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 (菩提心的發心具二欲求)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4-03-19 21:16:10
: 摘自:2005年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菩提道次第略論
: 我平常也這樣說,「菩提心是具有二希求的發心」。
: 那兩種希求呢?(1)希求他利之發心,以及,(2)希求菩提(希求成佛)之發心。
: 所以,我們也可以把菩提心視為具有二希求之發心,那兩種希求呢?他利(希求利他
: )及菩提(希求成佛)。希求他利之發心為因,希求菩提(希求成佛)之發心為果。
接續上篇
摘自:2005年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菩提道次第略論
首先為了能成辦希求他利之發心,所以必須了解到他人的痛苦(苦諦)是否可斷除。
因為希求他利,所以要了解到他人痛苦的因緣,他人痛苦的因緣(集諦)是不是可斷除。
要如何斷除一切眾生的痛苦呢?為了能夠真正斷除一切眾生的痛苦,所以(內心意知
)要在現證空性(勝義諦)的當下也能現證世俗諦,才有辦法配合眾生的根器來圓滿他利。
因此,我必須成就無上菩提(成佛),為了利他而成就無上菩提(很想利他,而成佛
才能夠究竟圓滿利他),之後才去產生希求菩提的發心(所以為利眾生願成佛的發心)。
為什麼要成辦無上菩提,是因為要圓滿利他的緣故,所以要斷除所知障。
(內心意知,不僅要斷除煩惱障,也要斷除所知障,才能成佛,因為佛的意知是一切
種智,僅斷除煩惱障尚未成就一切種智,還要斷除所知障才能成就一切種智而成佛。)
至於菩提的意思,如同之前所說了,「菩」的意思是什麼?(菩的意思是斷,或說淨
除),「提」的意思是什麼(提的意思是證,或說正覺)。
與希求菩提之發心相應的心王(意識心王),我們稱為菩提心,菩提心是所緣菩提而
產生一種希求心,因為有希求他利的緣故。
大菩提(無上菩提)為了能夠生起的緣故,所以首先要了解,菩提(佛果)是否可證
得,這是上根者的修法。
如同之前說了,如果沒有斷除所知障,大菩提(佛果)是無法生起的。
所知障是否可斷除,就是要了解煩惱是否可斷除,因為所知障是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
,所以煩惱沒有辦法可以斷除,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即所知障)就沒有辦法可斷除了。
要了解煩惱是否可斷除之前,必須了解煩惱的根本是什麼?這可不可以斷除?了解根
本執著(無明的自性執著)可不可以斷除之前,必須了解空性是否存在(空性是否符量)。
因此,以一個上根者的修心次第來講,他是先了解空性(了解無自性的智慧),才生
起菩提心的,才生起希求菩提(希求成佛)之發心的。
(...待續...)
>>>>>
[1] 《瑜伽師地論》(玄奘譯):「諸菩薩起正願心求菩提時,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
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
如是發心,定1.自希求無上菩提(欲求成佛)及2.求能作有情義利(欲求利他)。」
[2] 《大般若經》:「菩薩摩訶薩(具有大悲為圓滿利他而希求成佛的行者),永斷一切
煩惱所知二障,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成佛),乃名如來、應、正等覺,得一切相智」
[3] 無上菩提,是以佛陀的身語意當中,內心意知安立,佛的意知成就無上菩提的正等覺
菩是斷的意思,佛陀的意知已圓滿斷除一切煩惱障、所知障。提是證的意思,佛陀的
意知因為斷除了煩惱障、所知障而獲證一切種智。所以,佛果是淨覺的果位,由淨而覺,
即內心意知相續當中成辦淨除一切煩惱障、所知障的滅諦,而獲證一切種智的智慧覺悟。
菩提是斷證功德,沒有再超過佛果之上的斷證功德,所以,佛果菩提稱作無上菩提。
佛陀的意知獲證無上菩提的漏盡通,所以佛陀的意知又稱正遍知、遍智、一切種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