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善業道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4-04-01 08:35:16
摘自:《入中論》月稱菩薩造 法尊法師譯
如菩薩第二地云:佛子!菩薩住離垢地--
1.性自遠離一切殺生(離斷生命)。
不畜刀杖,不懷怨恨,有慚有愧,仁恕具足,于一切眾生有命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
。尚不惡心惱諸眾生,何況于他起眾生想故意而行殺害。
2.性不偷盜(離不與取)。
菩薩于自資財,常知止足,于他慈恕,不欲侵損。若物屬他,起他物想,終不于此而
生盜心,乃至草葉不與不取,何況其餘資生之具。
3.性不邪婬(離欲邪行)。
菩薩常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護女,親族媒定,及為法所護者,尚
不生于貪染之心,何況從事,況于非道。
4.性不妄語(離虛誑語)。
菩薩常作實語、真語、時語,乃至夢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語,無心欲作,何況故犯。
5.性不兩舌(離離間語)。
菩薩于諸眾生無離間心,無惱害心,不將此語為破彼故而向彼說,不將彼語為破此故
而向此說,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長。不喜離間,不樂離間,若實若不實,不作不說
離間語。
6.性不惡口(離麤惡語)。
所謂毒害語、粗獷語、苦他語、令他瞋恨語、現前語、不現前語、鄙惡語、庸賤語、
不可樂聞語、聞者不悅語、瞋忿語、如火燒心語、怨結語、熱惱語、不可愛語、不可樂語
、能壞自身他身語,如是等語,皆悉捨離。常作潤澤語、柔軟語、悅意語、可樂聞語、聞
者喜悅語、善入人心語、風雅典則語、多人愛樂語、多人悅樂語、身心踴悅語。
7.性不綺語(離雜穢語)。
菩薩常樂思審語、時語、實語、義語、法語、順道理語、巧調伏語、隨時籌量決定語
,是菩薩乃至戲笑尚恆思審,何況故出散亂之言。
8.性不貪欲(離貪)。
菩薩于他財物,他所資用,不生貪心,不願,不求。
9.性離瞋恚(離瞋)。
菩薩于一切眾生,恆起慈心、利益心、愍心、歡喜心、哀和潤心、攝愛心,永捨瞋恨
、怨害熱惱,常思順行,仁慈佑益。
10.又離邪見(離邪見)。
菩薩住于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惡戒,心見正直,無誑無諂,于佛法僧,起決定信。
以身圓滿初三善業道,以語滿中間四,以意滿後三,故能修集十善業道。
>>>>>
[1] 十善業道,攝於身語意三門,包括:身的三種行為、語的四種行為、意的三種行為
《大毗婆沙論》:「如世尊說:何者身妙行(屬身行的三種善業道)?謂離斷生命、
離不與取、離欲邪行。何者語妙行(屬於語行的四種善業道)?謂離虛誑語、離離間語、
離麤惡語、離雜穢語。何者意妙行(屬於意行的三種善業道)?謂無貪、無瞋、正見。」
[2] 摘自:達賴喇嘛尊者於德國漢堡 Hamburg, Germany 2007年7月24日
十惡業(十不善業道)裡面的貪瞋癡,和一般的貪瞋癡,這是不同的。並非自己的東
西想要去佔有的貪,這才是十惡業裡面的貪。但是一般貪瞋癡裡面的貪,範圍就更廣了。
十惡業裡面的貪,必須要是緣非自己以外的東西,想要奪取為己有的這種貪心。十惡
業裡面的瞋心,就是想要傷害別人的瞋心,而並非只是一種生氣或只是一種瞋怒而已。十
惡業裡面的癡心,並不是三毒裡面的癡心這麼的單純,而是毀壞因果的一種邪見。所以,
在此並沒有講到非常廣大的煩惱的行相,最主要是針對十惡業裡面的貪瞋癡所作斷除。
由這個煩惱的集諦(十惡業裡面意三不善的貪瞋癡),會造成身語惡業的種種七種惡
業,就像身的惡業有三,語的惡業有四,這是屬於業的集諦,由此會產生三惡道的痛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