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 (菩提心的發心具二欲求)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4-04-02 20:13:55
摘自:《心類學顯要》倉忠仁波切
五十一心所_五別境:欲、勝解、念、定、慧。
(一)欲_「欲」的性相(定義):「發起希求事物之作用的認知」,是「欲」的性相。
「欲」心所具有「希求」的不共作用。經論中有說「欲」或「欲求」,意義上是相同
,同是指「欲」心所。(...中略...)
* 「菩提心」是由二個「欲」心所推動而有的心王。
定義中說「發起希求事物之作用」,如,我們心續中「希求無上佛果」的認知,就是
造作「欲」心所。
如《現觀根本論》中說「菩提心」的定義是:「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此中是
以「欲」心所而安立。所以,某些論中有說菩提心是「心所」、不是「心王」的論證。
總相而言,依「修七支因果」而漸次到修「悅意慈」、修「悲」,再修由我承擔之「
增上意樂」,後再引生「為利一切眾生、希求成就佛果」,這就是透過「欲」心所的推動
,當心續中「希求正等菩提」之「欲」心所任運產生之時,與此「欲」心所相應的「心王
」(意識心王),就是「菩提心」。
但此中,「菩提心」是由二個「欲」心所推動而有的心王?
此中,先以「希求他利圓滿」(大悲希求究竟利益一切有情)之「欲」心所為前因,
由此「欲」心所,而引生「希求自利圓滿」之「欲」心所(希求完善自己成就佛果),就
是為利益眾生而希求自利圓滿菩提(為利眾生願成佛);當此「希求自利圓滿」之「欲」
心所,透過造作串習而能任運產生之時,與此「欲」心所相應的心王,就是「菩提心」。
如是(次第),前以「希求他利圓滿」之「欲」心所為因,後以「希求自利圓滿」之「
欲」心所為因,以此二種「欲」心所(次第)而引生「菩提心」(欲求菩提相應的意識心王)。
>>>>>
[1]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發意欲求佛菩提(佛果)者,當發菩提心(欲求成佛)。」
《華嚴經》:「因於眾生而起大悲(欲求利他),因於大悲生菩提心(欲求成佛)。」
如佛說,菩提心是欲求佛果菩提的意欲,因素是大悲心,大悲欲求利益眾生,內心當
中,首先由大悲欲求利他的意欲為因,策發起希求成佛,即為利眾生願成佛發起菩提心。
[2] 摘自:達賴喇嘛尊者法語
菩提心是意識(意識心王),它伴隨著各種心所,是我們發心證得正等正覺的主體。
思惟眾生的仁慈,以及他們在輪迴中受到的苦,可以引發我們的大悲心,那便是願一
切眾生能夠脫離痛苦的一個心所。
(當一位有情的身語意,意知發起欲求成佛的意欲,即發起菩提心,佛教說心包括心
心所,例如,菩提心是意知,意知包括心心所,希求菩提的意知安立為菩提心--其意識
心王是菩提心,有心王必有心所,與其意識心王相應的心所,具有大悲的心所法引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