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 (菩提心的發心具二欲求)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4-03-21 09:35:12
再做個簡單複習再繼續:
我們都知道,菩提心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的發心,可以攝要為此一攝頌,但是集攝
要義的攝頌,如果沒有加以廣演,難以了解當中深廣內涵,同樣的,如果只是廣演內涵,
有時候說的太廣,又抓不到要領、不能提綱契領,所以,廣說、略說的廣略開合都需要。
《華嚴經》:「為欲究竟功德智慧(欲求成就佛果一切種智的究竟功德智慧),常為利益
一切眾生而修善法,如其所願,決欲荷負一切眾生令解脫故,起大悲心,欲令眾生悉得解
脫(欲求利益眾生),究竟成就一切種智。我為救度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不為自身求無上
道,若有善根不欲饒益一切眾生,不名迴向,隨一善根普以眾生而為所緣,乃名迴向。」
《優婆塞戒經》:「眾生有思名為欲心,以如是欲善業因緣發菩提心,是則名為菩薩性」
(菩薩內心的思惟,大悲欲求善業利益眾生,如是善願希求成佛利生,這是菩薩發心。)
>>>>>
[1] 摘自:《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菩提長老(Ven. Bhikkhu Bodhi)
欲(chanda):在此欲是指欲行動(kattu-kāmatā),即要實行某件事或要獲取某
些成就(如欲求佛果)。應分別此「欲」(chanda)與屬於不善的貪(lobha)或貪欲(rāga)。
後兩者肯定是不善,但前者則不定,當它與善心所配合時,即能作為追求良善目的的善欲。
[2] 《佛地經論》:「緣"菩提(佛果)、薩埵(有情)"為境,故名"菩薩"…求大菩提利有情」
我們的心所法當中,欲求心所是緣著所思惟的對境發起希求的作用,生起菩提心的意
識時,與菩提心的意識心王相應的欲求心所,是對所緣的菩提(佛果)發起希求,希求成佛。
希求成佛,指的是想要完善自己成佛,也就是自利圓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