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達賴喇嘛:佛教的基本見解「四法印」(3)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4-03-20 11:24:15
: 摘自:佛光大辭典(慈怡法師主編)五取蘊(五蘊和五取蘊的差別):「梵語pañca upād
: āna-skandhāh,巴利語 pañc' upādāna-kkhandhā。又作五受陰,即由取(煩惱)
: 而生或能生取之有漏之五蘊。蘊與取蘊之差異,謂蘊通有漏、無漏,取蘊則唯通有漏。」
: =====
: 無餘阿羅漢的意成身,內心缺乏大悲心之故,意知入寂滅定寂滅為樂,因為缺乏大悲
: 而不離開安住涅槃寂滅的安樂,沒有去廣行利他乃至成佛。無餘涅槃的阿羅漢唯自求解脫
: 止息了無有休息的生死輪轉,其意成身內心意識曠劫安住於止息了生死流轉的涅槃寂靜。
補充: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
摘自:《現觀明義釋》卻佩格西教授 札西老師翻譯
學生:有餘阿羅漢的有漏色蘊是苦諦,苦蘊是不是行苦呢?苦蘊和行苦是怎麼樣的關聯?
格西:有餘涅槃阿羅漢,他有餘的(還剩餘的)就是苦蘊。苦蘊指的就是遍行苦本身。
所以,可以這樣理解,就是:1.「業及煩惱所生的蘊」,以及所謂的2.「有漏蘊」,
還有3.「遍行苦」或4.「苦蘊」,(以上四者)都是相同的概念。因為業及煩惱所生的蘊,
這個蘊本身是有漏的蘊、是苦蘊。當講到苦蘊時的苦,不一定是苦受不能只理解為苦受。
(註:例如四念處說到「觀受是苦」,不是指苦受,而是指三界的受,本質是苦,因
為是苦蘊所攝,不論欲界的苦受、或色界初禪至三禪之定的樂受、或色界四禪到無色界非
想非非想天之定的捨受,以上這些苦受、樂受、捨受,只要屬輪迴苦蘊所攝本質是苦。)
苦蘊是指遍行苦本身,因為由業及煩惱所感得的蘊,可以稱之為遍行苦,下至無間地
獄,上至有頂(無色界非想非非想天),因為都是三界所攝,所以,是由業及煩惱所感得
的有漏之蘊,所以,可以說都是苦蘊,也可以說是遍行苦。
因為它是業及煩惱所感得的蘊,這個由業及煩惱所感得的蘊本身,它就是遍行苦。因
為是遍行苦,所以,我們在安立名稱時,會稱它為苦蘊或遍行苦。
〔學員〕:阿羅漢捨壽後,投生淨土,此時所有的蘊都捨掉,包含識蘊嗎?如果是識蘊,
他如何感受到安樂?
〔格西〕:所有的蘊都會捨掉,包含色、受、想、行、識,但是要切記,只是業及煩惱所
感得的有漏五蘊捨掉而已,不代表他完全沒有識、沒有受等,不是這樣的意思。
因為當他投生到淨土以後,他會感得意識體性身(微細身)。這樣一個意識體性的微
細之身,它具有五蘊,但這五蘊都是屬於無漏的體性。捨掉的是先前由業及煩惱結生的有
漏取蘊。
所以,阿羅漢投生到淨土獲得無餘涅槃,這時候,先前所感得的有漏五蘊都捨掉,轉
而得到的五蘊是無漏五蘊。所以,還是具有識蘊及受等,但是,是屬於無漏的體性。
另外,必須理解到:縱使還在獲得有餘涅槃的階段,也不是他所有的五蘊,都屬於有
漏的、都是屬於業及煩惱所生的五蘊。
色蘊(有餘涅槃阿羅漢的色身)當然是沒有錯,因為色蘊是宿業所感得的,一定還留
著。所以,色蘊(有漏的色身)一定是要藉由捨壽以後,才能夠捨掉。
但是,因為他在有餘涅槃時,他已經斷除了補特伽羅我執、已經斷除了煩惱障,這時
候,他的意識已經沒有跟補特伽羅我執等煩惱障相繫屬了,因此,這時候以他的識蘊來說
,不能說是有漏的,因為他已經斷除煩惱障的緣故。
所以,他的識蘊(有餘涅槃阿羅漢的意識)也已經不是有漏的識蘊了,包含受、想(
意識心王相應的受、想等心所法),也不是與我執無明相應的受、想了。
唯一的是他的色蘊(色身),還是由過去業及煩惱所感得的色蘊,這一切在他捨壽了
以後,所有的有漏的蘊,才會一併遮止,但在他結生時,會獲得的是無漏的蘊。
因此,一個補特伽羅相續當中有很多的覺知(識、心)存在,在沒有獲得阿羅漢之前
,他也必須先獲得見道、修道。
當他獲得見道位時,首先會獲得(明心見性的)見道無間道、見道解脫。
見道無間道、見道解脫道,你不能說它是有漏的蘊。見道無間道、見道解脫道都是無
漏道(無漏的意識)。所以,在見道無間道、見道解脫道當下的識,也不是有漏的識蘊。
既然在有學位見道時就有這樣的情況,當他不斷地修持,獲得修道無間道、修道解脫
道時,也都有現證補特伽羅無我的道,這當中也會有相應的識、相應的受等,這些都不是
有漏的,都是屬於無漏的道(無漏的意識,有無漏的意識心王及其相應的受想等心所)。
因此,在有學位時,就有很多的識蘊是屬於無漏,而不是有漏的。所以,等到阿羅漢
獲得涅槃以後,哪怕乃至最後他捨蘊(無餘涅槃),這些原先就已經是無漏的蘊(無漏的
意識所攝),因為不是苦蘊、不是業及煩惱所感得的,所以,不需要捨掉,因此,連同這
些本身就是無漏的識、無漏的道,就會一起帶到淨土去。
聲聞、獨覺,現證補特伽羅無我之見道無間道、解脫道,或修道也有修道無間道、修
道解脫道,都可以說是基智。藉由基智能夠引導他,先是獲得有餘涅槃,最後獲得無餘涅
槃。當他獲得無餘涅槃時,一切的苦蘊都已離繫,亦即不僅煩惱障斷除,一切的苦蘊也都
完全斷除。
因此,這時候,完全是安樂的,沒有任何的苦,並且會作意「我於多劫當中,都不想
要從此定中起」,就安住在寂滅定當中。
直到佛鼓勵他要從定當中起,說:「你雖然已經獲得了涅槃,但是,並不是究竟的涅
槃(究竟涅槃一定是佛果位),所以必須為了能夠進取究竟涅槃,因此,要趣入於大乘修
持。」
佛會以這些開示來鼓勵這些行者。像《妙法白蓮華經》(法華經)當中就有說到這樣
的內容。所以,雖然墮於寂滅邊當中,但是,他們會因為佛的鼓勵,又從定當中起,之後
,趨入於大乘道的修持,並趣向佛果位的道的行持。
以涅槃來說,可以分為四種,包含了實名涅槃(真正的涅槃)和假名涅槃(不是真正
的涅槃)。這是以聲詮之門來區別而有四種,裡面當然包含了真正的涅槃以及不是真正涅
槃的差別。
第一個是大乘涅槃(無住涅槃),這是真正的涅槃(佛果斷除所知障的滅諦)。第二
個是有餘涅槃,第三個無餘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都是屬於小乘涅槃,也是真正的涅
槃。重點是第四個自性涅槃,自性涅槃指的是空性(自性空的空性),所以,它不是真正
的涅槃,而是屬於假名的涅槃,涅槃就分為這四種。
另外,滅諦、涅槃、解脫等,這些的名詞有什麼不同?
涅槃和解脫是同義的,只是名稱不同。
重點在於,滅諦和涅槃有什麼不同?滅諦和涅槃是三句。是涅槃周遍是滅諦,但是滅
諦不周遍是涅槃。
因為滅諦來說,有分為見道所得的滅諦、修道所得的滅諦。但是,涅槃必須是在最終
極、最後無學道時,才能夠獲得的。
所以,可以說:滅諦有分為不是涅槃的這種滅諦,譬如:
在見道位時,當斷除了見道所斷的這個時候,就會獲得離繫見道所斷的滅諦,但是,
還沒有獲得涅槃。
修道時,由於修道有九品。九品就是有三界的九品,即欲界的九品、色界的九品、無
色界的九品,藉由分分斷滅修道所斷時,相對來講,也分分獲證滅諦。所以,斷除修道位
當中的欲界的九品所斷(例如三果證獲斷除欲界九品煩惱五下分結的滅諦),但是,上二
界還沒有斷除,所以,不能夠獲得涅槃,這時候,只能說獲得斷除欲界九品的滅諦而已。
至於色界、無色界的概念(斷除色界煩惱的滅諦、斷除無色界煩惱的滅諦)也是這樣
。除非整個三界一切的煩惱都斷除,這時候,既安立獲得了滅諦,也獲得了涅槃。
所以,"滅諦"和"涅槃"有三句的差別。而"涅槃"和"解脫"則是同義(無學道的滅諦)。
>>>>>
[1] 格西提到:"阿羅漢捨壽後(無餘涅槃)所有的蘊都會捨掉,包含色、受、想、行、識,
但是要切記,只是業及煩惱所感得的有漏五蘊捨掉而已,不代表他完全沒有識、沒有
受等,不是這個意思。他(無餘涅槃阿羅漢)會感得意識體性身(微細身),這樣一個意
識體性的微細之身它具有五蘊,但這五蘊都是無漏的體性,捨掉的是先前有漏取蘊"
我們相續當中,輪迴的十二緣起支是專有名詞,格西提到,十二緣起支的識、名色、
六入、觸、受等,都要加個「支」字作區別,如同先前提到"五取蘊"和"五蘊"要作區別。
例如,要說「識支」、「受支」等,以區別總稱的識、受,因為,解脫者如佛聖者也
具有識、觸、受、想、思、六入等。十二緣起支只是含攝輪迴的法,而不是涵蓋一切法。
初學者容易把十二緣起支的識支,混淆等同於內心意識,達賴喇嘛尊者提到,我們的
身語意當中,內心意識的續流既無始亦無終,不會斷滅,然而,十二緣起支的識支,透過
道諦獲證滅諦,則有終可斷除,有以為斷除十二緣起支的識支就是斷除意識,並非如此。
[2] 格西提到,以聲詮之門區分四種涅槃:無住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自性涅槃。
其中,前三是真正的涅槃,因為,涅槃是內心意知斷障的滅諦。例如,佛聖者的意知
斷除煩惱障、所知障的滅諦,稱作無住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則是佛以下的聖者相續
中也能成辦的滅諦。自性涅槃不是真正的涅槃,自性涅槃指諸法的自性本質缺乏自性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