化價值是極為重要的,當然像是一些古老的封建制度,這些必
須要改,必須放棄,但是,跟心有關的深層價值,這些傳統我們必須保留,當我們獲得西
方的科學與科技時,我們好幾世紀所擁有的傳統必須保留,還有傳統心靈價值必須與現代
物質相結合,這不只是對印度這個大陸有幫助,還能幫助所有人類,這是非常重要的。
>>>>>
[1] 本文轉自達賴喇嘛尊者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alailamaworld
這篇是該臉書專頁上2020年10月29日貼文,如果翻找不易,我有轉貼到個人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dennchiu
(置頂文下來那篇就是了,可看當初尊者講法的影片。)
[2] 本篇尊者提到了慈悲、瞋恨、忍辱等,都屬於我們內心意知的心所法
《雜阿含經》:「(佛陀告比丘曰)士夫所依,此等法(五蘊身心)——名為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依自己的五蘊身心安立,其中受想行識四蘊是心(心心所),例如,慈
悲、瞋恨、忍辱等屬於行蘊,在我們的身語意,是與我們的第六意知心王相應的心所法。
我們說一個人具有慈悲心,佛陀說「士夫所依,此等法(五蘊身心)——名為人」,
一個人的受想行識的心心所當中,若他具有慈悲的善心所,我們說他是個具慈悲心的人。
在我們的身語意當中,慈悲屬行蘊的善心所,瞋恨屬行蘊的煩惱心所,忍辱屬行蘊的
善心所,而尊者提到止修的專注一境、觀修的解剖分析屬行蘊的定、慧心所,這些心所法
都是在我們的身語意當中,與第六意知心王相應的心所法,「士夫所依,此等法(五蘊身
心)——名為人」,當我們說一個人具有什麼樣的特質,就是依其所依的五蘊身心而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