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一般說的五停心觀,就是佛典裡提到修習止觀的"淨行所緣"。
摘自:CBETA B10,No.0067《菩提道次第廣論》〈奢摩他〉(禪定品)
「如世尊言,修瑜伽師有四所緣,謂周徧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
周徧所緣復有四種,謂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事邊際性、所作成辦。
就能緣心立二影像,初(有分別影像)是毘缽舍那(觀)所緣,二(無分別影像)是
奢摩他(止)所緣。言影像者,謂非實所緣自相,唯是內心(意知)所現彼相(義共相)。
由緣彼相(義共相)正思擇時,有思擇分別故,名有分別影像(觀/毗婆奢那)。若
心緣彼不思擇住,無思擇分別故,名無分別影像(止/奢摩他)。
又此影像(義共相)為何所緣之影像耶?謂是五種淨行所緣、五種善巧所緣、二種淨
惑所緣之影像。
就所緣境立事邊際,此有二種,如云:「唯爾,更無餘事。」是盡所有事邊際性(世
俗諦);如云:「實爾,非住餘性。」是如所有事邊際性(勝義諦)。其盡所有性者,謂
如於五蘊攝諸有為,於十八界及十二處攝一切法,四諦盡攝所應知事,過此無餘。如所有
性者,謂彼所緣實性、真如理所成義。
就果安立所作成辦,謂於如是所緣影像,由奢摩他(止)、毘缽舍那(觀)作意所緣,若
修、若習、若多修習,遠離粗重而得轉依。
二、淨行所緣者,由此所緣能淨貪等增上現行,略有五種,謂不淨、慈愍、緣起、界
別、阿那波那。
1.緣不淨者,謂緣毛髮等三十六物,名內不淨,及青瘀等,名外不淨。是於內心所現
不淨、非可愛相,任持其心。
2.慈謂普緣親、怨、中三,等引地攝,欲與利益、安樂意樂。即由慈心行相,於彼所
緣任持其心,名曰緣慈,是於心、境俱說為慈。
3.緣緣起者,謂唯依三世緣起之法,生唯法果,除法更無實作業者、實受果者,即於
是義任持其心。
4.緣界差別者,謂各別分析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即緣此界任持其心。
5.緣阿那波那者,謂於出、入息,由數觀門住心不散。
(...下略...)
>>>>>
[1] 《解深密經》卷第三〈分別瑜伽品第六〉(唐.玄奘法師譯)
「慈氏菩薩(彌勒菩薩)復白佛言:如世尊說“四種所緣境事,一者有分別影像所緣境
事,二者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三者事邊際所緣境事,四者所作成辦所緣境事。”於此四
中,幾是奢摩他(止)所緣境事?幾是毘缽舍那(觀)所緣境事?幾是俱(止觀)所緣境事?
佛告慈氏菩薩(彌勒菩薩)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止)所緣境事,謂無分別影像。一
是毘缽舍那(觀)所緣境事,謂有分別影像。二是俱所緣境事,謂事邊際、所作成辦。」
《深密解脫經》(解深密經另一譯本早於玄奘譯本):「佛言:以唯是心(意知)觀彼境
像(意知顯現的對境是義共相),何以故?我說但是心意識觀得名故(止觀是以意知修習)」
[2] 《瑜伽師地論》(玄奘法師譯):「言瑜伽者,受持、讀誦、問論、抉擇,正修加行」
印順法師<妙雲集>:「古代的佛弟子,不像晚期的佛教徒,專以禮拜、唱念為修行。
他們除學經(論)持律而外,主要是對人廣行教化,對自『精勤禪思』。禪思,含得止與
觀,凡修持而得止、觀相應,心境或理智相契應的即名為瑜伽,瑜伽即相應的意思。」
[3] 此處提到"淨行所緣者,由此所緣能淨貪等增上現行,略有五種",即五停心觀的所緣
延伸閱讀,此處內涵版上曾有ykkdc發的系列文:
[分享]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廣論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